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中國國慶台灣的電視轉播的很爽?
現在是統一了嗎?在爽啥勒?外國人拿槍說要打你,你還很高興的拍手?
晚上還是很難撐太晚,這種作息簡直跟小學生一樣。
下午才貼新聞有點不優,今天改進~~改進~~
==
1.紐約匯市─全球經濟復甦引發風險需求 美元下跌
美元兌大多外幣下跌,美元兌歐元連續第二季下跌。全球經濟正在復甦,增加了高收益資產的需求。
瑞士法郎兌歐元自近三個月高點下跌,預期瑞士央行賣出瑞士法郎,抑制其漲勢,帶來利空。國際貨幣基金(IMF)調降減計資產預估,歐洲央行說,在第二個12個月資金標售中,借給銀行業的款項將低於分析師預期,美元因而下跌。
分析師說,全球經濟數據轉強,金融市場正恢復健康,美元的趨勢緩慢下跌。
英鎊為本季表現最差貨幣,下跌2.8%至1.5991美元,英國央行於8月擴大資產買進計劃500億英鎊至1750億英鎊,壓低了利率,英鎊因而下跌。
--
就是你個小英害我損失不少……
==
2.能源盤後─汽油庫存下降 原油收高3.90美元
原油期貨周三大漲5.8%,突破每桶70美元,清除了本月的跌幅。政府數據顯示,由於需求增加,進口下降,上周汽油庫存意外減少。
美元疲弱,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下降幅度低於原先預估,亦有助原油期貨走高。此外,一報告顯示,美國9月私人企業就業人數減少創2008年7月以來低點,
紐約11月原油期貨上漲3.90美元,或5.8%,至每桶70.61美元。自9月22日以來首度突破70美元大關。
分析師說,汽油需求小幅改善,有助自近來的疲弱走勢中反彈。但是否形成了新的趨勢,則讓人懷疑。
能源資訊局(EIA)周三公布,9月25日結束的一周,汽油庫存減少160萬桶,需求上升3.8%至每日913萬桶。
EIA數據顯示,上周每日汽油進口下降至85.1萬桶,較前一周下降17%。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汽油庫存為增加120萬桶。
原油進口亦下降2.7%至每日950萬桶,但煉油廠產能使用率疲弱,抵銷了進口下降,原油庫存溫和增加。
EIA報告顯示,原油庫存增加28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30萬桶,均符合預估。
分析師說,汽油庫存減少,亦是因為汽油進口減少。
周二晚,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276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230萬桶,汽油庫存減少170萬桶。
--
實在不是我要抱怨,這什麼鬼?
一天漲回去5.8%,雖然各種數據看起來稍微好一點。
可是擺明復甦還未見光明,這樣亂漲真是見鬼。
讓我想起去年的油價……
反正碰到壓力點的70美元,也不是說過就過的。
==
3.失業率揚升抑制需求 歐洲9月消費者物價第4個月衰退
於失業率揚升抑制需求與油價下跌,歐洲9月消費者物價的減幅超越經濟學家預期。
歐盟統計局今天宣布,歐元區16國的物價年減0.3%。今年8月為下滑0.2%。9月不但是物價連續第4個月衰退,降幅更超過經濟學家原估的0.2%。
過去一年來,在經濟大蕭條以來最慘重的世界景氣衰退期間,國際油價回檔33%,致使全球通膨率減速。歐盟執委會昨天的報告顯示,縱使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露這波危機最惡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而歐元區兩大經濟體也恢復成長,歐洲家庭依然推測物價會持續下挫。
阿姆斯特丹ING Bank資深經濟學家Martin van Vliet強調:「廠商繼續爭奪市佔率,在核心通膨進一步滑落的制約下,通膨率可能還是會受到抑制。」
他說:「在歐洲央行需要開始反轉貨幣刺激措施前,這樣賦予了央行充裕時間。」
歐洲央行預料今年平均通膨大約0.4%,2010年通膨1.2%,相較於6月評估的0.3%及1%。歐洲央行總裁Jean-Claude Trichet在9月3日稱,通膨在未來數月內將再度恢復正成長。歐洲央行已經將基準利率砍至史上新低1%,並啟動購買擔保債券措施,以刺激放款。
物價數據出爐後,歐元兌美元走強;倫敦時間30日上午10:45,報1.4668美元,走升0.5%。
==
4.美國60%都會區8月份失業率較前月下滑
由於全美裁員潮減緩,美國約有 60% 的都市地區8月份失業率較前月下滑。
勞工部美聯分析數據顯示,美國 380個都會地區中,有 232 個都會地區8月份失業率較前月下滑。
8月份的表現優於7月份與6月份。7月份失業率上升與下降的都會區數目約占各半,而 6 月份 90%都會區的失業率上升。
然而,許多都會區失業率下滑是因為大量人口不列入勞動人口所致。經濟學家表示,這通常表示失業勞工越來越沒有動力,且逐漸放棄尋找工作。
--
所以過一陣子台灣失業率下滑,也就是差不多意思了。
==
5.芝加哥9月採購經理指數下降至46.1% 8月為50.0%
根據芝加哥地區美國採購經理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在芝加哥地區,9月有更多企業報告業務惡化。
芝加哥9月採購經理指數下降至46.1%,8月為50.0%。
分析師預估該指數為上升至52%。
9月新訂單指數下降至46.3%,8月為52.5%。
就業指數基本上持平於38.8%。
採購經理指數若低於50%,代表說業務惡化的企業家數,多過說業務轉佳的企業家數。
==
6.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由-1.0%修正為-0.7%
美國商務部周二公布,美國第二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年率由原先預估的-1.0%修正為-0.7%。
該數據改善屬意外。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第二季GDP將修正為-1.2%。
第二季GDP往上修正,主要係因企業投資與出口的降幅縮小,政府支出則上升。
第二季GDP較去年同期下降3.8%,創新高。
第二季通貨膨脹率仍為上升2.0%,未修正。
第二季企業獲利較第一季由上升5.7%修正為上升3.7%。
==
7.ADP:美國9月私人企業就業人數減少25.4萬人
根據周三公布的ADP就業報告顯示,美國私人企業9月就業人數減少25.4萬人,創2008年7月以來最低減少人數。
ADP報告並指出,8月就業減少人數為27.7萬人。
商品生產就業人數減少15.1萬人,包括製造業減少的7.1萬人。服務業就業人數減少10.3萬人。
美國勞工部定於周五公布9月就業報告,預期將顯示非農業就業人數減少16.7萬人。
==
8.MBA: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下降2.8%
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周三公布,儘管抵押貸款利率下降,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仍較前一周減少2.8%。
9月25日結束的一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去年同期下降44.3%。MBA的調查涵蓋約半數美國零售住宅抵押貸款申請案件。
上周再融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下降0.8%,購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則下降6.2%,但四周平均購屋抵押貸款申請案件則上升3.9%。
位於華盛頓的MBA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18日結束的一周,整體抵押貸款申請案件較前一周上升12.8%。
上周,再融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佔總申請案件65.3%,高於前一周的63.8%。變動利率抵押貸款申請案件佔總案件6.2%,低於前一周的6.7%。
上周,30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平均為4.94%,低於前一周的4.97%。
15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平均下降至4.34%,前一周為4.41%。
==
9.Fed副主席:Fed將在支出過熱之前 採取升息行動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副主席Donald Kohn周三說,決策官員將在消費者支出與政府投資過熱之前,便先行採取行動。他並指出,借款困難可能壓低經濟復甦一段時間。
「我們必須在整體支出過熱,必須壓縮貨幣供給之前,並在通貨膨脹及通貨膨脹預期上升,並高於符合物價穩定的水準之前,便開始取消寬鬆政策,」他在準備好的演說稿中指出。
Kohn說他無法預測Fed會多快升息或抽回注入金融體系的大筆資金。他說央行必須仔細觀察支撐經濟的額外行動,如何影響支出決議與通貨膨脹預期,而後再決定出場策略。
Fed擁有必須的工具,停止刺激經濟措施,他說。支付銀行存款準備金利息,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他補充道。
Kohn說,如果Fed相信長期利率未適當反應停止振興經濟措施,亦可考慮出售長期資產。
==
10.外資匯入 新台幣勁升1.76角 收32.2元今年新高 爆27億美元大量
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今(30)日上午至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指出這波新台幣升值確實是外資匯入所致,激勵早盤即勁升 2.19角,最高來到 32.157價位,午盤過後再度升值至今日最高的 32.110價位,狂升 2.66角,續創今(2009)年新高,外匯交易員指出,央行雖明顯在尾盤阻升新台幣,但終場仍升值 1.76角,收 32.200元。
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376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32.110元,最低價為 32.376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22.0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5.18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27.26億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由於今日是第 3季的最後 1個交易日,出口商季底做帳大量拋匯,以及台股盤中大漲逾百點,外資持續匯入,還有預期新台幣升值等多方因素的帶動下,新台幣匯率最高勁升 2.66角,不過,央行於尾盤急拉新台幣匯率,使得新台幣匯率終場升值 1.76角,收 32.200元。
對於新台幣匯率是否被低估,彭淮南於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從未有任何暗示新台幣匯率的談話,而且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已經快回到央行的目標區(target zone)內,對於未來新台幣匯率走勢,則依市場供需決定,如偶發性因素或不正常因素干擾,央行才會進場調節,而且央行絕對不會為了盈餘而去操作匯率。
彭淮南在今日的央行業務報告中指出,新台幣匯率此波升值原因,主要是受到外資匯入及銀行賣出部位的影響,導致外匯市場供過於求,但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大於新台幣的升值幅度,使得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降至 36個月移動平均值以下的 5%範圍外,顯示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相對仍強。
市場上普遍認為新台幣匯率將有一波補漲行情,在預期自我實現下,更吸引外資匯入炒匯,想要股匯市兩頭賺,彭淮南也發現到這點,除了強調新台幣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外,也會密切注意外資匯入情形。
雖然央行手握 3254億美元外匯存底,但台灣景氣逐漸升溫,外資持續匯入下,面對新台幣升值的趨勢,央行還是備感壓力。
--
請與前篇配合服用。
很明顯美國也不會放任美元狂貶,遇到通膨危機一旦升息,又會拉很多熱錢回去。
所以我依舊建議,有閒錢的人,換一點換一點美金。
幾個月後的報酬率應該是不錯的。
==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10/1
鈴聲大作
哈哈,因為沒拍什麼鳥啊~~
(然後就來附個有鳥的圖)
我順便罵個髒話……我剛打好的文章無緣無故蒸發了……
==
今天沒有什麼事情特別的要做。
早上九點多去註冊,很快就結束了。
大概十點左右就已經開始沒事情可作。
於是我在外頭隨便拍了幾張照片,實在不知道要拍什麼鳥。




拍照拍得很認真吧,還真的有鳥勒。
在外頭閒晃的時候,發現卡布奇諾才賣六、七十塊台幣。
雖然這店家是商店兼差賣咖啡,類似台灣的City Cafe一樣。
可是英國的物價高出台灣這麼多,咖啡價錢竟然差不多。
這點真是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附圖~~

然後在圖書館遇到Jeff,我覺得他真的超面熟的。
除了知道他是TKU,也住桃園之外。
終於逼問出他的高中,原來也是武陵人。
但是看名字倒是真的沒印象就是了。
無所謂,我認臉不認名字。
中午煮飯發生了兩件很糟的事情。
第一件事,我發現包心菜韌得跟什麼鬼一樣。
嚼到我下顎要爛掉了還嚼不爛。
看來用炒的真的不行,即使我炒了很久還加兩次水,效果不好。
如此難吃,我還是吃完了四分之三,喔耶,節省王。
第二件事,當我煮完飯之後,警鈴開始響起。
嚇得我立刻穿好鞋子準備逃難,還好只是警示不是真的警鈴。
大概是太熱,當我把暖爐關掉大開窗戶通風之後,鈴聲立刻就安靜下來。
這件事害得我晚上不想煮飯。

最後,踢爆大家對國外留學的美夢。
沒有什麼漂亮的……
在這裡我現在覺得就像是在政大唸書一樣,一切都還蠻類似的。
只是房子蓋得很有一致性,看起來比較不錯,
外國人看多了也膩,跟一般人差不多。
但是呢,滿地煙蒂,到處都是垃圾桶和資源回收桶,但是草地上還是一堆垃圾。
啤酒瓶、塑膠杯、吃一半的三明治,什麼都有。
來這裡真的就是語言跟文化衝擊,並且提昇自己的眼界。
其他的部分,實在是喔……
==
今天就這樣吧,發生的事情實在真的不多。
有緣再說。
寫網誌寫得我好想睡……
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9/30
奇怪,匯市新聞遲遲不出現。
沒關係,我也終於撐到十一點了……
等等貼完新聞來好好睡一覺。
明天早上忙著註冊之後又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了,多看多寫吧。
==
1.能源盤後─消費者對經濟仍有疑慮 原油小幅收低
近幾日上漲的原油價格於周二漲勢受阻。報告顯示消費者仍擔憂失業,且更多證據顯示美國原油供給增加,為市場帶來壓力。
紐約11月原油下跌13美分,收於每桶66.71美元。
自2月以來,原油價格已上漲一倍,華爾街達六個月的漲勢及美元轉弱,拉抬了原油價格。美元兌歐元接近過去一年低點,使得以美元計價原油變得較為便宜。
但是過去二周,原油每桶下跌了約6美元。雖然美國人開車里程數上升,但供給持續增加,需求則仍不佳,為市場利空。
美國8月失業率上升到了26年高點,周五美國將公布9月失業率,預期可能惡化。
同時,美國錯綜的經濟數據,亦影響了原油價格。
儘管美國7月房價連續第三個月上升,但美國工商協進會周二公布,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降。
消費者信心指數較經濟衰退最嚴重時已有所上升,但仍僅為歷史標準的半數。
分析師說,對經濟的擔憂使得能源價格受阻,原油價格必須進一步下跌,否則原油與汽油庫存將持續增加。
周三,能源資訊局(EIA)將公布能源周報,預期將顯示原油庫存增加逾200萬桶。
上周報告顯示,原油與原油產品庫存大幅增加,導致了油價近來下跌。
==
2.不滿日元強勢 日本暗示干預 美元兌日元上漲
美元兌主要外幣周二上漲。日本財務大臣暗示可能干預,阻止日元上漲,美元兌日元因而走高。
美元兌大多外幣均小幅上揚,歐洲股市與美國股指期貨下跌,使得美元獲得避險買盤支撐。
日本財務大臣藤井裕久周二說,日元漲勢小幅過度。他並指出:「如果日元到了不正常水準,我們可能採取不同的行動。」
這是藤井裕久連續第二天發表談話,對市場預期新日本政府不在意日元上漲,提出反駁。
美元小幅上揚至89.96日元,周一為89.62,稍早高點突破90.10日元。
衡量美元兌一籃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漲至77.111,昨日為76.904。
英鎊兌美元與其他貨幣強勁反彈,英國工商聯盟公布零售銷售上升至五個月高點,提供了英鎊支撐。
--
小英有支撐,但是我覺得只是短撐。
英國現在看起來表現搞不好比美國還弱,可能要跟小英說一下掰掰了……
==
3.美國併購案大增 對股市有何影響?
