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9/1

今天是我媽的生日,感謝外婆把媽媽生下來,才有我們一家人。
晚上來去吃頓好的吧:)

==
1.紐約匯市─日本民主黨大選獲勝 日元走強 美元指數挫0.2%
紐約匯市31日交易,受到日本民主黨大選獲勝的影響,日元兌大部分貨幣仍持續走揚。倫敦市場周一因假日休市。
美元和日元雖然都屬於殖利率較低的投資標的,因此具有避險功能,股市賣壓沉重時反而走揚,但投資人喜愛日元的程度勝於美元,係因中國、美國等股市下滑,引發投資人對其經濟的擔憂。
美元指數下滑0.16點或0.2%,至78.18點。
隨著美股8月份大部分時間走揚,美元指數本月下滑0.2%,美元兌日元本月則下滑 2.6%。
周一,美元下滑至1美元兌92.98日元,較周五兌 93.64日元再下降。美元指數自周五的 78.324 點下滑至78.18點。
稍早,受到中國股市重挫 6.7 %的影響,投資人轉向美元日元以求避險,一度推升美元日元。
芝加哥採購經理人指數 8 月份自上個月的 43.4 點上升至 50 點,且優於分析師預期,來到意味整體製造業成長的分水嶺,這點多少使美元損失部分避險的魅力,因為投資人可能開始尋找殖利率較高的投資標的。
日元兌歐元也有可能因為投資人漸漸轉向殖利率高的投資標的,而自近5週以來的高點下滑。
==
2.能源盤後─中國股市重挫 影響投資信心 紐約原油重跌近4%
紐約原油期貨周一 (31日) 重跌近 4%,收每桶低於 70 美元,為近2週以來首次,大幅拉低了8月份的漲幅,係因全球股市下滑,挫傷了投資人對能源市場的信心。
美國石油第2大消費國─中國,其股市週一重挫 6.7%;美股同日亦下挫。
紐約商品交易所 10 月原油期貨價格下滑 2.78 美元或 3.8%,收每桶 69.96 美元。
近來,原油曾漲至每桶 75 美元,為10個月來的高點,但上周因數據顯示美國石油需求依舊疲弱,致使周線收低 1.6%。
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分析師 Brian Niemiec表示:「中國股市重挫,可能導致大部分商品回跌,因為本周投資人最關切的焦點轉向市場需求狀況。」
能源資訊局 (EIA) 上周公佈,8 月 21 日截止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上升,係受進口增加所推升,但另一方面,石油需求與去年同期相較卻仍然疲弱。
--
油價回歸基本面,才能讓經濟復甦正常化。
這不是我說的,是專家說的。
專家不過就是訓練有素的……

==
3.芝加哥8月採購經理指數上升至50 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芝加哥地區8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根據周一公布的對企業採購經理的調查結果顯示,8月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PMI)上升至50,7月為43.4。
8月PMI指數上升至50,正值成長的門檻,亦為去年夏季以來最高水準。
該指數高於50,代表整體業務擴張。
芝加哥PMI指數,被視為是周二將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的領先指標。
預估8月ISM製造業指數為上升至50.5,7月為48.9。
ISM指數自2008年1月經濟開始衰退以來,便未曾高於50。
--
這麼優異的數字,仍然抵擋不了跳水的上證指數威能。
所以股市就是這樣,想跌就跌,盤後再找理由來解釋而已。

==
4.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年減0.2% 小於預期
歐洲8月消費者物價減幅小於經濟學家預期,因為經濟從60年來最嚴峻的衰退中回溫。
歐盟統計局今天宣布,歐元區16國的物價年減0.2%。今年7月為下滑0.7%,破歷史紀錄。經濟學家原估下降0.3%。
由於全球經濟走出二次大戰以來最險峻的衰退,誘發需求,並帶動原油與其他商品的成本走揚,通貨膨脹恐怕會加速。
歐洲央行已發出警語,有鑑於失業率揚升,抑制消費者支出並對物價構成阻力,復甦情勢可能會面臨阻礙。
Fortis Bank NV首席歐洲經濟學家Nick Kounis表示:「很顯然,負通膨率的時期比大多數人預估的還要短,可能下月就會結束。對於歐洲央行將採取更多措施的看法,此最新數據可謂是最後致命一擊。同時,在2011或2012年之前,他們實在無須擔憂通膨壓力。」
義大利今天指出,這個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8月消費者物價意外年增0.2%。經濟學家原估滑落0.1%。
==
5.國際資金重回亞股 今年來買超南韓突破150億美元大關
在美國耐久財訂單、消費者信心指數與房屋數據優於預期激勵下,上周多數亞洲新興股市展開反攻,其中印度股市大漲 4.5%,表現最亮眼,而外資在短暫流出後,上周重回新興亞洲市場,對台、韓、印等國都出現明顯買超,其中,外資對南韓最為青睞,今年來買超金額已突破 150 億美元大關,達到152.98億元。
從整體資金動向分析,在經歷短暫的資金淨流出後,上周外資重新擁抱新興亞洲股市,並幾乎是全面性的買回新興亞股,淨買超金額達 24.5 億美元。其中台灣、南韓與印度 3 個主要股市分別吸引了7.98 億、9.67億與 6.5 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
最值得注意的是南韓股市,外資連買 10 周的南韓股市,除了成為近 2 個月來外資流入最穩定的亞洲國家,累計至上周為止,今年來的外資流入金額更飛越了150 億美元的整數關卡,攀升到 152.98 億美元。
匯豐韓國股票基金經理人姜美汀表示,韓國 8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躍升到 7年來新高,除顯示景氣逐漸復甦,預料零售成長也將同步上揚。
姜美汀說,南韓 6 月工業生產年增率持續改善(-1.2%),顯示製造業因庫存逐漸消化而重新投入生產,加上南北韓政治敵對氣氛逐漸舒緩,外資也持續匯入韓國股市,今年以來累積買超金額突破 150 億美元,是新興市場裡最高的國家之一,全球經理人對韓國配置也從極度減碼,反向持續增加中。
至於台股,上周外資買超金額為 7.98 億美元,也是近 5 周來的新高。東南亞部分,上周外資淨流入印尼股市 570 萬美元,這是連續第 7 周的買超。
事實上,印尼股市也是近期外資穩定流入的國家之一。匯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林秀璘表示,吸引外資持續加碼印尼股市的主要題材,除了選後政經穩定,內需成長題材也是關鍵。
林秀璘表示,8 月中印尼大選結果出爐,現任總統蘇西洛獲得 60.8% 的壓倒性支持率順利獲得連任,透過強有力的執政優勢,外資認為未來印尼基礎建設將更加順利,有助國內長期經濟發展。
至於內需成長題材,林秀璘表示,內需規模龐大,民間消費占 GDP 比重達 60% 左右,讓印尼擁有更強大的抵禦外部變動能力,也較不易受到全球景氣疲弱所衝擊,成為外資看好印尼股市另一重要原因。
==
6.中國實質資產泡沫?保誠史方遒:擔心是多餘 修正就是最佳買點
自 8 月 3 日的修正點計算至今,A 股的修正幅度已達 23.22%,中國股市後勢受到市場質疑,不過保誠中國基金經理人史方遒 (Frank Shi) 表示,雖然上半年借貸金額急增,但市場對中國資產泡沫的擔心是多餘的,從企業獲利的角度觀察,股市修正創造新的布局契機;尤其對比較便宜的H股而言,投資價值更勝 A 股。
史方遒指出,這一波中國股市修正的起因,主要是市場對當地上半年借貸金額急速增加,影響到房市與股市狂漲所產生的疑慮所致;再加上中國股市從去年低點到前波高點 3471.44 點間的漲幅也高達 90%,才讓本波中國股市的修正,來得既急又快。
不過,史方遒認為,市場對中國資產泡沫的擔心其實是多餘的,根據實際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房市即便火熱,在所有的成交案件中,有 30% 是現金一次結清,剩下的 70% 中,民眾也要負擔至少 3 成的頭期款,剩下 7 成才能跟銀行借貸。換句話說,中國房市資產價格的上揚,有超過 50% 來自實際的需求推升。
重要的是,在今年上半年所公布的企業財報中,多數企業的獲利,並沒有來自股市方面的資本利得,換句話說,上半年中國企業的獲利都是來自本業的推升,並非來自市場資金的炒作。更何況,市場已預期中國企業在 2010 年的獲利,會比今年好上 22%,從企業獲利的角度觀察,投資人對於這一波中國股市的修正,實在不須過度擔心。
史方遒補充,從價值面來看,目前海外掛牌的中國企業本益比才 15 倍,雖然 A 股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20%,但本益比仍然有 20 倍,可見從長線布局的眼光來看,以 H 股為主的海外掛牌中國企業,會比 A 股更具投資價值。
史方遒指出,雖然中國政府有意壓抑資產泡沫,但這些壓抑的手段,並不會改變中國經濟向上成長的趨勢,更何況現在中國的利率水準極低,在市場氣氛的支撐下,政府若真有打壓的動作,也不足以讓景氣整個翻轉;所以只要長期基本面穩定,股市的修正,反而可以給投資人創造新的布局契機。
==
7.出口商持續拋匯 新台幣匯率終場升值0.2分 收32.923元
今(31)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3.950元開出,盤中維持小幅波動,終場小升 0.2分,收 32.923元,盤中最高價位為 32.850元,最低為 32.950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6.67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3.39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0.15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國際美元稍微走強,但仍敵不過月底最後一天出口商拋匯的影響,加上近來匯市量能不足,短期難有大行情,使新台幣小幅區間波動,而且以今日匯率走勢來看,台北匯市似乎並未因達賴喇嘛來台,而受到衝擊影響。
==
8.經濟前景陰晴不定 金融風暴後 澳洲人決定不舉債消費
在經濟緩慢復甦之際,危機前習慣負債消費的澳大利亞人如今面臨兩難選擇:應該繼續發揚危機中練就的節約精神,還是恢復危機前舉債自由消費的生活?
新華網報導,金融風暴前,澳大利亞保持著較高的人均負債水平;金融風暴襲來後,澳大利亞人的儲蓄率又升至 1960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眼下,經濟形勢回暖,澳大利亞西太銀行高級經濟師馬修‧哈桑認為,按照經濟循環規律,這個時候人們該開始增加負債,更自由地消費了。
不過,哈桑承認,經歷了這次金融風暴,澳大利亞的家庭消費出現了調整:「人們開始傾向於減少負債,近 6 個月來,這種趨勢變得越來越明顯。
金融危機以來,澳大利亞家庭的平均財富從 15.9萬澳元 ( 1澳元約合 0.84 美元) 降至 9.8 萬澳元。經歷這種突襲式的危機後,人們發現證券市場陰晴難測,為防範危機,多一些存款也是種不錯的選擇。 2008年 12 月,澳大利亞家庭儲蓄率一度達到 6.9% 。分析人士認為,這種高儲蓄率狀況很可能會保持下去。
由於財富縮水和擔心失業,許多澳大利亞人還把政府為刺激消費發放的現金補貼用於償還信用卡和房屋貸款。澳大利亞央行的資料顯示,今年第 2 季,全國新申請信用卡數量下降 20% , 7 月份又下降 26% 。
此外,澳大利亞 7 月份個人貸款申請減少 12% 。這期間,澳大利亞人變得更加低調和勤儉,多數人削減了購買奢侈品和出國旅行的預算,甚至富有的人群也開始以到低價超市購物為榮。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邁克爾‧布萊斯認為,政府以前的經濟刺激措施比較有效地幫助澳大利亞家庭應對了危機,但一次性政策的作用發揮完畢後,很難說消費會繼續增長。相反,由於很多人從全職變為兼職,工作時間減少,收入也相應減少,家庭消費仍有下降的可能。
面對這種情勢,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政府顯然更希望刺激人們增加消費。本月 30 日,澳大利亞國庫部長韋恩‧斯旺在談及全國經濟狀況時,堅持要求政府繼續實施下一個 430 億澳元的經濟刺激方案。
韋恩‧斯旺認為,經濟復甦過程漫長,其間也可能出現反復,為此,政府必須保證就業,同時全力刺激經濟和消費。
==
9.日本Q2產出缺口較上季縮減至-7.4% 但通縮持續 仍供過於求
日本第 2 季產出缺口從上一季的紀錄高點縮減,但供應仍然遠大於需求,在持續通縮的徵兆下。
日本內閣府今 (31) 日公布,日本 4-6 月產出缺口為-7.4%,1-3 月產出缺口修正值則為-8.0。第 1 季產出缺口初值則為 -8.5%。
從產出缺口數值可以了解,一國的 GDP 與實質 GDP 差距為何,或經濟繁榮時,經濟活動總量如何。
從產出缺口數據可以得知,日本經濟的通縮壓力仍然沉重。上周日本 7 月核心 CPI 年降 2.2%,是史上最大跌幅;7 月失業率卻竄高至 5.7%,是戰後以來最高,都意味著日本消費者需求仍將進一步疲弱。
自去 (2008) 年 12 月至今,日本央行將其基準利率維持在 0.1% 的低點。央行也認為,對貨幣政策和物價調整方面,產出缺口是一具決定性的因素。若產出缺口為負,表示物價上漲的壓力較小。
較長的通縮期間可能使日本央行難以調升基準利率,在應對由全球金融危機所衍生的經濟衰退上,也將採取擴張性的政策。
==
10.南韓7月工業產值睽違10個月 首度年增0.7% 大幅優於預期
南韓統計局周一 (31 日) 發布資料顯示,國內 7 月工業產值較 (2008) 年同期揚升,是 10 個月來的頭一遭,升幅也遠遠超過市場預期範圍。
7 月工業產值年增 0.7%,結束了自去年 10 月至今的萎縮趨勢。相對比較下,6 月工業產值則較去年同期減少 1.2%。
和前一個月相比,工業產值經季節調整後,成長 2.0%,已是連續第 7 個月維持增長,6 月月度成長幅度則為 5.7%。
7 月的數據結果大幅優於預期。經濟學家先前估計,認為產值應年比下滑 1.8%,月度縮減 0.7%。
衡量未來經濟表現的 12 個月均領先指標,在上個月年增 5.8%後,7 月揚升幅度更增至 7.9%。
經季節調整後,整體服務業產值 7 月月減 0.8%,然而較去年同期多出 0.8%。
================================================
指數名稱 月增率 年增率

7月 6月 7月 6月

------------------------------------------------
工業產值 +2.0 +5.7 +0.7 -1.2

服務業產值 -0.8 +1.9 +0.8 +2.8
消費者銷售 -1.6 +2.0 +1.9 +7.5
資本投資 +11.6 +10.4 -18.2 -4.9

平均產能利用率 7月:78.7% 6月:76.6%
------------------------------------------------
==
11.印度4-6月GDP年增6.1% 略優於預期 但雨季乾旱帶來壓力
印度政府今 (31) 日公布,印度 4-6 月 GDP 較去年同期增長 6.1%,亦優於預期。主要由於政府的經濟刺激計畫推升需求,但雨季的乾旱可能使印度今 (2009) 年下半成長放緩。
至 6 月底止的財政年度第 1 季中,印度 GDP 成長略優於稍早分析師所預期的 6%,但仍低於去年同期擴張 7.8%。製造業較去年同期擴張 3.4%,農業生產年率則增加 2.4%。
在至 3 月底為止的財政年度中,印度經濟成長 6.7%,未能達成先前預期的 9% 目標,亦劣於前 3 個財政年度。
雖然印度央行上周表示,雨季的不良天候不至於侵蝕經濟成長,而較可能推升通膨;但經濟學家仍認為,雨季乾旱將對本財年的經濟成長有 1-2% 的負面影響。
==
12.紐西蘭8月企業信心指數躍至34.2 活動展望跳至26 較前月大改善
紐西蘭國民銀行 (National Bank of New Zealand) 周一公佈調查,8 月份企業信心指數連續第 3 個月上升,且繼前月攀升至 7 年多以來新高後,再強勁揚升。
根據該行查訪,8 月份認為企業環境未來 12 個月內將改善的比例淨值,由前月的 18.7% 陡升至 34.2%,再創 2002 年 3 月以來新高紀錄。
紐西蘭企業信心淨值,由對於未來企業環境感到樂觀的企業比例,減去感到悲觀的企業比例。該行經濟學家 Philip Borkin 並補充,該月企業信心上升的情況,遍及廣泛產業。
另一作為經濟成長關鍵指標的調查顯示,8 月份預期未來自身產業活動將改善的企業比例淨值,同樣由前月的 12.6% 顯升至 26.0%。
紐西蘭企業活動指數自今年 3 月份創下調查 31 年有史以來新低紀錄後,逐漸反彈;近期改善情況更加深外界認為,紐國經濟正處於向上的轉戾點。紐西蘭央行總裁 Alan Bollard 周一也呼應此看法,表示國內經濟正一步步微弱復甦。
==


Share:

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4.3 燃燒

自己跑來投靠我的七仔,是隻黑色的混血狗。
牠總是乖乖的趴在一旁,不吵不鬧。
有個人歡迎我回家,這是讓我再走回這棟公寓的動力。
要記得餵飽牠的肚子,這是我最近生活裡唯一的責任。

我坐在床的一角,望著房間另一個角落的幾個箱子。
對,像是逃避一樣,我把一切都打包了。
好一陣子,看到任何保有我們回憶的物品,我的情緒就立刻潰堤。
曾經一度想搬離開這裡,但是又能逃離到哪裡去呢?
於是假裝勇敢,打開所有打包的箱子,又把一些東西歸回原位。
堅持了三個月,一切大概就這樣慢慢雲淡風清吧。

我已經沒有把握能在街上認出她的臉孔了。
雖然我們交往超過兩年半,她的微笑還倚著我的頭從桌上的相框散發出來。
我還記得最後一次看到她大概是兩個月前吧。
我收拾了一袋她的東西要還她,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小東西。
也許只是想找個藉口,再看看她過得怎樣。
見面的瞬間,說真的,簡直像是陌生人一樣。
從旁人的角度來看,也許從穿著打扮到外貌身材幾乎都沒有改變。
但是我已經看不到我認識的那個她了。
眼神已經完全不同,談話的內容盡是充滿客套的寒暄。
十分鐘後,我們就分道揚鑣,繼續斷了音訊。

偶爾,躁熱無法睡著的夏天晚上,我會打開一個又一個的資料夾。
看看從前走過的足跡,留下數千張的照片。
我不再笑得那麼開懷,也許我也不是我了。
浴室裡的鏡子剛好被一陣怪風吹破之後,那位置就繼續空著。
牆壁上的磁磚,還留著一塊長方形的印記。
這樣也好,不必每天早晚面對一個陌生人,而感到心驚膽跳。

我知道,今天是分手八個月又四天的紀念日。

我又重新把所有與她相關的回憶打包,睹物思人,太辛苦。
某種程度來說,我在乎的那個她已經不存在這個世界上了。
在乎她的那個我好像也已經脫離這個世界。
抱著一箱又一箱的物品,走到附近的空地。
一旁凌亂的廢棄物中,有個空蕩蕩的沙拉油鐵桶。
點起一張張照片的熱情,在夜裡擺動,是掙扎的痛苦,還是解脫的歡愉。
無論可燃不可燃,我把所有東西拆解、砸碎,丟進桶裡。
會想起她的物品,一件一件,變成黑色焦炭,變得無法辨識。

終於,箱子已經見底,只剩下一面她留下的鏡子。
在火光中,我還是從那光滑的表面,看到一個熟悉的面孔。
就算眼神再怎麼憔悴,臉色再如何蒼白,都讓我想起了她。
兩年半來,陪著她的不就是這個面孔?
要把一切拋個徹底,是不是連這面孔也該毀滅殆盡。

我把左手伸入那跳動的火舌之中,刺痛的灼熱感湧上心頭。
褲腳的拉扯,讓我不得不把手抽回來,在地面拍熄衣袖上的火苗。
七仔依舊沒有鬆口,拖著我的褲腳往旁邊走。
我摸摸牠的頭,牠輕輕地叫了兩聲,應該知道我想說些什麼。
把沙拉油桶加上蓋子,等回憶的熱情窒息。

一個人,一隻狗,走在昏暗路燈照射的小巷子,尋找路口便利店的光明。
買了一盒鮮奶加熱,還有一個波蘿麵包。
七仔吝嗇地舔著牛奶紙盒,彷彿剛經歷過一場劇烈的運動,要補充一下體力。
我則是好像餓了八個月一樣,終於感受到波蘿麵包的香味,狼吞虎嚥。
那原本包裝著波蘿麵包的塑膠袋,就在小巷裡飄啊飄的。
像一縷清煙,飄往天空,消失不見了。
Share: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8/29

中標感冒了……喉嚨陣亡嚴重。
看來今天我要毀約了,Sorry~~~~

==
1.紐約匯市─股市下跌 引發避險需求 美元兌歐元上漲
美國股市下跌,增加了美元避險需求,投資人賣出歐元停損,美元兌歐元因而上漲。
分析師說,這次放空美元的投資人被迫出場。
美元兌瑞士法郎自接近今年低點水準上揚,美元兌巴西里耳與兌加元走強。
台北時間03:37 美元上漲0.3%至1.4294兌1歐元,昨日為1.4341。美元上漲0.1%至93.60日元。歐元下跌0.3%至133.75日元。
分析師說,今日交易主要為反轉昨日走勢。
本月,主要貨幣中,英鎊兌美元跌幅最大。擔憂英國經濟衰退持續時間可能較其他國家更長,為英鎊帶來壓力。
英國央行於8月6日說,將擴大買進資產計劃,注入更多資金進入經濟體系,阻止經濟緊縮。
英鎊報88.08便士兌1歐元,昨日為88.09。英鎊報1.6280美元,昨日為1.6284。
--
小英你還好嗎?不會要繼續自殺吧?
景氣不好我去唸書有比較好嗎?

==
2.能源盤後─消費者支出上升 原油小幅收高
原油期貨周五走勢震盪,終場小幅收高。政府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支出連續第三個月上升,增加了經濟的希望。天然氣因庫存充裕,價格進一步下挫。
美國商務部公布,在汽車與其他耐久財訂單支出增加的推升下,美國7月消費者支出上升0.2%。
紐約10月原油上漲25美分,或0.3%,至每桶72.74美元。今日交易範圍介於73.52至71.78美元之間。
分析師說,優於預期的經濟數據可能有助重燃強勁復甦的希望。
原油於周一觸及每桶75美元高點,十個月來首度觸及該水準,隨後則告走低。原油本周收低1.6%。
上周,原油大漲9.5%,創三個月來最大單周漲幅。
分析師說,原油目前持續限於65至75美元之間,預期本季結束前,將持續於此一範圍之內整理。該範圍反應目前的基本面情況,需求改善,庫存壓力漸減,但速度不快,不足以突破每桶75美元。
密西根大學周五公布,美國8月底消費者信心指數改善,但並未高於7月水準。
周三,能源資訊局公布,上周由於進口上升,美國原油庫存小幅增加。原油需求則仍疲弱。
==
3.ECRI:美上周經濟領先指標年率創38年新高 二度衰退不可能出現
美國經濟研究院 (ECRI,Economic Cycle Research Institute) 周五公佈,上周經濟領先指標較前周下滑,但年率增幅創 38 年來新高,暗示美國經濟出現二度衰退的機率微小。
ECRI 調查,截至本月 21 日為止的一周,美國經濟每周領先指標由前周下修後的 124.9,再下降至 124.4。但指標年率化增幅,則由前周下修後的 17.4% 上升至 19.6%,創 1971 年 5 月 28 日以來最高紀錄。
ECRI 總經理 Lakshman Achuthan 指出,從每周領先指標年率持續勁揚至夏末來看,美國經濟於第 4 季出現二度衰退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這也再度加強了該機構近來持續呼籲忽略負面分析師預測的呼聲。
Achuthan 並補充,本周指標之所以下降,是因利率升高所造成。
Achuthan 最近曾預言,美國經濟這波復甦步伐,將較1980 年代初期以來國內經歷過的任何復甦,還要來得強勁。
==
4.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但已較8月初改善
根據密西根大學與路透社周五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美國8月底消費者信心已有所改善,但仍未高過7月水平。
美國8月底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至65.7,8月初為63.2,但仍低於7月的66.0。這是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期,消費者信心小幅上升至64.0。
分析師說,失業大增,收入成長疲弱,房價下跌,能源價格上漲,債務偏高,仍為消費者帶來壓力。
==
5.美國7月個人收入持平 個人支出+0.2%
美國商務部周五公布,美國7月個人收入持平。
在汽車與其他耐久財支出增加的推升下,7月消費者支出上升0.2%,為連續第三個月上升。
由於支出增加快過收入,7月個人儲蓄率下降至4.2%,6月為4.5%。
7月通貨膨脹溫和,消費者物價持平。
扣除食品與能源,7月核心消費者物價上升0.1%。
7月消費者物價較去年同期下降0.8%,核心消費者物價較去年同期上升1.4%。
==
6.英政府發行太多公債 金邊債券2009年最大漲勢恐告終
在出現今年最佳月份之後,英國金邊債券可能會失去吸引力,因為投資人將目光轉移至不斷增加的政府債務銷售。
據彭博調查,交易員預估 10 年期政府債券的值利率,年底前將攀抵 4%。倫敦時間 28 日中午 12:24,該殖利率報 3.59%,7 月底為 3.80%。
英國央行本月擴大所謂的資產購買量化寬鬆計畫,規模達 1750 億英鎊的計畫將於 10 月到期,令於 2011年 3 月 31 日截止的年度的淨公債發行總額擴增到 1800 萬英鎊 (2930 億美元),而本會計年度是 284 億英鎊。
Royal Bank of Canada 歐洲固定收益策略部主管 Richard McGuire 表示:「對於財政持續性,這個市場正為缺乏可靠的發展路線而操煩,純粹是因供應面憂慮而起。」
英國央行 8 月 6 日意外擴大購債規模,總裁 Mervyn King 更於 8 月 12 日表示,可能會調降央行支付儲備金的利率,以鼓勵商業銀行多買債券,這些消息傳出之後,債券殖利率走低。
==
7.英國第2季GDP修正後負成長0.7% 減幅小於初值
英國經濟第 2 季負成長 0.7%,因為衰退促使公司行號減少投資與庫存,而消費者也縮減開銷。
國家統計局今天宣布,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減幅小於上月評估的 0.8%。
相較於去年同期,經濟收縮 5.5%,是 1955 年開始統計以來最大降幅。
在景氣低迷的程度證實比 5 月預測的還要壞之後,英國央行本月擴大購買債券的計畫,銀彈擴增至 1750 億英鎊 (2850億美元)。
ING Financial Markets 經濟學家 James Knightley 指出:「有鑑於信用緊縮和失業率揚升,這將會是個非常緩慢的復甦。只要信貸受限、獲利疲軟,投資就不可能上來。」
報告出爐之後,英鎊兌美元、歐元匯價維持走升格局。倫敦時間 28 日上午 9:39,英鎊從昨天的 1.6284 美元漲至 1.6305 美元。從 88.07 便士走揚至 87.94 便士兌 1 歐元。
由於製造業、能源開採、批發銷售及汽車服務,統計局上修上季 GDP。證據顯示,政府的舊車報廢計畫拉抬了汽車銷售的買氣。
==
8.受惠台股交易活絡 台灣7月退票金額71億元 較6月改善
央行今(28)日公佈 7月存款不足退票概況,由於 7月台股每日平均成交量達 1300億以上,交易活絡有助提昇支票存款戶資金調度能力,使得退票率得以較 6月改善, 7月退票金額與退票張數均較 6月下降 0.11%與 0.03%。
7月台灣地區交換票據張數為 1044萬餘張,金額為 1.53兆元;存款不足退票張數為 2.81萬張,佔交換票據張數之比率為 0.27%;存款不足退票金額約 71億元,佔交換票據金額之比率為 0.47%。
主要產業退票張數而言,退票率下降的為,批發及零售業、製造業、金融及保險業;退票率增加的為營造業。
退票金額方面,退票率下降的為,批發及零售業、製造業、營造業;退票率增加的為金融及保險業。
==
9.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8月升至80.6點 連5個月改善 添復甦跡象
歐元區經濟信心指數 8 月增幅優於預期,又添一樁經濟復甦的跡象,不過消費者物價預期則持續下滑,來到歷史低點。
歐盟調查顯示,在 16 個國家當中,8 月的信心指數來到 80.6 點,7 月則為 76.0 點,8 月的數據是 3 月時谷底 64.6 點以來,連續第 5 個月改善。
該數據增添歐元區將於 Q3 走出衰退的跡象,歐元區自去年第 2 季起即陷入衰退。
經濟學家的預期,則是上漲至 78.0 點,而某些人以為,該指數必須達到 90 點,才夠格被稱做衰退告終。
該指數的向好,來自服務業及工業的樂觀,消費者的信心僅微幅改善。
歐盟的調查也指出,8 月製造業庫存為13,雖依舊高於長期平均的 10,卻比 7 月的 14 及 6 月的 16 改善許多,顯示解除庫存的情勢可能已告終。
該調查亦顯示,家庭對於未來12個月的通膨預期,於 8 月時來到新低點的 -16 點,7 月時的數據則為 -12點,8 月時的數據為連續 5 個月下滑。
製造業物價預期則從 7 月的 -11來到本月的 -9,但是服務業則從 7 月的 -5 來到本月的新低點 -10。
歐元區消費者物價指數 7 月時年降 0.7%,歐洲央行表示對自身策略將相當謹慎,也將戮力維持中期通膨目標在 2% 以下。
==
10.海外基金買匯敲進 新台幣匯率由升轉貶0.9分 收 32.925元
今(28)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3.916元開出,尾盤在投信大單敲進下,新台幣匯率由升轉貶,終場小貶 0.9分,收 32.925元,盤中最高價位為 32.845元,最低為 32.925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59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4.34億美元,合計成交量11.93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今日新台幣匯率大都於 32.863價位附近價位震盪,但尾盤受到投信大買美元,推論是新成立的國內海外基金匯出,使新台幣由升轉貶,而且量能有進一步放大,為本周以來最大量。
==


Share: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8/28**

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今天小涵生日。
祝他一聲生日快樂,and then my life goes on!!