在股市漲勢再起的支撐下,一度沉寂的併購市場也重新熱絡了起來。新的一周引進了逾300億美元的併購案件,這使得本月份宣布的併購案件總額已接近2000億美元,遠高過8月的1250億美元。9月雖有改善,但仍不及去年同期的接近2640億美元。
投資人認為併購案件增加,顯示企業主管對業務展望已經轉佳,這具有多方面的利多意涵:
1.企業擺脫了不利的態勢,開始籌劃未來。
2.各公司已可自資本市場獲得融資。這對金融體系的健全,可能屬於更為重要的訊號。
3.被併購公司的投資人,獲得了豐厚的報酬,因為大多併購案皆出現健康的溢價。交易員因而不斷找尋下一家可能被併購的目標。
分析師說,併購案增加,是股市上漲的結果,而非經濟成長的前兆。較為明顯的一點在於,現在正值週期的中間水準,可能還會持續數月,非僅數周。
==
4.美國企業主管預期銷售增加 但許多公司仍無意徵人
一項衡量美國大型企業107位執行長預期的指數上升到了今年高點,逾半數預期未來六個月,銷售將成長。但他們的資本支出展望仍然接近停滯,40%預期將進一步裁員。
商業圓桌組織(Business Roundtable)周二說,9月執行長展望指數上升至44.9,6月為18.5。3月,該指數為-5,創2002年該指數開始調查以來最低水準。該指數若低於50,代表經濟緊縮。
該組織董事長Ivan Seidenberg說:「現在,我們開始見到銷售逐漸上升,但並未到足以讓資本支出或就業增加的水平,」
6月,有46%的執行長預期未來六個月,銷售將下降。但最近一期的調查顯示,51%預期未來六個月,銷售將上升。同時,有23%預期沒有改變,26%預期銷售將下降。
至於工作,這份執行長的調查報告顯示,許多執行長仍預期失業將進一步增加。目前美國失業率為9.7%,預期今年將達二位數,且未來幾年將難恢復正常水平。
該調查亦顯示,40%的執行長預期未來六個月,他們公司的員工將減少,47%變為不會改變,13%預期增加。
商業圓桌組織是美國大型企業執行長所聯合組成,他們年營收合計逾5兆美元,員工總人數近1000萬人。
==
5.英國統計局:第2季最終GDP修正後縮減0.6% 創史上最大跌幅
英國統計局周二 (29 日) 宣稱,英國第 2 季經濟萎縮程度略低於先前預期,然而仍創下自 1955 年資料始記以來,最嚴重的年度衰落紀錄。
英國第 2 季的 GDP (國民生產毛額) 最終核實數值縮減 0.6%,略少於先前市場估計的 0.7% 萎幅。
統計局在聲明稿中提到:「此次修正數據,絕大部分原因在於營造竣工數量高於先前預期。」
不過報告數據另顯示,和修正前數據雷同,GDP 與去 (2008) 年同期相比,縮減幅度達 5.5%。
依照《Dow Jones Newswires》上周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先前預期第 2 季 GDP 為較上一季縮減 0.6%,且比去年同期少掉 5.4%。
統計局表示,國內第 1 季 GDP 較上一季的下滑幅度,經調整後由 2.4% 加深到 2.5%,是自 1958 年第 2 季以來最劇烈的跌幅,主要肇因在於服務業產值表現疲軟低迷。
去年 GDP 的整體成長比率,本次也遭向下修正,由 0.7% 降至 0.6%。
==
6.第七度降息 俄羅斯央行利率砍至10%
在俄羅斯從史上最大經濟萎縮中復甦之際,為了刺激這個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國的放款業務,央行決議調降關鍵利率0.5個百分點。
俄羅斯央行今天在官網上宣布,再融資利率從10.5%下調至10%,附買回利率從9.5%調低至9%,明日生效。
從4月24日算起,包括9月14日降息25個基點在內,央行已經七度降息。
央行表示:「經濟實質部門的貸款利率還是相對較高,進一步降息措施取決於為刺激放款、提振經濟成長、考量通膨趨勢創造有利條件的需求。」
財政部長Alexei Kudrin今天在一場於莫斯科舉辦的會議中告訴投資人,在第二季經濟負成長10.9%後,俄羅斯的經濟已經擺脫衰退。
為了協助走出衰退陰霾,最近5個月期間,央行已經將在融資利率砍掉3個百分點。
央行副總裁Alexei Ulyukayev今天說,在可預見的未來,通膨減緩將允許俄羅斯央行進一步降息。他指出,今年到目前為止,通膨年率降至11.2%,年底前可望降到11%以下。
--
看到俄羅斯一直降息,就覺得該國情況很差。
但是降息這件事情又算是一件利多,可以再等待一下。
反正不要拖太久就是,這應該會是爆炸的第一個股市。
==
7.台股大漲 出口商季底作帳拋匯 新台幣升值9.9分 收32.376元
今(29)日新台幣匯率受到台股大漲 145點,以及出口商持續季底做帳拋匯的影響,終場升值 9.9分,收 32.376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475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361元,最低價為 32.475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8.44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13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1.57億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國際美元在一波谷底反彈後,今日相對呈現弱勢,反觀亞洲貨幣表現亮眼,新台幣匯率則是受到台股大漲,外商銀行賣匯,以及出口商季底作帳拋匯的影響,終場升值 9.9分,收 32.376元。
台灣央行資料顯示,去(2008)年底以來,由於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對美元升值幅度大於新台幣的升值幅度,使得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降至 36個月移動平均值以下的 5%範圍外,顯是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相對仍強。
不過,總經研究員表示,偏低的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除了反映先前新台幣匯率超貶外,也代表新台幣匯率被低估,若央行以匯率先行的方式來適度緊縮貨幣政策,則新台幣匯率後續可能產生一波補漲行情。
==
止住睡眠……
可能我天生就有一睡十幾個小時的神力吧。
==
早起,太早起。
昨天又在七點昏迷,強迫自己在十點起來,十二點還是就寢了。
只好在五點醒來,看一下台股收盤。
看來睡飽一點的策略沒有用,還是容易想睡覺。
現在決定改採撐到十一點再睡的方案,看看會不會改善一點。

今天再次被問路了。
五天之內,被問了四次路,在學校被問三次,在鎮上一次。
我的人生中就是充斥著被問路的命……
看來我的臉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就是一個問路臉吧。
在台灣也不知道被問路問了幾百次了……
認識了新朋友Macus,我非常確定他的名字不是這樣拼。
哈哈哈哈,因為他是德國人,德文我可不懂。
下午跟系上同學開始哈拉打屁,我的老天,超過三分之二是華人吧。
怎麼會這樣子~~~
看來要在研究所學生中多認識一些非華人,是有一點困難。
這點我會在好好想一想該怎麼辦才是,出門在外,衝一個沒在怕。
之後單獨行動比較多的時候,就是我開始不要臉之時了~~
喔,然後下午打屁時間學校有提供飲料和茶點。
我喝了五天來第一杯咖啡,品質還算不錯呢~~
這種奢侈品真的要多多珍惜啊,唉。
中午又吃義大利麵,今天改良的部分,是加入了洋蔥跟用奶油來料理。
最後還灑入了胡椒粉,我必須很誠實的說,又進步啦~~哈哈。

晚餐早就決定好要怎麼吃,所以並沒有花太多時間思考。
將之前買的雞腿去骨、去皮,沒辦法,外國人似乎都不吃皮,所以皮上的毛完全沒拔乾淨。
大概就是機器處理的吧,這點還是台灣攤販樂勝~~
將雞腿肉切成小塊,煎至焦黃,起鍋喔耶。
再放入無敵的泰國雞醬!!超好吃的啦~~
青菜就讓我快要撞牆了,空心菜的品質不是很好,可想而知。
我挑完菜之後,下鍋去炒,整體看起來還不錯。
結果吃的時候像草……真懷念家裡那個有茶香的空心菜。
果然家裡的青菜品質高高高高高高高高得不得了。

目前還是沒有太多事情發生,暫時就這樣吧!
各位,回報完畢!
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9/29
反正我有空,新聞還是可以貼一貼。
赫然發現到了英國之後反而天天有文章耶。
真是好事,也真是個好孩子。
就像我之前對自己所期許的,希望自己可以無聊時就寫寫文章。
開心也寫,不開心也寫,累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停地寫,才會進步。
==
1.紐約匯市─預期日本將讓日元升值 日元上漲至八個月高點
預期日本新政府將允許日元升值,日元兌美元因而上漲至八個月高點。
2月以來,美元首度跌破89日元,日本財務大臣藤井裕久說日元走勢未過度。歐洲央行總裁Trichet說,強勢美元極度重要,美元兌歐元因而創近四周來最大漲幅。
分析師說,日本財務大臣喊話壓低了干預匯市的風險,預期日元兌美元將走強。
台北時間04:07 日元報89.62兌1美元,9月25日為89.64,稍早觸及88.24,創1月23日以來高點。日元上漲0.6%至130.90兌1歐元,盤中觸及 129.83,創7月14日以來高點。美元上漲0.9%至1.4565兌1歐元,創9月1日以來最大盤中漲幅。
英鎊兌美元連續第四天下跌,下跌1.1%至1.5771美元,創5月22日以來低點。8月6日,英國央行擴大資產買進計劃500億英鎊至1750億英鎊,壓低利率,至今英鎊下跌了5.5%。
--
小英徹底崩盤,這教我情何以堪?
有錢就回補小英?
可以在之後考慮這樣的資產配置,買進一些英鎊跟美元。
從我出國前的一個禮拜到現在,真是瘋狂的往下挫……
==
2.能源盤後─美元自高點下滑 原油期貨反彈 收高82美分
原油期貨上周下跌逾8%,今日反彈收高1%。美元自早場高點下滑,伊朗試射短程飛彈後,國際局勢緊張升高,均有助支撐原油反彈。
分析師說,中東供給不定通常會支撐原油市場。但因世界原油庫存仍高,原油漲勢仍具壓力。
紐約11月原油收高82美分,或1.2%,至每桶66.84美元。
原油期貨上周下挫,創逾二個月來最大單周跌幅,美國經濟數據錯綜,引發了原油需求不佳的擔憂。
==
3.英國央行設法控管利空 英鎊仍下跌
管英國央行設法控管其總裁上周談話帶來的利空,但英鎊周一仍遭遇壓力。英國央行總裁King上周說,疲弱的英鎊有助英國經濟恢復出口平衡。
最近交易中,英鎊報1.5857美元,下跌0.6%,稍早下跌至1.5769美元,創新四個月低點。
歐元兌英鎊仍上漲0.3%至92.31便士兌1歐元,盤中上漲至六個月高點92.87便士兌1美元,但並未能測試93便士技術性壓力水準。
分析師說,這就是歐洲央行或Fed官員從來不會直接表明匯率政策的原因。
周日時報報導指出,不願具名的央行官員堅稱,King的談話遭到匯市誤解。他們說,King的談話並不表示英鎊應該進一步下跌。King的談話只是表示,已經出現的英鎊下跌走勢,有助提高出口。
英國財務大臣Darling上周五告訴記者說,King的談話並無新意,政府不會刻意讓英鎊疲弱。
==
4.澳洲央行:衰退已較預期放緩 將在適當時機升息
由於需求逐漸升溫,仍處紀錄低點的利率可能導致經濟失衡,澳洲央行今 (28) 日暗示,將在「適當時機」升息。
澳洲央行行長 Glenn Stevens 表示,經濟衰退的情形已較預期放緩,先前為大幅削減資本支出實行的計畫有重新考慮的必要。他並補充,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有效地支持了需求。
「私人需求增長,先前的財政和貨幣支持方案需在適當時機退場。」但他拒絕透露利率回復正常水準的時間。「貨幣政策方面,銀行已表示隨著經濟持續恢復,利率會在某個時候脫離目前異常的低水平。」
本月數據顯示,澳洲總體經濟至今年 6 月成長 0.6%,是已開發國家中最高者。企業公司也上修了 Q4 支出預期,以及 2009/10 年的投資計畫。
商業和消費者信心也從今年較早的低點大大回升,就業市場更明顯維持在良好狀態。
澳洲央行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將於 10 月 6 日召開會議,但會中達成加息決議的可能性不高。分析師指出,經濟刺激措施的影響在未來幾個季度內將逐漸消退,澳洲央行擔心消費需求會因此出現疲軟。
8 月零售銷售數據,以及私人部門的信貸數據將於 30 日到期,可從此判斷需求復甦的程度。
摩根大通(JPMorgan;JPM-US)首席經濟專家 Stephen Walter 表示,「本週的數據若意外疲軟,可能延後升息的時間;但我們可以確定,澳洲央行已經準備開始解除目前慷慨寬鬆的政策,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破壞經濟平衡。」
在政府推出 520 億澳元 (450億美元) 的刺激方案時,澳洲央行便下修現金利率至「緊急機制」的 3%,包括為促動房市發放的現金補助。
Stevens 指出,在商業週期仍處復甦階段時,就必須先行做出調整;財政和貨幣政策需要廣泛的一致性。此外,通膨目標將持續引導利率的調整。
「若利率保持在低點過久,不平衡必會出現。」他說。
而隨著大環境逐漸脫離不景氣,分析師表示,超低現金利率已不再需要。
瑞銀(UBS;UBS-US)首席經濟專家 Scott Haslem 預期,11 月的會議可能會小幅上修現金利率 25 個基點,接著 2010 年 2、3 月也將延續上調。
「今年升息的關鍵在積極的復甦跡象,如零售銷售數據。未來數月內,失業率僅會輕微上揚,全職工作機會停止減少。」
==
5.蕭萬長:政府不會只和大陸簽ECFA 會和歐美日簽FTA
副總統蕭萬長表示,目前台灣經濟的指標均朝正面發展,不過民間的景氣仍未回復信心,政府推動新鄭和計劃,一方面和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一方面也會和東協、歐美日等國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
蕭萬長出席全球台商第101屆年會時表示,政府一方面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同時也加強與他國簽訂FTA,政府並非僅有興趣與中國大陸協商簽訂ECFA而已,同時也要與其他國家,包括東協或歐洲、美國、日本與中南美洲等發展FTA合作關係,如此一來,新鄭和計劃推動起來才會有更好的效果。
蕭萬長說,日前許多世界性經濟機構,例如世界銀行表示,全球景氣已開始由衰退逐漸復甦,換言之,由V型谷底慢慢反彈,這是項好消息,亦即代表努力已產生效果但這些效果是否可以很快恢復榮景,還有一段時間需要加強。
蕭萬長表示,目前台灣經濟的指標均朝正面發展,世界銀行也認為台灣的經商環境已有很大改善。亞洲開發銀行近期則發表台灣景氣將自明年開始由負轉正,但是民間的固定投資迄今仍呈現負成長局面,而且比重頗高,代表民間的景氣仍未回復信心,大家還在觀望、遲疑當中。
蕭萬長指出,政府推動的重點在鼓勵國內民間投資,政府為讓海外資金回流,也為鼓勵外資來台,一年多來在法令規章方面力求簡化鬆綁,賦稅上也進行改革,將遺產稅及贈與稅由原本百分之50降為百分之10,改革後8、9個月來,發現資金回流現象增加,表示其效果顯現。
蕭萬長說,政府計劃了六項重點產業: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文化創意、觀光旅遊、醫療照護等六項新興產業,創造台灣經濟新前景。
蕭萬長說,台灣產業發展方向一定要做調整,也就是找出台灣核心競爭力:研究發展與創新理念;市場行銷與品牌。明年開始,產業創新條例將取代產業發展條例,凡是所有產業對於創新研發與品牌進行投資的項目,將可免稅。以此朝向全面性的品牌行銷與管理而努力,相信日後台灣的產業將可呈現新的面貌。
--
副總統,希望你不要嘴砲啊。
現在重點是ECFA內容為何,要讓大家檢視。
別拿了未來換來短暫十年利益而已。
更重要的是,中國會這麼容易讓你跟其他國家簽FTA嗎?