==
1.紐約匯市─原油與股市反彈 引進停損賣單 美元下跌
美元兌歐元四天來首度下跌。原油與股市反彈,降低了避險需求,促使投資人賣出美元,限制虧損。
加元兌美元創下二周來最大漲幅。原油未能守於每桶70美元之下,反彈上揚,支撐挪威克羅納上漲。
美元兌大多外幣下跌,美元兌瑞士法朗觸及今年最低水準。
分析師說,原油與股市反彈,引發了商品國貨幣的漲勢。有大量美元多頭倉位停損出場。
英鎊下跌0.8%至88.39便士兌1歐元,創6月5日以來最低水準。英鎊上漲0.2%至1.6287美元,稍早則下跌0.6%至1.6154,創7月13日以來低點。
英國統計局說,今年第二季企業投資較第一季下降10.4%,較去年同期下降18.4%。
--
英鎊這下子不是普通的跳水,到底是怎樣?
我不爽起來了……

==
2.能源盤後─股市上漲 美元疲弱 原油反彈 收高1.06美元
原油期貨周四收高,清除盤中跌幅。美元疲弱,公債標售成功,及華爾街上漲,拉抬了原油市場氣氛。
紐約10月原油上漲1.06美元至每桶72.49美元。稍早,10月原油下跌至每桶69.83美元低點。
分析師說,今日原油市場主要受到美元走勢影響。投資人擔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報告可能嚴重惡化,該消息公布後,隨即又傳出公債標售良好的消息,風險的胃口又告恢復。
FDIC周四公布,問題銀行家數上升至15年來最高水準,保險基金亦持續緊縮。
利多方面,財政部周四標售7年期公債280億美元,殖利率為3.092%,結束了本周最後一筆標售。
分析師說,債券標售結果良好,優於預期。
在外匯市場,美元兌主要外幣大幅下跌,支撐了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上揚。
追蹤美元兌一籃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下跌至78.010,周三為78.660。
華爾街上漲,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0.5%至9588點。
能源市場今早有部份利多經濟消息。
美國商務部公布,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率下降1%,第一季為下降6.4%。
美國勞工部公布,8月22日結束的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萬人至57萬人,為三周來首度下降。
周三,原油期貨下跌62美分,或0.9%。數據顯示,8月21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20萬桶。
天然氣供給增加
天然氣期貨下跌,美國政府報告顯示庫存再度增加。
9月天然氣下跌6.70美分,收於每百萬Btu 2.843美元。
該合約定於周四收盤後到期,稍早一度下跌至2.692美元低點。
能源資訊局(EIA)數據顯示,8月21日結束的一周,天然氣庫存增加540億立方尺至32580億立方尺。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預期,庫存增加480至520億立方尺。
==
3.美國經濟第一季小幅下滑1% 顯示衰退即將結束
美國經濟於春季年率下降1%,優於預期,進一步顯示衰退已近結束。
許多分析師相信本季經濟已見成長,但他們態度仍保守,認為任何反彈,均暫時難帶動就業成長。周四公布的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雖優於預期,但仍大幅高於健康水準。
如果就業機會仍稀少,消費者支出太低,無法刺激經濟強勁反彈,則經濟復甦可能並無法為美國民眾帶來太多好處。
商務部最新公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與上個月初步公布的數據持平,仍為下降1%。該降幅遠低於前二季的降幅。
周四的報告顯示,企業削減庫存多於上個月報告,新工廠與設備的投資亦大幅降低。但這些降低的部份,可被消費者支出,出口,與房市縮小的降幅所抵銷。
自2007年12月開始的衰退,創下二次大戰以來最長的衰退,GDP降幅亦最深。
但分析師對第二季GDP僅下降1%,感到高興。許多分析師認為,政府的7870億美元振興方案與舊車換現金計劃,當能拉抬第三季GDP成長約2%。
==
4.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1萬至57萬人 三周來首度減少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三周來首度下降。
8月22日結束的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萬人至57萬人。
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估,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下降至56.5萬人。
前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修正為增加1.9萬人至58萬人。
四周平均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4750人至566250人。
8月15日結束的一周,美國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減少11.9萬人至613萬人,創4月初以來最低水準。
四周平均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減少2.7萬人至624萬人。
==
5.FDIC:美國Q2財務困難銀行飆上15年新高416間 存保基金減20%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周四公佈報告,截至第 2 季為止 (6 月底),納入該存保機制的所有美國銀行中,列為財務困難名單者大增 36%,由第 1 季末的 305 間攀升至 416 間,創下 1994 年第 2 季末以來最高紀錄。
此外,由 FDIC 提供存保的所有 8195 間美國金融機構,該季合併虧損達 37 億美元,遠遜於前季的獲利 55億美元,甚至是去年同期的獲利 48 億美元。這是過去 18 年來第 2 次出現虧損,FDIC 指出主要因為壞債支出增加。
由於銀行破產間數增加,FDIC 該季存保基金總額也因此減少 20% 至 104 億美元。FDIC 今年以來已接管 81 間瀕臨破產的金融機構,包括位於德州的 Guaranty Financial Group Inc. 及阿拉巴馬州的殖民銀行 (Colonial BancGroup Inc.);單單第 2 季則接管了 24 間銀行。
根據 FDIC 統計,該季財務「有問題」的金融機構資產總額,亦由前季末的 2200 億美元大增至 2998 億美元,創 1993 年第 4 季末以來新高紀錄。
該季 FDIC 擔保的所有金融機構,總營業利益僅 4.24億美元;其中出現營業虧損的金融機構比例,由去年同期的 18% 增至 28%。
FDIC 眼見倒閉銀行間數持續攀升,也於第 2 季期間向被保險機構收取緊急費用,籌得額外 56 億美元以補強其保險基金。儘管如此,FDIC 該季仍被迫提列高達 116 億美元的銀行倒閉虧損準備金,造成保險基金總額下滑。
根據 FDIC 統計,該季被保險銀行自行提列的貸款虧損準備金總額,亦由前季的 609 億美元增至 669 億美元。FDIC 共擔保 13.3 兆美元的銀行存款。
FDIC 主席 Sheila Bair 周四於聲明中表示,儘管金融業挑戰依舊,但越來越多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正開始恢復成長。「銀行業表現一向是落後指標。儘管銀行業也並非無法提供正面展望,但從目前的產業財務來看,仍持續呈現認列貸款虧損及清理資產負債表,所遭遇的痛苦但無法避免的過程。」
本周 FDIC 已通過新規定,允許私募基金公司投資拯救瀕臨倒閉的銀行,盼擴大可接收這些銀行的買家範圍,也可藉此減低銀行產業及納稅人的支出成本。
==
6.銀行業者提高信用標準 歐洲7月貸款成長創史上最緩慢
歐洲7月份家庭與企業的貸款成長速度創史上最緩慢,因為遭逢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抑制了貸款需求,而銀行業者也提高信用標準。
歐洲央行(ECB)今天宣布,私部門的貸款年增0.6%,增長速度寫下1991年開始紀錄以來最緩慢。今年6月為年增1.5%。貸款月減0.4%,創歷年來最大降幅。
ECB用來評估未來通膨的M3貨幣供應成長,從3.6%回落至3%。
受全球衰退連累,造成銀行界不願放款,而公司行號與家庭對信貸的需求也降低。
本月讓基準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1%的ECB,為了提振放款,正在買入擔保債券(covered bonds),更向銀行業大灑銀彈。
由於德法兩國意外走出衰退,歐元區經濟第2季幾乎沒有收縮。
Commerzbank AG經濟學家Michael Schubert認為,「新貸款下滑,主要是由需求所驅動,並反映了極糟的經濟情勢。儘管需求未來數月將獲得改善,信用供應卻可能會持續惡化。在明年之前,我們不會看見貸款發行大幅回升。」
根據ECB於7月29日公佈的調查,歐洲銀行業者第2季再度緊縮對公司和家庭的信貸標準,雖然力道沒有首季那麼大。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去年關門大吉之後,決策官員就一直敦促銀行要整頓財務,並增加放款。
==
7.失業率揚升 歐洲8月零售銷售第15個月萎縮
彭博採購經理人指數顯示,因為失業率揚升抑制消費者支出,歐洲 8 月份零售銷售第 15 個月萎縮。
經季度調整後,歐元區零售銷售從 7 月的 47.3 降至 47.1。這個數據從去年 6 月起,便一直低於 50,而低於 50 代表收縮。
該指數是 Markit Economics 為彭博所做,調查了逾 1000 名企業主管。
遭逢 60 年來最嚴重的衰退,業者為了能夠生存下來,紛紛精簡人事、壓低成本,致使失業率攀升至 10 年高峰 9.4%,而歐元區家庭開銷隨之縮減。
雖然歐盟執委會推斷 2010 年失業率將攀抵 11.5%,在經濟情勢出現好轉跡象下,消費者信心 7 月的上升幅度仍擊敗經濟學家預測。
Daiwa Securities SMBC Europe Ltd.經濟學家 Colin Ellis 強調:「歐元區的失業率已進一步攀高,應該會影響家庭開支,回升中的信心還是很脆弱。現在的問題依然是,若財政刺激措施減弱,帶動經濟成長的主力究竟在哪裡?」
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德法兩國,第 2 季經濟意外恢復成長,兩國政府砸大錢對抗衰退,如車主報廢老爺車購買新車,可獲得補助。這些獎勵將於年底截止。
==
8.出口商月底作帳拋匯 新台幣終場小升0.8分 收32.916元
本周以來,外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今(27)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3.025元開出,隨即受到出口商月底作帳拋匯的影響,使新台幣又拉回平盤附近震盪,盤中最高價位為 33.025元,最低為 32.906元,終場小升 0.8分,收 32.916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5.82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25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9.07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外匯市場上仍多為實質拋補,出口商仍在 33元附近價位進行拋匯,使新台幣開盤貶破33元,隨即拉回平盤附近整理,進行區間盤整,而無明確方向性。
==


Share: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8/27

太久太久沒寫東西,剩下不到一個月,恐怕真的達不到自己的目標。
盡力而為吧,只剩下這裡簡短的幾句話跟Plurk真的不夠優。

==
1.紐約匯市─中國可能限制產能 引發避險需求 美元上漲
美元兌歐元連續第三天上漲,日元亦走高。中國大陸可能限制工業產能,部份美國耐久財訂單增幅低於預期,引發了避險需求。
預期投資人將降低高收益率資產需求,日元與美元兌其他貨幣因而上漲,包括兌澳元。英鎊兌歐元連續第六天下跌,創1月以來最長下跌期間。預期英國經濟復甦將落後歐元區,英鎊受到壓力
分析師說,風險交易受阻,未能擴大漲幅。原先冀望中國與亞洲帶領走出經濟困局,現在他們卻有退縮跡象。
台北時間04:04 美元上漲0.3%至1.4251兌1歐元,昨日為1.4296。美元報94.17日元,少有變動。日元上漲0.3%至134.22兌1歐元。
法國總統薩科奇說,貨幣應加以重組,反應世界的改變。該談話顯示美元已無法單獨居於主導地位。
薩科奇今日在巴黎的演說中指出,政治與經濟現實終將影響到貨幣層面。多角化的世界無法依賴單一貨幣。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今年前三個月,美元佔全球央行儲備貨幣的比例上升到了65%,前一季為64%。
擔憂中國工業可能設限,將使得澳洲出口下降,澳元因而疲弱。澳元下跌0.9%至82.81美分與77.99日元。
中國政府說,正在研究限制工業過剩產能,包括鋼鐵與水泥,抑制投資成長。中國是澳洲鐵礦的最大客戶。
預期投資人將軋平利差交易倉位,澳元亦因而下跌。所謂利差交易係指,借入低利率貨幣,轉而買進高收益貨幣。澳洲基準利率為3%,日本僅0.1%,美國為0%至0.25%。
美國今日公布7月耐久財訂單上升4.9%,創2007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扣除運輸類,7月耐久財訂單僅上升0.8%。
德國與法國今日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但歐元兌美元並未大幅上揚,顯示歐元漲幅有限。
德國Ifo機構公布德國企業信心指數上升至90.5,創去年9月以來高點。
==
2.能源盤後─庫存利空 美元走強 原油連續第二天下跌
原油期貨周三連續第二天下跌。政府數據顯示,由於進口增加,需求仍疲弱,上周原油庫存增加,為市場帶來壓力。
紐約10月原油下跌62美分,或0.9%,收於每桶71.43美元。盤中下跌至70.67美元低點。周二,10月原油下跌逾3%,10個月來首度觸及每桶75美元後,回檔走低。
能源資訊局(EIA)公布,8月21日結束的一周,由於進口較前一周增加14%,原油庫存增加20萬桶。
周二晚,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430萬桶。API與EIA係使用不同方式,統計原油庫存。
該二報告均屬意外,分析師原預期原油庫存將會下降。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原油庫存減少270萬桶。他們還預期汽油庫存減少150萬桶,蒸餾油庫存減少70萬桶。
分析師說,儘管今日的EIA數據不如昨日的API數據利空,但原油庫存仍小幅增加。近來原油走強後,市場有獲利了結賣壓。夏季開車季節,需求並未增加。
EIA報告亦顯示,上周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80萬桶。
昨日的原油市場顯示出,市場的反轉有多快速。
==
3.美國7月新屋銷售上升9.6%至年率43.3萬棟 連續第四個月上升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美國7月新屋銷售上升9.6%年率43.3萬棟,連續第四個月上升。
經季節性調整後的新屋銷售創下自9月底以來最高水準。
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進一步顯示市場於1月下降至32.9萬棟記錄低點後,終於再度成長。
7月新屋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13.4%。
7月新屋餘屋下降3.2%至27.1萬棟,創16年低點。
新屋銷售中間價格下降至210100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1.5%。
==
4.MBA:美國上周房貸申請件數周增7.5% 再融資申請上升12.7%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 (MBA) 周三公佈,上周 (17-21 日) 美國申請房貸件數經季節調整後,較前周增加 7.5%,主要因現有房貸再融資的申請件數大增 12.7%;過去 4 周這類房貸有 3 周呈現成長。
MBA 的調查,涵蓋約半數的美國零售房貸申請。相較於先前一周 (10-14 日),當時房貸申請件數僅按周增加5.6%。
上周數據中,購屋貸款申請件數經季節調整後,較前周增加 1.0%,為連續第 4 周上揚,主要因為政府提供的房貸需求上升,包括由聯邦住宅管理局 (FHA) 所擔保的房貸。
該持續漲勢為今年 3 月以來首見,當時固定利率房貸利率驟跌,並維持在低於 5%。
上周所有房貸申請件數與去年同期相較,未經修正的數據大增 34.1%。過去 4 周申請件數增幅經季節調整後,均值為 3.5%。
而上周房貸申請中,再融資比例由前周的 53.3% 上升至 56.5%;變動利率房貸申請比例則維持在 6.5%。
另外根據 MBS 調查,上周 30 年期固定利率房貸平均利率,由前周的 5.15% 上升至 5.24%;15 年期房貸固定利率由前周的 4.52% 上升至 4.58%;1 年期房貸變動利率則由 6.66% 上升至 6.74%。
==
5.美國7月耐久財訂單上升4.9% 創二年來最大升幅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在飛機訂單成長一倍的推升下,美國7月耐久財訂單上升4.9%,創二年來最大升幅。
扣除上升18.4%的運輸類訂單,7月耐久財訂單上升0.8%,為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亦為四年來最長上升期間。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美國7月耐久財訂單為上升4%。
7月耐久財訂單交貨上升2%,6月為上升0.7%。
2009年前七個月訂單較去年同期下降26%。
==
6.德國8月份Ifo企業信心指數第5度上升 達90.5點 優於預期
周三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德國 8 月份 Ifo 企業信心指數上升,已是連續第 5 個月上揚。
德國 8 月份 Ifo 企業信心指數自前月的 87.3 點上升至 90.5 點,上升程度優於預期,根據《道瓊社》,分析師僅預期該指數上升至 88.8 點。
Ifo 企業信心指數包含一項用以評分目前企業狀況的次指數,以及另一項評分未來的次指數。
評分目前企業狀況的次指數自前月的修正值 84.4 點上升至 86.1 點,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85.9點。
評分未來的次指數自前月的 90.4 點上升至 95 點,亦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92 點。
==
7.瑞典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終於轉正 自前月-3.7轉為3.1
根據瑞典國家經濟研究機構周三公佈的每月調查報告,瑞典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數月上升,8 月份終於由負轉正,為去年秋季爆發金融危機以來第一回轉為正數。
瑞典 8 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自上個月的 -3.7點轉為 3.1 點,且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0.1 點。數據由負轉正顯示消費者由悲觀轉樂觀。
6 月份瑞典消費者信心指數為 -9 點,5 月份為 -11 點,4 月份則為 -21 點。
==
8.泰國央行保持利率不變 專家:2011年才有升息可能
泰國央行將其利率維持不變,保持 1.25% 的水準。這意味著在東南亞經濟持續轉好的情況下,利率將不再處於下行通道。
央行官員表示,現行的利率水準相當合宜,既能夠提振經濟,又不會讓通膨壓力增溫。
泰國央行表示,無論是製造、出口、就業、消費者開支等情況,皆已出現改善跡象,不過情況依舊充滿不確定性,端看全球經濟復甦情勢。
經濟學家表示,泰國央行會持續保持利率不變,直到出現顯著的復甦勢頭。分析師則認為,泰國央行將到 2011 年才會有調升利率的可能。
無獨有偶,東南亞其他國家,如菲律賓及馬來西亞,也都做出相同的利率決定。
==
9.搶先歐美先進國家 商品資源豐富的國家將率先調升基準利率
根據《MarketWatch》周三 (26日) 報導,經濟學家表示,搶在美國、歐洲和其他主要已開發國家之前,一部分受商品價格揚升帶來利益潤澤的國家,即將率先提高國內基準利率。
此項基準利率消息,可為澳元、加拿大元、紐元和挪威克朗等貨幣近期 5 個月的強勁漲勢,帶來嶄新的向上動力,然而對美元和日元,以及相對影響較小的歐元來說,不啻是股壓力。
法國興業銀行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Stephen Gallagher 表示:「商品價格上揚,將使澳洲和加拿大擁有機會,得以更早收緊貨幣策略。」
身為資源豐富的國家,金屬、石油和一些農產品價格上升,對國內經濟裨益不小,而撼動歐美體系之金融危機,對這些國家造成的衝擊也較輕微。
Gallagher 補充到:「對商品獲利豐裕的國家來說,出現W型雙底衰退的機率甚微,且這些國家的金融體系也較健全。」
法國興業銀行預估,澳洲將一馬當先調高基準利率,由第 2 季的 3% 向上調升。而就銀行認為,加拿大可能在 2010 年下半年,也將跟進調高利率行列。
另有經濟學家預期前景更為樂觀,上周摩根大通將其對澳洲、挪威和南韓的加息預估時間向前調整,提前至 2010 年第 1 季。
反觀美國和歐洲,經濟復甦時間可能將延遲到 2011 年。且相較美國 Fed (聯準會) 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可能得等待更長的時間。這對美日元和歐元來說是項打擊,因低基準利率政策下,外國買家通常對貨幣敬而遠之。
==
10.台灣消費者貸款餘額連4月增加 接近去年9月金融海嘯時水準
台灣央行今 (26) 日公佈 7 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消費者貸款餘額為 6.692 兆元,自今 (2009) 年 3 月以來連續 4 個月增加,接近去年 9 月金融海嘯發生時 6.695 兆元;另建築貸款餘額則為 9748 億元。
消費者貸款餘額包括購置住宅貸款、房屋修繕貸款、汽車貸款、機關團體職工福利貸款、其他個人消費性貸款以及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等。
今年 7 月購屋性貸款餘額為 4.813 兆元,比去年 9 月的 4.728 兆元增加了 850 億元,也顯示這段期間中消費者利用低利率以及優惠房貸積極購屋。
不過,在汽車貸款以及信用卡循環信用餘額方面,則分別由去年 9 月的 694.7 億元與 2477.7 億元,降到今年 7 月的 559.9 億元與 2167.4 億元,各自降低 134.8 億元以及 310.3 億元,顯示在汽車購買意願與消費性支出還是受到金融海嘯相當大的影響。
==
11.新台幣匯率狹幅盤整 小貶 0.4分 收 32.924元
本周以來,外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今 (26) 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93 元開出,外匯交易仍多為實質拋補,新台幣區間狹幅震盪,盤中最高價位為 32.860 元,最低為 32.945 元,終場小貶 0.4 分,收 32.924 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5.51 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35 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8.86 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外匯市場上仍多為實質拋補,進出口商及外銀均分別根據其需求進行買賣匯,使新台幣匯率進行區間盤整,而無明確方向性,而且市場觀望氣氛濃厚,使量能無法進一步放大。
==


Share: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8/26

股票上車,最好直衝雲霄吧~~
耐心看來比什麼都還要重要,請努力。
最近網誌上都沒有其他文章了,最後三十天,拼一下吧。
還有不少事情要辦呢。

==
1.紐約匯市─原油下跌 美元兌加元上漲

美元兌加元,兌挪威克羅納與兌巴西里耳上漲,原油價格下跌降低了商品生產國貨幣的需求。
美元兌歐元削減跌幅,美國財政部標售2年期公債,外國央行的需求上升。日元兌其他外幣均上漲,包括澳元及紐元,美國股市削減漲幅,引出了投資人的避險買盤。
分析師說,下午交易中,美元上漲,加元遭遇小幅壓力,股市動力消退,原油價格難創新高點。
台北時間04:12 美元少有變動,報1.4309兌1歐元,昨日為1.4304。美元下跌0.5%至94.08日元,昨日為94.56。
加元六天來首度下跌,加元下跌0.8%至1.0843兌1美元。分析師說,加元本周跌勢可能止於1.0975兌1美元。
加拿大央行副總裁Timothy Lane說,加元走強對經濟成長構成重要風險。該談話亦使得加元下跌。加元自3月所創四年低點已上漲了20%。
克羅納下跌0.7%至6.0465兌1美元,里耳下跌1%至1.8594兌1美元。10月原油下跌3.8%至每桶71.56美元,削減今年漲幅至60%。挪威為第五大石油生產國,燃料為加拿大最大出口商品。商品佔巴西出口的三分之二。
日元上漲1.5%至50.66兌1里耳,上漲0.5%至12.05兌1南非幣,美國股市削減漲幅,降低了高收益率的需求。日本基準利率為0.1%,巴西為8.75%,南非亦達7%。
歐元兌美元稍早上漲,預期明日的德國報告將顯示企業信心連續第五個月擴張。政府支出助使德國脫離了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聯邦統計局今日報告證實德國第二季經濟擴張0.3%。
分析師說,美國經濟於未來幾個月將底定,歐洲復甦則較投資人預期得更快。
美元兌歐元下跌至近二周低點,美國經濟報告顯示消費者信心上升,房價緩慢下跌,美元的避險需求因而降低。
美國工商協進會公布,8月消費者信心上升至54.1,分析師預估為上升至47.9,7月為47.4。
分析師說,歐元可能擴大漲幅至1.4718美元,創2008年12月以來最高水準。
==
2.能源盤後─美國預算赤字偏高 原油收低2.32美元
原油期貨周二下跌逾3%,十個月來首度觸及每桶75美元後,回檔下跌,近來漲勢後,投資人有退場賣壓。一份美國政府報告顯示,預算赤字創逾60年高點,亦削弱了市場氣氛。
國會預算局周二預估,美國2009年預算赤字將達1.6兆美元,約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2%,為自二次大戰以來最高水準
紐約10月原油收低2.32美元,或3.1%,至每桶72.05美元。稍早,美國公布8月消費者信心上升,原油觸及每桶75美元。但漲勢很快消退,投資人懷疑原油今年60%的漲幅是否已嫌過度
分析師說,預算赤字公布後,這是一波獲利了結賣壓。如果負擔如此一筆負債,未來的原油需求讓人懷疑。
美國能源資訊局定於周三公布上周能源庫存數據。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預估,8月21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減少27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150萬桶,蒸餾油庫存減少70萬桶。
分析師說,雖然庫存展望對油價屬支撐,但赤字數據削弱了樂觀氣氛。原油在75美元明顯是壓力,引進了獲利了結賣壓。
--
終於要開始往下探了嗎?
記得去年怎麼漲的嗎?
美元跌,相對便宜,漲價。
美元升,景氣復甦,漲價。
嘿嘿。