==
6.國際美元走強 出口商作帳拋匯 新台幣小貶4.7分 收32.475元
今(28)日新台幣匯率受到國際美元走強,但月底出口商適逢做帳拋匯,新台幣匯率狹幅區間震盪,終場貶值 4.7分,收 32.475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470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370元,最低價為 32.475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27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0.27億元。
美元指數由上周三(9/23)由今(2009)年低點 75.827展開谷底反彈,截至傍晚 17:00為止突破 77,造成此波美元指數反彈,最主要是受到歐美央行接續表示將緊縮向金融體系注入美元流動性的步伐,以及美國近期經濟數據表現不如市場預期,再度提升的美元避險需求。
外匯交易員指出,近日國際美元走強,加上外商銀行小額買匯,以及出口商適逢月底做帳拋匯等因素相互影響,台北匯市陷入區間狹幅盤整,要出現大幅的升值或貶值力道都不夠,也使得今日新台幣匯率區間震盪,終場小貶 4.7分,收 32.475元。
==
看圖說故事
學校整體而言,就是很有一致性。
或者是說這個小鎮的建築物都很有一致性。
如此一來,看起來就十分好看。
另外一方面,草地、樹籬都維護得很好,不會有雜亂感。




這是我住的宿舍。
網路很快就能接通,算是很有效率。
拿完帳號密碼之後,經過簡單的手續,大約十分鐘就可以開通了。
立刻跟老媽Skype一下。

把房間整理過後,當然要整齊才符合我一貫的風格。
整齊不是指看得到的地方而已,看不到的地方也要很優才行。








吃飯都吃得很隨便,東西太貴了需要一段時間適應。
但是spaghetti越來越進步是真的,增加了食材看起來就是比較好吃。


Lu幫了我超多忙,也提醒了我很多事情。
而且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都盡量講英文,哈,這點有共識倒是很好。

去鎮上買東西,果然是相當便宜。
學校裡的超市簡直就是敲詐……
不過也是經過了連續兩天的購物,才知道哪間超市是最好最划算的。
Sainsbury's跟Spar兩間超市距離相差不遠,食材價格竟然可以差一倍……
不過還有一點要提的就是,該死的從鎮上提東西搭公車回來,真是要命的重。
還好以後不會像現在一樣買這麼多東西,不然每個禮拜採買我應該都會翻臉……








就降啦,至於其他的事情我覺得都是小事情啦。
譬如說退貨、開銀行戶頭、看錯標示買錯東西、在鎮上迷路還提一堆東西重得想殺人,都是小事情。
唯一一件心虛的事情,大概就是昨天在一家東方食材店買了一瓶可樂。
算一算只要二十幾塊台幣,覺得不貴就買來解饞了。
三天來第一次吃零食類的東西,喝下肚之後覺得罪惡感很重=.=
寧可喝牛奶或果汁或水,這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東西才對啊。
所以我還是會好好反省的……
不是說要亂省錢,只是不該花的不要花,乖。
之後還是該寫一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才是……
有時候覺得在這裡發生了很多事情好像很有趣。
仔細想一想,這些鳥在台灣也會發生啊,沒啥了不起。
我已經太愛寫流水帳了,還是少寫一點的好。
2009年9月27日 星期日
飛飛飛飛,飛到英國。
==
掛在嘴上許久的9/25終於來了,一邊整理行李,一邊胃痛。
我還是害怕多過於興奮,這點顯而易見。
就像是要當兵的前夕,那種不捨、糾結的心裡。
只希望踏上旅程的那一刻,我就可以自由自在。
很早就到了機場,先是要掛行李的時候,就把自己嚇了一跳。
阿鬼把護照拿出來的時候,我誤以為我自己忘記帶護照。
還開始暗算,來回家裡這樣子時間夠不夠。
所幸,包包打開看見護照只是換了一個地方住。
我甚至一度希望乾脆護照不見,就回家睡大覺了。
哈哈哈哈,逃避、維持現狀是沒有用的。
掛完行李,跟老爸老媽還有鍾敏在一家簡餐店吃飯。
雖然話題還蠻熱絡的,我卻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大概是話題與我多半無關,而且我的心思也不在這裡吧。
想一想,乾脆早點過海關,也沒有什麼不妥。
於是,不給老媽太多機會流眼淚,我就溜進海關裡了。
我這個人是這樣啊~~不要看到人家哭,那會害我不知所措。
想不到在裡頭的免稅商店打個電話給老媽,他卻還是哭的不像話。
唉唷~~很快啦,一下就滾回台灣了啦~~
在飛機上,由於客滿的關係,我跟阿鬼沒辦法把位置劃在一起。
那阿鬼總是需要個伴啊,我也想要有人可以講個幾句話。
開始找身邊的人換位置,然而在這裡就開始感受到外國人的不友善。
問了半天都沒人願意換,最後問到一個台灣女生才跟我們換位置。
雖然位置不是隔壁,而是前後,至少比太過於遙遠要好。
轟轟,飛機飛,飛到哪裡,飛不出手掌心裡。
到曼谷還蠻快的,在這裡要重新登機。
但是泰國人的行政效率真的很……龜。
重新登機的時間delay非常久,連免費網路也很龜。
本來想打個skype報兩句平安,結果完全是不行,老哥也聽不清楚我講話。
重新登機之後,一切尚稱順利。
只是冗長的飛行時間真的相當沈悶,只能看電影、吃、睡、上廁所。
這樣子的型態很可怕,就卡在那小小的位置上。
我可以體會為什麼有人會說,長途飛機坐經濟艙會瘋掉了。
飛到一半的時候,機艙的溫度直直落。
原本在睡覺的所有人有泰半都被冷醒了,真的很誇張。
感覺只有十度吧,暖氣一點都沒有用的感覺。
無論如何,飛機終於經過長途旅行後,到了阿姆司特丹。
這裡的轉機安排真的是很不錯。
機場看起來普普通通,可是各種標示都很明確清楚。
而且只要將手上的登機證去旁邊的機器掃瞄一下,立刻可以找出登機門在哪裡。
我跟阿鬼悠閒的找到了登機門,晃了一下免稅店,最後決定坐下來喝杯咖啡。
--
要出門了,晚點待續吧。
--
開始待續,但是時間也不多,要把握一下,等下又要去鎮上。
--
原本要坐下來喝咖啡的我,因為在飛機上喝太多咖啡了,想說喝杯可樂好了。
一杯可樂要2.6歐元?真是貴得誇張了。
阿鬼點了茶也要2.4歐元,但是茶在哪,只有上來一杯熱水啊!!
這才知道茶包口味自己選,好樣的,機場的錢真好賺。
後來我們在販賣機決定吃點零食,兩條巧克力棒,一條也要1.5歐元。
(我在學校看到,一條只要0.5英鎊,鎮上超市更便宜,只要0.3英鎊……)
順利搭上了轉往曼徹斯特的飛機,我跟阿鬼相聚的旅程就接近尾聲了。
飛機上座位旁,很巧的也是台灣人,更巧的也是要去Lancaster唸書。
在飛機上才一個多小時,被阿鬼逼問了好多事情。
還好長途班機沒有坐一起,不然我人生的所有秘密不是都被挖光了=.=
下了飛機要過海關,英國人的效率真的也不是很好,說是仔細或是小心也可以。
但是我單純覺得他們只是動作很慢而已……
冗長的海關過完,拿完行李,很快就看到來接阿鬼的人。
有點不捨,但是還是要各自往前進。
我開始找學校來接我們的服務櫃臺,手上拿著地圖,跟機場怎麼完全不同?
仔細一瞧才發現,我拿的是火車站的地圖,不是機場。
所以開始尋找往火車站的路,運氣不錯,不用問人就從沒有地圖、指標很爛的機場找到去車站的天橋。
天橋真的是非常非常冗長,經過許久才到車站。
一到那邊就看到學校的接待櫃臺,還不賴。
也終於遇到在網路上聊過很多次天的Lu。
好吧,Lancaster,我來了。
==
細節實在太多,不想一一贅述。
應該還是要發生比較鳥的事情,或是比較大的事情再來寫。
不然就是來個圖文並茂,我自己也才會比較有動力,哈。
==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黑暗中的光明
直到遇見了某個人,以為從此之後世界會不一樣。
但是轉了一圈,路還是要自己走,繼續當一個獨行俠嗎?
曾經我很質疑,到底該怎麼作才是對的。
原本的動機和意圖都與現在不同,能否堅持下去,不容易。
在我一次又一次質疑自己的時候,黑夜壓得我喘不過氣。
終於在我已經奄奄一息的時候,才赫然發現,自己未曾張開雙眼。
那煉獄般的苦痛,只是想像,眼前看到的,是一盞又一盞的燈火明亮。
以為沒有朋友的我,其實被許多溫暖包圍著。
感謝,在這尋找自我的時間中,給我鼓勵,予我支持,的所有人。
如果沒有爸媽,願意咬著牙堅持一下,以我的經濟能力要來唸書,還差了那麼一點。
多一張嘴吃飯,多消耗的資源,甚至是多開車的油錢,
即使九個月以來我幾乎沒有任何工作收入,只是幫家裡做做事情。
他們依舊每天展露著笑容,從清晨我起床,直到午夜我入睡。
還有可愛的妹妹,在我幾乎沒有太多與外界實體接觸的情況下。
每天陪著我聊天的,替我更新這世界變動的,就是她。
九點一到,是兄弟在線上聊天的時間了。
大哥雖然忙於工作,仍不吝於每天跟我鬼扯。
真理越辯越明,人生也越看越清,在這段時間,我們看懂了更多。
當然,用行動和言語支持我的大舅、小舅、媽咪、蘇阿姨、李老師。
不需要多說什麼,我知道他們給了我太多太多。
朋友們,總是給予我太多太多勇氣。
國中同學們一召就來,沒有什麼多餘的言語。
這段時間,阿麟跟邵兩個人真的陪我講了很多話,也陪我作了很多事情。
高中同學們也是,雖然見面比較不容易,還是能透過網路時時關心。
尤其是阿鬼,哈,很多事情我可以慢慢補述。
小霸、書軒,兩個人總是能跟我分享一些秘密。
在這些分享過程之中,我好像更加瞭解人類的現實面。
板橋幫的大學同學,沒有忘記我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縱使只是吃吃飯、聊聊天,也很足夠。
遠在高雄的系狗,近在台北忙碌的老弟,陪著我講心事,整理自己。
一次又一次的檢討,讓我重新出發。
補習班認識的大家,也讓我體會到自己是能交朋友的。
Vito與Ray的熱情,Jenny跟Sylvia協助。
尤其要特別強調Sylvia學姐,這段時間來,聽我最多廢話的大概就是她了。
能夠不嫌棄,真是萬分難得。
還有詩婷,雖然我經常懶惰不聯絡,但她還是會記得關心我。
包括出國的日子,也記得一清二楚。
Carl更不用說,九個月快樂玩咖啡的日子,他幫助實在太大。
不求回報,給了我這又給了我那,甚至讓我體認到人生甚麼才是重要。
May在經過一段生病之後,我很高興她又健健康康了。
我們還是能像以往那樣,笑著聊天,自由自在。
智寶的大家更是太棒了。
牌桌上不是只切磋技術,也是帶著許多關心。
照顧最多的PE,真的把我當成弟弟一般。
還有Joan師傅、淑蓉、寧馨,給我適時的關心,彷彿我還是公司的一員。
在這段低潮,在這段出國前的準備期。
總是有著吃不完的飯,應酬不完的聚會。
才讓我深深感受到,原來自己有這麼這麼多的朋友,這麼多關心我的人。
甚至連出國前,在機場也有鐘敏哥哥請吃飯。
我得到的太多太多了……
謝謝大家,讓我這個笨孩子,睜開了雙眼看看世界。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9/25
就在今夜我要離去~~
雖然如此,我還是想把該作的瑣事做完。
當然也包括貼新聞囉。
昨天很不賴,趕稿子竟然只寫了不到一小時就兩千字。
果然是無愧我金牌寫手之名,這樣時薪一千還不錯。
希望晚點有空來寫這禮拜的最後一篇文章,心裡有些東西想說說。
但是怕沒空,我先說……
老媽,早知道不告訴你我的部落格網址了……
幹嘛沒事看著三個月前的文章一直哭阿~~真是多愁善感。
乖乖阿~~等著看我去英國的照片一直笑吧~~哈哈~~
==
1.紐約匯市─成屋銷售下降 避險需求增加 美元上漲
美元兌大多外幣上漲,美元兌歐元清除跌幅。美國今日公布8月成屋銷售意外下降,減少了借入美元轉投資高收益資產的需求,支撐了美元走高。
加元兌美元創二個月來最大跌幅,原油為加拿大最大宗出口商品,原油價格下跌至一個月低點,對加元構成壓力。英鎊疲弱,跌破91便士兌1歐元,自4月以來首度跌破該水準,報紙報導英國央行總裁King說,英鎊下跌有助英國經濟恢復平衡。
分析師說,目前的情況仍是,利空消息使得投資人規避風險,支撐美元上揚。成屋銷售數據便是市場的利空。
英鎊下跌達1.5%至91.57便士兌1歐元,創4月3日以來最低水準。英鎊下跌達2%至1.6023美元,創7月8日以來最低水準。
==
2.能源盤後─股市下跌與需求擔憂壓力下 原油收低3.09美元
原油期貨周四大跌逾4%,跌破每桶66美元,創近二個月收盤低點。需求擔憂與美國股市下跌,持續壓低原油價格。
美國公布8月成屋銷售五個月來首度下降,美國股市因而走低。天然氣價格則走高,政府數據顯示,上周天然氣庫存增加,但符合預期。
紐約11月原油下跌3.09美元,或4.5%,收於每桶65.09美元,創7月29日以來,近月合約最低收盤水準。稍早一度下跌至65.60美元低點。
昨日,原油下跌4%,政府報告顯示,上周原油需求疲弱,且進口增加,推高了美國原油庫存。
分析師說,原油交易逐漸陷於窄幅,突破該範圍已在預期之中。原已預期將跌破67美元,現在看來可能回檔至59美元。
能源資訊局(EIA)周三報告顯示,上周原油,汽油與其他石油產品庫存亦增加。
汽油供給下降至每日879萬桶,創1月底以來最低水準。上周原油進口平均每日980萬桶,較一周前增加10%。
分析師說,利空的EIA數據再度突顯,原油消費並未如經濟情況般復甦。
--
持續下測,阿問題是這禮拜油價都決定要漲了,期貨才跌。
台灣那個爛浮動機制怎麼不快點檢討一下……
==
3.美國8月成屋銷售下降2.7%至年率510萬棟 五個月來首度下降
美國不動產協會(NAR)周四公布,美國8月成屋銷售下降2.7%至年率510萬棟,為五個月來首度下降。
市場餘屋下降10.8%至362萬棟,以8月銷售速度為準,相當於8.5個月供給量,創2007年4月以來最低。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8月成屋銷售為小幅上升至540萬棟。7月為525萬棟。
==
4.經濟逐漸改善 Fed縮減2項緊急貸款計畫的規模
美國聯準會 (Fed) 周四宣佈,由於經濟逐步改善,將進一步縮小 2 項緊急貸款方案的規模。
首先,Fed將縮減短期標售機制 (Term AuctionFacility,TAF)中提供給銀行的資金額度。Fed 將於10 月提供總額 500 億美元的84天期貸款,11月與 12月則各別提供 250 億美元的 84 天期貸款,但自明年初起,這些貸款的期限將縮短為 28 天期。
至於目前所提供的 28 天期貸款,到明年 1 月為止,Fed 將維持每月提供 750 億美元的貸款。
Fed亦表示,目前正考慮是否將 TAF 信貸機制轉為永久服務項目,將針對此相法徵求市場意見。
另一方面,歐洲央行 (ECB) 表示,由於需求有限加上金融狀況逐漸改善,ECB自 10月 6日起將停止提供 84 天期的貸款。
此外,Fed亦正縮減另一項計畫的規模,亦即投資銀行暫時以風險資產交換財政部安全證券的計畫。
Fed表示,10月份將提供價值 500 億美元的財政部證券,較目前提供的 750 億美元縮減,而 11 月份和 12 月份則再度降低至各別 250 億美元。
由於經濟逐步脫離衰退,邁向復甦,Fed正漸漸縮小刺激經濟方案的規模。先前,Fed提供企業和銀行這些刺激經濟方案,以對抗 1930 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Fed主席伯南克周三表示,Fed將減緩收購 1.45兆美元房市債券的計畫,該計畫目的係壓低房貸利率,以支撐房市。
--
過與不及都不好,但是真的經濟復甦了嗎?