==
3.伊拉克石油部長:將開10座新油田 產油量最多大增4倍
伊拉克石油部長 Hussein al-Shahristani 周二表示,政府計畫今年稍後將 10 座新油田開發案進行招標,目標讓國內石油產量最多大增 4 倍。
Shahristani 周二赴土耳其伊斯坦堡,向數家石油企業說明新油田開發及招標細節。他表示政府預期,新油田產量可達「每日數百萬桶」。若加上 6 月份第 1波招標的油田開發案,「伊拉克原油產量,應該可增至目前水準的至少 3-4 倍」。
不過伊政府第 1 波的招標行動,獲得的反應冷淡:提出的 8 件開發案合約,僅 1 件成功。除了英國石油 (BP Plc﹔BP-UK) 及中國石油集團合作簽下合約外,其他公司皆不滿意政府提出的財務條件。
伊拉克儲油量居全球第 3 位,但目前產量水準仍不及 2003 年美國主導的入侵行動以前水準,且復原進度持續受到軍事及政治動盪影響。加上北部油產豐富地區,處於庫德族自治區內。
伊拉克目前產油量每日 240 萬桶,其中 200 桶出口,提供政府收入的 85%,大部分油產來自南部省份 Basra 的油田。
==
4.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至54.1 7月為47.4
美國工商協進會(Conference Board)周二公布,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明顯改善,他們對最近未來的預期為經濟衰退以來最為樂觀。
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上升至54.1,7月為47.4。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為上升至48.0。
工商協進會消費者研究中心主管Lynn Franco說,消費者信心以乎已有所改善。
消費者對目前經濟情況,已較7月稍加樂觀,對未來六個月的經濟與自已財務情況,則明顯樂觀。
==
5.白宮 國會預算局預期2009年度預算赤字創二次大戰以來最高
白宮與國會預算局分析師預期,2009會計年度,預算赤字將達1.6兆美元,低於白宮稍早預估,但仍創下二次大戰以來最高水準。
在會期中的預算檢討中,白宮的預算管理局(OMB)預估,2009會計年度赤字為1.58兆美元,低於前次預估的1.84兆美元。
國會預算局周二則發表一份類似預測說,2009年赤字將為1.6兆元,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1.2%,創二次大戰以來最高水準。
2009會計年度於9月30日結束。
預算管理局還說,經濟成長預期將於今年稍後恢復。預測今年實質國內生產毛額下降2.8%,2010年則成長2%。
但由於歐巴馬總統與民主黨主導的國會試圖推動大幅改善美國醫療保健制度與能源政策,美國正面臨更大的長期財政挑戰。白宮說,未來十年,美國赤字將達9兆美元,較今年稍早預估多出2兆美元。
白宮將鉅額赤字歸咎於前任布希總統,並說這項赤字是推動醫療保健改革的理由,而非放棄的理由。
==
6.美國20大城6月獨棟式房價上升1.4% 連續第二個月上升
根據標準普爾公司周二公布的Case-Shiller房價指數顯示,美國20大城6月獨棟式房價上升1.4%,連續第二個月上升。之前三年,每個月均下降。
20個大城市中,有18個大城市6月房價上升。僅底特律與拉斯維加斯6月房價下跌。
6月房價較去年同期則下跌15.4%。
第二季,則Case-Shiller房價指數上升2.9%,為三年來,首度單季上升。但第二季房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則下降14.9%。
分析師說,6月房價反彈,引人矚目。
由於金融機構預期美國房價不會下跌,做了太多錯誤投資,下跌的房價一度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了混亂。屋主財富虧損了數兆美元。
==
7.調查顯示 美國僱主於未來一年內將徵用新人
根據周二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有逾半數僱主說,他們計劃在未來十二個月,徵用全職人員
根據Robert Half國際公司進行的調查顯示,每十位僱主中,有四位計劃徵用合約臨時員工,另有四位將僱用兼職員工。
該研究發現,53%的僱主說,他們預期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將僱用全職人員。
根據最新美國政府統計,美國約有1450萬勞工失業。
儘管求職者可能眾多,但每十位僱主中,有六位說他們寧願與合格的應徵者,協商較高的薪資。
許多僱主報告較難找到技術人員,填補適當空缺,並說平均而言,接獲的簡歷中,有44%是不合格的應徵者。
這份研究發現,最可能增加工作的領域為科技業,客戶服務與銷售業。當被問到他們所希望應徵人的特點時,僱主們說他們要多方位工作者,具創意且自動自發者,及積極解決問題者。
當經濟改善時,28%僱主說他們最可能徵用新手勞工,32%說他們將僱用熟手,僅有7%說他們將僱用管理階層勞工。僅有2%說將僱用主任級勞工,1%說將徵用執行長。
40%的人事經理說,當經濟改善,加薪將是留住高級人才的主要方式
在員工方面,49%說經濟改善後,要留住他們的最佳方式將是加薪,28%說他們計劃要求加薪。
--
台灣勒台灣勒台灣勒台灣勒????
聽說薪資水準倒退十幾年啊。
那增加的GDP在誰口袋很明顯嘛,都是有錢人拿走了嘛。
反正世界就是這樣,錢讓有錢人拿走了,他們負責浪費,窮人就負責環保。

==
8.歐美訂單大減 香港7月出口驟降近2成 跌幅擴大
據香港貿發局統計處昨 (25) 日公布 7 月份對外商品貿易統計數字,香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分別下跌 19.9% 和 17.8% 。經濟分析師表示,出口貨值跌幅擴大,主因是歐美消費市場疲弱,使訂單大幅減少所致,預料香港出口負增長最少將持續至年底。
香港《大公報》報導,繼 2009 年 6 月份年減5.4% 後, 7 月份整體出口值為 2123 億港元,較 2008年同月下跌 19.9% 。其中 7 月份轉口貨值為 2071 億港元,下跌 19.2% ,而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下跌至 51億港元,跌幅為 41.3% 。
同時,進口貨值繼今年 6 月份按年跌幅為 7.9%, 7 月份僅達 2339 億港元,按年跌幅進一步擴大至17.8% 。今年 7 月份有形貿易逆差 217 億港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 9.3% 。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梁兆基表示,香港整體出口下跌,顯著原因是去年 7 月份的基數過高所致。他表示,以目前出口市場而言,亞洲復甦速度緩慢,內地也不理想,加上歐美消費市場已大不如前,預期最少至年底前香港的出口數據仍會是負數,惟不會出現象 7 月份的大跌幅。
時富金融服務集團首席經濟師陳友正認為,香港 7月份整體出口貨值,對比 2008 年同期大跌 19.9% ,原因是歐美市場需求依然疲弱。其次是「季節性」的變異,即歐美買家拖延聖誕銷售期的訂單,至更遲的時間才以「急單」下訂單。
他說,若歐美市場經濟保持平穩,部分訂單將在 8、 9 月回流,屆時出口將稍為好轉。由於主要市場需求下降,全年出口狀況仍具挑戰,同時入口亦大跌 17.8%,顯示香港需求亦甚疲弱。
政府發言人表示, 7 月份的商品出口按年跌幅,經過數個月的相對改善後有所擴大。出口表現疲弱是亞洲區內廣泛現象的一部分,主要由於先進經濟體系的進口需求仍然呆滯。
事實上,許多其他亞洲經濟體系於 7 月份的出口均繼續錄得比香港更大的跌幅。他指出,儘管 7 月份出口呈現較大跌幅部分是因為去年的比較基數較高,但鑑於海外市場的需求在短期內可能未見明顯改善,這亦表示未來的復甦之路或仍會頗為反覆。政府將繼續密切監察有關情況。
2009 年首 7 個月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 2008 年同期下跌 17.7% 。其中轉口貨值下跌 16.8% ,而香港產品出口貨值則下跌 42% 。同時,商品進口貨值下跌18.5% 。今年首 7 個月有形貿易逆差 997 億港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 7% 。
==
9.預估經濟好轉提振企業獲利 金英證券上修泰國SET指數目標
在預期經濟復甦將提振企業獲利下,泰國最大券商金英證券 (Kim Eng Securities),上修泰國SET指數目標。
金英證券研究部主管 George Huebsch 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指出,公司將 SET 指數的年底目標從 700 上調至 750。該指數昨天漲升 1.3%,以 653.2 點作收。曼谷時間 25 日中午 12:10,行情變化不大,報 653.15點。
Huebsch 認為,「泰國挺過經濟低迷的表現非常出色,隨著景氣回暖,企業獲利在未來幾季應會有所提升。」
泰股指標 SET 指數今年彈升 45%,可望寫下 2003年來最佳年度表現。去年該指數回檔 48%。
泰國政府昨天說,這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明年最多可能成長 3%,從今年的緊縮情勢中反彈。
受益於政府支出與出口訂單改善,該國上季經濟衰退的形勢好轉。泰國政府昨天宣布,第 2 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年減 4.9%。前季為負成長 7.1%。
有鑑於消費者支出反彈將增加貸款和房地產的需求,Huebsch 推薦泰國第 3 大銀行 Kasikornbank Pcl(KBANK-TH)、建商 Supalai Pcl (SPALI-TH) 的股票。他也看好 Tipco Asphalt Pcl (TASCO-TH) 與 Siam Cement Pcl (SCC-TH),因為政府擴大支出,將能提高營建物料產品的銷量。
--
泰國人!!你的木材指數勒?
==
10.外資與進口商買匯 新台幣貶值5.7分 收32.92元

今(25)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9元開出,延續昨天的濃厚觀望氣氛,外匯交易多為實質拋補,早盤在外資與進口商買匯的影響下,新台幣小貶 3.2分,午盤過後,受到台股收低影響,新台幣終場貶值 5.7分,收 32.92元。
受到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5.15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12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8.27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由於國際美元稍微走強,以及央行持續買入美元,使得今日新台幣走勢趨貶,不過近日央行已縮小買入美元的幅度,並希望匯市不要波動過大,維持動態穩定。外資與進口商買匯 新台幣貶值5.7分 收32.92元
==
11.土銀釋股敲定 未來將上市!曾銘宗:重建預算將增逾400億元
土銀釋股確定,未來更將上市!為籌措莫拉克颱風災後的重建財源,儘管土銀工會一再抗議反對「為了鈔票賣股票」的釋股,但財政部還是決議將釋出土銀40%的股權。財政部次長曾銘宗今 (25) 日晚間臨時召開記者會,他表示,土銀去 (2008) 年底的淨值達新台幣 990億元,釋出 40%的政府持股後,預估可為重建預算增加超過新台幣 400億元。不過,由於重建特別預算需要千億元,因此不足部分,將會以舉債支應。
曾銘宗表示,未來土銀釋股價格,將以去年底的每股淨值為編列基準。不過,未來實際股價,還是會依照規定,考量帳面價值、將來可能的利得、市場狀況,並經過資產重估和資產鑑定後,以市價辦理釋股,因此,絕沒有土銀工會所批「賤賣財產」的疑慮。
曾銘宗進一步解釋,這是經過審慎研議所做的決定,主要是考量財源的籌措需要多元化,而未來土銀還是可維持公營體制,相關員工的權益也不受影響。現在沒有上市,未來上市後,也可以接受更透明的監督。
曾銘宗強調,政府釋出土銀40%的持股後,仍持有60%的股權,因此公股仍居於主導地位;而且土銀釋股,並非民營化,未來仍會維持土銀的公營體制。
至於外界質疑,土銀近 5年來,每年的盈餘繳庫達 27億多元,釋股後,國庫將減少 10 億元的收入,財政部也指出,由於釋股可減少發債的利息支出,因此對國庫的財務影響有限。
目前土銀釋股方式,財政部已經決定採「對全民釋股」和「員工認股」為原則。由於土銀釋股同時也會推動上市,因此即使災後重建特別條例草案和特別預算案在立法院通過後,財政部還得向立法院報告釋股計畫,因此實際執行釋股時間,財政部也無法掌握。
--
好東西,全民釋股吧,大家來去搶。
==


Share:

2009年8月24日 星期一

8/25

昨天噴射的台股,今天往上還往下一切都還未知。
等待新數據的美股,少量多次進場看來是最佳選擇。
心情已經極度混亂的我,也該抓緊腳步恢復正軌。

==
1.紐約匯市—美股漲勢消 美元兌歐元走揚 英公債升值 英鎊下貶
周一因美股漲勢消退,刺激相對避險需求上升,美元兌歐元創 5 日來首度升值。2 年期英國公債與同期德國公債間的殖利率差創 1 月份以來最大,英鎊兌歐元應勢下貶至 11 周來最低點。歐洲公佈工業訂單創 19 個月來最大成長幅度,歐元兌日元稍早一度應聲走揚。
紐約時間周一下午 4:09,美元兌歐元升值 0.2% 至 1.4296 美元;日元兌歐元由 135.21 日元升值至 135.14 日元;美元兌日元亦升值 0.2% 至 94.55 日元。英鎊兌歐元則貶值 0.6% 至 87.28 便士,創 6 月 8 日以來最低價位;兌美元同步下貶 0.6% 至 87.28 便士。
SunTrust Banks Inc. 周一預言,美國銀行將面臨更多信貸虧損,而商業地產市場疲軟情況將持續至 2010 年。消息刺激美股午盤漲勢消退,S&P 500 指數上周累積的 2.2% 漲幅後繼無力,周一收盤幾乎持平。
周一英鎊兌 16 個主要對手貨幣中高達 14 個下貶,因市場猜測英國央行將降低公債殖利率,使其投資吸引力減小。今日 2 年期英國公債殖利率較同期德國公債殖利率低 44 個基點,上周五該殖利率差達 48 個基準點,創 6 月 2 日以來最大差距。
--
英國超軟的!!!
==
2.能源盤後─全球復甦樂觀情緒 推升原油期貨觸及10月新高
原油期貨周一上漲,盤中一度觸及 10 個月最高水準,顯示全球經濟即將復甦的樂觀情緒,推升能源價格上揚。
由於今日美元兌其他主要貨幣走強,限制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連帶遏制原油價格上揚。在此同時,天然氣價格同樣上漲,一掃上周跌 7 年來最低點的陰霾。
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 10 月價格上漲 31 美分或 0.4%,收每桶 74.20 美元,盤中高點更一度來到每桶74.81 美元,創下自去年 10 月下旬以來最高水準。
Tyche Capital Advisors LLC 投資經理人 TariqZahir 表示,由於目前需求依舊疲軟,市場供應量充足,原油市場可能已到了快速且急劇向下移動的時機。
上周五結束時,當周原油期貨價格已大漲 6.1%,有些分析師更指出,油價可能再進一步上漲。Man Financial 分析師 Edward Meir 表示,如果市場情緒持續保持樂觀,油價將輕鬆邁向 80 美元大關
華爾街部分,美股走高回落,現 S&P 500 指數小跌至 1026 點。
貨幣交易方面,美元兌一籃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小漲 0.2% 至 78.197。
能源交易方面,9 月天然氣期貨上漲 11.6 美分,或4.1%,收於每百萬Btu 2.92 美元。上周五天然氣期貨價格大幅下跌,收於 7 年來最低點。
瑞士信貸分析師在最新的報告中指出:「由於最新原油庫存增加,我們不認為天然氣價格在短期內可以突破3 美元以上,相反的,市場可能會持續疲弱。」
--
防止投機交易的機制呢!?
再繼續玩下去油價又要失控了。
而且為何國內油價變得這麼高?反應的浮動油價機制絕對有問題。

==
3.美國7月中西部製造業指數月增2.6%至79.7 為1年來首見成長
芝加哥聯準會 (Chicago Fed) 周一公佈,7 月份美國中西部製造業指數經季節調整後,較前月上升 2.6%至 79.7 點,不僅是去年 6 月以來首度成長,更創 2003 年 9 月以來單月最大漲幅。主要由於汽車生產出現顯著反彈。
不過 6 月份指數已自 16 年來最低點反彈,顯示經濟試圖走出深沉衰退困境。今日芝加哥 Fed 亦將 6 月份指數由初步統計的 78.1 點下修至 77.7 點。
而 7 月份中西部製造業指數所有 4 項產業別中,也僅有汽車產業出現生產月增,但增幅由前月的 0.5%跳漲至 16.3%。儘管如此,與去年同期相較,生產水準仍明顯萎縮 32.4%。
芝加哥 Fed 資深經濟學家 William Strauss 指出,今日截止的廣受歡迎政府「舊車換現金」(cash-for-clunkers) 購車補助措施,對於該月汽車產業表現「或許帶來一些正面影響」。
Strauss 同時補充,該月車廠產量大增的另一因素,是二大車廠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 Corp.) 及克萊斯勒 (Chrysler Group LLC) 走出破產程序後,急於啟動先前因此閑置的工廠、爭先重建庫存所致。
芝加哥 Fed 所涵蓋的 5 個州—密西根、伊利諾、印第安那、威斯康辛及愛荷華,是美國汽車製造業大本營。
==
4.7月芝加哥Fed全國經濟活動指數改善至-0.74 創18個月來新高
芝加哥聯準會 (Fed) 周一公佈,7 月份全國經濟活動指數 (Chicago Fed national activity index) 由前月下修後的 –1.82 改善至 –0.74,來到 2008 年 1月以來最高點,其中製造業相關指標亦創去年 10 月以來首見正值。顯示經濟衰退情況正逐漸消退。
同一時間,指數消除每月波動因素的 3 個月平均,亦由前月下修後的 –2.18 改善至 –1.69;不過仍處於經濟衰退低檔水準,仍遜於芝加哥 Fed 的脫離衰退目標 +0.20。
且單月指數自 2007 年 6 月以來,持續維持在負值,代表低於趨勢成長。
7 月份指數改善,主要歸功於製造業及收入指標上揚。其中製造業生產按月成長 1%,創 2006 年 12 月以來單月最大漲幅;產能使用率亦由 64.7% 上升至 65.4%。
另外雇用相關指標亦較前月改善:7 月份非農業雇用人數減幅縮小,而該月每周新申請失業津貼人數平均亦下滑。
總體而言,該月全國經濟活動指數全部 85 項指標中,共 35 項造成正值、50項造成負值;共 61 項較前月改善,31 項較前月惡化,另 1 項持平。
芝加哥 Fed 另表示,經濟活動停滯的部分,顯示未來 1 年內來自經濟活動的通貨膨脹壓力不高。
==
5.歐元區6月工業訂單升幅優於預期 為經濟復甦添信心
歐元區 6 月工業訂單增長超過原先外界預期預期,為全球景氣復甦捎來好消息,顯示各地經濟正逐漸回穩,對歐元區生產商品的需求也漸趨回溫。
歐盟統計局今 (24) 日公布歐元區 6 月工業訂單較去年同期下滑 25.1%,也比今年 5 月上升 3.1%,遠優於分析師原先預估將較去年同期下跌 28.9%,與較上月上揚 1.5% 的數字,更為景氣增添復甦跡象。
6 月份工業訂單大幅上揚,主要是受到資本貨物需求上揚 5.6% 的影響。非耐用消費品部分,同樣比上月增長 3.1%。不過中間產品及耐用消費品的需求依舊疲弱,分別下跌 0.9% 與 3.5%。
扣除仍不穩定的船舶、飛機和火車訂單,6 月份訂單仍較上月增長1.9%,比去年同期下滑 26.7%,但已較 5 月份下降 30.3% 與 4 月份下滑 35% 明顯好轉。
歐元區最新工業訂單統計數據顯示,這些訂單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轉化為生產。富通銀行 (Fortis Bank) 經濟學家 Nick Kounis 表示:「全球經濟已開始逐漸好轉,這個現象也將反映至歐元區的工業部門中,我期望在第 3 季時,整體經濟和各行業都能重新恢復成長。」
由於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帶來的信貸緊縮影響,歐元區 16 國經濟從去年第 2 季起陷入萎縮。直到今年第2 季已經是連續第 5 季持續下跌,但僅小幅下滑 0.1%,明顯優於今年第 1 季時下降 2.5% 的成績。
Kounis 指出,隨著這些數據逐漸好轉,顯示歐元區經濟正逐漸邁向復甦的道路。
==
6.低利率引爆通膨危機? 金融時報:全球央行官員並不擔心!
全球央行官員們正前往美國聯準會舉辦的年會,而他們並不急著調升利率。
《金融時報》報導,無論是在私人或公開場合,多數官員皆相信在一段時間內維持極低的利率並不會引發過度通膨,儘管好轉的經濟跡象已經浮現,而且金融市場也出現了牛市情緒。
有些官員則另用這次的會議發聲,對那些表示需要對寬鬆貨幣政策行使退場機制的聲浪不以為然。
芬蘭央行行長 Erkki Liikanen 表示,並沒有理由重新檢視貨幣政策立場。
奧地利央行行長 Ewald Nowotny 則表示,不會在歐盟央行發放給銀行的貸款中收取手續費,而此觀點也為其他歐盟官員認同。
若歐盟持續以現在的利率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則市場會解讀為,在未來的 12 個月當中不會預期升息的發生。
聯準會也正緊鑼密鼓地檢驗經濟現況,不過並未大幅上修對 2010 年的經濟預測。它受到股市漲幅激勵,提振的股市也對恢復財富及信心提供支撐,不過聯準會還是不敢對此過度樂觀。
聯準會副主席 Don Kohn 則說,低利率與維持溫和通膨這兩件事並不互相牴觸,但他也說,若經濟前景改變,保留利率變動的可能。
哈佛大學教授 Martin Feldstein 表示,經濟體仍有緩衝空間,連續兩年保持低利率而不引發通膨,是有可能發生的。
前聯準會官員 Rick Mishkin 則說,若非考量到美國政府的債務壓力,聯準會還能將利率壓得更低。
==
7.約旦央行總裁:油價相較去年仍低 無須擔憂通膨風險
約旦央行總裁表示,即便近日石油價格漲至每桶 70 美元,他仍不認為通貨膨脹將構成風險。
央行總裁 Umayya Toukan 在美國懷俄明州 Jackson Hole 所舉行的資深央行官員會議接受採訪時表示:「顯然和去 (2008) 年的 140 美元相比,現今每桶 70 美元的油價,不足以構成大幅威脅。」
在被問及約旦通貨膨脹率數據時,Toukan 表示因油價下跌,且國內需求減弱,今 (2009) 年前 7 個月通膨率略較去年同期下滑。他指出:「對此議題我不抱太大憂慮,我們應著眼於長期的全年通膨數字。」
Toukan 稱,去年約旦經濟增長比率為 6-7%,他預期在今年將成長 3-4%,此數據也符合銀行先前預估。比率下滑的原因在於全球經濟危機衝擊,銀行借貸放款情形萎縮。
雖然自去年至今,已有許多跡象表明經濟情況改善,Toukan 表示目前仍有許多項目尚待努力。
他表示:「本次與會我所得到最重要的訊息是,即使已度過最嚴重的危機谷底時期,我們仍不該因此感到自滿。」
==
8.阿根廷央行行長:穩定金融政策奏效 南美經濟將強勁復甦
阿根廷中央銀行行長馬丁‧雷德拉多 23 日表示,在應對此次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南美國家實行了穩定的金融政策,因此整個南美地區經濟有望實現強勁復甦。
新華網報導,雷德拉多指出,此前南美地區多次成為金融危機的「重災區」,但是此次金融危機對南美經濟的衝擊卻相對有限,主要原因是南美國家出臺的經濟政策優先考慮了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從而增加了投資者和民眾對經濟復甦的信心。
雷德拉多說,阿根廷中央銀行在應對此次金融風暴的過程中堅持對比索匯率實行有管理的干預,避免了匯率在短期內大幅波動。阿根廷歷史上曾先後實行過固定匯率和完全浮動匯率政策,都沒能避免金融市場的劇烈震蕩。
事實證明,實行有管理的匯率政策有效維護了阿根廷金融市場的穩定,減輕了金融危機對這個南美國家實體經濟的衝擊。
對於世界經濟復甦前景,雷德拉多認為關鍵取決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政策的協調是否到位。在實體經濟復蘇的同時,刺激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將逐步退出,兩者之間的步調如何協調至關重要。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和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預測,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濟今年將下滑約 1.5% 至 1.7% 。巴西著名智庫瓦加斯基金會與德國伊福經濟研究所日前公布的調查報告則顯示,拉美地區經濟已經進入復甦階段。
==
9.俄媒:俄羅斯應對危機能力 比G8和金磚4國其他成員都差
據俄羅斯《報紙報》日前報導,俄羅斯應對危機的能力比 8 國集團 (G8) 和金磚 4 國 (BRICs) 中的其他國家都差。
俄統計資料顯示,在 8 國集團和金磚 4 國當中,俄羅斯 GDP 增速數據最差。今年第 2 季俄羅斯 GDP同比下滑 10.9% (中國上半年增長 7.1% ,印度第 1季度增長 4.1% ,巴西第 1 季下降 1.6%) 。
與發達國家相比,俄羅斯第 2 季也趕不上日本(下降 6.5% )、義大利 (下降 6%) 、德國 (下降5.9%)等國。
新華網報導,俄羅斯高級經濟師弗拉基米爾‧季霍米羅夫認為,出現上述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公司債務負擔過重。金融危機爆發、信貸市場緊縮以後,近幾年大力舉債的公司和銀行拿出很大一部分進項還債。公司的投資項目因此大大減少。
專家認為,致使俄主要經濟指標下滑的還有其他因素。大部分經濟收入和國家預算倚重原料,原料出口幾乎佔總出口的 90% 。而危機造成原料跌價與需求疲軟。
出現 2 位數的通脹率根源也在於經濟結構。俄羅斯經濟高度壟斷,定價對消費者不利。
==
10.7月外銷訂單、失業率兩樣情 渣打:經濟已出谷底 失業率Q3底回升
經濟部今 (24) 日公佈的外銷訂單數字,接續了連 6個月的上昇,繳出去年金融海嘯以來最佳的成績單,而行政院主計處今天所公佈的失業率卻續創新高,對此一好一壞的總經數據,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認為,外銷訂單數字顯示經濟已走出谷底,而預期失業率將在今年第 3季底或第 4季初逐漸穩定。
7月份工業產出與外銷訂單的年增率分別為 -8.11%與 -8.77%,皆比原先預期更佳,接續了連 6個月的上升,到達了自2008年10月、11月外銷大幅衰退以來的最佳表現。
其中,來自中國大陸的訂單持續增長,年增率2.22%,而來自美國與歐洲的訂單需求則相對依舊疲軟,年增率分別為 -12.5% 及 -14.5%,顯示中國市場的仍舊相當重要。同時,整體工業產值的年衰退幅度持續減少,主要由於外銷訂單及國內零售及躉受總額的衰退減緩─例如:汽車銷售量。
符銘財表示,儘管莫拉克颱風對產出的潛在影響與損失,預期將在 8月的數字中看到,但 7月份的工業產出與外銷訂單數字,符銘財認為目前經濟已經走出谷底。
7月份整體的失業率,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由6月的5.91%升至6.01%的新高。新增就業人口(15,000人)與新增失業人口(28,000人)所產生的差距,主要來自於畢業生投入勞動市場。
對此,符銘財認為,隨著企業尋求提升資本支出(如:近來資本商品進口量的增加),以及政府在新台幣1490億的特別預算支出上所呈現的力道,預期失業率將在今年第 3季底或第 4季初逐漸穩定。
==
11.看好經濟前景 菲律賓股市急彈5.1% 寫下7個月來最大漲福
菲律賓股市今天寫下 7 個月來最大漲福,市場樂觀期待這個東南亞國家第 2 季躲過衰退,並可望於今年稍後復甦。
該國股王 Philippine Long Distance Telephone Co. (TEL-PH) 大漲 4.8% 報 2520 披索,創 6 月 11日以來最大漲幅,而最大電力供應商 Manila Electric Co. (MER-PH) 暴漲 12% 至 220 披索。
菲律賓股市今天急彈 139 點或 5.1%,以 2859.18點作收,是 1 月 5 日以來最大漲幅。
馬尼拉投資顧問公司 First Grade Holdings Inc.常務董事 Astro del Castillo 表示:「在預期第 2 季出現成長,下半年經濟會好轉下,外資看好菲律賓。」
央行副總裁 Diwa Guinigundo 在 8 月 20 日指出,「經濟展望強勁多了」,若有需要,決策官員會讓利率按兵不動。
因適逢國定假日,菲律賓股市 8 月 20 日暫停交易。
菲國央行上周決議借貸成本 4% 維持不變,終止了至少是 2002 年以來最長的降息行動。
國家經濟發展署政策規劃小組主管 Dennis Arroyo於 8 月 20 日稱,我國上季經濟最高可望擴張 0.9%,自前季的 10 年低點 0.4% 回暖。
==
12.國際美元走弱 外資拋匯 新台幣升值 4.3分 收32.863元
今 (24) 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906 元開出,早盤受到國際美元走弱,外資銀行拋匯之下,早盤匯率升值 7.3分,午盤過後,在央行進場干預下,回貶 3分,終場升值 4.3分,收 32.863 元。
台北外匯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4.94 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25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8.19 億美元,外匯交易員指出,目前市場追價意願不高,雖然國際美元走弱,但仍在觀察央行態度,因而成交量不易放大。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預期央行將在 32.8 元附近阻升新台幣,以維持相對弱勢新台幣匯率,不過還是得依國際美元走勢,與亞洲相關國家,尤其是韓國匯率走勢而定。
==