我一直認為只是終於摸到谷底了,要往上爬哪有這麼容易。
太早收手只會造成很多專家所預測的W型出現而已。
==
5.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2.1萬至53萬人 創7月以來低點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上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至7月以來最低水準。
9月19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2.1萬人至53萬人,創7月11日結束當周以來低點。
接受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上升至55萬人。
前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修6000人至55.1萬人。
四周平均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1萬人至553500人,創1月底以來低點。
9月12日結束的一周,美國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減少12.3萬人至614萬人。
四周平均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減少1250人至619萬人。
==
6.經濟情勢改善 德國Q4發債規模縮減22%
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表示,由於資金需求降低,第4季計畫發行的債券縮減22%。
聯邦金融監管局(Federal Finance Agency)今天在聲明中指出,第4季將出售590億歐元(870億美元)的債券,包括330億歐元公債與260億歐元票據,到期時間為12個月或者更少。
歐洲政府今年史無前例的債券銷售,透露出協助這個地區的經濟從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衰退中復甦的跡象。
慕尼黑經濟研究機構Ifo今天公佈,德國9月份企業信心揚升至12個月高峰。
Commerzbank AG固定收益策略師David Schnautz強調:「預估資金需求高於實際上所需要的,這賦予了金融監管局縮減供給的空間,大幅縮減票據發行規模是相當正確的事,短期債券市場已經很擁擠了!」
聯邦金融監管局今年3月推估,第4季債券發行規模達760億歐元。
金融監管局在官網中說:「債券發行額度進行調整,是基於籌款環境改善,以及金融穩定基金(Financial Market Stabilisation Fund)借款需求減少。」
==
7.英國央行總裁:英鎊疲弱有助恢復經濟平衡
根據周四出刊的Newcastle Journal報紙報導,英國央行總裁Mervyn King在接受該報訪問時說,英鎊在外匯市場中下跌,有助英國經濟恢復平衡,但出口方面仍需進一步強化。
「我談了約十年之久的英國經濟恢復平衡,是非常有其必要的。我認為匯率下跌,將有助此一過程,但毫無疑問,我們現在最需見到的,是將資源轉移至出口--無論是直接出口或以產品形式出口,降低貿易赤字,」他說。
最近交易中,英鎊下跌0.6%至1.6225美元,歐元上漲1.1%至90.96便士。
==
8.IMF總裁:將上修全球經濟預估值 今年的表現比預期還要好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Dominique Strauss- Kahn表示,IMF即將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測數據,將上修全球經濟預估值。
Strauss-Kahn今天接受法國電台Europe1訪問時指出:「長期以來,IMF推估2010年前半年景氣回溫。過幾天我們會提出最新數字,情況會好一點。」
他強調,2009年的表現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強勁。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IMF,目前預料今年全球經濟負成長1.4%,2010年經濟成長2.5%。IMF預計在10月1日發表最新數據。
各國政府推動振興方案,加上央行將利率調至歷史新低,這些措施均有助於世界經濟回升。Straus-Kahn說,今天在匹茲堡集會的二十國集團(G-20)高峰會,必須三思而後行,不過太早取消振興經濟措施。
他將協調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行動比作撲滅大火,認為「我們必須繼續支撐經濟,現在還不到清理的時候,我們無法完全確定大火是否已經撲滅,而目前最大的風險就是太早停止滅火」。
他表示,G-20領袖必須尋找新的成長引擎,因為美國消費者集體從淨借貸者轉變成淨儲蓄者。雖然中印兩國能填補部分缺口,卻無力全部取代。
他說:「過去一年所發生的事情在以前從未存在過,亦即前所未見的國際協調。人人都感到害怕,所以他們想要聯手合作。」
==
9.紐約時報:勘油10年有成 全球發現逾200處蘊藏
油價下挫、景氣慘澹,石油產業卻完全嗅不到低迷氣氛。運氣絕佳的油廠屢屢找到大油田,振奮了業界信心。
新覓得的油田橫跨五大洲,是過去10年來鉅額投資的成果。新技術的發展,讓勘油業者鑽入地表的深度更深、鑽破更硬的岩層。
今年以來,跨國企業及本土公司在全球各地找到超過200處石油蘊藏,包括伊拉克北部的Kurdish地區、澳洲、以色列、伊朗、巴西、挪威、迦納與俄羅斯。
光是這個月,英國BP就宣稱在墨西哥灣找到一處「蘊藏量可能當今最大」的深海油田;美國Anadarko也宣布在塞拉利昂海域找到了一處。
今年勘油狀況確實尤其順遂。IHS Cambridge Energy Research Associates統計,上半年所發現的石油蘊藏量總計達100億桶。到年底若進度不變,有機會創下2000年以來最高水準。
近幾年常有石油供給達到高峰、或產油量持續下滑的質疑,不過業界人士表示,鑽取與精煉的難度雖高很多,但很多石油還藏在地底(尤其是海床下)。他們認為,油價與技術的提升,仍是決定產油空間的最重要因素。
但總的來說,勘油還是高風險高成本的事業,若干深海油井的成本(鋼鐵價格與設備租賃等)高達 1億美元,而且只有30-50%的機會找得到油。
產業高層擔心,如果油價下跌導致勘油活動減少,未來幾年全球恐要面臨供給短缺。法國 Total執行長Christophe de Margerie就說,這種情況最快 5年後就會發生。
現實情況是,這些新油田的藏量雖然不小,但確實難和1970年代找到的巨大油田(北海與阿拉斯加等地)相提並論。
今年找到最大油田的是一家英國小公司Heritage Oil,地點在伊拉克北部的 Kurdistan地區,蘊藏量近20億桶。該公司預計在年底前再鑽一處油井。
BP於墨西哥灣找到的 Tiber油田,則證明了該處仍是美國藏油最豐的地區之一。根據估計, Tiber藏油與天然氣量合併約40-60億桶,足以應付當地消耗超過1年。
--
重點就在於石油消耗殆盡的問題,也許還有四十年之久。
中國和印度的崛起,或許會導致油價飆漲。
但是不停發現新石油礦區,也就表示新能源被投注的資金會相對減少。
在技術沒有突破性成長之後,我個人還是不看好綠能。
==
10.澳洲央行季度報告:國內銀行體質較國外同業強健 加深升息預期
澳洲中央銀行周四公佈 9 月份金融穩定回顧報告,當中樂觀認為,澳洲銀行業依舊較國際同業體質強健,能夠安度全球可能再度出現的金融衝擊。
報告指出,儘管尚未能排除未來市場轉趨惡化的可能性,但「6 個月前籠罩的嚴峻下行風險已經明顯消弭」。而雖然澳洲地方銀行的貸款虧損仍有可能增加,但其財務體質已較佳,足以度過全球金融體系可能出現的任何逆勢發展。
由於澳洲的經濟復原快速,加上在這波全球金融體系瓦解危機之前,澳洲金融市場的放貸行為本就較其他國家更謹慎,因此澳洲銀行體系在這波全球金融危機之中,僅受到些微影響。
考量到澳洲央行今日對於國內金融體系的評估普遍正面,以及其對於全球金融環境的看法改善,使得外界更加預期央行將在未來數月內,將基準利率自目前的超低點向上調升。
央行表示,由於貸款虧損情況尚未完全解除,因此銀行業面臨的環境仍充滿挑戰,且全球商業不動產部門的放貸情況,依舊格外微弱。
今日報告顯示,占澳洲金融業總放款金額一半以上的房產抵押貸款,6 月份總體逾放款比例由去年同期的 0.49% 升至 0.62%。央行並認為,短期內國內主要銀行的貸款虧損準備金支出,將達到相當平均資產的 0.6% 左右高點。
==
11.不升息!台灣央行維持重貼現率1.25%
台灣央行今(24)日召開第 3季理監事會議,跟隨美國腳步宣布不升息,維持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為 1.25%、1.625%、3.5%不變的決議。
央行為了提振國內需求、有助經濟成長,自去(2008)年 9月 25日以來曾經連續 7度降息,累計降息 9碼半,今(2009)年 3月 26日第 1季理監事會議才宣布停止連續降息, 6月 25日第 2季理監事會議同樣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加計此次,已連續 3季利率維持不變。
==
12.台灣8月M2年增8.17% 彭淮南:季調後仍在央行目標區內
台灣央行今 (24)日舉行理監事會議,仍維持現行 M2成長率目標區為 2.5%至 6.5%,並未做任何調整,但8月份 M1B與 M2年增率,分別為 22.14%與 8.17%, M2年增率明顯超過目標區的上限,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若經過季節調整計算,則 8月份季節調整過後的 M2年增率為 6.37%,仍在目標區內。
彭淮南進一步指出,央行目前沒有調升 M2目標區的規畫,但會「盡最大努力」使 M2維持在目標區內,並會注意「資產」價格的變化。
當記者問到「盡最大努力」是否意味實際上 M2成長率已經超過央行的目標區,以及「資產」是針對房市或股市嗎?
彭淮南始終不願正面面對 M2成長率的問題,而表示央行會根據未來的物價水準來擬定最適的貨幣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央行預估台灣未來 3個月的物價相當平穩。
彭淮南對於脫口說出的「資產」2字,則表示當然不是針對房市與股市,資產有很多,但一時要舉例很難,請記者朋友一起幫忙想吧!
對於貨幣政策的退場時機,彭淮南則利用「大、小車理論」來解釋,並將台灣比喻為靈活的小車,美國比喻為較為笨重的大車,小車的操控始終比大車要來的靈活,而且好調整,因此退場時機央行心中自有一把尺,而且不一定每季才開 1次理監事會議,也可以利用臨時常務理事會,每天來開會是很方便的。
對於 8月份 M1B為 22.14%,連續 2個月超過 20%,彭淮南表示,央行貨幣供給的目標在 M2,而且早期 M1B對於股市是「因」,也就是說 M1B增加帶動股市上漲,但現在已經是「果」,變為股市上漲造成 M1B的上漲。
彭淮南並透露,昨(23)日台灣本國銀行在香港合計的 19家分行,與香港的中國銀行簽訂人民幣清算協議,將可直接從事人民幣的存匯款業務,而此清算協議商談超過半年,主要還是原先的協議中將台灣列為「內地」,因此銀行團遲遲不敢與香港簽,透過央行的交涉,經過超過半年的努力,終於把文中的「內地」字眼拿掉,並順利完成簽約。
而對於台灣何時可以從事人民幣存放款業務,彭淮南則說這是雙方的事情,所以無法訂出時間,並比喻成「 2個人要結婚,不能我愛對方就好了,也要對方來愛我啊,這樣婚姻才會幸福」。
==
13..央行不升息 梁國源:貨幣政策何時轉向 才是央行決策難題
台灣央行決定利率不變,對此結果,經濟學者普遍認為正常。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即便資金面顯示過熱,但物價和景氣都還沒回到成長趨勢,加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不升息,台灣央行不升息的決定不難,但隨著景氣慢慢恢復,政策轉向時點越來越近,真正難題才到來。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陳淼認為,雖然 M1B、M2處於高點,但應屬於貨幣政策遞延效應,意即 M1B和M2的走高,正是央行年初降息導致,央行顯然允許目前游資再增加,並預期未來半年內沒有過熱跡象,因此決定不降息。
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則從內外 2個層面分析。
在台灣內部層面上,梁國源指出,台灣央行在進行貨幣決策時,要同時考慮通膨和景氣因素;在通膨因素上,台灣目前物價仍然呈現負成長,今年全年也將是負成長,即使是石油價格預估來到每桶 80-85美元的明(2010)年,台灣物價也將只有微幅成長,顯示台灣沒有通膨的預期。
景氣因素方面,寶華經濟研究院前(22)日公布台灣最新景氣動向,將今年經濟成長率上調到負3.7%,第 4季可望轉為正成長,明年更高達4.1%,但梁國源指出,儘管經濟回到正成長,明年仍未回到代表穩定成長的長期趨勢線上,技術上仍有負向缺口,代表景氣「仍然低迷」。
梁國源認為,在沒有通膨威脅下,央行可利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目前由於利率已低,不可能再降息,內部的整體考量下,自然就是「利率不動」。
第 2個外在的國際層面來看,梁國源分析,若只有台灣利率進行升息,與國際利率形成利差,將使資金繼續往台灣流動,台幣若因此繼續升值,匯率狀況將不利台灣出口。在其他國家都未升息的情況下,台灣自然較不考慮升息。
至於市場關心的資金面,梁國源指出,即使資金面呈現過熱,也是因為全球央行救市,所導致的流動性太多,在目前景氣低迷下,問題並不大,因此難不是難在今天央行的決定,難的是一旦景氣確立復甦,如何從寬鬆政策轉向中立,甚至轉向緊縮,那個時點的拿捏,才是央行決策難題。
梁國源強調,如果景氣持續向上,該時點就慢慢接近,除了需要嚴密監控,轉向也不能完全跟隨別人的方向,屆時才是真正難題的到來。
--
這是真的,現在政策要如何決定,不容易。
但是我對彭懷南有信心,我也對台灣的大量外匯存底有信心。
匯率只要維持相對穩定,那就只需要利率來調整。
==
14.配合央行「關切電話」 新台幣匯率小貶2.6分 收32.395元
今(24)日台灣央行召開理監事會,開會前夕就有動作,多數交易員上午皆接到央行「關切的電話」,再加上國際美元走強,新台幣匯率終場小貶 2.6分,收 32.395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420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380元,最低價為 32.427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4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4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0.88億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央行上午利用道德勸說的關切電話,「建議」可以回補美元空頭部位,再加上國際美元轉強,新台幣匯率終場小貶 2.6分,但由於今日央行舉行理監事會議,雖然普遍預期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匯市觀望氣氛仍舊相當濃厚。
央行今日理監事會議後,對匯率特別表示,由於主要貿易對手國貨幣,其對美元升值幅度大於新台幣升值幅度,導致新台幣對一籃通貨計算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反呈現下降,顯示出口競爭力仍強。
這也說明央行對新台幣匯率,始終維持動態穩定的態度,並使新台幣匯率升值幅度小於其他主要對手國。
==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9/24
好久沒有寫一篇文章來瞧瞧,都在貼新聞。
最後一天了……
今天還有一篇稿子要交,還有四場球賽要比。
當然啦,還得把行李給填填滿。
我想要的,我都得到了嗎?