Share: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8/22

昨天噴噴台股一下子就殺到不知道哪裡去,但是如果堅持慢點賣的話,我的個股還是會少賠甚至賺。
昨天美股大漲,禮拜一到底會開出什麼樣的局面勒?
準備少量佈局吧。

==
1.紐約匯市─房市轉佳 伯南克復甦談話 美元與日元下跌
美元與日元兌大多外幣下跌。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伯南克說全球經濟走出了衰退,且美國成屋銷售上升,降低了避險需求,美元與日元因而受到壓力。
歐元兌美元連續第四天上漲,創6月以來最長上漲期間。德國服務業與法國製造業8月意外擴張,支撐了歐元走高。加元與挪威克朗上漲,原油上漲至一年高點,突破每桶74美元,原油為加拿大與挪威最大宗出口商品。
分析師說,每日數據均確認經濟的最壞情況已過,好數據不利美元的關係仍未打破。今年內,美元的疲弱將會持續,但美元兌日元除外。
伯南克說,在央行與政府積極行動後,全球經濟開始走出衰退。
美國7月成屋銷售上升7.2%至年率524萬棟,創2007年8月以來高點。創1999年該數據開始公布以來,最大升幅。
德國8月服務業指數上升至54.1,7月為48.1。法國8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0.2,7月為48.1。
分析師預估該二數據均將低於50。
分析師說歐洲數據增加了歐元的樂觀氣氛,也導致了美元賣壓。
德意志銀行將年底英鎊兌歐元預估下修,因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可能仍較歐洲央行寬鬆。歐元上漲0.5%至86.79便士。
==
2.能源盤後─原油期貨突破每桶74美元 創新今年高點
原油期貨周五上漲,突破每桶74美元,至2009年高點。美元疲弱及美國與歐洲經濟數據利多,支撐了原油價格走高。
相形之下,天然氣期貨則大幅下跌,創新七年收盤低點,供給過多為主要利空。
紐約10月原油上漲98美分,收於每桶73.89美元。10月合約本周大漲6.1%。
周五稍早的電子盤交易中,10月原油上漲至每桶74.72美元,創2008年底以來,近月合約最高水準。
分析師說,原油今日上漲,原因在於股市走強及美元疲弱。然而,原油供給充裕,需求仍然疲弱。未來幾天,若油價大幅回檔,無需意外。
在華爾街,股市上漲,S&P 500指數上漲1.9%至1026點。
美元兌歐元與其他主要外幣下跌,歐洲與美國經濟數據良好,美元因而下跌。
追蹤美元兌一籃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下跌至78.010,周四為78.330。
歐元區8月採購經理指數上升至50,創15個月高點,7月為47。分析師預估為上升至48.3。
美國7月成屋銷售上升7.2%至年率524萬棟,創2007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亦支撐了原油走高。
9月天然氣期貨下跌14.10美分,或4.8%,收於每百萬Btu 2.804美元,創2002年8月9日以來,近月合約最低收盤水準。
本周而言,天然氣價格大跌43.40美分,或13.4%。
預期天然氣儲存設備至秋季將用盡,市場因而持續有賣壓進場。
--
永遠不回頭,不管需求多少。
投機和炒作,能源和原油,都在漲價中。
永遠不回頭,不管好景不長。
通膨折磨我,蕭條燃燒我,都要去加油,永遠不回頭。

==
3.NAR美國7月成屋銷售大增7.2%至542萬間 攀升至近2年新高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 周五公佈,7 月份成屋銷售間數攀升至接近 2 年來最高點,且創統計歷來最大增幅。這是美國房市崩盤 3 年來,所出現過最強烈的回穩跡象。
NAR 表示,7 月份美國成屋銷售年率大增 7.2% 至 524 萬間,創 2007 年 8 月以來最高紀錄,並優於市場預期的 500 萬間,且遠高於前月的 489 萬間。
7 月成屋銷售增幅,也創統計 1999 年有史以來最高紀錄,並為連續第 4 個月上升。NAR 指出,上回數據連續 4 個月走揚,得回溯至 2004 年 6 月。
==
4.伯南克:美國經濟即將復甦 最嚴重危機已過 但仍具挑戰性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伯南克周五宣稱,美國經濟在經歷了慘痛的衰退與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後,已接近期待已久的復甦。
「美國與全球的經濟活動似乎正逐漸回穩,短期內恢復成長的展望亦似乎良好,」伯南克在Fed年度會議上說。
這項樂觀的評估,與Fed於本月稍早的觀察一致。美國央行採取了部份行動,利用緊急計劃,以恢復經濟。
然而,伯南克周五仍強調,儘管在穩定金融市場方面,已有大幅進展,也正試圖化解信用緊縮,但消費者與企業在獲得貸款方面,仍困難重重。這情況尚未回復正常。
恢復信用自由流動是持續復甦的重要因素。
「雖然我們避開了最糟的情況,但艱難的挑戰仍橫亙於前,」伯南克說道。「我們必須齊心協力,擴大戰果,以確保經濟持續復甦。」
全球金融市場壓力仍然持續。由於投資失利,金融機構面臨進一步的嚴重虧損,企業與家庭在獲得貸款方面,遭遇相當的困境。
在會議的另外一側,歐洲央行總裁Trichet針對金融危機起源與性質的研究報告做了回應,他說談到回復正常,他感到有點不安。
「我們知道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應該儘可能的積極,」Trichet說。
伯南克,Trichet與其他官員的這番談話,時機係在金融危機爆發二年之後,危機惡化幾使美國金融瀕臨瓦解亦已近一年。
伯南克的演說中,大部份係屬過去一年非比尋常事件的記錄史。
金融市場自去年9月開始,直至10月,呈現了最為嚴重的惡化,信用流動幾乎停滯。這次的危機造成著名華爾街機構倒閉,並迫使政府接管大型抵押貸款機構房地美與房利美,及大型保險集團AIG。
==
5.美國加州7月失業率上升至11.9%
美國勞工統計局周五公布,加州7月失業率--美國失業率最高州之一--上升至11.9%。
加州7月失業人數增加35800人,領先各州。
失業率較高的各州包括密西根州15%,羅德島12.7%,內華達州12.5%。
美國全國失業率為9.4%。
==
6.稅收銳減 大筆舉債 英國借貸恐超過今年1750億英鎊的目標
由於經濟衰退重創稅收,且使借貸增加超過預期,英國7月份公共財務擴大。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表示,7月份公營產業淨借貸 80 億英鎊 (132.5億美元),為單月借貸最高記錄,亦遠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借貸 2 億英鎊,去年同期則為淨還款 52 億英鎊。
財政部表示,針對2010年3月止的財年,政府仍預期可達到淨借貸 1750 億英鎊的目標。此數據意味著削弱 GDP 12%,也是德國借貸水準的2倍。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由於經濟衰退嚴重,本財年的淨借貸可能超過政府的目標,約超過 250 億英鎊。
英國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Vicky Redwood表示:「依照目前的速度,借貸很有可能大幅超過政府預期全年借貸 1750 億英鎊的目標。我們認為借貸至少會達到 2000 億英鎊。
對於國會議員抨擊政府舉債規模過於龐大,恐為經濟帶來負面衝擊,財政部發言人表示,目前趨勢仍在掌控中,大致上仍符合上一次預算報告的預期。上回的預算報告已預期來自金融業的稅收將大幅下滑。
本財年剛開始時,公共財政數據曾讓部份分析師充滿希望,認為全年借貸可望低於政府 1750億英鎊的預期。然而,皇家蘇格蘭銀行的分析師Ross Walker表示,7月份的數據「對這些重想法是一大打擊」。
他表示:「單就7月份的數據便可使前一季的努力化為烏有,而且借貸情形可能還會越來越沉重。」
這項數據不符合英國經濟透露出的曙光。7月份英國零售銷售額年升 3.3%,為14個月來最大升幅
英國央行週四公佈的一項報告顯示,英國企業的庫存似乎逐漸消化,即將消化完畢,但同時企業對借貸的需求卻又遭到壓抑。
英國7月份抵押貸款的借貸總額上升到9個月來的高點,係因房市夏日旺季的市場活動所支撐。英國抵押貸款協會預警表示,由於經濟疲弱加上銀行資金狀況脆弱,不太可能會有進一步推升的動力。
雖然英國企業似乎認同英國央行的觀點,認為經濟復甦的力道尚不明確,不知是否力道夠強或足以持續,但是英國企業對於企業未來展望的信心卻越來越強。
由200家企業委託英國銀行Lloyds TSB所做的每月調查報告周五公佈,7月份預期未來12個月內營收將上揚的企業數目多於預期營收下跌的企業家數目,約多出30個百分點,為13個月來最大的差距。
7月份預期營收將上揚的企業比例提升至45%,較6月份的41%上升,而預期營收將下滑的企業比例自6月份的28%降低至15%。
英國財政大臣 Alistair Darling 計畫於 2014 年藉由調升稅收、出售政府資產以及降低支出,將赤字縮減一半,英國央行長Mervyn King也希望縮減債務的行動可以更積極。
統計局表示,英國中央政府目前7月份的稅收較去年同期減少 15.3%。自4月至7月,隨著企業稅收下滑 25%,中央政府的稅收也較去年同期縮減 11.9%。
--
這樣英鎊又要摔囉?
上上下下在54~55中間又盤了好久了說。

==
7.歐元區8月綜合PMI回升至50 終結14個月萎縮走勢
Markit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周五顯示,歐元區16國民間部門的活動終結了長達14個月的萎縮走勢。
綜合PMI從7月的47揚升至15個月高峰50,代表活動沒有變化。
經濟學家原估該指數增至48.3。
數據若小於50意味多數採購經理人看見活動緊縮,數字大於50則是擴張。
歐元區服務業PMI從7月的45.7增至8月的49.5,寫下15個月高點,而製造業PMI從7月的46.3增至14個月新高47.9。
==
8.德國8月份綜合生產指數上升至54.2點 11個月來首度成長
市場研究機構 Markit Economics 周五公佈,德國私營產業生產闊別 11 個月終於轉為成長,係因服務業以 16 個月來最快速度擴張。
德國綜合生產指數 8 月份自前一月的 49 點上升 10.6% 至 54.2 點。該指數以 50 點作為生產成長與衰退的分水嶺。
8 月份生產指數的月升幅為 1998 年開始記錄以來最大升幅,經濟學家表示,此數據為德國經濟最壞日子已過的最佳證明。
Markit 經濟學家 Tim Moore 表示:「8 月份的數據顯示製造業和服務業的有相當大的改善,意味著德國經濟自今年起持續邁向復甦。」
剖析該數據,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8 月份自前月的 45.7 點上升至 49 點,為 12 個月來高點,同時,服務業活動指數則自 48.1 點躍升至 54.1 點。兩項指數皆高於分析師預期。
根據《道瓊社》,分析師原預期製造業 PMI 上升至 47 點,而服務業指數則提升至 48.8 點。
Markit 的數據亦顯示,更多企業回報新工作、信心上揚以及裁員人數減少。
==
9.法國私營產業8月份生產成長 為15個月來首次 賴製造業推動
市場研究機構 Markit Economics 周五公佈,法國私營產業 8 月份生產為 15 個月來首次成長,係因製造業生產大幅增加,為 1 年半以來最大升幅。
法國私營產業活動的指標─綜合生產指數 8 月份自前月的 47.3 點上升至 50.9 點。該指數高於 50 點時意味著生產成長,反之則為萎縮。
剖析該數據,顯示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8 月份自前月的 48.1 點上升至 50.2 點,為 15 個月來的高點;8 月份服務業活動指數則自前月的 45.5 點上升至 48.9 點,為 11 個月來的高點。兩項指數上升幅度皆超過市場預期。
根據《道瓊社》,上周分析師預期製造業 PMI 上升至 49.1 點,而服務業活動指數則上揚至 46.6 點。
==
10.俄羅斯上半年FDI猛降45% 史上最大減幅
俄羅斯今年1-6月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年減45%至61億美元,衰退幅度破歷史紀錄,因為這個世界最大能源產國的經濟萎縮速度寫下歷年來最快。
聯邦統計局今天在電郵聲明中宣布,涵蓋信貸和流入證券市場的資金,整體外國投資金額達322億美元,年減30.9%。該主管機關在1999年開始統計這項數據。
Alfa Bank首席經濟學家Natalia Orlova在電話訪問中強調:「儘管資產變便宜了,但FDI大幅下滑的事實,意味企業並沒有爭先恐後地利用這次價格下跌。」
在油價回檔下,國內生產毛額(GDP)第2季負成長10.9%,幅度之大,前所未有。今年的經濟不景氣,終結了平均成長近7%的擴張期。
俄羅斯總統Dmitry Medvedev戮力於發展「創新經濟」,設法降低出口上對原油、天然氣及金屬的仰賴。
2008年前6個月獲得最多資金的零售業,投資金額幾乎大降41%,成為80億美元。全球最大傢俱家飾連鎖店宜家(Ikea),因為和當地政府的爭端擺不平,在Samara設立據點的批文,等候了2年仍懸而未決。該零售業者打從2000年3月進軍俄羅斯市場以來,和當局之間的爭議,至少有4宗。
--
金磚四國三缺一,最近熱門的是印尼。
俄羅斯又要等著油價上來吧。

==
11.馬來西亞7月份新車銷售量年減3.8% 但月升14.9%至51928輛
根據馬來西亞汽車協會 (MAA) 周五公佈的數據,東南亞最大房車市場─馬來西亞,7 月份新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 3.8%。
7 月份銷售量為 51928 輛,較 6 月份的銷售量 45211 輛上升 14.9%。
MAA 表示,市場狀況和消費者信心已經改善,且「今年 8 月份的銷售量可望維持。」
今年 1 月至 7 月的銷售量總共 30 萬 3012 輛,較去年同期的 33 萬 1957 輛減少 9%。
==
12.傳言上海政府將打擊房地產 但美元走弱 新台幣升值6分作收
今 (21) 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966 元開出,早盤 11 點過後,受到傳言上海政府將要打擊房地產,衝擊亞股,使當時新台幣貶值約 3分,但午盤過後受到美元走弱的影響,新台幣再度走升,終場升值 6分,收 32.906 元。
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6.2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18 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9.38 億美元,成交量較昨天減少 1.48 億美元,減少幅度為 13%。
外匯交易員指出,上午受到上海政府要打擊房地產的傳言影響,陸股、港股、韓股以及台股,出現殺盤賣壓,不過午盤則受到國際美元走弱帶動,新台幣終場仍升值 6 分。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指出,目前在國際美元走弱下,加上 33 元附近出口商拋匯壓力沉重,在央行為調節情況下,新台幣貶值幅度有限,預估將在 32.8元至 33元之間震盪。
--
原來亞股都崩了是因為這個原因。
打擊房地產是好事情啊,過熱最後還是得破滅。
台北政府有沒有要打擊一下北部房價啊?不然十幾年內房價泡沫一定會破喔。

==


Share: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8/21

昨天被洗出場,今天就給我開盤噴射大漲。
賠的不多,但是心有不甘,沒關係,站穩六千八再回頭。
與其探底摸頭,不如順勢而行。

==
1.紐約匯市─費城製造業指數上升 削弱避險需求 美元下跌
美元與日元兌大多外幣下跌,包括韓圜與南非幣。費城地區8月製造業擴張,減低了避險需求。
高盛公司建議買進加元,加元兌美元上漲至本周高點。挪威克朗兌歐元上漲至三月以來高點,一份報告顯示,該全球第五大原油出口國自經濟衰退中復甦。
分析師說,市場尚未完全感受到經濟復甦。若風險胃口改善,則日元將疲弱。
台北時間04:17 歐元上漲0.2%至1.4256美元,昨日為1.4224。日元下跌0.3%至134.21兌1歐元。日元報94.14兌1美元,分析師預期日元可能下跌至100兌1美元。
加元上漲0.8%至1.0864兌1美元,高盛公司分析師說,加元可能上漲至1.06兌1美元,美國經濟今年不會大幅改善,美元難以強勢上漲。油價走高則可能支撐加元。原油--加國主要出口產品--今年大漲了62%至每桶逾72美元。
==
2.能源盤後─天然氣期貨大跌5.6% 創七年來收盤低點
天然氣期貨周四跌破3美元水準,創新七年收盤低點。政府報告顯示供給再度增加,屬利空。
其他能源交易方面,原油期貨小幅收低,錯綜的美國經濟數據及近月合約到期,使得盤中走勢震盪。
紐約9月天然氣期貨下跌17.40美分,或5.6%,至每百萬Btu 2.945美元。這是自2002年8月14日以來,近月合約最低收盤水準。
稍早電子盤交易中,該合約一度下跌至每百萬Btu2.930美元低點。
分析師說,若沒有暴風雨影響供給,預期天然氣短期內仍將有賣壓。由於秋季將至,而後是冬季,預期價格將會反彈。但若要大幅上揚,就看冬季的嚴寒程度。
能源資訊局(EIA)周四公布,8月14日結束的一周,天然氣庫存增加520億立方英尺至32040億立方英尺。該數據公布後,天然氣價格跌勢加速。
目前水準,天然氣庫存較去年同期高出5620億立方英尺,較五年平均高出5130億立方英尺。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天然氣庫存增加510至550億立方英尺。
9月原油上漲12美分,收於每桶72.54美元,9月原油於周四收盤後到期。
10月原油下跌92美分,收於每桶72.91美元。
分析師說,原油昨日大漲後,今日回檔,並非意外。
幾項報告顯示美國經濟情況錯綜,原油交易因而震盪。
正面方面,費城地區8月製造業指數上升,為近一年來首度上升。工商協進會的7月領先指標亦上升,為連續第四個月上升。
負面方面,第二季抵押貸款違約案件再創新高,顯示房屋市場持續疲弱。另外,8月15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增加1.5萬人,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亦增加。
負面的經濟消息傾向對原油價格構成壓力,原因在於全球經濟快速復甦的希望消退,能源需求亦難成長。
==
3.美國7月領先指標連續第四個月上升 顯示經濟衰退已觸底
周四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7月領先指標已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顯示經濟衰退已經觸底。
7月領先指標上升0.6%,6月為上升0.8%。
分析師說,該指標顯示經濟衰退已觸底,經濟活動可能很快開始復甦。
領先指標包含十項成份數據,其中六項於7月均上升:利差,平均每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平均每周工時,供應商交貨指數,股價,及非國防資本財新訂單。下降的部份則包括消費者預期指數,實質貨幣供給,及新屋開工許可。
這項指標是經濟初步復甦的最新訊號。本月稍早,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發布聲明指出,經濟正在回穩。該央行警告,短期內,經濟活動仍將疲弱,但這份聲明卻是逾一年來,Fed對經濟評估最利多的一次。
本周,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者說,全球經濟復甦已經開始,但警告為了讓經濟持續成長,美國必須將焦點置於出口。
儘管受創的勞工市場仍然疲弱,失業率數據顯示,7月已有改善跡象。美國勞工部公布,就業減少人數創2008年8月以來最低,失業率則自2008年4月以來首度下降。
然而,沒有一項指標能單獨顯示正式復甦。只有美國經濟研究局有權宣布經濟衰退已經結束。
==
4.政府換車補助加持 美國8月汽車銷量估將衝破百萬輛 今年首見
根據汽車產業領導研究公司 J.D. Power and Associates 預估,8 月份美國汽車銷量可望創今年以來首度衝破 100 萬輛關卡,主要歸功於政府的「舊車換現金」(cash-for-clunkers) 政策。
J.D. Power 統計本月前 13 個交易日、全美共 1萬名經銷商的銷售數據,而得出本月全國銷量可達 110 萬輛的預估值。
除此以外,J.D. Power 也將今年全年銷量預估,由 4 月份宣佈的 1000 萬輛調升至 1030 萬輛,主要也考量到「舊車換現金」措施的效力。
美國政府為了重振車市,推出這項鼓勵民眾購買環保節能新車的措施,每輛舊車換購新車補助 3500-4500 美元,也成功讓過去 2 個月車廠銷量大增。不過也由於政策受到熱烈歡迎,業界開始擔憂國會撥款予該計畫的 30 億美元資金,在 9 月初就會用鑿。
J.D. Power 全球汽車營運部資深副總裁 Gary Dilts 指出,過去 6 個月由於消費者信心及信貸環境雙雙改善,加上政府措施激勵,汽車業銷量成功擺脫今年以來年減幅度達 35% 左右的困境。而這些因素也為未來數月產業逐漸復甦奠定基礎。
不過 Dilts 也提醒,先前車輛庫存縮減,可能會讓銷量漲勢受到部份壓力。儘管車廠已開始增產因應。
J.D. Power 今日並預警,「舊車換現金」措施預期將影響明年的汽車銷量,削弱復甦力道。因此他們將明年銷量預估由先前的 1160 萬輛,略下修至 1150 萬輛。美國 2007 年汽車銷量一度超越 1600 萬輛,但近年受到經濟衰退顯著衝擊。
==
5.美國Q2房貸滯納比例達9.24% 創空前新高 查封比例亦達歷史高點
美國抵押貸款銀行協會 (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MBA) 周四公佈,第 2 季美國民眾房貸滯納的比例創空前新高。顯示民眾失業及房價下滑問題,影響政府穩定房市的努力。
根據 MBA 調查,第 2 季美國出現一筆以上繳款滯納情況的房貸,占所有房貸比例經季節調整後,由前季的 9.12% 增至 9.24%,攀升至歷來最高點。
該季處於查封狀態的房貸比例亦增至 4.3%,同樣創統計 30 年有史以來最高紀錄。至於滯納至少 90 天、按照慣例即將進入查封程序的房貸比例,同樣增至 7.97%,達空前新高。
MBA 首席經濟學家 Jay Brinkmann 指出,儘管次級房貸的問題已明顯改善,但現在問題反而轉向固定利率房貸。後者主要由失業問題導致,且預期趨勢將持續至明年。
Brinkmann 說明,屋主之所以出現房貸滯納情況,主要因失業導致收入減少,而房價下滑也令其無法出售房產來償債。
自去年 1 月以來,美國企業已裁減 570 個職務,為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大規模裁員。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 也統計,第 2 季美國平均房價年減 16%,創歷來最大單季跌幅。
MBA 調查並顯示,第 2 季查封行動已展開的房貸比例,由前季的 1.37% 微降至 1.36%,主要因次貸部份比例下降。而新進入查封程序的首要房貸比例,則由 0.94% 增至 1.01%﹔新遭查封的次貸比例則由 4.65% 降至 4.13%。
根據周一公佈的聯準會高階放款專員調查 (Federal Reserve Senior Loan Officer survey) 顯示,第 2 季美國各銀行提高所有類別貸款的條件,並預期維持嚴格的放款條件至少至 2010 年下半。
今日調查指出,所有 51 家回覆的銀行中,沒有任何一家在該季放寬首級房貸的條件﹔不過其中 39 家銀行表示,該季房貸需求維持相同、略增或顯著成長。
==
6.俄羅斯7月零售銷售下降8.2% 上周國際準備金減少28億美元
周四媒體報導指出,俄羅斯7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8.2%,6月為下降6.5%。
與6月相較,則7月零售銷售上升1.9%。
俄羅斯央行周四在其網站發布聲明指出,8月14日結束的一周,俄羅斯國際準備金減少28億美元至4006億美元。
==
7.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1.5萬人至57.6萬人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8月15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增加1.5萬人至57.6萬人,創7月25日以來最高水準。
四周平均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增加4250人至57萬人。
8月8日結束的一周,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增加2000人至624萬人,亦創下7月25日以來高點。
==
8.挪威2009年Q2 GDP急劇年降4.8% 意外季增0.3%
挪威統計局周四 (20日) 表示,挪威 2009 年第 2 季 GDP 急劇年降 4.8%,與第 1 季的年增 1.1% 大相逕庭。
若是非油品 GDP 的話,則就不把挪威蘊含豐富的沿岸油田算在內,去掉石油及天然氣產業的話,則挪威的 GDP 的下滑幅度更為激烈,於 Q2 年減 5.0%,第 1 季時則為年增 0.8%。
若按季來看,挪威 Q2 非油品 GDP 上升 0.3%,較預期的 0.2% 為優。
==
9.美國2009年度預算赤字據估為.1.58兆美元 低於先前預期
一位美國官員表示,政府預算部門下周將宣布 2009 年度 (9 月 30 日告終) 聯邦預算赤字報告,據估總額 1.58 兆美元,較 5 月的預期數字少去約 2620 億美元。
美國管理及預算辦公室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官員表示,2009 年度聯邦政府支出達 3.653 兆美元,收入則為 2.074 兆美元。
預算赤字由 5 月的 1.84 兆美元向下縮減,據估將達美國 GDP (國內生產毛額) 的 11.2%。
美國政府為對抗經濟衰退,持續投入巨額開支,削減稅收,在 7 月時預算赤字創下空前月度紀錄 1806.8 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指出,7 月預算報告已是連續第 10 個月出現赤字,年度赤字迄今上達 1.267 兆美元,是去 (2008) 年度同期 3886.1 億美元的 3 倍以上。
==
10.出口商拋匯 國際美元走弱 新台幣升值4.4分 收32.996元
今(20)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3.01元開出,早盤受到韓元升值的比價效應,以及出口商持續拋匯的影響下,早盤一度升值 2.7分,午盤則受到國際美元走弱,以及外資台股買超 4.5億元的激勵下,終場升值 4.4分,收在 32.966元。
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81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05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0.86億美元,成交量較昨天減少 2.24億美元,減少幅度為 17%。
外匯交易員指出,午盤受到外資意外於台股買超 4.5億元的激勵下,再加上國際美元走弱,出口商持續拋售美元部位,央行則進入市場買進美元,讓新台幣升值不致擴大,新台幣終場升值 4.4分。
==
11.台灣央行否認將改採緊縮貨幣政策
台灣央行昨(20)日發表聲明稿,否認市場謠傳將改採緊縮貨幣政策,強調目前仍將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央行指出,為面對去(2008)年金融海嘯對國內所帶來的衝擊,自去(2008)年 9月以來,改採寬鬆貨幣政策,除調降存款準備率外,亦持續調降各項貼放利率,累計降幅達 2.375個百分點,重貼現率由 3.625%降為 1.25%。
在銀行及市場長短期利率方面,隔夜拆款利率也由貨幣政策調整前的 2.154%降為目前的 0.103%; 1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由貨幣政策調整前的 2.499%降為目前的1.493%,有效引導資金釋出。
央行並表示,今(2009)年以來M1B及M2年增率持續攀升,至 6月份分別為 17.03%及 8.15%,可充分因應經濟成長所需; 1至 7月全體銀行超額準備平均為 1,256億元,較 2007年及 2008年同期之 230億元及 204億元為高,顯示銀行體系可貸資金十分充裕,並且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
沒先看到這則新聞有點傷……唉。
==
12.台灣第2季經常帳順差99.2億美元 上半年順差225.9億美元
台灣央行昨 (20)日公佈台灣第2季國際收支,經常帳順差 99.2億美元,累計上半年順差 225.9億美元;金融帳方面,第2季淨流入 46.5億美元,上半年累計 38.8億美元;第 2季國際收支綜合餘額順差 118.2億美元,上半年累計順差 247.1億美元。
第 2季因商品貿易、服務及所得順差均增加,且經常移轉逆差減少,致經常帳順差較去年同季增加 28.7億美元,成長率為 40.8%。其中,受到全球景氣持續衰退影響,但在各國致力提振經濟下,全球景氣逐漸回穩,減幅已較前一季縮小,第 2季商品出、進口仍分別較上年同季減少 31.9%及 37.2%。
在經常帳順差 99.2億美元當中,商品貿易順差為74.7億美元,較去年同季增加 15.0億美元;服務收支順差 5.7億美元,較去年同季增加 4.4億美元;所得收支順差 24.9億美元,較去年同季增加 8.5億美元;經常移轉收支逆差 6.2億美元,較去年同季略減 0.8億美元。
金融帳方面,第 2季證券投資則呈小幅淨流出,金額 11.0億美元,其中,受到外資匯入投資國內股票及債券,使得非居民證券投資由過去一年的淨流出轉變為淨流入 86.8億美元;而由於本國居民投資國外基金,以及保險公司匯出資金投資國外債權證券,使得本國居民對外證券投資則淨流出 97.9億美元,
==


Share: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8/20

沒時間看盤,沒時間寫文章,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沒有想做的事情?
美股連兩天紅盤,台股盤整,今天能有力道上揚嗎?
拭目以待。

==
1.紐約匯市─美國股市上漲減緩避險需求 美元兌歐元下跌
美元兌歐元下跌。美國股市上漲,減緩中國大陸股市下挫所引發的避險需求,使得美元受到壓力。
上海股市一度跌落至空頭市場,引發日元與瑞士法郎兌其他外幣上漲,包括紐元。英鎊兌歐元疲弱,英國央行會議記錄顯示其總裁支持擴大買進資產,釋出更多英鎊。
分析師說,長期與中期而言,預期投資人較偏好風險性資產。
台北時間04:04 美元下跌0.7%至1.4233兌1歐元,昨日為1.4136。日元上漲0.7%至94兌1美元,日元兌歐元少有變動。
現在是賣出美元,買進對全球經濟復甦敏感的貨幣,包括挪威克朗,的時機。
克朗上漲0.8%至6.0603兌1美元。9月原油大漲4.4%至每桶72.24美元,支撐了克朗上漲。挪威為全球第五大原油供應國。
追蹤美元兌一籃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下跌0.6%至78.472。美國股市上漲,原油亦走高,避險需求降低,使得美元指數清除了漲幅。
美元跌破1.4175兌1歐元後,跌勢加速。
巴菲特在紐約時報專欄中寫道:拯救金融體系的大量聯邦資金,使得美元受到威脅。大量的貨幣藥物持續運作,不久後,我們將受困於副作用。本會計年度,大筆的資金將使得赤字膨脹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3%,淨債務更上升至GDP的56%。
分析師說,由於美元失去了全球主要準備貨幣的地位,預期美元兌新興市場貨幣將會大幅下跌。為了因應危機,大筆的美元挹注了市場,美元的需求因而大減。
今年前三個月,美元佔全球央行外匯儲備比例上升到了65%。前一季為64%。
日元上漲0.8%至63.35兌1紐元,瑞士法郎上漲0.6%至1.5161兌1歐元。在金融動盪時期,日元與瑞士法郎通常上漲,因為日本與瑞士的貿易盈餘降低了對外國資本的依賴。
==
2.能源盤後─庫存意外大減 原油大幅收高3.23美元
原油期貨周三大漲近5%。美國股市上漲,原油庫存意外下降,推升了原油價格,創下6月初以來最高收盤水準。
紐約9月原油上漲3.23美元,或4.7%,收於每桶72.42美元,創6月12日以來,近月合約最高收盤水準。
今日稍早,9月合約觸及每桶72.80美元。
分析師說,庫存數據的影響不如股市。市場可能反應全球經濟復甦的最佳情況
華爾街股市上漲,S&P 500指數上漲0.4%至993.91點。
10月原油期貨上漲2.74美元,或3.9%,收於73.83美元,盤中觸及74.31美元高點。
能源資訊局(EIA)周三公布,8月14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減少840萬桶至3.436億桶。
該數據引發了原油期貨的漲勢。數據公布前,9月原油接近每桶69.45美元。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美國上周原油庫存為增加110萬桶
分析師說,原油庫存減少,打破了過去幾周的趨勢,但可能是因進口減少,並非新趨勢的開始。
EIA亦公布,汽油庫存減少210萬桶,蒸餾油庫存減少70萬桶。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80萬桶。
分析師說,周三的報告明顯屬利多,但整體而言,能源市場仍屬跌勢,原油與除了汽油外的其他產品庫存均高於正常範圍高點。
原油近來受到股市的影響,而非基本面。但最終,基本面將會主導。
周二,原油上漲3.6%,美元下跌及華爾街上漲,提供了原油支撐。
--
拉高出貨……準備下跌吧你。
==
3.未來二周 Fed將三度買進公債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三說,計劃於未來二周,透過三次操作,買進公債,實現決策官員上周的承諾,減緩購買公債,以壓抑消費者與企業的貸款成本。
先前,Fed每二周進行四次操作。央行於3月表示將購買公債3000億美元,如今已買進2620億美元。
Fed將於8月24日買進2011至2012年到期的公債,8月26日買進2026至2039年到期公債,而後於9月1日買進2012與2013年到期公債。
該消息宣布後,公債價格守住漲幅。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5基點至3.47%。
==
4.商品專家:失控的原油市場需要進一步的規範
未來幾周,預期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將在美國能源期貨市場推出更為嚴格的規定,包括對交易部位進行新的限制。
儘管更為嚴格的能源交易規則,可能抑制價格大幅波動,但批評者擔憂,更多的規定可能促使資金退出美國市場,尤其英國主管機關已表示不會採取行動。
路易斯資本市場公司研究主管Edward Morse則不認為這是一項大的風險,他說「稱這是美國市場的喪鐘」實在言之過早。
然而,Morse確信,油價於去年7月上漲至147美元高點,絕對事有蹊蹺。大型金融機構尋求分散風險,且大型黑箱交易員趁價格小幅變動,即獲利了結,改變了能源市場的動態,顯示極需調查。
他說,這是新的投機,還是正當的風險管理?必須查核這些大型機構的帳簿,才能發覺真相,包括華爾街機構,如高盛公司,摩根大通銀行,與摩根士丹利等。
Morse說,如果市場已經失控,缺少透明度,主管機關該做的一件事,就是創造更多的透明度。
==
5.Platts:中國大陸7月原油需求較去年同期上升4.2%
能源資訊供應商Platts周三發布聲明指出,7月份,中國大陸煉油廠處理原油總量創新記錄高點至3311萬公噸,或每日783萬桶。中國大陸總原油需求量較去年同期上升4.2%至3492萬公噸。
Platts公司說,7月是中國大陸原油需求年率連續第四個月上升,包括加入庫存數量。
Platts公司亞洲新聞主管Vandana Hari在發布的聲明中說:「中國大陸近來的原油需求成長率強勁,似乎與現實情況脫節,因為中國大陸7月出口仍受到壓抑。出口為該亞洲巨人經濟的支柱。
==
6.MBA:利率下降 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上升5.6%
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周三說,過去一個月,抵押貸款利率大幅波動,使得屋主的再融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數量亦隨之波動起伏,但購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則持續緩慢增加。
根據MBA的每周調查報告顯示,8月14日結束的一周,再融資申請案件上升6.9%,一反前一周的下降7.2%情況。
上周購屋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上升3.9%,為連續第三周上升。
抵押貸款利率下降,使得上周抵押貸款申請總案件上升5.6%。MBA每周調查報告涵蓋了約半數美國零售住宅抵押貸款申請案件。
MBA說,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去年同期上升25%。
四周平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下降0.1%。
上周,再融資案件佔抵押貸款申請總案件的53.3%,高於前一周的52.3%,MBA說。變動利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約佔6.5%,高於前一周的5.8%。
上周30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平均為5.15%,低於前一周的5.38%。
15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平均為4.52%,低於前一周的4.71%。
==
7.美國7月非住宅建築支出小幅反彈 但市場需求仍處萎縮
根據 AIA (美國建築師協會) 統計數據,領先指標之一的非住宅建築支出(non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spending) 於 7 月反彈,但仍不甚理想,表明需求仍處於萎縮之中。
該指數 7 月回升逾 5 點,達 43.1,結束了 6 個月的下行趨勢。但指數一直低於 50,顯示建築設計服務需求仍處於 2008 年 1 月以來的衰退區間。近期的最低紀錄為今年 1 月的 33.3。
AIA 首席經濟經濟專家 Kermit Baker 指出,當前信貸市場仍持續緊縮,政府推出的振興基金影響也不顯著。「近月來的收縮幅度太大,我們無法對商業環境抱持過於樂觀的態度。」Baker 說。
物業詢問部門也從上個月的 53.8 下降至 50.3,但為連續 5 個月維持在 50 以上。
非住宅建築包括了商業和工業設施,如飯店和辦公大樓,以及學校、醫院與其他設施機構。AIA 的非住宅建築支出指數始於 1995 年,被認為是衡量未來 9-12 個月建築開銷的指標。
==
8.歐元區6月份經常帳赤字較前月擴大至53億歐元
歐洲央行 (ECB) 周三公佈數據,歐元區 6 月份經常帳赤字可能較前月擴大,反映出貨品和服務的盈餘僅沖銷部分經常性移轉和收入的赤字。
工作天數和經季調後的數據顯示,6 月份經常帳赤字達 53 億歐元,較 5 月份修正後的 10 億歐元赤字擴大。5 月份修正前赤字為 12 億歐元。
ECB 表示,6 月份經常帳赤字顯示,經常性轉移赤字為 52 億歐元,收入赤字為 28 億歐元,而貨品盈餘為 22 億歐元與服務盈餘為 5 億歐元。
==
9.巴西總統提交探勘鹽下石油法案 將以石油財富成立主權基金
巴西總統 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 星期二 (18日) 表示,未來兩周內將向國會提交其修改石油探勘法的擬議,旨在規範探索廣大的鹽層下石油儲備量。
政府的提議可望提升國有的巴西石油公司 (Petrobras) 在離岸石油儲備發展的角色。而這一點已經引起了全球各大能源公司的注意。
巴西總統 Lula 主要希望增加國家對於鹽層下石油場域的控制權,並以石油財富創造一主權基金,並且可以設立一個新的國有能源控股公司。
巴西總統 Lula 在里約熱內盧發表公開談話:「兩周內,我們就會送交國會有關鹽層下儲備量的法案,而我們將可以因此改造這個國家。」
他表示,未來將會成立一個基金,而開採石油的部份資源將會用於消除貧困、促進教育以及提升科學和技術,如此將一舉三得。
巴西領域內的深海沉積物被認為包含數十億桶石油含量,而巴西總統 Lula 送交國會的提議中,很有可能包含其他使得巴西石油公司在未來開發深海沉積物上佔優勢的規範。
==
10.柬埔寨通過"東盟貨物貿易協議" 2018年起成員國免進口稅
柬埔寨國民議會 18 日召開特別會議,審議並通過了《東盟貨物貿易協議》。按照該協議,柬埔寨將於2018 年起對東盟其他成員國產品免徵進口稅。
不過,鑒於柬埔寨為貧困國家,屆時仍將對肉類、水果、蔬菜等 61 種東盟其他成員國的農產品徵收 5%的進口關稅。
新華網報導,柬埔寨財政部一名官員當天在國會會議上說,柬埔寨為東盟 4 個新成員國之一,按規定逐步執行《東盟貨物貿易協議》,這將有利於縮小東盟新老成員國之間的發展差距。
這名官員說,柬埔寨融入東盟一體化,不僅對東盟有利,而且有助於柬埔寨加快減貧步伐。
日前舉行的第 41 屆東盟經濟部長會議同意,《東盟貨物貿易協議》將在 10 月份召開的第 15 屆東盟峰會後生效。這一協議內容包括在東盟成員國之間減免關稅,在衛生檢疫、貿易設施、海關通行方面實施更清晰、透明和公平的措施。
--
台灣真的很需要這個東盟……sigh……
==
11.外資回補美元空頭部位 新台幣貶破33元 收33.01元
今(19)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964元開出,早盤一度升值 4.4分,但隨後一路走貶,貶破 33元,終場收 33.01元,貶值 4.6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9.2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8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3.1億美元。
今日外匯市場成交量較昨天增加 4.56億美元,增加幅度為 53%,外匯交易員指出,主要原因為外資回補美元空頭部位,以及出口商多於 33元附近價位拋匯,再加上央行進場調節,使得今日成交量放大至 13.1億美元。
交易員也表示,新台幣開盤雖一度升值 4.4分,但受到韓元貶值以及外資回補美元空頭部位的影響,使得新台幣走勢一路貶向 33元價位,由於出口商於 33元附近拋匯下,才不至於造成貶幅擴大。
==