==
1.紐約匯市─Fed降低了風險需求 美元自一年低點反彈上揚
美元兌歐元自一年低點反彈上揚。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未能增加美國經濟的信心,降低了高收益資產需求,美元的避險買盤因而增加。
美元稍早走勢疲弱,Fed表示有意壓低利率,為美元帶來壓力。隨後由於Fed決議將結束購買1.45兆美元抵押貸款擔保債券與機構債券的時間,延後三個月,顯示經濟復甦可能不如預期強勁,美元清除跌幅。
台北時間04:22 美元上漲0.4%至1.4730兌1歐元,昨日為1.4790,盤中觸及1.4844,創2008年9月以來高點。美元上漲0.3%至91.37日元。日元報134.60兌1歐元,昨日為134.76。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說,將逐漸減緩購買資產的速度,並於2010年第一季末結束此一計劃。該購買計劃原定於今年底結束。Fed決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於0%至0.25%不變,一如預期。
分析師說,初步跡象顯示,其他央行將升息,如挪威與南韓。而美國則採取寬鬆政策,未來幾個月,美元可能持續下跌。
今日稍早,美元兌日元走弱,預期20國在本周舉行的會議中,將表示美元以外的各國貨幣應走強,以協助平衡全球經濟成長。
==
2.能源盤後─需求不佳 庫存上升 原油收低2.79美元
原油期貨周三下跌近4%,跌破每桶69美元,汽油需求下降至近八個月低點,石油庫存因而上升。
能源資訊局(EIA)公布,9月18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280萬桶。汽油庫存增加540萬桶,蒸餾油庫存,包含柴油與熱燃油,增加300萬桶。
分析師說,今日所有庫存均上升,證實目前供給偏高,需求疲弱。能源市場疲弱,不屬意外,美元走強或股市下跌,亦可能引發能源市場的跌勢。
EIA數據亦顯示,汽油供給下降至每日879萬桶,創1月底以來低點。上周,原油進口平均每日為980萬桶,較一周前上升10%。
11月原油下跌2.79美元,或3.9%,至每桶68.97美元,盤中低點為68.57美元。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大漲了逾50%,並於8月25日上漲至十個月高點,每桶75美元。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今日結束了為期二天的政策會議,一如預期,Fed決議維持聯邦基金利率於0%至0.25%不變,並宣布延長購買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與公司債,由12月延長至2010年第一季。
在周報中,EIA說煉油廠平均每日煉油1470萬桶,較前一周下降2.1%,產能使用率為85.6%。
周二晚,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原油庫存增加27.6萬桶,汽車用汽油庫存增加380萬桶。蒸餾油庫存則減少180萬桶。
API與EIA公布的原油庫存使得市場大感意外。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原油庫存減少225萬桶。
分析師說,雖然經濟數據持續顯示經濟情況改善,但原油的基本面與需求仍然疲弱,投資人擔憂價格可能大幅回檔。
==
3.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 上升至5月底以來高點
由於利率降至低於5%,美國上周抵押貸款申請案件因而上升,並創5月底以來高點。
抵押貸款銀行協會(MBA)周三說,9月18日結束的一周,抵押貸款申請指數上升12.8%至668.5,創5月22日以來最高水準。
消費者房屋再融資貸款申請案件熱絡,購屋貸款申請案件亦強勁。整體趨勢對受創的美國房屋市場極為有利,該市場近來已有回穩跡象。
分析師說,新屋銷售與成屋銷售已改善,屬利多訊號。抵押貸款利率降低,對房屋市場復甦至為重要。
30年期固定式抵押貸款利率平均為4.97%,較前一周下降0.11個百分點。這是自5月22日結束的一周以來,抵押貸款利率首度低於5%。
低抵押貸款利率,高購買力,與政府對首次購屋者的8000美元稅率優惠,均有助房屋市場回穩。
但因稅率優惠將於11月30日結束,且出售的房屋多屬被扣押資產,美國房屋市場的長期展望仍有不確定性。
==
4.IMF總裁:危機還沒結束 各國應繼續努力振興經濟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Dominique Strauss-Kahn呼籲二十國集團(G-20)領袖繼續努力讓全球經濟擺脫衰退,並警告這波危機還沒結束。
G-20高峰會明天將於美國匹茲堡登場,會前Strauss-Kahn在華盛頓受訪時強調:「這次經濟復甦相當溫吞緩慢,現在就談危機已經過去,為時過早。」
Strauss-Kahn亦敦促決策者把握這次對付貿易與投資資金流動失衡問題的機會,這些問題公認是造成信貸崩跌的原因。
他說,針對縮減美國借貸、支撐貿易順差國家內需,決策者正在尋求共識,此時若賦予中國大陸在IMF中更重要的角色,將有助於促進合作。
渣打集團(Standard Chartered Plc)首席經濟學家Gerard Lyons強調:「世界經濟恢復平衡的努力一旦失敗,任何復甦都將胎死腹中。戮力全球經濟平衡發展,是種雙贏局面。」
涵蓋已開發和開發中國家的G-20,各國領導人明天將在匹茲堡集會,進行為期2天的高峰會。
Strauss-Kahn 9月21日受訪時說:「須臾之間,這種合作與經濟協調,我們站在比以前更佳的位置。對於聯手治理全球化,G-20峰會是個修補道路的機會,峰會可望發會作用。」
==
5.澳財政部秘書長:經濟衰退放緩 失業率未來不會上衝預期高點
澳洲財政部秘書長 Ken Henry 周三 (23 日) 表示,國家經濟衰退情形,現今確實偏向較為緩和,並預測失業率在 2011 年中旬時,不會上達先前預估的 8.5% 高點。
Ken Henry 的論點對政府決策而言相當具指標性,點出政府在未來數月,很可能大幅調整目前預算支出方案。
Henry 表示市場風險依然存在,不過政府需要對經濟進行全面性的刺激,以確保復甦情況能夠持續穩定。他指出:「過早施行退場機制將導致經濟風險持續不減,且失業率也將居高不下。」
Henry 認為,失業率在 2010 年末即將上觸最高點,爾後有望向下回落,此次預測時間早於先前估計的 2011 年 6 月。
他指出:「就我們預測,失業率不會達到 8.5% 的高點。」
經濟市場中風險猶存,商業投資前景「非常不穩定」,且近期收入成長趨勢相當疲軟。Henry 聲稱:「2009-2010 年間,收入成長據估將相當疲弱,因企業獲利下滑且家庭收入增長放緩。」
澳洲政府將在今年年底,發布跨年度的財務展望報告。
--
台灣也說破六的失業率會很快下降……Let's wait and see
==
6.歐元區7月工業訂單月升2.6% 連續2月上增 Q3有望正向成長
歐盟統計局周三 (23 日) 表示,7 月工業訂單連續第 2 個月增加,代表歐元區在今 (2009) 年第 3 季,季度 GDP (國內生產毛額) 可能有望正向成長。
統計局發布資料顯示,7 月新工業訂單較上個月增加 2.6%,相較之下 6 月則為月增 4.0%。數據較去 (2008) 年同期相比下滑 24.3%,6 月訂單數為年減 25.7%。
此報告成績略優於預期,上周經濟學家原本估計數據為月增 2.0%,年減 24.5%。
報告內容顯示,7 月工業訂單上揚的比率,占副產業公司總數高達 80%,副產業公司訂單增加比率空前創 5.6% 紀錄,同時除去重型運輸設備訂單以外,耐久財訂單也有 3.1% 的升幅。
非耐久財訂單部分呈現縮減,較 6 月比率下滑 1.8%。
歐盟統計局報告指出,歐元區 3 個最大的經濟體,7 月經濟狀況皆顯增長。德國訂單量月增 2.5%;法國訂單量月升 2.0%,而義大利月增比率則為 3.6%。
歐盟全體國家 7 月工業訂單月增 1.6%,較去年同期少掉 24.9%。
==
7.法國9月商業信心指數升至85 連續6個月呈現增長
法國統計局 (Insee) 周三 (23 日) 表示,法國 9 月商業信心指數連續 6 個月呈現增長,乃受益於訂單數量回復增加。
根據統計局資料顯示,9 月企業信心指數自 7 月的 79 上升到 85。8 月分統計局未發布此項資料。
本次數據結果優於《Dow Jones Newswires》分析師預估的 81。
法國商業信心在 3 月時跌至谷底,當時數據為 69。
==
8.法國8月消費者支出連續兩個月意外下滑 月減1% 年萎1.3%
法國統計局 (Insee) 周三 (23 日) 表示,法國 8 月消費者支出連續第 2 個月意外下滑,顯示對此歐元區第 2 大經濟體系而言,失業情況已成為相當大的負擔。
法國 8 月家庭製成品支出較 7 月減少 1%,同時較去 (2008) 年同期縮減 1.3%。本日統計局同時公布 7 月資料,7 月數據月減 1.2%,較去年同期下減 0.5%。
統計局指出:「在耐用品、紡織品、皮革和其他製成品方面的消費減少,是 7-8 月消費者支出縮減的主因。」
法國政府補助鼓勵購買汽車,在今年前 5 個月成為促進銷售的動力,然而汽車消費在 7-8 月各自下滑 3.9% 和 1.2%。
==
9.新台幣匯率創下今年新高! 升值1.7分 收32.369元
今(22)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早盤受到美元走弱與外銀拋匯的影響,雖然午盤過後央行阻升意圖明顯,但還是創下今年新高,終場升值 1.7分,收 32.369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386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315元,最低價為 32.386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4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4.1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1.58億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由於持續受到美元走弱,以及外銀拋售美元的影響,推升新台幣匯率走勢,再加上美國Fed即將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而央行尾盤調節阻升明顯,雖然新台幣匯率小升 1.7分,但仍創下今年新高。
總經研究員表示,新台幣匯率創下今年新高一點也不意外,而且根據歷史經驗,每年 11月至隔年 3月為外資買超及匯入高峰期,若再加上兩岸政策利多,則新台幣匯率還有一段升值幅度。
==
2009年9月22日 星期二
9/23
倒數倒數,該作的事情應該都作完了吧?
採買、吃飯、收行李,還有我要拿下亞洲職棒大賽的冠軍!!
終於拿到全家福照片了,看起來真是很優,跟之前拍的有很大差異啊哈~~
每天唯一的事情就是寫個幾句,貼個新聞,感覺有在動著。
當寫手,幫忙打字,總是比較沈悶了點。
最後兩天,加油!
==
1.紐約匯市─全球經濟復甦引發高收益率需求 美元下跌
美元兌歐元三天來首度下跌,並創新一年低點。證據顯示全球經濟復甦,促使投資人買進投機性高收益資產,美元避險買盤消退,價位下跌。
美元兌紐元跌幅最大,美元兌澳元亦下跌,國際開發銀行說,今年該地區經濟體擴張較預期為快。巴西里耳上漲,Moody’s將巴西信用評等調高至投資級。
分析師說,就經濟復甦而言,資金將撤離美國,轉進機會較佳地區。
20工業國領袖定於9月24至25日在匹茲堡舉行會議,預期可能呼籲降低全球貿易赤字,可能使得美元對手貨幣進一步上漲,美元亦因而疲弱。
--
這標題好爛,每次都差不多是這種標題。
還不如不要寫……
==
2.能源盤後─預期上周庫存下降 原油收高1.84美元
知名企業一致選擇HiNet IDCwww.idc.hinet.net透過HiNet最大網路骨幹及全國最多用戶提供專業穩定服務。企業資訊委外首選!
原油期貨周二為四個交易日來首度上漲,突破每桶71美元。美元疲弱,股市上漲及預期美國原油庫存進一步下降,支撐了市場氣氛。
分析師說原油數據周報可能顯示,由於進口仍然偏低,上周原油庫存再度下降。美元周二再度下跌,美元兌歐元下跌至一年低點。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開始了為期二天的會議。
紐約10月原油上漲1.84美元,或2.6%,至每桶71.55美元。10月原油周一下跌逾3%,跌破每桶70美元。
11月原油收高2.6%至每桶71.76美元。
分析師說,美元再度有賣壓,且股市走強,支撐了今日原油走勢。基本面在能源市場遭到忽略。
在華爾街,美國股市自周一的跌勢中反彈, S&P500 指數上漲約 0.6%。
外匯交易方面,歐元上漲至1.4821美元高點。美元指數下跌0.8%至76.147。美元疲弱通常會拉抬以美元計價商品價格,如黃金與原油,因為對持有外幣投資人而言,價格變得更為便宜。
能源資訊局(EIA)將於周三公布上周能源庫存,為投資人所重視。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預估,9月18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減少225萬桶。
分析師預期煉油廠產能使用率亦下降,汽油庫存預估增加8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150萬桶。
==
3.FHFA:美國7月房價較6月上升0.3%
美國聯邦住宅金融局(FHFA)周二公布,美國7月房價較6月上升0.3%。
但7月房價較去年同期下降4.2%,較2007年4月高點下降10.5%。
7月房價相當於2005年3月水準。
6月房價由上升0.5%下修至上升0.1%。
在九個地區中,有五個地區房價上漲,太平洋各州上漲1.6%,漲幅領先。
==
4.加拿大7月份零售銷售意外下滑0.6% 遜於預期
加拿大統計局周二公佈,零售銷售經過連續 2 個月強勁上揚後,7 月份意外較前月下滑,係因汽油價格下滑,以及超市和家用電子產品商店的銷售表現疲弱所致。
7月份銷售下滑 0.6%,遠遜於分析師預期的 0.6%升幅。5 月份和 6月份的銷售分別上升 1.1%和 1.0%。
新車與二手車銷售呈現溫和成長,扣除汽車項目後,銷售下滑 0.8%。依據銷售量而言,整體銷售量月減 0.1%,與去年同期相較則下滑 4.9%。
統計局表示,汽油價格下滑 3.4%是拉低 7 月份零售銷售的主因,過去 4 個月裡的 3 個月中,汽油價格是抬升銷售數據的主要原因。
消費者花費在食物和飲料商店的費用減少了 1.5%,可能是因為今夏較以往同期的溫度低,減少了各城市在烤肉季節時的消費。7 月份家庭電子產品和應用產品銷售月減 2.5%,6月份銷售時期因有新手機產品導入市場,因此銷售表現較好。
==
5.紐西蘭脫離經濟衰退 第2季GDP升0.1%
紐西蘭終於擺脫了3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家統計局公佈,受益於消費者支出及原木、乳製品出口上升,紐國第二季GDP(國內生產毛額)增加0.1%,為6季來首度正成長。
外界預估,紐西蘭上一季 GDP應萎縮0.2%。有利多消息支撐,紐元匯價應升走高,兌美元創下13個月新高。
奧克蘭ASB Bank首席經濟學家Nick Tuffley說:「從 GDP意外上揚來推論,紐西蘭央行的升息時程可能會比預期來得早。」
從近期數據來看,紐西蘭的消費經濟氛圍已大為好轉;政府統計的第二季房價為 6季以來首升,Westpac Banking 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創下18個月新高。
統計局報告指出,佔紐西蘭經濟比重 60%的消費者支出,第二季成長0.4%。產品與勞務出口則上升4.7%,主要有賴原木與乳製品的輸出增加。
GDP報告公佈後,紐元匯價創下13個月新高的0.7264美元,漲幅達1%。
--
台灣還在衰退……
==
6.英國首相布朗:振興方案尚未對全球經濟產生最大影響
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表示,旨在刺激需求、由政府主導的支出計畫尚未對全球經濟產生最大的影響,並重申擔心太早取消這些振興經濟措施。
在啟程前往美國匹茲堡參加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之前,布朗昨天在倫敦向記者強調:「刺激措施對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將大過現在所產生的成效!」
「我們想要做的是保護經濟從衰退中回春,我們擔憂演變成蕭條。」
英國政治人物呼籲政府抑制支出,聚焦於縮減預算赤字,英國明年預算赤字將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12%,是G-20最高。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4月推測,英國2008-2010年期間的財政刺激方案金額共計佔GDP 3%,而美國佔3.2%、日本佔2.9%。
布朗在峰會上將尋求各國領導人的支持,希望在經濟政策方面能協調合作,並處理貿易失衡、銀行家紅利等問題。
布朗今天飛往美國,本周稍後出席在匹茲堡舉行的G-20高峰會。
==
7.IMF:資產泡沫不能被忽略
國際貨幣基金(IMF)周二說,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與其他國家央行犯下一個錯誤,即忽略了2000年代初期,住宅不動產與證券市場醞釀出的資產泡沫警告訊號。
寬鬆的貨幣政策,並非是導致目前危機的唯一元凶,央行應該注意到初期的警告訊號,避免這場災難,IMF在半年度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說。
「貨幣決策官員應更注重避免資產價格大漲,」IMF分析師說。「貨幣決策官員應當注意到這波危機之前的警告訊號。」
雖然Fed與其他央行犯了政策錯誤,放任泡沫擴大,但在泡沫破滅時,他們提出了振興方案,則是正確的做法。
回顧過去40年中,88件銀行危機案,IMF發現強勁的總體經濟政策,如降息,自由貸款,採取振興支出計劃等,使得經濟生產下滑幅度有所減少。
這項研究對全球經濟有著溫和影響,IMF說。對遭遇銀行業危機的國家而言,七年後,生產仍較趨勢水平低了10%。
IMF說,執行結構性改革,是限制傷害所必須做的工作。
==
8.亞銀:大陸推振興方案 推遲經濟重建腳步
亞洲開發銀行(ADB)表示,大陸的振興方案與刷新歷史紀錄的銀行業貸款,中斷了將經濟成長動力從投資、出口導向轉至以民間消費為主的努力。
今天發表的報告顯示,有鑑於投資與放款激增,亞銀將大陸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值從原本推測的7%上修至8.2%。2010年預估值則從8%上修到8.9%。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各國領袖,本周將在匹茲堡集會,研商降低全球支出與消費不均衡的政策,這種失衡狀況對這波金融危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陸規模高達4兆人民幣(5860億美元)的振興案,對抗出口下滑的立意雖佳,卻也造成這個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更依靠投資。
ADB首席經濟學家李金沃認為,「去年發布的財政刺激措施與2009年的積極寬鬆貨幣政策,已經減輕了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在逐步停止財政刺激措施之後,北京的挑戰在於將注意力導向重建之路」。
為了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ADB向落後國家提供貸款。
--
經濟的復甦最終還是要回到消費端,才能持續成長。
大量投資只能維持假象而已。
所以雖然台灣,或者是說全球都好像景氣復甦了。
失業率沒有停止惡化,就業沒有改善,最終消費的部分還是看不見光明。
==
9.台灣在金融風暴中展現高度韌性 穆迪給予Aa3主權評等
台灣央行今 (22)日指出,穆迪信評公司(Moody’sRatings)發布今(2009)年台灣主權評等年度報告,其中外幣與新台幣之政府公債評等、國家評等與銀行存款評等上限皆為 Aa3,評等展望亦維持穩定,主因台灣經濟雖遭逢國際金融危機,惟仍展現高度韌性,致評等結果均與去(2008)年相同。
穆迪指出,台灣的高儲蓄率,以及經常帳始終維持順差,展現旺盛的金融活力,此結構性特色使政府財政赤字得以全數由國內舉債支應,加以資本市場具有效率,因而降低融資成本,有助減輕未來政府債務負擔,此外,兩岸關係的進展將是影響未來債信評等之重要因素。
穆迪也肯定台灣政府因應國際金融危機之應變能力,包括及時採行適當措施,穩定市場信心,政府實施存款全額保險,並強化中小企業信保機制,分擔銀行授信風險,使銀行充分發揮金融中介功能,此舉有助穩定企業與存款戶信心,並維繫銀行體系正常運作,有效降低此波金融危機對家庭與企業之負面衝擊,振興經濟方案部分包括發放消費券、減稅與增加公共基礎建設等措施,提振國內需求,同時,實施長短期促進就業方案,紓緩就業市場嚴峻情況。
報告特別指出,央行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加上政府積極的危機管理措施,有助維持企業及消費者信心,並以豐厚外匯存底作為後盾,有效確保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並營造雙率穩定、低度通膨的金融環境,有利國內經濟迅速恢復動能,而且受國際金融海嘯衝擊,台灣出、進口隨之衰退,惟因出口仍具高度競爭優勢,且進口減額又大於出口減額,致經常帳順差擴大,加以國人海外資金回流,使外匯存底持續攀升,對外部位表現相對強健。
央行表示,全球性金融危機導致國際經濟衰退,台灣在政府擴張性財政政策及央行寬鬆貨幣政策之下,有效降低可能的負面衝擊,此一危機應變能力,普遍受國際信評公司肯定,可由年初惠譽對我國主權信評報告與本次穆迪的主權信評報告中予以證實,由於政府政策逐漸發揮成效,國內經濟已自谷底回升,今年第 4季起經濟可望恢復正成長。
--
金融機構對於海嘯的反應很不錯,幾乎沒有多大的影響。
但是嚴重依賴電子產品出口的經濟體系,卻沒有躲過海嘯而被淹沒了。
央行很強,政府很爛,這真是一個奇妙的事情。
==
10.錢難賺! 台灣7月平均月薪3.98萬元 年減6.72%
主計處今(22)日公布 7月每人月平均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為 3.98萬元,月增 3.56%,年減 6.72%,其中, 7月經常性薪資為 3.58萬元,月減 0.14%,年減 1.87%。
1-7月平均薪資為 4.38萬元,年減 7.16%,其中經常性薪資為 3.56萬元,年減 2.62%,主計處表示,因同期間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減少 0.71%,致實質平均薪資減少 6.50%,實質經常性薪資亦減少 1.93%。
工時部分, 7月受僱員工每人月平均工時為 189.2小時,月增 5.7小時,年減 0.2小時; 1-7月平均工時為 172.1小時,年減 6.7小時,其中正常工時減少 3.2小時,加班工時亦減 3.5小時;就各行業觀察,以製造業減少 13.5小時居首,其他服務業減少 7.9小時次之。
--
慘。
==
11.雙創紀錄!台灣8月失業率6.13% 67.2萬人沒頭路
主計處今(22)日公佈 8月份失業率為 6.13%,再創歷年新高,也是自 1978年 1月統計以來連續 2個月突破 6%,主計處表示,主要還是受到應屆畢業生持續投入尋職影響, 8月失業率較上(7)月提升 0.06百分點, 7月失業人口達到 67.2萬人,同樣繼續刷新歷史紀錄。
台灣受到網路泡沫化,經濟衰退的影響, 2001年8月失業率為 5.17%,首度突破 5%,去(2008)年 9月金融海嘯發生以來,失業人口也從 46.4萬人升高到目前的 67.2萬人,增加 20.8萬人。
主計處指出, 8月就業持續成長,就業人數為 1028.5萬人,較 7月續增 2.7萬人, 8月失業人數為 67.2萬人,較 7月增加 9千人,其中初次尋職者增加7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則減少 6千人;經調整季節變動因素後之失業率為 6.07%,較上月上升 0.06%; 8月勞動力參與率為 58.03%,較 7月上升 0.13%。
世界主要國家(地區)最新失業率如下:美國 9.7%,加拿大 8.7%,德國 8.3%,英國 7.9%,日本 5.7%,香港 5.4%,韓國 3.8%,新加坡 3.3%。
※金融海嘯以來台灣失業率與失業人口
失業率(%) 失業人口(萬人)
2008M9 4.27 46.4
2008M10 4.37 47.6
2008M11 4.64 50.6
2008M12 5.03 54.8
2009M1 5.31 57.7
2009M2 5.75 62.3
2009M3 5.81 63
2009M4 5.76 62.5
2009M5 5.82 63.2
2009M6 5.94 64.6
2009M7 6.07 66.3
2009M8 6.13 67.2
(資料來源:主計處)
--
看看其他亞洲國家……
我們真是更慘。
==
12.義大利Q2經調整後失業率升至7.4% 上觸3年新高點
義大利統計局 (Istat) 周二 (22 日) 表示,經季節調整後,今 (2009) 年第 2 季失業率創下 3 年來的新高,主要原因在於經濟持續放緩,對實體市場情況造成嚴重衝擊。
義大利第 2 季失業率由上一季的 7.3% 上升到 7.4%,小型企業為因應經濟危機,不得不削減員工節省開支,越來越多年輕的義大利勞工,失去其現有的臨時或兼職工作。
統計局指出,第 2 季失業率未經調整前為 7.4%,相較之下第 1 季則為 7.9%。
未經調整的失業人口分布比率中,尤以義大利南部地區最為嚴重,第 2 季該地區失業率竄升到 12%,是北部地區的兩倍有餘。
--
趕緊拿個歐洲國家來安慰自己……
==
13.美元走弱與外銀拋匯 新台幣升值3.3分 收32.386元
今(22)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受到美元走弱與外銀拋匯的影響,終場升值 3.3分,收 32.386元,本日新台幣匯率以 32.419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343元,最低價為 32.419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10.96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49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4.45億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新台幣匯率受到美元走弱,以及外銀拋售美元的影響,雖然央行持續進場調節,但美元走弱趨勢明確,央行只好順勢而為,新台幣匯率多在 32.365附近價位區間震盪。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今日表示,短期美元弱勢主要是受到美國經濟表現較預期差,歐元區表現則優於預期,導致美國升息預期縮減幅度超過歐元區,較不利美元後勢,且近期投資者風險偏好程度提高,美元做為避險的需求降低,此外,美國政府因應救市急遽增加的赤字問題,並將對美元形成壓力。
不過,梁國源指出,美國貿易結構失衡的現象在其節制消費下已漸改善,且各國對美債需求仍強,有助支撐美元,因此,上述多空力量相互拉扯下,預期美元走勢僅微幅貶值。
對於新台幣匯率,梁國源預估今年平均匯率為 33元,主要是隨全球景氣回溫,台灣出口減幅亦縮小,新台幣不致過弱,而且資金持續流入將提供新台幣匯價支撐,是以新台幣匯率走勢將呈現微幅升值。
==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9/22
有好多事情可能作不完,有許多事情可能不得不作。
今天整個有一種很適合寫東西的情緒,隨便寫點什麼都好吧。
難得睡不飽卻精神好,一種預支體力的過生活方式?
重點是,我愛我的家人,我愛我的朋友。
你們給了我力量,讓我能看看我自己的力量。
==
1.紐約匯市─領先指標上升 支撐美元上漲
美元兌日元上漲至一周高點。一報告顯示美國8月領先指標連續第五個月上升,提供了美元支撐。本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將舉行會議。
日元兌大多外幣下跌,本月底,會計半年度結束,預期日本企業匯回資金將減緩,為日元帶來壓力。美元兌歐元連續第二天上漲,八月底以來,美元已下跌2%,預期跌勢太快,難以持續,今日因而反彈。
分析師說,美元疲弱的趨勢並未改變,但本周Fed會議前,投資人減少風險亦不意外。過去幾天,美元呈單向走勢,已嚴重超賣。
英鎊兌歐元觸及五個月低點,英國股市下跌,英國央行在網站上說,因金融危機,英鎊長期持續性匯率可能已下降。英鎊下跌0.4%至90.78便士兌1歐元,創4月24日以來最疲弱水準。英鎊下跌0.4%至1.6204美元。
分析師指出,英鎊兌歐元與兌美元可能擴大跌勢。預期未來六至十二個月,英鎊可能是十工業國貨幣中,最疲弱的貨幣。英國央行表示,他們仍預期經濟有下滑的風險,相信大量的剩餘產能,將使得通貨膨脹緩降。
預期明年3月,英鎊可能下跌至94便士兌1歐元,1英鎊兌1.60美元。
德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較英國相同到期日公債的殖利率高出0.42個百分點,二周前僅高出0.16個百分點,使得英國資產的吸引力降低。
--
每天看匯率,就看到小英貶值台幣升值,現在又突破53,回到52.xx這個大約三個多月前的低點。
多換點放起來?一點一點能換就要換,如果是投資的話。
英鎊目前看起來也算是個長期投資的標的。
美元還要再等一下吧,台幣不可能這樣就停止升值了。
==
2.能源盤後─美元走強 需求擔憂 原油收低2.33美元
原油期貨周一連續第三天下跌,一周來首度收盤跌破每桶70美元。美元走強對商品價格構成壓力,擔憂需求疲弱亦持續削弱了交易氣氛。
儘管數據顯示,美國經濟衰退正觸底,復甦已不遠,但今日油價仍下跌。投資人亦等待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於周二開始為期二天的政策會議。同時,20工業國本周稍後亦將於匹茲堡舉行會議。
紐約10月原油下跌2.33美元,或3.2%,至每桶69.71美元,自9月14日以來首度跌破70美元。該合約上周收盤上漲4%。
分析師說,原油已連續第三天下跌,投資人擔憂目前的需求恐不足以支撐油價上揚。
今年以來,原油價格已上漲逾60%,8月25日上漲至每桶75美元,創10個月高點。
其他能源交易方面,10月天然氣下跌20.2美分,或5.3%,至每百萬Btu 3.576美元。上周,天然氣大漲28%,創近三年來最大單周漲幅。
10月新配方汽油上漲8.1美分,或4.4%,至每加侖1.7514美元,10月熱燃油下跌7.62美分,或4.2%,至每加侖1.7517美元。
經濟消息方面,美國公布8月領先指標上升0.6%,連續第五個月上升。
能源資訊局(EIA)上周說,美國上周汽油需求下降至每日900萬桶,較前一周下降3%。
石油總需求下降至每日1910萬桶,較前一周下降2.1%,創8月7日結束的一周以來最低點。
分析師說,投資人需要原油需求復甦更明確的證據。但開車季節已過,熱燃油需求尚未增加,此時難確定需求是否復甦。
==
3.美國8月份經濟領先指數上升0.6% 連續第5個月上升
美國民間研究機構Conference Board(經濟諮商局) 周一表示,8月份經濟活動預期指數連續第 5 個月提升,為最新顯示經濟衰退已結束的訊息。
8月份領先指數上升 0.6%。7月份領先指數自0.6%升幅向上修正為0.9%升幅。根據調研機構 Thomson Reuters,經濟學家預期 8 月份領先指數上升 0.7%。
領先指數是用以預期未來 3個月至 6 個月餒的經濟活動情形。8月份該指數 10 項分指數中,有 5 個分指數上升,包括股價指數和建築許可指數。
另一項指數測量目前景氣循環持平,但7月份數據自 0%修正為上升 0.1%,為 9 個月以來第一次上升。
==
4.穆迪:美國7月商業房地產價格跌幅擴大
據穆迪公司數據顯示,美國7月商業房地產價格月比下降5.1%,跌幅較前月擴大,7月房價較07年10月峰值水平下降39%。
綜合外電9月21日報道,穆迪公司(Moody)數據顯示,美國7月商業房地產價格再度下跌,因交易量下滑,7月商業房地產價格月比下降5.1%,6月跌幅僅為1%。
商業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其表現弱於住宅市場,已引起美聯儲關注。據報道,美聯儲正提高對區域銀行在該領域風險敞口的審查。美聯儲和財政部試圖使似乎正在復甦的經濟免受商業房地產拖累。
7月美國商業房地產價格指數年比下降31%,較07年10月峰值水平下降39%。
穆迪常務董事Nick Levidy表示,09年前7月,商業房地產平均月銷量為375套左右,08年同期平均月銷量為1,100套。
東部地區商業房地產價格下跌情況好於其他地區和其他類型房產,7月東部地區房價年比下降6%,在過去2年僅下滑11%。
7月南部地區房價年比驟降44%,佛羅里達州房價年比下滑40%,較其峰值水平下降一半。
穆迪公司還指出,南加利福尼亞州商業及工業建築表現尤其疲軟,房價均較08年同期下降25%左右。
==
5.瑞典財政部:確保經濟復甦明年再行退場機制 學者:過度保守
瑞典財政部周一 (21 日) 提出明 (2010) 年預算案時,表示其經濟前景有所改善。
儘管如此,為支持復甦穩定進行,同時大選風潮將近,瑞典政府總額 320 億瑞典克朗 (46.4 億美元),或相當於 1% GDP (國內生產毛額) 的金援救市專案,將持續至明年再正式施行退場機制。
瑞典政府為今後幾年的經濟和公共財政狀況,作出樂觀的預期。
財政部指出,今 (2009) 年國內 GDP 將下滑 5.2%,不過接下來的 3 年經濟將恢復成長,估計明後年 GDP 將依序呈現 0.6%、3.1% 和 3.8% 的成長。
直到 2011 年為止,政府債務總額皆將向上增加,不過情況已優於先前預估。今年公債雖因經濟活動改善而有望減少,但到 2011 年時總額將上觸最高點,相當於 GDP 的 40.6%。
儘管財政部觀點已算是正向,經濟學家們認為政府觀點明顯過於保守,許多學家們預計,到明年瑞典經濟即有望明顯出現增長。
學家們表示,對於政府保守態度,另一項可能的解釋為政治因素,並指出議會選舉將於 2010 年 9 月進行,維持復興經濟政策有助於贏得更多好感。
==
6.外傳韓國央行將阻升韓元 新台幣轉趨觀望 小升3.9分作收
今(21)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32.458元開出,盤中最高價為 32.384元,最低價為 32.458元;受到市場傳出韓國央行將阻升韓元的影響,造成台灣外匯市場轉趨觀望,本日終場升值 3.9 分,收 32.419元,本日新台幣匯率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2.98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9.98億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新台幣匯率開盤受到外銀拋售美元的影響,新台幣匯率小升約 5分,但隨即市場傳出韓國央行將阻升韓元,以保護出口,造成市場出現觀望氣氛,深怕台灣央行來個「冷不防」的攻勢,使今日新台幣匯率多在 32.400附近價位區間震盪,升值幅度不大。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分析,除了受到市場傳出韓國央行阻升的消息外,台灣央行將於本周四(9/24)召開理監事會議,討論目前的貨幣政策,也是市場觀望的另一個原因,雖然匯率升值趨勢仍在,但短期新台幣匯率走勢將受到央行政策強烈影響。
==
7.德央行總裁:德國經濟要到2013年 才能恢復至危機前水準
德國中央銀行總裁 Axel Weber 周一悲觀表示,因金融市場混亂而飽受打擊的德國經濟,還需要再 4 年的時間,才能復原至危機發生前的水準。
Weber 於周一出刊的《法蘭克福評論報 (FrankfurterRundschau)》上受訪指出,德國經濟復甦需要花點時間,可能要等到 2013 年,才能達到 2008 年享有的繁榮水準,且復甦之路將顛簸難行。
儘管如此,他仍表示德國經濟已脫離「自由落體」般下墜的階段。當時該情況出現,主要由於高度仰賴出口的歐洲最大經濟體,受到全球需求暴跌而格外受到打擊。
德國經濟在遭遇 60 年來最嚴重下滑情況後,已慢慢站穩腳步。德國總理梅克爾 (Angela Merkel) 近期表示,今年德國生產預期將萎縮 5%-6%。她本人將於本周日尋求連任。
==
8.德國財政部9月報告:經濟復甦於Q3持續進行 但持久與否不確定
德國財政部周一公佈 9 月份月度報告,當中表示國內經濟復甦於第 3 季仍持續進行,但各項指標是否顯示經濟已出現「根本且持久的好轉」,尚未能確定。
報告指出,由於德國大部分產業指標仍處於低檔,因此經濟中的產能使用率在可預期的將來,仍確定將維持過低狀態。而這也將對今年內及明年的勞動市場發展,以及相關的民間消費,造成相當大的風險。
儘管德國第 2 季經濟意外由先前連續 4 季萎縮,轉為成長 0.3%。但政府仍預期今年全年經濟將萎縮 5%-6%,為 60 年來最差表現。
根據今日報告,德國財政部認為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逾 50% 的民間消費,可能已經進一步復原,有助提振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此外財政部發現,德國勞動市場至今對於經濟下滑所作出的反應「異常溫和」,儘管部分政策轉變,讓一些民眾離開統計中的正職工作,而進入職訓系統。財部補充,政府提出加強短期工作數量的計畫,讓更多人保有受雇身分。
儘管如此,財政部提醒,由於產業的生產水準仍低,造成經濟產能的使用率過低,勞動市場恐怕仍尚未對此作出反應。
另一方面財政部表示,受到全球經濟些許復甦鼓勵,先前飽受全球經濟疲軟打擊的德國出口業,情況已開始改善。再加上領先指標顯示全球經濟持續復甦,預期德國出口業也將維持成長趨勢,但「這些都還保持在低水準」。
針對消費者物價,財政部重申德國並未出現通貨緊縮趨勢,近期出現物價上漲幅度低落,主要因為去年的比較標準因能源價格高漲而偏高,這樣的情況將逐漸消退。
由於德國經濟復甦速度較預期快速,因此財政部今日也預估,政府今年的舉債金額,可能會低於原本規劃的 491 億歐元。
==
9.南韓關稅廳:9月出口萎幅或將放緩至10.4% 創近一年最佳紀錄
根據南韓關稅廳 (Korea Customs Service) 周一 (21 日) 發布數據表示,南韓出口業信心已上升到將近 6 年來的巔峰,而該國內 9 月的出口,可能將創下近一年的新高點。
因南韓復甦情況優於預期,促成出口數據有所起色,身為亞洲第 4 大經濟體,南韓本 (9) 月初宣布,若有需要將提高央行基準利率,以防止資產價格泡沫化。
關稅廳預期,9 月南韓出口和去 (2008) 年相比將縮減 10.4% 至約 335 億美元,創下自 2008 年 10 月以來最為溫和的萎縮幅度,同時進口將下減 26.6% 至約 290 億美元。
統合以上數據,南韓 9 月貿易收支將可達約 45 億美元的順差。
《Reuters》基於關稅廳9 月 1-20 日間的報告計算,數據顯示 9 月每日平均出口將攀升至 11 個月的高點,由 8 月 3 日的 12.6 億美元上增到 14 億美元。
另外,南韓國際貿易協會 (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KITA) 發布聲明指出,根據其調查國內第 4 季出口信心指數上升到 131.5,是自 2004 年第 1 季以來的頭一遭,相較之下第 3 季指數則為 108.5。
KITA 表示,該信心指數若高於 100,顯示預期出口商業情況將改善的企業,多於預期將惡化的企業。
南韓央行總裁李成太在 9 月 10 日聲稱,若國內家庭資產和抵押貸款熱潮持續延燒,央行已有準備將提高基準利率。同時也讓南韓成為 G20 國集團中,第一個宣布將開始緊縮貨幣政策的國家。
不過南韓總統李明博曾一再表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因此要採取退場機制還是言之過早。繼去年 10 月到今 (2009) 年 2 月,南韓央行調降利率達 3.25%,而至今為止已是連續第 7 個月,宣布將其基準 7 天回購利率維持在歷史新低點 2.0%。
--
一直看到韓國穩定向上的新聞。
那台灣呢?除了之前看到一些出口降幅減少的新聞之外,其他似乎什麼都沒感受到。
站在這土地上只覺得工作待遇越來越差而已。
==
2009年9月18日 星期五
9/19
天天都要乖乖看新聞,總體經濟是很有趣的!