Share: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8/19

甩尾拉紅的亞股+跌深反彈的歐美股市,今天台股翻紅的機會很大。
這到底是一波逃命波,還是真反彈,拭目以待。

==
1.紐約匯市─德國信心指數高於預估 歐元兌日元上漲
歐元兌日元與兌美元三天來首度上漲,德國投資人信心指數上升至逾三年高點,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證據。
英鎊兌美元自一個月低點上揚,報告顯示英國經濟衰退減緩,7月通貨膨脹率上升,且高於預期。美元與日元兌主要外幣下跌,包括南非幣,股市與商品價格上漲,減緩了避險需求,美元與日元因而走低。
分析師說,經濟成長看來轉佳,資金流入對商品敏感的貨幣。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ZEW說德國8月投資人與分析師預期指數上升至56.1,7月為39.5。分析師預估為上升至45。
德國第二季經濟成長0.3%,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終於停止,且快過預期。
分析師說,近來數據顯示歐洲可自全球經濟復甦中獲利。三個月內,歐元可能上漲至1.50美元。
美元下跌1.6%至8.0361南非幣,日元下跌1.9%至51.20兌1巴西里耳,預期股市與商品市場上漲,將促使投資人增加持有高收益資產,美元與日元因而下跌。日本基準利率為0.1%,美國利率目標為0%至0.25%,而巴西基準利率為8.75%,南非為7%。
股市與商品市場昨日下跌,預期高收益率資產漲勢過度反應了經濟成長展望,美元與日元因而走高。
美元指數今日下跌0.5%至79.038,該指數今年下跌了2.9%。
美元疲弱有助支撐出口,使經濟成長不再依賴消費者支出。分析師說,未來三至五年,美國經濟難強勁成長,因為美國經濟已由消費者帶動,轉型至投資人帶動。而消費者支出佔美國經濟的70%。
美元兌日元削減漲幅,美國商務部公布7月新屋開工率下降1%至年率58.1萬棟,預估為上升至59.9萬棟。美元因而受到壓力。
--
外國貨幣的匯率真是太不穩定,英鎊昨天飆升太多了。
==
2.能源盤後─美元下跌 股市上漲 支撐原油收高2.44美元
原油期貨周二上漲,收盤突破每桶69美元。美元下跌,股市上漲,拉抬了能源市場氣氛。
紐約9月原油上漲2.44美元,或3.6%,收於每桶69.19美元。稍早一度上漲至每桶69.58美元高點。
分析師說,不能說美元或股市出現大幅走勢,支撐原油大漲逾2美元。懷疑是本周原油庫存數據公布前,空頭回補買盤拉抬了油價。
在華爾街,S&P 500指數上漲1.2%至991點,幾家零售商獲利優於預期,改善了股市大盤的氣氛。
分析師說,股市走強及美元持續疲弱,推動了原油上漲,一如過去幾周走勢。
原油上漲至目前水準,支撐因素包括美元疲弱,股市上漲,及預期全球經濟復甦將使得原油需求增加。然而原油需求目前仍偏低,原油供給則充裕。
在外匯市場,美元兌歐洲貨幣下跌。德國投資人信心上升,美國房屋數據疲弱,促使投資人預期歐洲經濟復甦將較美國快速。
美元疲弱通常會推升以美元計價商品,因為對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人而言,該商品變得更為便宜。
衡量美元兌一籃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下降至78.926,周一為79.288。
美元疲弱及原油可能超賣,使得原油價格目前獲得支撐。原油價格於過去二個交易日均下跌。
美國商務部周二預估,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下降1%至年率58.1萬棟,6月為58.7萬棟。
此外,由於能源與食品價格下跌,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下降0.9%。
能源資訊局(EIA)將於周三公布上周能源庫存報告。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8月14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增加110萬棟,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80萬桶。
==
3.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下降1%至58.1萬棟
由於獨棟式新屋開工小幅增加,抵銷了公寓式新屋開工大幅下降,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接近持平。
美國商務部周二預估,美國7月新屋開工率年率下降1%至58.1萬棟,6月新屋開工上修至58.7萬棟。
7月獨棟式新屋開工率上升1.7%,公寓式則下降13%。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7月新屋開工上升至59.6萬棟。
7月新屋開工許可上升5.8%至年率45.8萬棟,連續第四個月上升,強烈顯示建築業活動可能已終見止跌。
==
4.能源價格下跌拖累 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下降0.9%
美國勞工部周二報告,由於能源與食品價格下跌拖累,美國7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0.9%。
扣除食品與能源,美國7月核心PPI為下降0.1%。該數據有助進一步減緩通貨膨脹擔憂。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預估,美國7月PPI為下降1%,核心PPI為上升0.1%。
7月PPI較去年同期下降6.8%,降幅創新高。
但7月核心PPI較去年同期上升2.6%。
7月能源價格下降2.4%,食品價格下降1.5%。
==
5.德國8月投資人信心增至56.1 逾3年來最高峰
德國 8 月份投資人信心揚升至逾 3 年來最高峰,政府推出振興方案與出口成長,讓這個歐洲最大經濟體擺脫衰退。
ZEW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宣布,投資人與分析師預期指數,從 7 月的 39.5 增至 56.1。經濟學家原估增至 45。該指數揚升到 2006 年 4 月以來最高峰。這份調查旨在預測未來 6 個月的經濟發展趨勢。
上周的報告顯示,德國第 2 季經濟擴張 0.3%,二戰以來最嚴峻的衰退劃下句點,比分析師預估得還早。
雖然出口增加和政府推動的措施可望讓經濟成長步入軌道,惟失業率走揚仍是經濟回暖的一大威脅。
ING Groep NV 經濟學家 Carsten Brzeski 強調:「德國經濟是走出衰退沒錯,但前途依舊不明,近日出爐的數據和展望中,仍有若干數字阻礙實質復甦,惡化的就業市場就是其中之一。」
ZEW 報告公佈之後,歐元匯率一度走升 0.2%。法蘭克福時間 18 日上午 11:09,報 1.4133 美元。
==
6.IMF:經濟復甦已經開始 但衰退的傷痕依舊
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者OlivierBlanchard周二說,全球經濟衰退現在已經結束,復甦也已開始。
這次的全球經濟衰退不同以往,復甦也會有所不同,他說。「民眾不應預期復甦中,會出現非常高的成長率。」
「反轉不會輕而易舉,」Blancard在一篇由IMF發布的文章中寫道。「這次的危機留下了深刻的傷痕,將會影響未來多年的供需關係。」
大多國家開始出現成長,他說,但可能強勁不足,一時難降低失業率。
而且經濟成長仍高度依賴政府的振興措施,包括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持續的成長需要各國於其內部以及各國之間採取審慎的平衡行動。
「美國與其他地區的持續復甦,最終需要公共與民間支出上求取平衡,」Blanchard說。為刺激經濟所造成的大量財政赤字,必須加以消除。
美國無法依賴低利率讓復甦持續。「持續的經濟復甦可能需要美國出口增加,其他地區則相對減少,主要是亞洲,」他說。例如中國,便應增加內需。
==
7.2009上半年美國信用卡利率上升 銀行信用卡業務獲利大增46%
2009上半年,美國銀行業調高了信用卡利率,也增加了獲利。
PEW安全信用卡計劃團體周一說,7月中間最低廣告信用卡利率上升至11.99%,12月為9.99%。該團體亦說,銀行信用卡業務獲利隨之大增46%。
該團體說,這項數據的根據,是對近400家信用卡發行銀行調查的結果。這項調查結果的細節,將於下個月公布。
這項研究指出,7月份,銀行業的信用卡貸款利率,高出銀行向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借款利率的部份,上升到了8.74%,12月為5.99%。自Fed調降基準利率至接近零的範圍後,銀行向Fed借款的成本亦因而降低。
PEW團體發言人說,持續中的金融危機使得籌資困難且昂貴,轉嫁至消費者的成本因而亦較高。
美國銀行協會發言人Peter Garuccio說,必須一提的是,約有半數的信用卡貸款資金,係來自透過私人投資人進行的證券化籌得。去年秋季次級市場的演變,歷歷在目,目前仍然枯竭,對信用卡融資既難又貴。
--
米國人的信用卡利率也太低了……難怪大家這麼習慣借錢消費。
==
8.NRF:零售業者的一線希望 老美大部份返校採購還沒完成
周二公佈的報告顯示,消費者的返校採購尚未結束,對於急需提振銷售的美國零售業者來說,也許可以從中看到一線希望。
BIGresearch為NRF所做的調查結果指出,截至8月11日,美國普通家庭僅完成41.6%的返校採購。
此外,該調查也發現,有小孩(從幼稚園到12年級)的家庭,有將近1/3還沒開始採購。
此番返校採購旺季,到目前為止,消費者購物的時候,促銷或優惠券影響了他們近半數的採購行為。
BIGresearch的Pam Goodfellow在新聞稿中強調:「那種父母任由小孩將想要的商品放進購物手推車的日子已經結束了,大人看緊荷包,謹慎做出開銷決定。」
返校採購始於7月,是零售業第二大銷售旺季,僅次於聖誕節。業者正密切觀察返校採購的動向,以評估消費者支出的狀況,並作為耶誕銷售旺季的參考指標。
NRF早已預料這次返校採購的數據不會太好看,先前的調查發現,有小孩(從幼稚園到12年級)的普通家庭,今年的開支較去年減少7.7%。
根據NRF的調查,60%的家庭會前往折扣商店進行返校採購,近45%的家庭表示會去百貨公司,也有31.8%的家庭將到服飾店購物。
==
9.外儲雄厚 政策堅強 標普重申中國長期信用評等為A+ 前景穩定
信評機構標普 (Standard & Poor's) 今 (18) 日重申,中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短期主權信用評等為「A-1+」,前景則維持「穩定」。轉移及可兌換性評估 (T&C assessment) 評等則維持於「A+」不變。
標普分析師 Kim Eng Tan 說,「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反映了中國相對溫和的政府債務、強勁的國外資產部位,及超乎預期的經濟成長潛力。」在銀行體系的問題可能拖延經濟復甦的時間之下,中國所具備的條件,使它與其他經濟體相較更具優勢。
若經濟衰退比預期更久、更深,中國政府所面對的資產負債危機較為溫和。但報告表示,因中國國營企業只有部分已經改革,且大部份都高度融資,因此若經濟衰退持續較久,對國營企業將造成更大威脅。屆時中國政府亦需吸收地區銀行的虧損。
不過標普認為,中國雄厚的外匯儲備與堅強的財政政策,將使政府有能力負擔國營事業的虧損,而不會傷害其信用評等。因此標普也將對中國前景的看法維持為「穩定」。
標普並說,如果中國的企業改革,能為中國國內產業帶來營運及財務表現上的更好表現,那麼中國評等還有再上調的可能性。相對地,如果中國經濟表現疲弱,金融產業狀況也更加惡化,那麼中國信評評級則有可能遭下調。
==
10.香港5-7月失業率5.4% 維持在逼近4年高峰
香港最新失業率維持於逼近 4 年高峰,遭逢至少是 1990 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造成僱主不願招聘員工。
香港政府今天在官網上宣佈,經季度調整後,截至 7 月 31 日為止的 3 個月內,失業率依然處於 5.4% 的水準。經濟學家原估揚升至 5.5%。
香港長達 1 年的衰退於上季結束,受益於對中國的出口反彈,經濟較前季成長 3.3%。
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在 8 月 14 日表示,復甦之路崎嶇不平。
跟去年同期相比,企業投資第 2 季減少 14%。
野村控股經濟學家 Renee Chen 強調:「業者也許感受到情勢好轉,但他們無法確定未來的需求回升到公司願意大舉徵才的程度。」
Chen 說,失業率是落後指標,在年底之前,恐怕都會相當「疲軟」。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 8 月 14 日指出,香港下半年的經濟形勢會有所改善,惟全球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
==
11.英國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升1.8% 仍低於央行的2%目標
英國 7 月份年度消費者物價通膨連續第 2 個月低於英國央行設定的 2% 目標,係因食物價格下滑速度達近 2 年來最快速度
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公佈的數據顯示,整體通膨高於經濟學家原先的預期,表示即使仍處於經濟衰退,但物價已較為彈性。
英國 7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升 1.8%,與 6 月份年升幅相同,為 2005 年 2 月以來最疲弱的數據,但根據《道瓊社》,此數據已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6% 年升幅。
以月率而言,7 月份物價指數較前月持平,低於 6 月的月升幅 0.3%,但已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0.2% 月降幅。
另一方面,核心消費者物價通膨年率持續加速,7 月份年率上升至 1.8%,為去年 11 月以來最快速度,亦高於 6 月份 1.6% 的年率,但月率依舊持平。
零售物價指數持續下滑,但 7 月份下滑速度已放緩,自 6 月份的 1.6% 年降幅縮小至 1.4% 年降幅。以月率而言,6 月份零售物價指數月升 0.3%,但 7 月份則較前月持平。
--
繼續這樣,很好很好,讓我可以減低一點生活費壓力?
==
12.菲律賓7月份國際收支為盈餘5.06億美元 較去年同期上升
菲律賓央行周二公佈,7 月份國際收支呈現盈餘 5.0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 1.42 億美元盈餘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 1 月至 7 月貿易盈餘 27.2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貿易盈餘 20.8 億美元增加。
一位央行官員在周二稍早表示,因為海外勞工匯款和投資提升,菲律賓今年國際收支可能超過設定的 7 億美元盈餘目標。
去年一整年國際收支為盈餘 8900 萬美元。
==
13.印度商務部:7月份出口年減26% 進口年降35%-36%
印度聯邦商務部長 Rahul Khullar 周二表示,印度 7 月份出口年減 26%。
Khullar 指出,印度 7 月份進口較去年同期下滑 35% 至 36%。
商務部於本月稍早曾表示,6 月份商品出口年減 27.7% 至 128.1 億美元,較前月的 29.2% 年降幅縮小。6 月份進口則年減 29.3% 至 189.8 億美元。
==
14.馬來西亞央行長:重要指標下滑趨勢放緩 Q2經濟可能較Q1改善
馬來西亞央行長 Zeti Akhtar Aziz 周二表示,馬來西亞第 2 季經濟可能有所改善,係因數個重要指標下滑趨勢已放緩。
她表示:「國內經濟狀況已經在第 2 季展現改善的跡象,因為工業生產指數下滑趨勢和裁員速度皆已放緩。」馬來西亞第 1 季經濟規模較去年同期萎縮 6.2%。
Zeti 表示,債券市場已經浮現出「樂觀的跡象」,因為公債與 AAA 級債券之間的利差已經縮小,且殖利率較高的證券需求上升。她表示:「市場厭惡風險的情形已經緩和了。」
周一時,Zeti 表示,經濟展現出復甦的初期跡象,且可能在今年第 4 季返回經濟成長。然而,國家官方全年 GDP 預測值為衰退 4% 至 5% 之間,若要上修,目前仍言之過早。
==
15.日經資料庫:日本2009年度實際GDP萎縮3% 下年度有望成長1%
日經新聞旗下數位媒體公司 Nikkei Digital Media Inc 周二 (18日) 發布數據顯示,2009 財務年度日本實際 GDP (國內生產毛額) 萎縮 3%,而在下一年度有望向上成長 1%。
日本 GDP 數據乃來自於 Nikkei Digital Media Inc 底下的《日經股市電子資料庫》 (Nikkei Economic Electronic Databank System,NEEDS)。
雖然經濟在 2010 財年將可呈現擴張,但市場普遍認為不太可能全面恢復正常,因為個人消費和資本投資增長幅度皆不甚大。
目前 7-9 月當季,NEEDS 估計 GDP 季比將揚升 0.7%。如 4-6 月般,其他亞洲國家經濟振興措施發燒,帶動公共工程支出,因此日本國內出口有望保持強勁發展。
儘管如此,資本投資據估在 2010 年之後才可能恢復發展,因為企業團體獲利反彈回升情況不甚理想。
==
16.南韓央行利用Fed貨幣互換 注資6億美元至地方銀行
南韓央行 (BOK) 周二表示,已利用與美國聯準會 (Fed) 的信貸額度,提供 6 億美元為期 84 天的貸款給地方銀行。
BOK 表示,共有 6 家銀行參與競標,總額達 6 億美元,平均利率 0.8535%。原先BOK曾計畫提供 8 億美元為期 84 天的貸款。
此貸款有助於銀行針對部分本周到期的 15 億美元債務進行延展交易。
自去 (2008) 年 10 月始,BOK 和 Fed 簽署了規模達 300 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定,委託其保管韓元,以便在必要時可調度使用美元。
經過本次的注資行動,BOK 在外流通貸款總額為 62 億美元,較前月的 67 億美元下降。由於各銀行美元融資狀況改善,自 3 月中起 BOK 已開始減少供應美元給地方銀行。
==
17.澳洲央行理事會議記錄出爐 市場預估11月加息可能性大增
澳洲央行在 8 月中旬理事會議記錄指出,假設該國經濟持續如預期中的復甦,將開始加息。由於景氣好轉超過預期,將不會施行進一步金融寬鬆政策。市場從此份強烈暗示加息的聲明預期,11 月時澳洲央行可能調高政策利率。
但澳洲央行表示,由暫行財政刺激和低利環境,對於景氣復原的效果尚不明朗。因此,加息的時間點以避免採行量化過久抵消復原效果的風險平衡點為依據。
澳洲央行 8 月維持利率在歷史低點 3%。澳洲央行總裁 Glenn Steven 上周表示,現行利率是一種「急救應變」措施,常規利率最好是設定在 3% 以上。
澳洲央行在 8 月中旬理事會議記錄指出,判斷景氣不明的原則在於,家戶消費近期的成長是否受到財政政策影響,而導致迅速回落,或在風險反轉時造成更大範圍的衰退,還是它將使得低利率政策效果更加持續。
澳洲央行表示,中國景氣強勁復甦結果顯示,該國出口提振優於預期,相信市場針對中國的高度投資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內需強勁優於預期,雖被認為復甦持續力道短暫,但消費情況改善的結果毫無疑問。
澳洲央行時表示,通膨回落將不會如先前預期的低點,預期通膨在 2010 年底至 2011 年初回落約 2%。
澳洲央行表示,假設經濟情況回升一如預期,央行必須採行減少量化寬鬆立場。
過去幾個月,央行會議成員對於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保持開放立場,但這將會對於復甦中的經濟造成下跌的風險。現在這種立場可能已經不是必要。
==
18.巴西央行行長:就算各地股市普跌 無損全球復甦勢頭
巴西央行行長 Henrique Meirelles 表示,全球經濟可能已經處於轉捩點,就算全球股市因為復甦憂慮而下行亦然。
Meirelles 表示,就世界上的各別區域來看,還沒有出現明顯的復甦趨勢,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全世界之經濟體已經來到一個通膨及最終復甦的關頭。
在歐美亞股市因為美國經濟體的疲弱消費者信心而同步下跌後,巴西央行行長發出了上述聲明。就算是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其轉正的 GDP 數據也難以提振昨 (17) 日的市場情緒。
Meirelles 指出,巴西的經濟體顯現出「較穩固」的復甦跡象,其 GDP 在第 2 季時也透露出可望成長的跡象。
身為拉美最大經濟體的巴西,今年第 1 季時負成長了 0.8%,其 2008 年第 4 季 GDP 也下滑了 3.6%。
==
19.南韓7月份百貨公司銷售額年升4% 為連續第5個月上揚
南韓知識經濟局周二表示,7 月份百貨公司銷售額連續第 5 個月較去年同期上升,係因奢侈品銷售額成長所推動。
7 月份百貨公司銷售額年升 4%,較 6 月份的 3.6% 年升幅擴大,但較去年同期的年升幅 5.9% 縮小,該部官員表示,此點顯示目前判定消費已改善仍言之過早。
該官員表示,由於各種不同的促銷活動助長,7 月份奢侈品銷售額較去年同期成長 11.8%,而一般商品的銷售額年增 10%。
主要折扣商店 7 月份銷售額年減 6%,較前一個月的 1.4% 年減幅擴大,係因下雨頻繁且南韓今夏較以往溫度低所致。
==
20.美元走弱 新台幣33元附近震盪 收32.964元 升值2.1分
今( 18)日新台幣開盤一度貶破33美元,來到 33.02美元的價位,但因美元在亞洲匯市略為走弱,新台幣於 33元附近小幅震盪,終場收 32.964元,升值 2.1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6.5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1.96 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8.54 億美元。
今日外匯市場成交量較昨天減少 1.51億美元,減少幅度為 15%,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國際美元在亞洲匯市略為走弱,但外資持續賣超台股 40億元,以及央行維持觀望態度,使得新台幣小幅升值 2.1分,來到 32.964元。
==


Share: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8/18

躺平的美股+爆炸的亞股+跳水的歐股+又掉進洞裡的美股。
今天台灣股市有不詳的預感,殺殺來了……

==
1.紐約匯市─全球股市下跌引發避險需求 美元與日元上漲
美元與日元兌歐元上漲至逾二周高點。因擔憂經濟復甦可能難順利,全球股市下挫,引發了避險需求。
美元與日元兌主要外幣上漲,包括挪威克朗與澳元。日本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外資對中國的間接投資大幅下挫,促使投資人減碼高收益資產。英鎊兌美元創6月以來最大跌幅,報告顯示英國房價創八個月最大跌幅。
台北時間04:01 歐元下跌0.9%至1.4080美元,8月14日為1.4203。日元上漲1.4%至132.97兌1歐元,上周五為134.84,日元上漲0.5%至94.43兌1美元。
分析師,外匯交易成交量自高點下降30%,使得匯價易於波動。
由於日本與英國對美國公債的需求增加,美國金融資產6月又見外國投資人買盤。
美國財政部今日公布,長期證券,中期與長期公債淨買盤達907億美元,一個月前為淨銷售194億美元。
分析師說,大量資金流入,為政府赤字提供了融資。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上周說,將於10月底結束購買3000億美元公債行動。決策官員係於3月宣布了此一計劃,以壓低利率。
美元若突破1.4110兌1歐元,即頭肩頂頸線水準,可能進一步上漲至1.3711。
日元上漲1.9%至15.3079兌1挪威克朗,美元上漲1.2%至82.27美分兌1澳元。預期投資人將賣出高收益資產,日元與美元因而上漲。日本基準利率為0.1%,Fed利率目標為0%至0.25%,挪威為1.25%,澳洲達3%。
今日一份Fed報告顯示,美國銀行業於第二季強化了各類貸款的標準,並說至少到2010下半年,均將維持嚴格的貸款標準。
--
英鎊漲不上去1.7之後一路狂殺,現在剩1.63多,很慘………
==
2.能源盤後─原油期貨下跌 但自低點反彈
原油期貨周一收低。全球股市下跌,及美元上漲,促使交易員賣出商品。
但下午交易中,因房屋市場數據利多,原油價格自盤中低點反彈。
紐約9月原油下跌76美分,收於每桶66.75美元。
9月原油稍早觸及每桶65.23美元低點。
分析師說,住宅建商信心指數帶來了利多消息。
紐約9月原油選擇權周一到期,進一步助使油價削減稍早跌幅。
周一下午公布的一項指數顯示,8月美國住宅建商信心創一年來高點。今日稍早,紐約Fed公布該地區製造業亦改善。
上周五,由於美國消費者信心數據不佳,原油價格下跌4.3%。
分析師說,如果股市的跌勢持續,原油價格可能回檔10美元。
美國股市大幅下跌,S&P 500下跌2.4%至979點。上海股市周一大跌5.8%,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並帶動全球股市走低。
一周來,原油有意往上突破,但卻未能成功,可能持續下跌。目前的原油水準,難獲支撐,尤其庫存偏高。
能源資訊局(EIA)周三將公布上周能源庫存報告。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期,8月14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增加11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80萬桶。
煉油廠開工率下降0.25個百分點至83.75%。
分析師說,周三將公布原油庫存報告,股市今日下跌,預期未來幾天,原油可能下跌至接近60美元。
--
前幾天所謂的利空,回歸基本面等等說法,現在要成立了。
電梯向下。

==
3.美國8月住宅建商指數上升至18 創2008年6月以來高點
根據美國住宅建商協會(NAHB)周一公布的房屋市場指數顯示,8月美國住宅建商已較過去一年來,更具信心。但他們之中,大部份的人說仍認為市場並不佳。
8月住宅建商指數上升至18,創2008年6月以來高點,7月為17。
該指數顯示,每五位住宅建商中,僅有不到一位認為房屋市場良好。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預期,8月住宅建商指數為上升至19。
==
4.美銀行7月份信用卡違約比例改善 顯示穩定跡象 但幅度薄弱
周一美國眾家主要信用卡發行銀行公佈 7 月份帳戶違約統計,列為虧損沖銷的違約帳戶及滯納逾 30 天的帳戶比例,雙雙較前月呈現些微改善,顯示穩定跡象。
這暗示了儘管美國失業率及房價依舊不振,但美國消費者的財務狀況,似已較預期改善。
其中違約及滯納信用卡帳戶比例高居前幾名的全美最大銀行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 Corp.﹔BAC-US),歷經數月比例惡化後,上個月沖銷帳戶比例由 6 月份的 13.86% 降至 13.81%,滯納 30-59 天的帳戶比例亦由 1.88% 降至 1.87%。
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 & Co.﹔JPM-US) 的結果亦佳,沖銷帳戶比例由 8.04% 降至 7.92%,滯納帳戶比例由 1.16% 降至 0.83%。
美國最大信用卡公司美國運通 (American Express Co.﹔AXP-US) 同樣呈現正面結果,上個月沖銷帳戶比例由前月的 10.18% 降至 8.92%,滯納帳戶比例亦由 1.17% 降至 1.15%。
Discover Financial Services (DFS-US) 該月沖銷帳戶比例由 8.75% 降至 8.43%,而滯納比例也由 1.39% 降至 1.38%。
花旗 (Citigroup Inc.﹔C-US) 該月違約帳戶比例亦由前月的 10.51% 降至 10.03%,不過滯納帳戶比例則由 2.52% 略升至 2.54%。
而全美最大 Visa 及萬事達卡(MasterCard) 發卡銀行第一資本金融 (Capital One Financial﹔COF-US),該月沖銷帳戶比例儘管由 8.82% 降至 8.78%,但和花旗相同,滯納比例由 1.28% 升至 1.40%。
研究機構 NAB Research 創立者 Nancy Bush 針對美銀結果指出,這反映第 2 季財報時所提出的預測,但消費者財務情況只微幅改善,加上還包括季節性因素加持。
「更值得擔憂的,是我們已結束第一波與次貸相關的衝擊,現在即將面對的事第二波與傳統的衰退虧損相關的衝擊。」
==
5.銀行官員:銀行信用緊縮可能持續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一報告指出,過去三個月,銀行業依舊抑制對企業與消費者提供貸款,他們說他們計劃維持緊縮的信用標準,至少再一年。
在每季對銀行資深貸款官員進行的調查中,Fed說,幾乎每一類貸款,由住宅抵押貸款至商業與工業貸款,貸款標準甚至已更為嚴格。
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沒有銀行報告放寬了住宅不動產貸款,商業不動產貸款,或消費者信用卡貸款的條件。
不及4%的銀行說,他們放寬了商業與工業貸款,及房屋抵押貸款的條件。
==
6.全球股市下挫 美國公債價格上漲 殖利率大幅走低
美國公債價格周一上漲,殖利率大幅走低。中國大陸股市今日重挫,壓低了全球股市,促使投資人買進固定收益資產,尋求避險。
紐約地區8月製造業明顯改善,僅小幅抑制了政府公債的漲勢,公債價格與殖利率係呈反向走勢。
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7基點,或2%,至3.501%。
2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2基點,或2.3%,至1.04%。
分析師說,由於資金重返安全的政府公債,美國公債與全球主權債券市場因而上漲。
上海股市周一重挫5.8%,創今年以來最大跌幅。商品價格下跌,持續擔憂銀行貸款緊縮,及疲弱的經濟數據,重創了投資人的信心。
再加上日經指數下跌3%,使得全球股市均受拖累。
紐約地區8月製造業改善的消息,並未能抑制公債的漲勢。
紐約Fed銀行公布,8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12.1,7月公布值為-0.6。
這是自2008年4月以來,首度出現正數指數,亦創下2007年11月以來高點。該數據高於零,意味大多企業說業務較前一個月改善。
==
7.德法復甦 東歐經濟冒綠芽
有鑑於西歐關鍵出口市場恢復成長,上季大多數國家產值跌幅破紀錄的東歐,看起來可望在下半年開始進入復甦軌道。
今年6月,匈牙利、捷克共和國、羅馬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斯洛伐克的工業生產萎縮速度趨緩,助使斯洛伐克與捷克的經濟相較於首季,第2季出現成長。
Wood & Co.經濟學家Raffaella Tenconi在電話訪問中指出:「這絕對是綠芽,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2010年國內生產毛額(GDP)預測值將被上修。」
東歐仰賴出口的經濟體,需要西歐經濟回暖,以重振製造業、活絡就業市場。
德法兩國上季擺脫衰退,預估需求將出現回升,該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可望受惠。
OTP Bank Nyrt財務長Laszlo Bencsik指出:「該地區經濟衰退已經觸底的可能性甚高。」
對該地區大部份經濟體而言,第2季可能是衰退最嚴重的時期。
--
真的這麼順利嗎?
看起來大家還是很擔憂美國復甦力道,更遑論歐洲。

==
8.新加坡7月份出口年減8.5% 為第15個月下滑 但下滑速度已放緩
新加坡 7 月份出口下滑的趨勢持續放緩,有助於支撐仰賴貿易的新加坡經濟。但出口至美國的金額─新加坡最大獨立出口市場─大幅下滑,而出口至中國的金額亦以更快的速度下滑,突顯新加坡正面臨經濟復甦的大阻礙。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周一表示,新加坡非原油國內出口額 7 月份年減 8.5%,為連續第 15 個月下滑,但較 6 月份的 11.1% 年降幅縮小,亦較 5 月份的 12.6% 年降幅收斂,同時較分析師預期的 10% 降幅縮小。
經季調後,7 月出口月升 6.1%,較 6 月份的 5.2% 月增幅擴大,更遠優於分析師預期的 2.2% 月升幅。
分析師表示,此出口數據再次肯定經濟正在復甦的觀點,但目前判斷復甦是否能持續尚且言之過早。
分析師表示,此出口數據優於預期,係因醫藥產業的強烈波動所激起,7 月份該產業的出口較去年同期激增 56.4%,明顯較前一個月份的 1.1% 年增幅擴大許多。
出口至歐盟的金額在 6 月份下滑 36.2% 之後,7 月份意外上升 9.4%,主因為非電子產品的出口增加,例如醫藥、飛機部件和醫療器械等等。
出口至美國的金額下滑 23.8%,較 6 月份的 5.3% 降幅擴大。
出口至中國的金額下滑速度增快,自 6 月份的 9.1% 降幅擴大至 13% 降幅,係因電子產品與非電子產品的出口皆下滑所致。
7 月份電子產品出口金額年減 14.5%,係因半導體和個人電腦零組件出口減少,但較前一個月的 21.6% 降幅緩和。
非電子產品的出口金額年減 4.8%,係因石油化工、加熱和冷卻設備以及電動機械等出口縮減所致。
仰賴海外需求的新加坡經濟,因全球經濟衰退與金融風暴,造成海外需求萎縮,也重挫了該國經濟,但是目前新加坡經濟透露出復甦跡象,第 2 季 GDP 經季節調整後年率季升 20.7%,新加坡政府更上修 GDP 預期為下滑 4% 至 6% 之間,較 4 月份的降幅範圍 6% 至 9% 縮小。
==
9.美元走強 外資賣超 新台幣貶值9分 收32.985元
台北匯市因美元走強,外資在台股轉為賣超,新台幣今( 17 )日貶值 9 分,收 32.985 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8.06 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1.99 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0.05 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國際美元走強,新台幣今日因此走貶值格局,外資金融機構建立美元多頭部位或是回補先前的美元空單,匯銀人士普遍作多美元,且央行維持觀望態度,再加上外資今日賣超台股 63 億元,使得終場台幣貶值9分。
交易員進一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出口商則多於匯率 33 美元位置附近拋匯,使今日新台幣貶值幅度不致於擴大。
==
10.工總引用經濟部估算 能源稅將降低經濟成長率2.93個百分點
針對是否課徵能源稅,全國工業總會今(17)日指出,經濟部初估綠色稅制將使經濟成長率降低2.93個百分點,製造業經濟成長將降低7.95%,同時將對製造業直接增加稅負與間接電力轉嫁增加成本超過0.22兆元。經濟部代表建議能源稅與環境稅分離,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也因此建議,使用「非稅工具」達成節能減碳的目標。
工總指出,賦改會委託中經院蕭代基院長研究的「綠色稅制研究報告」,雖稅收可高達8000多億元,其中CO2環境稅稅收占比高達70%,預期減碳9000萬公噸CO2e。
工總表示 ,但根據經濟部初估,GDP成長率影響約降低2.93個百分點,對製造業經濟成長影響約降低7.95%,對製造業直接增加稅負與間接電力轉嫁增加成本合計逾2千2百億元。
工總表示,開徵能源稅後,對使用煤炭、燃料油及電力為主之產業會有明顯衝擊,如無法轉嫁,又須面對國際競爭,產業恐將面臨生存問題及造成產業斷鏈與外移。
主要影響產業包括:染整業、紡織業、人纖業、造紙業、水泥業、鋼鐵業及電子業等,初估影響=就業人口,僅紡織染整業即高達20萬人。
工總理事長陳武雄因此在8/3日的賦稅改革工作會議中,率先帶領業界諮詢委員代表反對中經院蕭代基院長所作的「綠色稅制研究期末報告」。
陳武雄認為,政府為了達成節能減碳的目的,規劃開徵能源稅,產業界並不反對。
陳武雄指出,但工總認為各國因國情、經濟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的不同,致各國所運用的方式與稅額的制訂有很大的差異,如果於規劃能源稅時,沒有考量中、日、韓等競爭對手國的作法,恐影響台灣產業競爭力。
陳武雄表示,不宜以開徵能源稅作為達成國家減量目標之唯一手段,雖藉由開徵能源稅以抑制化石能源的使用,是CO2減量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如果過度依賴藉由能源稅或碳稅的課徵來大幅降低CO2排放,恐對產業及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並造成物價上漲及失業率問題。
陳武雄建議,以2006年10月財政部版能源稅草案為基礎,可再外加一定比例以單位熱值含碳量為課稅基準之碳稅(環境稅),以符合矯正環境污染的事實,並兼顧產業競爭力。
工總表示,經過理事長與常務理事力爭後,不僅經濟部代表建議,將能源稅與環境稅分離,且環境稅以維持現行課徵項目,即不新增項目為原則;同時,副院長邱正雄也建議,請各行政單位考慮使用「非稅工具」達成國家節能減碳目標。
--
徵下去就炸了。
況且徵到的稅要拿來做能源政策的發展使用啊。
電力系統改善,火力發電調整,水電線路更新維護。
什麼都不做只拿徵到的稅來填洞,跟那個可笑的香菸健康捐不會有兩樣。
不過我忘了提一件事情,工總說的話往往可信度都有點問題就是了……

==


Share:

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8/15

早上好,大家有沒有懷抱著一顆愉悅的心,等著迎接假日呢?
==
1.紐約匯市—消費信心下滑影響風險追逐 歐元兌日元創3周最大跌幅
周五美國公佈消費者信心意外下滑,打擊投資人追逐風險較高貨幣的興趣,歐元兌日元順勢下貶,並創 3 周以來最大跌幅﹔兌美元同樣下挫。
由於市場預期交易員將減少下注日元資金資產,造成贖回潮,今日日元兌交易最頻繁對手貨幣悉數走揚,尤其兌主要商品產國澳洲及巴西的貨幣漲幅最大。
另外歐洲公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滑,刺激市場擔憂歐洲經濟將落於全球經濟復甦之後,本周歐元兌日元累積應勢創逾 1 個月來首度下滑。
紐約時間周五下午 5:20,歐元兌日元下貶 1.2% 至 134.84 日元,本周累積貶值 2.6%﹔今日盤中一度下貶達 1.7%,創 7 月 28 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歐元兌美元則貶值 0.6% 至 1.4203 美元,本周累積幾乎持平。今日日元兌美元則升值 0.6% 至 94.94 日元,本周累積上漲 2.8%。
Insight Investment Management 駐倫敦外匯部主任 Dale Thomas 認為,今日高風險貨幣受到打擊,低風險貨幣走高,敏感反映出美國維持利率不變的情況,將持續更長一段時間。
美國路透社/密西根大學周五公佈初步統計,8 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由前月的 66 點下滑至 63.2點,創 3 月份以來最低點,並遠遜於經濟學家預期的上升至 69 點。主要由於民眾感到工作及薪資成長堪憂。消費者信心已連續 2 個月下滑。
同一時間美國勞工部公佈,7 月份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按月持平,但與去年同月相較創 1950 年來最大單月減幅,主要因為經濟衰退打擊企業漲價空間。
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駐倫敦外匯策略部全球主任 David Woo 指出,若消費者實際並未開始提高支出,就不太可能出現持久的經濟復甦。他認為聯準會 (Fed) 短期利率停在特別低點的情況,將維持「相當、相當長一段時間」。
周五作為經濟及通膨預期指標的德國 2 年期及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差距,創 1 周以來首度縮小﹔10 年期殖利率下滑 0.11 個百分點至 3.32%,使得差距縮小 2 個基點至 202 個基點。
周五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下滑 4 個基點至3.75%,盤中一度降至 3.49%,創 8 月 3 日以來最低點。主要由於預期消費者支出疲軟,恐影響美國經濟復甦步伐,公債價格應聲走揚。本周殖利率累積下降 28 個基點,創去年 12 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
==
2.能源盤後—美消費者信心意外下滑 股市下挫 油價跌破68美元
周五美國公佈 7 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滑,一把澆息經濟復甦期望,不僅拉低股市,也讓油價面臨沉重賣壓,下挫逾 4%、摜破每桶 68 美元關卡。
今日紐約期貨交易市場 9 月交貨原油價格下滑 3.01 美元或 4.3%,收每桶 67.51 美元﹔盤中一度下挫至每桶 67.12 美元水準。本周油價累積下滑達 3.42 美元或 4.8%,相較於上周五收盤價還維持在每桶 70 美元水準以上。
交易員下注油價今年累積上漲已逾 50% 至目前水準,並未獲得基本面因素支撐,而見利拋售。
Liberty Trading Group 總裁 James Cordier 指出,今日油價跟隨美股走跌,且主要因素為消費者信心下滑,因為這代表消費支出也將跟著減縮。
他並認為近期原油交易「主要」為投機炒作,先前一度上漲至每桶 72 美元水準,是這波投機漲勢最高點,應該不會再突破。
美國路透社/密西根大學周五公佈初步統計,8 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由前月的 66 點下滑至 63.2點,創 3 月份以來最低點,並遠遜於經濟學家預期的上升至 69 點。主要由於民眾感到工作及薪資成長堪憂。消費者信心已連續 2 個月下滑。
MF Global 資深副總裁 John Kilduff 指出,過去數周油市持續反映正面經濟數據及經濟復甦希望。但今日一出現意外的負面經濟數據,且消費者信心關乎美國經濟活動核心,油價賣壓瞬間爆出。
周五美股 S&P 500 指數同樣應聲下滑 1.3%,摜破 1000 點關卡至 999.60 點。近幾個月來油價與股市密切連動。周五美元兌大部分主要對手貨幣則因此走高,美元指數由昨日的 78.390 點上升至 78.854 點,造成以美元交易的商品價格走跌。
Tyche Capital Advisors LLC 投資經理人 TariqZahir 表示,今日股市走低加上美元走強,油價順勢走跌,且未來跌勢恐較股市更大,因為基本面現實其實看空
--
不負責亂猜,再次下探60美元。
區間整理實為正常,60美元又是該進貨的好時機。

==
3.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溫和 支撐公債價格上漲
美國公債價格周五走高,殖利率下降至今日低點。政府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減緩了通貨膨脹上升的可能性,美國消費者信心意外下降,均有助引進公債買盤。
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6基點,或0.06%,至3.54%。
2年期公債殖利率下降4基點至1.05%,創7月27日以來低點。
公債價格與殖利率係呈反向走勢。
美國勞工部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持平,符合分析師預估。
與去年同期相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下降2.1%,創1950年以來最大年度降幅。
扣除食品與能源,7月核心CPI為上升0.1%,亦符合預估。
分析師說,這些數據有助促使投資人買進公債。
密西根大學公布8月初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降至63.2,7月為66.0,公債價格擴大漲幅。
美國另公布,在汽車業的支撐下,7月工業生產上升0.5%,為10月以來首度上升,但投資人並未在意該數據。
儘管美國本周進行季債券標售,合計標售3年期,10年期與30年期公債750億美元,但公債價格仍上漲,殖利率下降。由於有大量公債到期,並支付利息,使得投資人主擁有現金,再行投資,公債標售需求因而強勁。
本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重申將維持利率於格外低檔一段時間,該談話減緩了升息的擔憂,亦支撐了公債價格上漲。
==
4.美國8月初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降 道瓊指數大跌逾140點
密西根大學與路透社周五公布,美國8月初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降至63.2,7月為66.0。
8月初消費者信心指數創3月以來低點。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美國8月初消費者信心指數為69。
該數據公布後,美國股市擴大跌幅。
==
5.汽車業增產帶動 美國7月工業生產增0.5% 創9個月來首見成長
美國聯準會 (Fed) 周五公佈,7 月份美國工業生產受到汽車產業重振帶動,創去年 10 月以來首度成長,且漲幅優於預期。
這也是 2007 年 12 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來,第 2 度工業生產出現成長。
Fed 公佈美國 7 月份工廠、礦場及電廠生產增加0.5%,優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成長 0.3%,以及前月的減少 0.4%。過去 1 年來則萎縮 13.1%。
其中汽車產業生產反彈力道強勁,包括車廠及零件廠上個月生產大增 20.1%,一反先前連續 2 個月跌勢。主要由於通用汽車 (General Motors Corp.) 及克萊斯勒 (Chrysler LLC) 二大車廠上個月完成企業重組、脫離破產保護,重新啟動許多前 2 個月關閉的工廠。
7 月份美國汽車業產量年率經季節調整後,由前月的 411 萬輛增至 587 萬輛。但汽車業生產仍低於政府舊車汰換補助措施推出之前的水準,截至該月過去 1 年來萎縮 32%。
去除汽車業,7 月份工業生產則微跌 0.1%。其中製造業生產增加 1%,創去年 10 月以來首度成長,且為2006 年 12 月以來最大增幅。去除汽車相關產業,該月製造業生產則略增 0.2%。
高科技業生產則成長 0.4%,過去 1 年來萎縮 20%。該月機械生產下滑 0.5%。礦業生產增加 0.8%,創去年 11 月以來首見成長。電力生產則萎縮達 2.4%,因氣候較往年涼爽。
7 月份工業產能使用率由前月的空前低點 68.1% 回升至 68.5%,但仍較長期平均還低 12 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產能使用率亦由前月的歷史底點 64.7% 回升至65.4%。
==
6.舊車換新車方案 效果片面 美7月份零售銷售額意外下滑0.6%
美國消費者7月份抑制支出,恐使美國經濟復甦的力道變得脆弱。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佈,在經過連續兩個月上揚之後,7月份零售銷售額下滑0.1%,使分析師大感意外。「舊車換現金」的計畫─讓舊車車主可拿車換取價值3500美元至4500美元的新車購買券─提升了汽車和汽車零件銷售額2.4%,但此計畫無法同時支撐其他類別的消費情形。
扣除汽車和汽車零件類別,7月份零售銷售額下滑0.6%,係因油價下滑與建築材料銷售額下滑所致。整體而言,未經通膨調整的零售銷售在過去一年已下滑8.3%。
僅管美國季度GDP已有改善,且曾經萎靡不振的製造業和房市也都開始出現穩定跡象,但是零售銷售數據依舊黯淡,打擊著仰賴消費者支出的美國經濟。
總經顧問下修第三季GDP成長,自3.4%調為2.8%。
RBS證券經濟學家Stephen Stanley表示:「消費者並非復甦第一道關卡的重要關鍵,雖然零售銷售數據遜於預期,但這並非是扼殺第三季GDP正面成長的原因。」
今年第二季的成長主要仰賴「舊車換現金」計畫,以及企業投資和房市穩定的因素。
另外,勞工局周四報導,8月8日截止的一周,初次請領失業救濟的人數增加4000人至55.8萬人。4周平均請領人數則增加8500人至56.5萬人。
調薪無望加上飯碗有不保之虞,在在促使美國民眾節省開銷,寧可儲蓄而不願支出,這樣的情形可能會持續延宕至下半年,僅靠政府提供的「舊車換現金」方案激起消費者一絲熱情。
自百貨公司、家居用品店到電子用品店,每個產業的零售銷售額皆下滑。服飾店、酒吧和餐廳,以及個人護理用品商店則有微幅成長。
商務局週四表示,6月份企業庫存下降1.1%至季調後為1.35兆美元。6月份企業銷售額上升0.9%至9758億美元,顯示出企業可能已經開始重建庫存,以對應需求上揚。
但是美國大型連鎖店緊繃的情緒卻一點也沒得到紓解。上周,零售商公佈7月份營收降幅為1月份以來最大降幅。同時,為了支撐獲利成長,大部分企業都已進行削減庫存的行動,以對應營收下滑的預期。
高級化妝品大廠 Estee Lauder Cos. (EL-US;雅詩蘭黛)周四公佈全球獲利預測恐遜於分析師預期,雅詩蘭黛執行長Fabrizio Freda指出,購物者節省支出且上門的客戶流量減少,挫傷該公司零售銷售情形,包括機場商店等的消費。
勞工部周四亦公佈,7月份進口價格下滑0.7%,部分係因進口油價下滑2.8%所致。
==
7.美國7月CPI較去年同期下降2.1% 創1950年以來最大年度降幅
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美國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與6月持平,較去年同期則下降2.1%,創1950年以來最大年度降幅。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7月CPI為持平。
7月能源價格下跌0.4%,食品價格下跌0.3%。但新車,煙草,醫療保健與衣裝價格則上漲。
扣除食品與能源後,7月核心CPI上升0.1%,符合分析師預估。
==
8.有毒貸款破5% 美150家銀行恐關門大吉
美國超過150家的公開上市銀行業者逾放比高達5%,甚至更高,前金管人員說,這種水平足以讓1家銀行的淨值化為烏有,就連存活都大有問題。
《彭博社》彙編的數據顯示,受不動產與信用卡違約連累,今年1-6月,超過這個門檻的銀行業者數量增加了1倍以上。
將近有300家銀行報告他們的逾放比為3%或以上。
數據指出,逾放比至少5%的大型銀行,包括了威斯康辛州的Marshall & Ilsley Corp.(MI-US)、喬治亞州的Synovus Financial Corp.(SNV-US)在內。
而超過10%的銀行中,全美50個州排名第一的是密西根州的Flagstar Bancorp(FBC-US)。
這些銀行第2季都不約而同地表示,按主管機關的標準,公司「資本充足」,財務相當穩定。
前加州銀行局(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長官Walter Mix強調:「若來到3%,我擔憂會有某些潛在問題;若揚升到5%,監管單位就有可能將他們列入財務不安全、不健全之列。」
不過,他並沒有具體點名任何一家銀行。
受消費者、建商和中小企業無力還債連累,今年有72家銀行走上破產一途,為1992年以來最多。因為景氣低迷,造成違約激增、「問題銀行」家數增多,未來恐怕會有更多銀行關門大吉。
==
9.油價回檔 民眾失業縮減開銷 歐元區7月CPI月減0.7%
因為能源成本減少、失業率揚升造成家庭縮減開銷,歐洲 7 月份消費者物價的減幅甚於預期。
歐盟統計局今天宣布,歐元區 16 國的物價月降、年降幅度均為 0.7%。今年 6 月為年減 0.1%。
此降幅不但讓市場感到意外,更超越 7 月 31 日發布的評估值 0.6%。
從家樂福 (CA-FR;Carrefour SA) 到聯合利華 (UNA-NL;Unilever),業者無不提供促銷優惠,鼓勵消費者多多花錢。
而過去 1 年間,油價回跌 39%,也壓低了通貨膨脹。
歐洲央行 (ECB) 8 月 6 日決定讓關鍵利率維持在歷史低點,以活絡經濟。總裁 Jean-Claude Trichet 說,通膨在今年稍後會轉為正向。
Fortis Bank 首席歐元區經濟學家 Nick Kounis 指出:「經濟還是很疲軟,此局勢會降低通膨。」
「ECB 官員可能開始擔憂長期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後果。」
不計能源與食物成本,7 月核心通膨率減緩至 1.3%,寫下 3 年新低。6 月為 1.4%。能源價格 7 月年減 14.4%、月減 1.8%。
==
10.景氣回暖 香港第2季GDP季增3.3%
由於貿易改善,香港經濟回暖,走出長達 1 年的衰退,增添了全球景氣正在復甦的跡象。
香港政府今天宣布,經季節調整後,國內生產毛額 (GDP) 第 2 季季增 3.3%。首季為收縮 4.3%。經濟學家原估成長 1.2%。
從今年 3 月低點算起,恆生指數累漲 84%,中國放款金額創歷史新高,結合北京砸 4 兆人民幣 (5850億美元) 振興經濟,讓貿易、金融中心香港受益甚多。
環顧亞太地區,南韓、澳大利亞經濟經歷緊縮期之後,紛紛展開反彈,新加坡亦見回升,擺脫萎縮困境。
Standard Chartered Plc 經濟學家 Kelvin Lau 說:「香港的景氣回春就靠大陸經濟好轉了,香江第 4 季經濟年增率可望恢復增長。」
第 2 季經濟年減 3.8%,首季為負成長 7.8%。相較於前季,第 1 季萎縮幅度創 1990 年開始紀錄以來最壞。
昨天的報告顯示,德法兩國第 2 季意外脫離衰退;而彭博社的調查結果指出,用戶今年 8 月對全球經濟的信心處於 22 個月高峰。
==
11.捷克第2季GDP初值年比空前下滑4.9% 劣於分析師預期
捷克統計局 (CSU) 周五 (14日) 發布報告表示,捷克經濟主要受出口導向,而受全球市場環境持續萎縮影響,第 2 季 GDP (國內生產毛額) 初值年比空前下滑 4.9%。
CSU 指出,即使本次 GDP 萎縮幅度創下有史以來新高紀錄,但相對第 1 季數據,GDP 已有成長 0.3%。
第 2 季經濟年比萎縮情形,超越《Dow Jones Newswires》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6%。
捷克統計局將於 9 月 8 日,發布第 2 季 GDP 的最終核實數據。
==
12.西班牙第2季GDP初值季比下滑1% 年比縮減4.1%
根據西班牙統計局 (INE) 周五 (14日) 發布資料顯示,國內第 2 季 GDP (國內生產毛額) 初值的縮減率,已較第 1 季放緩,不過國內經濟萎縮年率,仍是自 1970 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回。
INE 報告顯示,西班牙第 2 季 GDP 較第 1 季下滑 1%,和去 (2008) 年同期相比縮減 4.1%。
在第 1 季內,西班牙 GDP 季比減少 1.9%,年比則萎縮 3%。
融資條件持續向下緊縮,造成國家一度繁榮的房屋市場傾頹殘破,此季 GDP 已是連續第 4 季呈現萎縮。
INE 的 GDP 初值略低於西班牙央行 7 月 30 日估計的數據,央行預期第 2 季 GDP 萎幅為 0.9%,年比下滑 4%。
==
13.芬蘭6月份GDP年降11.1% 7月CPI年減0.6%
根據芬蘭統計局周五公佈的數據,芬蘭經濟6月份持續惡化,7月份芬蘭物價下滑。
統計局指出,芬蘭6月份GDP 經季調後月率下滑0.8%,年降11.1%。
5月份總經濟生產年減11.4%。
國家統計局指出,製造業和營造業自去年6月起已經下滑21%。
芬蘭7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率與年率均下降0.6%,係因服飾、油價和利息等皆下滑。
6月份CPI較前月上升0.2%,但較去年同期下滑0.1%。
==
14.法國Q2非農業就業人口季減0.5% 年降2.5%
法國財政部周五公佈,今年第 2 季非農業就業人數較第 1 季減少 0.5%,較去年同期減少2.5%。
財政部表示,6 月底時平均一周工時為 35.6 小時。
此外,雇用人員在10人以上的企業(不含公營企業和農業),其第二季平均月薪季升0.4%,年增2.2%。
--
看完一系列新聞,發現歐洲的數據普遍不樂觀。
中國的成長火車頭,能硬是拉著歐美直到復甦嗎?還是在那之前一起死呢?
Just wait and see.....

==
15.交投清淡 外資匯入 央行阻升 新台幣終場小升0.3分
台北匯市今(14)日交投清淡,外資匯入,央行阻升;新台幣終場收在32.895元,小升0.3分,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縮小至8億美元。
新台幣早盤一度升值7.3分,午盤暫收於32.892元,升值0.6分;下午盤開出後,升幅再度縮小,終場升值0.3分。
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美元走弱,但匯市觀望氣氛濃,交投清淡,僅有外資零星匯入,央行又在匯市交易量小時阻升,新台幣匯率在區間內進行盤整,匯銀人士普遍觀望,終場小升0.3分。
交易員認為,美元指數雖然持續下降,但隨時會因技術修正轉強,加上今天成交量小,又是央行阻升的好機會,多數交易員因此在下午回補美元空單,才會壓縮新台幣升幅。
若由新台幣 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走勢觀察,1周遠期合約價約以折價1.5分作收,1個月遠期合約價以折價3分作收;折價幅度縮小,顯示海外法人對新台幣未來升值的預期降低。
==


Share: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8/14

1.紐約匯市—美零售銷售下滑 歐洲經濟好轉 美元下貶加元升值
周四美國公佈 7 月份零售銷售額意外下滑,刺激外界擔憂美國消費者增加支出的意願依舊低落,美元兌日元應聲走貶。
同一時間歐盟統計局公佈,第 2 季歐元區經濟萎縮幅度優於經濟學家預期,加上美國公債殖利率超過同期德國公債殖利率的幅度縮小,歐元兌美元應聲走揚。另外澳元及加元兌日元稍早跟隨美國零售銷數據走貶,但稍後則跟隨美股漲勢貶幅縮小。
紐約時間周四下午 4:15,美元兌日元及歐元雙雙貶值 0.7%,至 95.39 日元及 1.4285 美元。歐元兌日元則由昨日的 136.32 日元貶值至 136.29 日元。
美國商務部公佈 7 月份零售銷售額由前月的成長0.8%,惡化為減少 0.1%,遜於分析師預期的再度成長0.8%。周四美股 S&P 500 指數擺盪在上漲 0.7% 及下滑 0.5% 之間。
歐盟統計局公佈第 2 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較前季縮小 0.1%,優於分析師預期的萎縮 0.5%。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聯邦統計局也公佈,第 2 季經季節調整後 GDP 成長 0.3%﹔法國官方統計機構 Insee 亦宣佈,該季法國經濟出現相同成長幅度。結果雙雙優於經濟學家預期的分別萎縮 0.2% 及 0.3%。
富國銀行 (Wells Fargo Bank) 貨幣策略分析師 Vassili Serebriakov 指出,今日零售銷售數據突顯出消費者仍感受到相當的經濟壓力。儘管歐元區經濟數據一度激勵經濟復甦樂觀看法,並催出追逐風險趨勢。但稍後受到美國零售數據負面打擊,情勢出現部份反轉。
==
2.能源盤後—德法恢復經濟成長 美元走跌 油價脫離基本面小漲
周四原油價格延續昨日漲勢,主要受到美元走軟,以及德國及法國上季經濟成長結果優於預期所激勵。
今日紐約期貨交易市場 9 月份交貨原油價格小漲36 美分,收每桶 70.52 美元。盤中一度上漲至每桶 72.21 美元。
周四美元兌主要對手貨幣下跌,催高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價格。美元指數由昨日的 78.711 點,下跌至 78.429 點。
Kerr Trading International 總裁 Kevin Kerr 指出,油價可能會持續走高,尤其是因為美元持續看跌。「目前美元已觸及關鍵技術性水準,使得商品價格走揚,尤其是石油。
今日另一大利多消息,來自歐盟二大經濟體德國及法國雙雙公佈,第 2 季經濟意外恢復正成長,加深外界預期包含 16 國的歐元區經濟體,即將脫離冗長的經濟衰退困境。
Sucden Financial Research 分析師 Nimit Khamar 認為,上述消息刺激市場預期原油需求將增加,並驅使歐元兌美元走揚,支持原油價格攀升。
除此之外,美國聯準會 (Fed) 周三發布的貨幣政策及經濟正面發言,也持續在市場發酵。德國商業銀行 (Commerzbank) 分析師指出,Fed 表示經濟活動正在穩定中,刺激外界樂觀預期經濟復甦有望。
德國商銀分析師並指出,油價持續與基本面數據維持疲軟脫軌。周三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 公佈上周原油供應量增幅高於預期,但油價絲毫未受影響收高。
==
3.調查: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上升 恐壓抑需求
根據周四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公債殖利率上升,最近一周,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亦走高,可能壓抑房屋貸款需求。
房屋融資公司Freddie Mac (FRE-US)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8月13日結束的一周,美國30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平均為5.29%,高於前一周的5.22%。
抵押貸款利率已連續第十一周高於5%。專家說,要對房屋貸款需求構成重大衝擊,抵押貸款利率必須為5%或以下。
較高的利率已經削弱了房屋貸款融資需求,一反今年稍早情況,當時利率低於5%,使得再融資活動大幅增加。
該抵押貸款利率大幅高於4月2日結束的一周所創的記錄低點4.78%。Freddie Mac於1971年開始了這項初級抵押貸款市場的調查。
但購屋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並不如再融資活動。
分析師說,此時推動房屋市場的因素在信心,而非抵押貸款利率。一旦市場心態回復正常,購屋活動將大幅改善,將有助房屋市場與整體經濟復甦。
==
4.雖有舊車換現金計劃拉抬 美國7月零售銷售仍下降0.1%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儘管有政府的舊車換現金計劃拉抬,美國7月零售銷售仍下降0.1%,為三個月來首度下降。
該報告顯示,雖然政府採取措施,刺激需求,消費者支出卻仍然疲弱。
大多類商店7月銷售均下降。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7月零售銷售為上升0.8%
扣除汽油,7月零售銷售為上升0.1%。
扣除汽車,7月零售銷售為下降0.6%,預估為上升0.1%。
==
5.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4000人至55.8萬人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8月8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增加4000人至55.8萬人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為54.3萬人
四周平均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增加8500人至56.5萬人。
8月1日結束的一周,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減少14.1萬人至620萬人,創4月以來低點。
四周平均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減少27750人至626萬人。
==
6.房市底部在哪?美國7月回贖權遭取消案件再創歷史新高
在房價下跌且景氣低迷造成更多屋主無法繼續還款或再融資的衝擊下,美國 7 月份房屋回贖權遭取消的件數,5 個月來第 3 度創歷史新高。
房地產數據公司 RealtyTrac Inc. 表示,上月接到違約或拍賣通知或被查封的房地產,共有 36 萬 149 件。總部設在加州的 RealtyTrac 說,相當於每 355 個家庭就有一戶接獲通知。
Mesirow Financial Inc. 首席經濟學家 Diane Swonk 受訪時強調:「我們深處絕境,連結景氣循環的新一波止贖浪潮湧現。」
回贖權遭取消的情況之所以惡化,是因為美國 7 月失業人口增加 24 萬 7000 人,碰上房價回跌,導致有更多的抵押借貸持有者背負超過其房地產價值的債務。
全國房地產商協會 (NAR) 昨天宣布,現存單戶住宅的中間價第 2 季滑落 15.6% 到 17 萬 4100 美元。
而房地產數據公司 Zillow.com 8 月 11 日公佈,雖然美國房價第 2 季減少 12.1%,惟滑落速度已經減緩,是 2007 年房價開始下跌以來首見。
Zillow 指出,即便如此,有鑑於回贖權遭取消節節攀升、房價低於所要償還的房貸的情況不見消退,受創甚深的房市目前尚未看見走穩,而房市走穩公認是美國經濟復甦的關鍵。
UCLA Ziman 不動產中心主管 Stuart Gabriel 認為,有一大堆因素選是需求疲軟:承保趨嚴、失業和投資人已遭重創,「我們尚未看見房市底部」。
==
7.美國第2季商業房產貸款違約率近3% 金額高達7500億美元
美國房地產研究公司 Reis Inc 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 2 季,美國商業房地產貸款違約率近 3%,這一比例相當於 2008 年年底的 3 倍,涉及金額高達 7500 億美元
新華網報導,專家認為,經濟危機以及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導致商戶對商業房地產的需求下降,業主的租金收入隨之減少。
同時,更加嚴格的保險標準和不斷下滑的房產價格使得業主在償還銀行貸款方面處境越發艱難,這進一步加劇了銀行的流動性不足。在今年被關閉的幾 10 家銀行中,有很多就是受商業房貸違約拖累而被迫關閉。
據估計,全美商業房貸總金額約為 3.5 兆美元,有超過 2 兆美元的商業抵押將於今年至 2013 年期間陸續到期。若不景氣狀況持續,很多業主將面臨房產被出售或再融資的局面。
然而 Reis Inc 的數據顯示,今年到期的證券支撐貸款中僅有一半左右成功進行了再融資。Reis Inc 的合夥人克裏斯‧斯坦利說,這個比例相當低,說明業主在再融資方面依然困難重重。
==
8.為彌補財政赤字 加州將於9月發行收入預期債券105億美元
美國加州財務主管Bill Lockyer周四說,計劃於9月中發行收入預期債券(revenue anticipation notes)105億美元,因應2009至2010會計年度的現金流量需求。
該債券亦接受個人投資人購買,籌得的資金,亦將用於償還財政部門計劃取得的15億美元臨時貸款。
預算赤字達240億美元的加州近來印出借據籌款,並承諾日後償還。
加州主計長John Chiang周四說,若Lockyer籌得計劃中的15億美元貸款,就將於9月4日停止發行借據,較原先計劃提前約一個月。
==
9.歐洲經濟數據轉佳 美元疲弱 支撐黃金上漲逾9美元
黃金期貨周四上漲。歐洲經濟數據轉佳,壓低了美元,提升了黃金做為替代投資工具的吸引力。
周三,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說將維持利率於低檔一段期間,今日美元亦因而走低。
紐約12月黃金期貨上漲9.30美元,或1%,至每盎司961.90美元。
分析師說,隨著美元疲軟,黃金因而上漲。Fed的利率決議可能造成通貨膨脹,黃金當仍獲得支撐。但預期965美元之上的壓力,仍將減緩黃金的漲勢。
周四歐洲的經濟數據顯示,德國與法國經濟意外轉為成長,助使歐元兌美元走高。
經歷了四季的緊縮後,德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第一季上升0.3%。法國經濟亦結束了四季下滑的走勢,第二季成長0.3%
==
10.經濟衰退加劇 東歐國家預算吃緊
匈牙利、羅馬尼亞第2季衰退加劇,斯洛伐克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消耗政府資金,而這些國家無不卯足全力控制住赤字。
各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宣布,匈牙利第2季GDP年減7.6%、羅馬尼亞收縮8.8%,而斯洛伐克負成長5.3%
失業率節節攀升,公眾資金為之枯竭,稅收減少,這些前共產國家遭遇經濟衰退,政府繃緊神經遵守歐盟的預算規定。
羅馬尼亞和匈牙利在國際紓困上的協議出現風險,斯洛伐克則因打破歐元區預算赤字佔GDP 3%的規定而被歐盟執委會警告。
今天GDP報告出爐之前,Erste Group Bank AG經濟學家Juraj Kotian說:「預算壓力明年會更嚴重,到時候失業率會攀扺高峰。福利金等自動穩定機制會吃掉更多預算收入,政府手中不會有太多銀彈投入財政刺激方案。
捷克上季的經濟衰退恐怕也遭致加劇的困境,市場推估緊縮4.2%,令該國預算在10月大選前面臨沉重壓力。
==
11.金融風暴襲擊 拉美海外匯回資金遽減 影響逾百萬居民生計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美洲開發銀行 (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IDB) 所作的研究報導指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亞地區 2009 年的海外匯款流入嚴重下滑 11% 至只有 620 億美元,是自 2006 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IDB 星期二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匯入資金下滑將直接影響超過 100 萬戶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亞家庭,其中墨西哥將會有超過 50 萬戶的家庭受影響。
薩爾瓦多、宏都拉斯、海地和尼加拉瓜這些國家經濟都高度仰賴出口勞動力,因此受創程度也最深。有很高比例厄瓜多工人都住在美國和西班牙,所以其受影響的程度也就特別嚴重。
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的外匯專家 Robert W. Meins 指出,這些地區 2008 年第 4 季的匯入資金就已經下滑了 22%,2009 年第 1 季更是下滑了 27%。
Meins 表示,由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亞地區經濟與美國和西語區經濟體有相當緊密的關係,因此 2009 匯入資金下滑 12.4%,相當於 85 億美元,將使得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亞地區未來前景可能更加黯淡。
Meins 還表示,那些已經在海外工作的人將會發現找工作越來越難,而且由於經濟衰退,所獲得的工資將會比先前景氣好時少。這也會將低他們的未來收入獲利潛能。
不過,華府智庫「美洲對話組織」(Inter-American Dialogue) 的 Manuel Orozco,同時也是這分 IDB 報告的主持人發現,儘管國際金融危機情勢越加嚴重,同時失業率也高漲,但是出身這些地區在外工作的人幾乎沒有少寄錢回家。
==
12.外資回流 就業率恢復 巴西總統魯拉:經濟已出現復甦跡象
巴西總統 Lula 週三表示,巴西經濟第 2 季出現復甦的跡象。
他表示,利率處於歷史低點,但仍然值得進一步的削減。巴西央行從今年年初下調借貸利率 500 個基點至 8.75% 。
Lula 表示,「第 2 季就業和工業活動曲線指標恢復增長,證實業界和外資對巴西市場更有信心。」
巴西聖保羅證交所指數 (Bovespa) 今年上漲超過 50%,今年實質貨幣已上漲約 27% 。
Lula 表示,巴西經濟實力是持續吸引外資投入巴西金融市場的主因。
他說,「外資流入巴西僅反映出金融投機的看法,將被證明是錯誤的。」
巴西政府官員已多次表示,金融危機令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但巴西將成為第一批走出金融危機的國家。
市場分析師預測,巴西經濟今年萎縮 0.35%,而 2008 年已得 5.1% 的增長。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今年 7 月的預測指出,目前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今年只有中國和印度的成長將超過巴西。
--
通篇看來,現在追逐東歐相關的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似乎在深深谷底,可慢慢佈局。
拉美也可穩定進場,巴西本身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有限。
俄羅斯的話,進場要小心為妙……