週末超忙,但是大家都會乖乖打電話來約。
看開誰是誰,真兄弟,很好,真朋友,很好。
感動有,發現有人白目也有。
總之,過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王道!!
==
1.紐約匯市─擔憂銀行體系仍疲弱 美元自一年低點上漲
美元兌歐元自一年低點上揚。擔憂全球金融體系仍疲弱,促使投資人減少持有風險性高收益資產,買進美元避險。
英鎊兌歐元下跌至四個月低點,英鎊兌美元亦走低,預期英國Lloyds銀行集團缺少資金,使英鎊受到壓力。日元下跌,日本財務大臣藤井裕久說匯率應反應經濟基本面。
分析師說,Lloyds銀行問題支撐了今日美元走強。周末前,美元亦有空頭回補買盤。
英鎊今日下跌達1%至90.57便士兌1歐元,創4月24日以來低點。英鎊下跌1.1%至1.6278美元。
--
小英小英,繼續衰弱,台幣最近很強勢喔。
真的該作的話應該再換一點起來。
==
2.能源盤後─美元上漲 原油期貨下滑 但本周大漲近4%
原油期貨周五連續第二天下跌。美元於本周初下跌至今年低點,今日反彈,為原油市場帶來壓力。今日期貨與選擇權到期,市場走勢震盪。
周五為四巫日,即9月股票期貨與選擇權四重商品到期,通常使得市場大幅波動。
股票選擇權到期,常會影響其他市場,因為交易員賣出部位,買進其他市場部位。
10月原油收低43美分,或0.6%,至每桶72.04美元。但原油本周仍上漲近4%,美國經濟數據良好,原油庫存減少幅度大於預期,及美元疲弱,支撐了原油走高。
美元本周下跌至今年低點,周五則上漲。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策官員下周舉行會議,投資人今日有空頭回補,獲利了結買盤。
==
3.美國航空預期9月份客流量減少16.4% 載客量月降9.7%
American Airlines (美國航空) 周五公佈,預期 9 月份客流量將月減 16.4%,載運量則月降 9.7%。
航空公司通常在過了勞工節之後就會減少飛行,其他運輸業也會減少航班,但今年秋季的航班卻特別稀少,係因航空公司調整航班,使其符合市場需求。
美國航空預期第三季單位營收較去年下滑 14.5%至15.5%,計入地區飛行,單位營收則預期下滑 14.3%至15.3%。
屋漏偏逢連夜雨,美國航空 9 月份的成本預期將自前一月上升,但不若該公司原本預期的升幅大。扣除燃料和特殊項目,9月份成本預計自前月的每一席次每英哩的8.43 美分上升至 9.08 美分。
美國航空表示,成本上升最主要的因素是載客量減少、養老金成本,以及為了提升可靠性所付出的成本所致,倘若不是因為與乘客相關的開銷減少,以及外匯和成本節省計畫發揮公用,9月份成本還會再提高。
Stifel Nicolaus 分析師Hunter Keay表示,美國航空的乘客營收縮減,但縮減程度不若其他競爭者來得嚴重,這是因為美國航空不同於其他競爭者,美國航空去年並沒有拓展新的國際市場,如歐洲等受經濟衰退重創,而旅遊業萎縮的地區。
==
4.憂慮消退 投資人信心恢復 資金再度流入各類基金
共同基金投資人的信心似乎正穩健增加,最近一周,幾類基金的資金流入創今年新高。
9月17日結束的一周,全球與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及全球股市基金與類股基金的資金流入均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同時,貨幣市場基金則創下今年第二高單周資金流出量。
但投資人心中仍有部份憂慮未除,當周美國債券基金獲得最高流入資金,達28億美元,便是證據。本周稍早公布的數據顯示,至八月月為止,逾90%的共同基金流入資金,投入了應稅債券基金與市政債券基金。
分析師說,雷曼銀行倒閉及嚴重危機已過了一年,投資人開始認為經濟衰退已接近結束。
最近一周,約有30億美元流入了類股基金,商品基金獲得11億美元,創EPFR Global公司於2006年初開始追蹤該基金以來最高流入金額。不動產類股基金獲得9.25億美元,創二年半高點。
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亦創近來高點,流入5.40億美元,為87周高點。
==
5.美國有五個州 8月失業率突破12%
根據周五公布的聯邦數據顯示,美國有五個州8月失業率突破了12%。
勞工部說,加州,內華達州,羅德島8月失業率均創新高。
密西根失業率達15.2%,居全美之冠,內華達州居次,為13.2%,羅德島第三為12.8%。
加州與奧勒岡州同居第四,失業率均為12.2%。
分析師說,在高度集中於製造業,或因房市下滑而受創的州,失業情況也最嚴重。
8月,有27州與哥倫比亞特區失業率均較前一個月增加,有16州失業率降低,7州持平。
在42州與哥倫比亞特區,非農業就業人數減少,在8州則增加。
==
6.蓋特納宣布 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擔保計畫於今日到期
美國財政部長 Timothy Geithner (蓋特納)表示,擔保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高達 3 兆美元的一項緊急計畫,已核准在周五到期。
蓋特納表示:「隨著金融系統發生災難性失敗的危機已經消減,在危機當頭時執行此緊急計畫的需求也隨著危機消退而降低。」
蓋特納上周表示,金融系統目前健康狀況已足以開始啟動部分刺激方案的退場機制。
此向擔保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的計畫是在去年 9 月時開始執行,當時執行時間定為 3 個月,但之後延長至今年9 月 18 日止。
財政部表示並未因此擔保計畫遭受任何損失,且還因此獲得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支付的 12 億美元。
去年雷曼兄弟倒閉後,一支名為Reserve Primary 的基金「跌破一美元」─意即該資產的基本價值低於每位投資者資金價值的 1 美元─隨後美國政府推出了此項緊急挽救貨幣市場基金的政策,以安定投資人的焦慮。
==
7.資金湧入美國公債市場 當心捧出非理性榮景
公債市場的樂觀的氣氛,比股市多得不知幾許。多得讓反向分析師對公債市場的擔憂,遠超過對股市的憂心。
本周稍早,各家公債投資通訊看漲的氣氛,達到了八年半以來的高點。
近幾日,公債市場的漲勢氣氛,已是更加令人擔憂。這些額外的漲勢氣氛,係基於開放式共同基金的資金淨流入部份--即投資人投入各檔基金的資金減去抽出的資金。
說來讓人難以置信,過去六個月,淨流入資金中的大部份係進入了固定收益市場--即公債市場。這點讓人大感意外,因為這段期間,股市自3月低點展現了凌厲的大漲走勢,S&P 500大漲了57%,道瓊工業指數漲幅亦達49%。
但是儘管這波漲勢輝煌亮麗,卻並未吸引共同基金投資人將大多新的現金投入股市。
據統計,自3月初以來,公債共同基金接獲淨流入資金約達2140億美元。相形之下,美國股市共同基金僅獲得了105億美元新資金,不及公債共同基金的5%。
現在就將最新的資金流入資訊,與歷史資訊做個比較。由2003年至2006年四年期間,均落於2002年10月開始的多頭市場之中。投資人在這四年期間,投入美國股市共同基金的新資金達2830億美元,相形之下,投入公債基金的資金僅1130億美元。
至少由共同基金流量判斷,根本無法認定目前的股市投資人過度樂觀。
但公債市場投資人就完全不同了。他們在週去六個月期間,分配至公債共同基金的新資金,幾為2003至2006年四年期間投入公債共同基金的二倍。
為了瞭解反向分析師為何對這些趨勢對公債市場的可能衝擊感到擔憂,就得先看看分析師的一項研究結果。這項結果發現,基金投資人中,不佳的進出場決定是他們的常態,而非例外。他們通常是在市場高漲之後,才投入大筆新資金,大跌之後,才出場。亦即他們往往追高殺低。
這便是共同基金投資人分配大部份新資金進入公債市場,並非利多消息的個中原因。
==
8.美國經濟有復甦跡象 但仍難樂觀
多產作家,律師,兼前銀行家Charles Morris一年前便提出了減記資產與資產違約各種可能狀況,時間遠在雷曼銀行於2008年9月倒閉之前,接踵而來的是全球信用衰退。
但由於今年股市大幅上漲,是否一切都不再有問題?
不盡然,Morris說。「經濟或許已經觸底,但可能會在低檔整理一段時間,」
Morris指出次貸危機與信用緊縮仍在持續,這一次,美國消費者將無法透過消費擺脫困境。多年來,消費者支出約佔美國經濟活動,或GDP,的70%。但這一次情況不同。
美國失業率接近10%,許多美國人仍試著放棄多年來揮霍的習慣。Morris預期美國勞工正面臨痛苦且艱難的轉型。
不支持紓困的Morris說,政府干預效果較預期為佳。但別把一時的紓困措施與長期持續的經濟成長混為一談。
--
好消息漸漸開始越來越多,風險性投資也越來越高。
要做好收手的準備。
不過還是有很多專家發出警訊,這表示目前股市還有疑慮,也就還有機會推升。
==
9.日財務大臣藤井裕久:匯率應反映經濟情勢
日本財務大臣藤井裕久(Hirohisa Fujii)強調,匯率應該反映經濟基本面,兩天前他才表態不支持「弱勢」日元,促使日元匯價大幅走高。
在9月16日就任的藤井今天在東京向記者表示:「匯率應該由國家經濟形勢來決定,這樣才是正常的。」
問到強勢貨幣的優勢時,他說,「回答此類重大問題會讓我被貼上支持強勢日元的標籤」。
藤井的談話暗示他反對干涉匯市來阻升日元,日元本周攀抵今年2月以來最高峰,可能威脅日本出口商獲利。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資深經濟學家Masamichi Adachi稱:「藤井認為貨幣應該置於自由經濟中,之前的自民黨政府曾說日本嚮往強勢美元,但他們的意圖卻是控制匯市、抑制日元,藤井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民主黨本月首度取得執政權以後,投資人亟欲探探知執政黨的匯率立場。前財務大臣與謝野馨(Kaoru Yosano)今年6月曾指出,對強勢美元政策的信心「不可動搖」。
藤井今天也表示,各國官員應避免設法人為貶值貨幣來促進出口,因為這樣終究會傷害世界經濟城成長。
過去一年來,日元兌全球主要16種貨幣升值,削弱了出口商的產品競爭力。
==
10.壓寶開發中國家率先升息 投資人買進印度、南韓、巴西貨幣
投資人正在買進印度盧比、韓元和巴西貨幣reais,市場壓寶開發中國家將會升息,縱使二十國集團(G-20)表示央行現在就結束對全球經濟的支撐為時過早。
以固定利率交換浮動利率的交換合約顯示,G-20中的印度與南韓,市場行情呈現其借貸成本以最快的速度成長。印度1年期合約的成本,跟央行基準利率的差距已經擴大到1.55個百分點,6月30日原為0.95個百分點。
Threadneedle Asset Management Ltd.、Schroders Plc與Ashmor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說,他們正在買入新興市場貨幣,因為新德里、巴西里亞的決策官員關切避免通膨與股市泡沫的程度,甚於力挺全球經濟回春。
《彭博社》的調查結果顯示,策略師認為未來一年韓元與盧比會是世界表現最佳的貨幣,分別走升7%左右。
Threadneedle的Richard House指出:「新興市場會率先升息,這應該可以支撐貨幣,印度將一馬當先。」Richard House在過去1個月開始買進盧比和巴西幣real。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評估,開發中國家明年將擴張4.7%,幾乎是已開發國家增長0.6%的8倍。
IMF預測,開發中國家的消費者物價將上升4.6%,已開發國家0.9%的通膨率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
啊!!!!