==
13.美元走弱 台股上揚 外資匯入 新台幣升值5.2分 收在32.898元
台北匯市今(12)日因美元走弱,台股上揚,外資匯入;新台幣終場升值5.2分,收在32.898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9.3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4.12億美元,合計成交量13.50億美元。
新台幣早盤一度勁揚9.4分,午盤暫升1.5分,收在32.935元。下午盤開出後,升幅擴大,終場升值5.2分。
外匯交易員指出,Fed決議利率維持不變,美元再度走貶,外資投機部位匯入,新台幣走升值格局。
交易員進一步指出,台股大漲,部分外資將台股部位獲利了結,因此匯出。也有其他外資金融機構在台股收盤後,繼續匯入,新台幣下午盤才會放大升幅。
交易員表示,匯銀人士普遍認為,新台幣將與美元、台股連動;但美元與台股對新台幣走勢影響分歧時,市場就較為觀望。
交易員指出,今天匯市成交量再度放大,也代表新台幣走勢預期漸趨一致,繼續升值機會較大。
==


Share: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我與老爸的戰爭 2

要寫些什麼呢?寫一些大戰吧。
==
高中,不記得幾年級的時候。
只記得鬧脾氣的我,不想唸書,不想考聯考。
什麼都不想,那我想要幹嘛?
「我去賣麵啊!」我記得站在舊家樓梯口的我,是這樣對客廳裡的老爸喊的。
怒火中燒的老爸,腎上腺素瞬間爆發,聲音越來越大。
「那你就是看不起賣麵的喔!」一陣唇槍舌戰之後,我用了這種尖銳的字眼。
老爸集中了全身的怒氣,對客廳的茶車奮力一擊。
無辜的茶車,就這樣凹了一個洞。

最後,高三,整個人沈浸在唸書的氣氛之中後,好像什麼都忘了。
人家做什麼我也做什麼,這大概是我最厲害的優點吧。
機械化,唸書,機械化,考試。
也或許是搬家到大溪,家裡很多氣氛模式改變。
在一個開闊一點的環境,心情總是會好上許多。
也或許是買了摩托車,乘風而行,太多複雜的念頭就如此被吹跑。
考完學測、考完指考,填了卡,讀了大學。

曾經我勝利過,老爸與我吵架吵得不知該說什麼,用動手砸東西發洩怒氣。
其實我輸了回去,還是唸書,還是考試,還是念大學,還是沒有賣麵,都是口舌之快。
雖然我暫時讓老爸很失望,栽培一個孩子,卻不願意繼續發展。
我們家人的感情,最後還是讓外人羨慕。
他有著許多令人稱羨的孩子,親子關係宛如朋友。
我有著讓人喜愛的父母,彼此互動就像麻吉。
最後,也沒有什麼輸贏。
==
大前天晚上,為了老媽很容易生氣的狀況,我跟老爸開始討論起來有關於溝通的方式。
我反應,他們對於我說的東西總抱著不信任感,認為是網路消息不明確。
好比南部淹水土石流導致居民受困,他卻認為不過十幾戶,網路消息誇大其詞。
雖然最後證明我對了,不過這個勝利對我而言並不開心,事情本身是一個壞消息。
老爸說,我總是要把自己聽到的東西加諸在別人身上,我總要證明自己是對的。
什麼是對的?不過就是聽來的看來的,怎麼又是對的?
討論著,兩人火氣越來越大。
我認為小孩受教育,是為了學習新知識回來提供給工作忙碌的長輩。
他認為新的訊息只是新鮮,舊的東西不會過時,吃的鹽比吃的米多,年紀取勝。
簡單的說,我們差不多就要開幹翻臉了。

最後,他丟一句,以後跟我們不相關的事情不聊了,這樣就不會有對錯問題。
我也不服輸丟了一句,說到的事情要做到,以後就不要聊阿。
當然他又被我這句話氣到,狂飆了幾句。
我不想再爭執,也覺得沒有意義,就把話題終結去洗澡了。

前天早上,對話就變得很簡單。
很實際的,很現實的,每天看球賽的老爸,第一句就提洋基隊。
我很簡單就一直回:喔。
這是那天晚上的結論,不是嗎?
下午去游泳,往鴻禧的沿途幾乎沒有什麼交談,反正不相關的事情我不提,他說到我就喔喔回應。

昨天,狀況還是一樣,我早就知道他沒有辦法說到做到。
尤其在某些言行與個性上,他是做不到的。
還是洋基隊,還是新聞,還是鬼扯有的沒有的。
他輸了,我不在乎,我贏了,我也還是不在乎。
學到了怎樣改進自己,對我來說實在是比什麼都重要。

我還是跟他打屁,但是他不喜歡聽的我不說了。
我還是陪他聊天,但是他自以為是的部分我不更正了。
他是我老爸,我愛他,而孝順裡頭,對我來說,孝容易,順太難。
對老爸來說,他不需要孝,他有能力,他想要的是順。
愛一個人就是這樣,該做該說他喜歡的。
他是我老爸,他不會因為任何原因放開手,因為我是他兒子。
==
Share:

8.13的謎

1.紐約匯市—Fed維持利率不變 刺激追逐風險 美元應聲走貶
周三聯準會 (Fed) 決定將利率持續維持在 「特別低點」一段時日,且 10 月底前減緩購買公債速度,美元兌全球大部分主要貨幣應聲走跌。
另外日元兌挪威克朗、瑞典克朗及加元皆下貶達 1%,原因是美股 S&P 500 指數 3 日來首度走揚,激勵投資人購買這些與全球經濟成長關係密切的貨幣。
紐約時間周三下午 4:44,美元兌歐元下貶 0.3% 至 1.4192 美元,兌 16 個最主要貿易貨幣中,僅兌日元、台幣及韓元走揚。
RBS Securities Inc. 北美外匯策略部主任 AlanRuskin 指出,最後證明 Fed 的聲明有利市場追逐風險,而其立場也打退了升息預期。美元受到上述二因素夾擊。
美元兌歐元在交易的前 20 分鐘貶幅縮小,原因是 Fed 發言掀起樂觀預期購買公債計畫即將結束,有助削弱通貨膨脹風險,使得美元買氣將不受影響。不過稍後隨著美股走揚,美元重拾跌勢。
巴克萊資本 (Barclays Capital) 駐紐約首席美國貨幣策略分析師 Steven Englander 指出,目前外匯市場有點原地打轉,因為還未準備好如其他資產市場一樣出現大變動。若 Fed 轉向更保守政策,投資人為了避免美元風險而購買的貨幣如日元及瑞郎,「則應該拋售」。
今年 3 月 18 日當 Fed 宣佈量化寬鬆政策,計畫購買最多 3000 億美元公債,以降低貸款成本時,美元兌歐元創下一舉下貶 3.4% 紀錄,原因是市場擔憂 Fed 舉動將注入大筆美元,導致其貶值。
瑞銀 (UBS) 技術分析師 Jim Chorek 建議目前停止下注歐元升值,原因是該貨幣「的復甦已失去動力」。
今日 2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 2 個基準點至 1.16%,與同期限德國公債殖利率相較,差距由上周的低 0.22 個百分點擴大至 0.28 個百分點。
Fed 前二次政策會議——分別於 4 月 29 日及 6月 24 日——決定減緩公債買回速度後,美元兌日元皆走揚。不過 Fjord Capital Inc. 總裁 Laurent Desbois 認為,目前大趨勢仍是美元走軟。
==
2.能源盤後—美股走揚牽引油市 無視EIA庫存增加 站回70美元
周三原油價格受到股市走揚及美元走貶帶動,擺脫一日震盪順利收高,站回每桶 70 美元關卡。所幸未受到美國能源資訊局 (EIA) 公佈原油供應量漲幅高於預期影響。
今日紐約期貨交易市場 9 月份交貨原油價格上漲71 美分,收每桶 70.16 美元。盤中一度下跌至 68.71 美元低點。不過盤中相當震盪,於電子盤一度上漲至每桶 71.13 美元,但也曾下滑至每桶 68.84 美元。
周三美國聯準會 (Fed) 一如預期,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 0% 的歷史底點,並表示將減緩購買公債速度。美股受到激勵走揚,S&P 500 指數上漲 1.7% 至 1010 點。
TrendMax Futures 總經理 Zachary Oxman 指出,今日毫無疑問由股市走勢帶動油市。普氏能源資訊 (Platts) 資深石油分析師 Linda Rafield 亦認為,油市與股市的密切連動關係,至今可能已持續近 1 年。
此外 Rafield 也認為,今日油價接近收盤時略為下跌,原因是受到汽油及燃油價格走跌拉低。
周三 9 月交貨新配方汽油價格下跌 1.69 美分收每加侖 2.0253 美元,9 月份交貨燃油價格下滑 1.96 美分收每加侖 1.8921 美元,9 月份交貨天然氣價格下降 6.2 美分收每百萬英熱 3.479 美元。
EIA 周三公佈,截至 8 月 7 日為止的一周,美國原油供應量增加 250 萬桶,達 3.52 億桶。增加部分遠高於普氏分析師預期的 120 萬桶。
同一時間紐約期貨交易市場原油出貨地 Cushing 的原油供應量,亦增加 30 萬桶至 3360 萬桶,為連續第 7 周增加。
Tyche Capital Advisors, LLC 經理人 Steve Marino認為,當基本面看空時,油價主要受到美元走貶及股市走高支撑。
另外該周汽油庫存量減少 100 萬桶,低於普氏預期的減少 170 萬桶﹔蒸餾油庫存量則增加 80 萬桶,同樣少於預期的增加 90 萬桶。
WTRG Economics 分析師 James Williams 指出,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每月離減產目標差距擴大,加上原油及油品庫存處於超過 59 天供應量的格外高檔,以及汽油消耗量略低於去年水準、其他各類產品的消費維持低檔,今日 EIA 公佈數據相當〝有助於〞熊市。
周三美元兌 6 個主要貿易貨幣的美元指數,由昨天的 79.27 點下滑至 78.771 點,有利於以美元交易的商品價格走揚。
--
美元貶、美股漲、升息腳步慢,聽到這些,不管你是否供應過多,庫存過多,都照樣給你漲。
什麼時候可以來限制投機交易啦……煩死了。

==
3.華爾街日報:OPEC限制配額生產 但原油產出已連續4個月上增
夏季巔峰汽油需求期結束後,原油庫存量恐將大幅上增,然周二 (11 日) OPEC (石油輸出國組織) 公布產量有所上增,對石油業者跌價的憂慮來說不啻是雪上加霜。
OPEC 發布公告表示,儘管組織保持呼籲減產立場,上個月 11 個會員國每日產量仍增加 10.5 萬桶,也是連續第 4 個月產量上升。自 4 月至今,每日石油出產量已增多 42 萬桶,或將近 2%。
OPEC 原油產量對市場造成衝擊,尤以伊拉克產量增幅最大,自 4 月至今已多勘取 6% 石油,國家 7 月出口量升至每日逾 200 萬桶,是 2003 年美國進軍該地以來的最高紀錄。伊拉克是 OPEC 會員國中唯一出口石油率達 40% 的國家,因其經濟體系正由戰後重建,因此未有生產配額限制。
OPEC 官員對此超產情況表達不滿,但認為目前情況尚屬安穩,因近期股市狀況轉好,新興市場經濟回春樂觀,油價坐落在每桶將近 70 美元。
JBC Energy 分析師 Richard Gorry 表示:「真正需要擔憂的是庫存情況…由於全球需求疲軟衰落,市場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吸收油量庫存。」
OPEC 在 9 月 9 日將於維也納與會,重新審視其出產數量政策。
--
價格超高,該增產不增產。
價格降低,講好減產又不減產。
人性……

==
4.美國NAR Q2成屋平均售價年減15.6% 但成交件數季增3.8%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R) 周三公佈調查,第2 季美國獨戶成屋平均售價較去年同期下滑 15.6%,至 17.41 萬美元。且在全美 155 個大都會區中,高達 129 個平均房價較去年同期下降。
NAR 首席經濟學家 Lawrence Yun 指出,由於房價下滑,刺激該季在大部分的州及城市之成屋銷售案件——包括共管公寓——增加。根據調查,該季成屋銷售件數經季節調整後,年率由前季的 458 萬件成長 3.8% 至 476 萬件。不過仍較去年同期的 490 萬件少了 2.9%。
Yun 分析道,由於利率及房價降低,加上首次購屋減稅措施補助,使得美國房市見到健康成長,為經濟帶來希望跡象。
他表示在亞利桑那州、內華達州及佛羅里達州,都見到房屋銷售持續成長。此外馬里蘭州、哥倫比亞地區以及內布拉斯加州等區,也見到相同趨勢。
共有 39 州的房屋銷售件數較前季增加,其中漲幅最大地區為愛達荷州的67.5%,其次是夏威夷州的 24.2%,接著是紐約州的 22.3%。另外有 9 州的銷售件數較去年同季成長,其中加州、明尼蘇達州及密西根州皆出現高達 2 位數漲勢。
==
5.美國7月預算赤字1806億美元 今年赤字已達1.26兆美元
美國財政部周三公布,美國7月預算赤字達1806億美元,今年以來,累計赤字已達1.26兆美元。
財政部說,7月支出為33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上升26%。
7月稅收為1510億美元,低於6月的215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
==
6.油價上漲推升 美國6月貿易赤字擴大至270億美元
美國政府周三公布,在油價上漲的推升下,美國6月商品與勞務進口值,近一年來首度上升。
但不計原油,進口則下降至五年半低點。
美國商務部預估,美國6月貿易赤字上升至270億美元。5月赤字為260億美元,創十年低點。
6月進出口上升,主因在於價格上漲,而非數量增加。
經通貨膨脹調整後,6月貿易赤字下降至近十年低點。
==
7.MBA:貸款利率上升 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下降3.5%
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周三公布,上周由於抵押貸款利率上升,房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下降3.5%。
根據MBA調查周報顯示,8月7日結束的一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去年同期仍上升16.1%。該調查涵蓋約半數美國零售住宅抵押貸款申請案件。
上周,購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上升1.1%。再融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則較前一周下降7.2%,而7月31日結束的一周為上升7.2%。
四周平均所有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下降0.7%。
上周,再融資申請案件佔所有申請案件52.3%,低於前一周的54.2%。變動利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佔5.8%,前一周為5.4%。
根據MBA調查,上周30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平均利率為5.38%,前一周為5.17%。
上周15年期固定利率抵押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4.71%,前一周為4.60%。
==
8.對美石油出口增加 加拿大6月貿易赤字意外縮小至5000萬美元
加拿大統計局周三公佈,6 月份貿易赤字較前月創下的紀錄縮小,且幅度超越經濟學家預估。主要由於鄰國美國對原油的需求增加,刺激出口額上升。
加拿大 6 月份貿易赤字由前月上修後的 11.1 億加元,降至 5500 萬加元 (5000 萬美元),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7 億加元。
其中出口額增加 2.3%,為 4 個月來首見成長,原因是原油出貨量激增 22%,以及黃金等工業產品銷售額增加 6.1%。第 2 季加拿大最大宗出口物資原油的價格,一股大漲 41%,創 1990 年以來同期最大漲幅。
不過去除能源項目後,該月出口額則下滑 0.5%。進口額同樣減少 1.3%,為連續第 4 個月下降,由機械及設備進口額減少 6% 領跌。
而該月加拿大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金額,則由前月的 17.1 億加元,擴大至 31 億加元。6 月份加元兌美元創 4 個月來首度貶值,使其出口物資更具價格競爭力。
加拿大自 1976 年以來持續出現貿易順差,直到去年 12 月中止,原因是出口至美國的石油、木材及汽車銳減。加拿大央行總裁 Mark Carney 上個月表示,國內自 1992 年以來首度經濟衰退之後的復甦,仍受到全球復甦步伐緩慢,以及貨幣強勢的影響。
今日加拿大統計局並公佈,6 月份新屋平均售價較前月小跌 0.2%,為連續第 9 個月下滑,並遜於經濟學家預期的持平。與去年同月相較,價格跌幅達 3.3%。
==
9.歐元區6月工業生產指數意外下降 耐久材製造業深度衰退
據歐盟統計局今(12)日公布,歐元區 16 國 6 月工業生產意外月降了 0.6 %、年降了 17.0 %。
路透社經濟學家事先預估月增率 0.3 %,年降率 16 %。
工業生產指數下降顯示歐元區耐久材製造業深度衰退和家戶需求疲弱。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工業生產和上月同等水平。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則上揚 0.5 %,但義大利則下降 1.2 %。
歐盟統計局將 5 月月增率的速報值 0.5 %上修至0.6 %,但將該月年降率的速報值17.0 %下修至 17.6 %。
工業生產約佔歐元區 GDP 17 % 的比例。
歐元區在 2009 年 Q1 GDP 季減 2.5 %,歐盟預估 Q2 GDP 季減 0.6 %。
==
10.英國4-6月ILO失業率上揚至7.7% 1996年以來高點
6 月截止的 3 個月,英國的失業率來到 1996 年以來的高點,而 7 月時申請失業津貼的人數也廣泛上揚。
英國統計局表示,其 ILO 失業率在 4-6 月間上揚至 7.7%,為 1996 年 10-12 月來的最高點。
換算成失業人數,等同於英國失業人口升至 243.5萬人, 1995 年以來的最高點。
7 月時英國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上揚了 2.49 萬人, 6 月時則是上升了 2.15 萬人。
--
歐洲人比較優雅?
金融海嘯受傷反應比較慢,結果復甦現在看起來也比較慢……

==
11.各國政府大力支出 亞洲經濟復甦已現轉機
亞洲經濟復甦已來到轉折點上了嗎?
諸如,近來的經濟數據,該地區部份企業獲利意外良好,徵用新人已有了初步跡象,股市一反大多分析師預期,逆勢走高,再再顯示亞洲經濟復甦的確來到轉折點了。
周二,新加坡,菲律賓,澳洲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報告,更為亞洲的經濟復甦提供了最新的動力。亞洲的經濟復甦可望超越歐洲與美國,為該地區增加更多經濟與政治影響力。
儘管日本經濟陷入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但其央行總裁白川方明在周二的利率決策會議後,卻發表了樂觀的談話。
「亞洲經濟似乎正以較快的速度成長,」他說。「自春季以來,金融體系亦已改善。整體的方向正朝著改善的目標邁進。」
然而,亞洲嚴重依賴政府振興經濟方案。出口仍然疲弱,若西方國家--亞洲商品的主要市場--經濟再度下滑,或亞洲股市的漲勢反轉,便可能帶來重大風險。
但近些日子,經濟學者已見到經濟有所改善。有分析師說,情況看來的確比三個月前好了些。
去年的金融危機席捲了全球金融體系,也使得全球大部份地區陷入了衰退,然而亞洲卻有著一項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銀行業避開了讓西方世界銀行業倒閉的複雜金融工具。亞洲政府與企業財務狀況相對健全,在經歷了1997至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他們近來才修補完了金融體系。
當美國與歐洲的消費者與企業削減了採購,亞洲依賴出口的經濟隨即遭到重創,去年底,亞洲的出口便因而劇降。但是整體而言,由於各國政府大筆支出,大力拉抬經濟,亞洲的經濟復甦較大多分析師所希望得更為快速。
==
12.標普:亞洲鋼鐵業需求雖已觸底 但設備使用率低落使前景蒙塵
信評機構標普表示,雖然亞洲鋼鐵產業下滑的需求已觸底,但是重大的挑戰依舊橫亙在前。
報告中繼續說明,日本的鋼鐵訂單按年來看急遽下滑,不過來自家電及汽車的鋼鐵需求自 2 月起即上揚。
以復甦可由出口反應的情勢來看,標普相信日本鋼鐵需求已經觸底。在庫存量開始正常化的情勢下,韓國自 3 月起即月增的粗鋼產量,也反映了相同市況。
受到終端使用者需求上漲影響,如公共建設及建築等,中國鋼價近幾個月獲得提振。標普認為,這是中國經濟刺激計畫已經找到著力點的跡象。
然而,標普指出,上述的有利因子,將無法反轉日韓中鋼鐵製造商的獲利下滑頹勢,因為未來的 12-24 個月其設備使用率過低,產能要回到歷史高點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標普也認為,對中國來說,以短期及中期來看,鋼鐵產能過剩的情形仍是主要的議題。
==
13.亞州消費強勁 IEA調高今明二年全球原油需求預估
國際能源總署(IEA)周三指出,由於亞洲消費強勁--尤其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中國--因而調高今明二年全球原油需求預估。
在發布的月報中,IEA調高今明二年全球每日原油需求,分別調高19萬桶與7萬桶。
儘管調高需求,IEA說預期今年需求仍較去年下降2.7%。
==
14.美元走強 外資回補美元 新台幣貶值9.5分 收在32.95元
台北匯市今(12)日因美元走強,外資回補美元;新台幣終場收在32.95元,貶值9.5分,台北及元太外匯經紀公司總成交量14.44億美元。
新台幣貶值開出後,午盤暫收32.884元,貶值2.9分;下午盤開出後,貶幅繼續擴大,終場貶值9.5分。
外匯交易員指出,亞股今日普遍走低,國際美元走強,外資回補美元空頭部位,匯銀人士也作多美元,央行為持觀望態度,新台幣因此貶值近1角,成交量也放大到近15億美元。
若由新台幣 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走勢觀察,今天1度由折價轉為溢價,溢價幅度最高來到 6分,1個月遠期合約價以價平作收,顯示海外法人對新台幣走勢的預期持平。
==
15.有生之年人民幣不會取代美元?巴曙松:克魯曼該對身體有信心
針對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有生之年,人民幣不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領導貨幣;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博士今(12)日指出,人民幣推向區域化、國際化後,對於是否取代美元的地位,只能說克魯曼要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他也強調,大陸金融監管機構對兩岸MOU沒有阻力。
三三會今天舉辦「金融危機中的中國金融業及其未來」專題演講,巴曙松來台擔任主講人。他表示,人民幣走向國際化,將從區域化開始,雖然克魯曼(Paul Krugman)認為,有生之年,人民幣不會取代美元成為全球領導貨幣,但克魯曼應該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
巴曙松表示,現有國際貨幣體系過於縱容美元,美元只需要享受權利,不需要盡責任,支持美元的因素和使美元貶值的因素同時都在,雖然美元有很多問題,但歐元問題可能更大,美國也比歐洲率先復甦。
兩岸方面,巴曙松指出,大陸金融主管機關在MOU的態度,是全世界都積極審核,何況是台灣,大陸金融監管機構這方面並沒有阻力。同時也相信兩岸的政治家有足夠的智慧胸懷化解難題,增強競爭力。
巴曙松表示,中國在清朝時,就算打輸鴉片戰爭,但GDP還佔全世界20%,現在僅占5-6%,可見才剛剛處於復甦的階段。不過,世界經濟沒有完全恢復前,美國與中國不宜改變寬鬆政策基調。
--
華人最厲害的是什麼?嘴砲攻勢。
清朝的中國鼎盛的時候,是多麼強大的國家,也許是世界經濟力最強的國家。
現在人家努力了幾十年,你中國不但原地踏步還倒退,可以用古代的歷史來推算啊?
真是太有趣了……你乾脆說元朝的時候地球幾乎都中國的……


==
標題是怪盜亞森羅蘋的其中一篇,昨天想到今天是8/13就一直想到這個標題。
說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我對福爾摩斯一直興趣缺缺,可是很喜歡亞森羅蘋。
或許像羅賓漢這樣的角色,總是比較吸引人吧~~
btw青山剛昌仿亞森羅蘋塑造出來的怪盜小子,實在很沒有那種氣質……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