不要放消息出來啊!!!
我的基金準備腳底抹油……
==
11.BBC:為穩定國家債務金額 英國財政部準備節省預算開支
英國財政部周五 (18 日) 表示,英國政府正考慮節省成本開支,不過目前尚未準備好因應下個財政年度的支出計畫。
今日稍早,英國國家廣播公司 (BBC) 報導表示,財政大臣 Alistair Darling 已開始與其他部長舉行會議,確認各領域可削減支出的幅度。
財政部發言人表示,政府正為其預算支出尋求最高的效率。不過發言人同時也指出,制定 2011 財政年度之後的預算計畫,將有所不妥之處,因為經濟前景尚有不確定性。
在經濟低迷的景況下,除了稅務收入下滑,政府斥資進行財務刺激專案,支持經濟向上成長並穩定銀行金融體系,皆為國家政府債務金額飆升的成因。
英國首相布朗周二已宣稱,為修復公共財務體系,節省開支預算是勢在必行。
==
12.英國抵押貸款協會:8月抵押貸款毛額月減13%至126億英鎊
英國抵押貸款協會 (Council of Mortgage Lenders,CML) 周五 (18 日) 表示,英國 8 月抵押貸款毛額和 7 月相比,向下萎縮 13%。
包括用以購買房屋的貸款,以及再抵押貸款,所謂抵押貸款毛額,在 8 月由前一個月的 145 億英鎊下降至 126 億英鎊。2008 年 8 月時,抵押貸款毛額為 199 億英鎊。
CML 宣稱,8 月通常是貸款淡季,因屆時英國人民進入暑假休憩時期。協會表示:「在夏季期間,基本貸款水準看來已經穩定。購買房屋的貸款總額增長,拉平了再抵押貸款方面的金額縮減。」
CML 同時表示,市場發展情況,可能將令貸款人更容易獲得所需資金。
==
13.義大利統計局:7月工業訂單月增3.2% 創逾1年半最大增幅
義大利統計局 (Istat) 周五 (18 日) 表示,由於國外市場需求揚升,7 月工業訂單較前一個月增加 3.2%,創下自 2008 年 1 月以來,最大的月度增幅。
然而,7 月工業訂單未經調整前,下滑幅度達 23.2%,連續第 10 個月呈現放緩。義大利統計局另外公布 6 月資料,工業訂單較去 (2008) 年同期減少 22.7%,優於分析師預期。
6 月工業訂單經季節調整後,較前一個月上增 2.6%。
《Dow Jones Newswires》的經濟學家先前預測,6 月工業訂單月比應無增減,而和去年同期相比減少 29.5%。
未經季節調整前,7 月工業銷售年減 21.7%,6 月則年減 25.4%。然而按月度相比,因外國工業銷售揚升 2.7%,同時國際銷售微減 0.1%,7 月工業銷售綜合成績為月增 0.7%。6 月則為月減 1.6%。
==
14.歐元區7月經常帳收支轉負為正 盈餘66億歐元 創逾1年最高紀錄
歐洲央行周五發布報告表示,由於貨物貿易順差急速擴張,7 月歐元區經常帳收支逆轉呈現盈餘,是自 2008 年 2 月以來的頭一遭。
根據報告內容,歐元區 7 月經常帳盈餘上觸 66 億歐元,遠優於 6 月的 43 億歐元赤字結果。此數據已經過季節和日曆效應調整。
歐元區 7 月的商品盈餘擴大至 112 億歐元,相較之下 6 月則為 25 億歐元;服務業經常帳盈餘由前一個月的 10 億歐元,增加到 27 億歐元。
歐洲央行表示,經常帳盈餘部份被轉移收入赤字所抵銷,7 月經常帳轉移赤字由 6 月的 52 億歐元上增到 57 億歐元。收入赤字由 27 億歐元縮減至 16 億歐元。
在歐元區的金融帳方面,包含直接投資和組合證券投資的資金淨流出量,7 月上達約 180 億歐元。代表直接投資的淨流入為 53 億歐元,組合投資的淨流出額則為 230 億歐元。金融帳數據未受季節性調整影響。
==
15.日本8月半導體生產設備B/B值升至1.44 訂單金額月增26.6%
日本半導體設備協會 (SEAJ) 周五公佈,8 月份日本半導體生產設備產業訂單出貨比 (B/B值),由前月的 1.34 上升至 1.44,比數高於 1 便代表新訂單金額超越出貨金額,暗示產業展望正面。
日本半導體生產設備業 8 月份接獲的全球訂單金額,儘管較去年同月減少 36.1% 至 554.57 億日元 (6.1 億美元),但較前月大增 26.6%。
今日數據顯示,日本晶片製造設備業在經歷使用大量晶片的電子產品之需求,長時間處於疲軟狀態後,其需求終於已完成觸底。
日本主要晶片生產設備製造商,包括東電電子 (TokyoElectron Ltd.﹔8035-JP)、尼康 (Nikon Corp.﹔7731-JP) 以及佳能 (Canon Inc.;7751-JP)。
==
16.英央行官員Miles:英國經濟於2-3季內 便可能脫離衰退
英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 David Miles 接受英國媒體專訪時表示,英國經濟在未來 6-9 個月內便可能脫離衰退,但若要失業率停止上升,經濟活動恢復到「正常」水準,或許得需要更長的時間。
Miles 於周五出刊的《獨立報》上專訪指出,英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很快就會出現持續數季非常小幅成長;若由技術性定義來看,英國經濟在 6-9 個月內便可能走出衰退。
英國經濟在今年 4-6 月出現萎縮,但許多經濟學家預期現行季將恢復成長。不過 Miles 認為,就算經濟恢復成長,也不應解讀為經濟困境已經結束。
他指出經濟成長若要恢復至相當程度水準,例如失業率不再上升,則可能還需要等待更久一點的時間。他認為這才是認定經濟已脫離衰退,比較實際的定義。
Miles 原為任職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的經濟學家,今年 6 月加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上個月他與少數委員,投票支持央行總裁 Mervyn King 提議將公債買回計畫的總金額,由 1250 億英鎊調升至 2000 億英鎊,相較於其餘 6 名委員傾向僅調升至 1750 億英鎊。
==
17.南韓央行偕七大銀行業者 採取政策入市手段 抑制過熱房價
南韓央行今(18)日表示,為了抑制房市過熱,已與該國國內金融業者協商採取更多政策入市手段。
南韓央行在行長李成太與南韓國內七大家銀行業者會晤後做出上述聲明。
李成太也在該聲明指出,南韓國內金融危機已見明顯紓緩,暗示央行貨幣退出機制。
李成太表示,銀行放款與 M2 指標呈現穩定上升,信貸緊縮已見明顯紓緩。
上周他的言論中曾暗示南韓央行準備調高利率以抑制房貸與房價高漲情況。
南韓央行自去年 10 月至今年 2 月已調降基準利率幅度達 3.25%,並在這段期間挹注鉅額資金在金融市場,防止國內信貸嚴重惡化。南韓上周維持 7 個月以來基準利率在 2% 不變。
==
18.日本央行9月報告:國內經濟正展現復甦跡象 出口及生產持續成長
日本中央銀行周五公佈 9 月份月度經濟報告,指出國內經濟正「展現復甦跡象」,為該行自 7 月份以來首度調升經濟評估。
央行自 7 月份報告提出日本經濟已「停止惡化」,8 月份報告仍維持相同評估;直到本月才樂觀認為:「日本經濟環境可能在短期內開始改善」。
今日上修預測,同時也證實了日本經濟的確如同央行 4 月份公佈的半年度展望報告,所預期的經濟及物價發展。在該展望報告中,央行預估國內經濟將在下半年度中開始復甦。年度由每年 4 月起始。
日本央行周四才在貨幣政策會議中,無異議決定將政策利率維持在空前低點 0.1%;不過在今日報告中,央行對於個別經濟元素提出更樂觀看法,指出出口業及生產皆出現成長,且預期持續上升,主要反映了國際經濟環境繼續改善。
此外央行對於國內企業融資環境,也感到更佳樂觀;表示金融環境雖然仍有部分緊縮壓力,但改善的跡象卻逐漸增加。
不過央行仍警告,債信評等低的企業在發行企業債券時,難度仍高;且中小型企業的財務情況,也依舊脆弱。此外,央行也對於民間消費提出謹慎看法,認為整體來看,該層面仍相對疲軟。
==
19.作物枯萎 全球最大咖啡商Cooxupe:明年巴西咖啡產量恐嚴重下滑
巴西的 Cooxupe 是全球最大咖啡公司,星期四 (17日) 指出,受巴西咖啡樹枯萎影響,2010-2011 年的咖啡產量恐降至 4500-4700 萬袋 60 公斤裝咖啡豆。
Cooxupe 的交易員 Lucio de Araujo Dias 指出,由於去年化肥價格飆升,農民因此減少化肥的使用,使得咖啡樹變脆弱,葉子數也減少。
他也估計異常的降雨量造成今 (2009) 年約 30% 的咖啡豆品質惡化。
2010/11 年度在 2 年週期中,應是高產量年度,但是以目前狀況來看咖啡豆產量卻很有可能下滑。
Dias 估計也是高產量年度的 2008/09 年度,產量大約 4800 萬袋 60 公斤裝,不過以目前咖啡樹的現況來看,明年的產量將會受限。
Dias 表示,就目前所見,咖啡樹受創的狀況相當嚴重,特別是在缺乏治療的情況下。他保守指出他目前所提的產量僅是粗估,畢竟到收成還有 7 個月多的時間。
但是,目前的種植情況普遍不佳,特別是在像是 Varginha、Alfens 等巴西的重點產區咖啡樹都有出現不健康的現象,讓他感到很憂心。
儘管有很多分析師預期明年將會是豐收年,但 Dias 對明年的咖啡豆收成並不表樂觀,他認為明年實際產量和分析師預估之間將會出現很大的落差。
巴西政府的作物供給機構 Conab 表示,2008-2009年產出達 4600 萬袋裝咖啡豆,不過 Conab 的預估值向來皆低於業者的估計。
Dias 表示今年在通常來說為收穫乾燥期時,降雨異常,造成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國巴西約 1/3 的咖啡作物受到損害。因為露天乾燥的咖啡豆要是沾染上溼氣,會因此發酵,出現苦澀的味道。
他說一般而言,他會買進約 95% 的「硬豆」(盛杯品質,cup quality) 或是品質更好的咖啡豆,但是今年 Cooxupe 買入的咖啡豆只有 50% 的有這種品質。超過 30% 的收成品質都受到影響。
Dias 說:「收成的品質很差,有些根本就沒辦法選。」
因為 2009/10 年度收成的咖啡豆在生長過程中,經歷了最佳降雨量,所以直到收成前,眾人皆對該年度收成抱以很高的期望,不過,現在卻失望了。
而且,農民還必須每周在驟雨中辛苦搶收咖啡豆。
雖然,有些農場有咖啡豆烘乾機,不過每次能夠烘乾的咖啡豆數量有限,而且也跟不上收成的速度,因為需要費時好幾日才能烘乾一次搶收的量。
本來可以是高品質的咖啡豆,現在卻只能以低價出售。咖啡農夫因此經歷了悲慘的一季,不過巴西政府的措施或許為他們帶來一線生機,也可望進一步拉抬咖啡豆價格。
巴西政府的補救措施,包括政府直接收購咖啡豆,並進行儲倉。
巴西政府同時也接受咖啡農以咖啡豆代替現金償還貸款,並且讓咖啡農延長償還債務的期限、也將利率降低,讓咖啡農有餘力和較多的現金,跟買主討價還價。
Dias 指出,咖啡農現在拒絕以現有的利率提供所儲有的咖啡豆,並且也採暫緩產出的對策。
「以前我們每天大約可以買進 2 萬袋的咖啡豆,現在卻只能買到 8000 袋。」Dias 說。
--
找個理由漲價,去年漲價,今年又漲價。
想要漲價來彌補銷售上的流失,嘿嘿,沒看過油價崩盤嗎?
還好我自己烘比較省,哈哈~~
==
20.國際美元走強 新台幣匯率貶值4.8分 收32.458元
今(18)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410元開出,受到國際美元走強,以及部分外資獲利了結的影響,本日終場貶值 4.8分,收 32.458元,今日盤中最高價為 32.350元,最低價為 32.464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8.07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3.02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1.09億元。
傳出因為台灣的匯率政策,而影響到台股升等,央行昨(17)日特別澄清,「是與事實不符的,並約見英國金融時報駐台人員溝通,表達台灣的立場」,也讓今日台北外匯市場觀望濃厚,深怕央行來個「突襲」。
外匯交易員指出,雖然持續有外資匯入台灣,但受到國際美元展開反彈,再加上部份外資獲利了結匯出台灣,造成今日新台幣匯率微幅震盪,終場貶值 4.8分,收 32.458元。
對於短期新台幣匯率走勢,外匯交易員認為,今日未跌破 32.500元的價位,表示新台幣匯率仍算強勢,未來若加上出口商做帳拋匯,將可進一步帶動匯率走升。
==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9/18
918事變日。
今天目前又是平靜的一天,要感謝飛天小女警嗎?
最近部落格人氣也只是稍微成長,就三不五時有小廣告。
別鬧了,去煩那種一天幾萬人看的網誌吧,我只是小喀而已。
知道的事情該漸漸變多,忘記的事情也該漸漸變多。
剩下的事情漸漸變少,努力活著,用力呼吸,這才是我該作的事。
==
1.紐約匯市─風險需求增加 美元下跌至接近一年低點
美元兌歐元接近一年低點。費城地區製造業上升,且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意外減少,促使投資人賣出美元,轉投資高收益資產。
日元兌韓圜下跌,全球經濟復甦展望,增加了風險性交易。瑞士法郎兌美元上漲至2008年7月以來高點,儘管瑞士央行表示將維持反對法郎走強的立場,但投資人並未在意。
分析師說,美元疲弱的趨勢難擋。經濟數據應屬利多,但目前的環境裡,美元仍難反轉。
根據技術性指標,歐元兌美元半年來的漲勢,可能即將結束。歐元兌美元14天期相對強弱指標(RSI)上升到了74,創3月19日以來高點。該數據至70代表漲勢可能反轉。
分析師說,美元跌勢夠深也夠快,可能反彈。美元仍為投資人較偏愛的保值貨幣。
--
小英可能又升了一點,昨天匯損一千二,尚可接受。
操作不利真的會很不滿意,即使損失很小很小。
英鎊跟旅支都換好了,還有剩下的一點點事情慢慢解決吧。
==
2.能源盤後─經濟復甦緩慢 原油小幅收低3美分
最新政府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原油價格周四走低。
復甦緩慢意味短期內,能源需求不佳,汽油與熱燃油價格偏低,可能得再持續一段時間。
紐約10月原油下跌3美分,收於每桶72.47美元。今早則一度上漲至73.16美元,創本月高點。
根據汽車俱樂部AAA調查顯示,在加油站,零售汽油價格下跌近1美分,至每加侖2.55美元。6月開車季節開始時,汽油價格一度上漲至2.69美元高點。
普通汽油價格每加侖較上個月下跌了8.4美分,較去年同期下跌了1.305美元。
經濟與工作安全感的擔憂,抑制了交通流量,即使假日周末亦不例外。
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至7月初以來最低水準。美國商務部亦公布,8月新屋開工上升至九個月高點。
表面而言,這顯示能源消費可能反彈,但失業數據卻遠低於健康經濟水平。而且原油,汽油與天然氣庫存仍高。
經濟衰退削弱了美國燃料消費,美國原油庫存較去年同期增加14%。能源資訊局(EIA)周三公布,蒸餾油庫存--包括熱燃油--亦創下27年高點。
==
3.美股盤後─進場與否 市場矛盾 道瓊大幅波動 終場跌7.79點
周四美股 (17日) 微幅收低,投資人對於經濟復甦抱持期待,但同時又擔憂市場過熱,漲幅超過復甦腳步,致使今日美股在漲跌間大幅波動。
三大股指在過去 10 個交易日中,有 8 個交易日皆走揚。由於經濟不斷傳出樂觀消息,推升周三美股至近 1 年的高點,周四再公佈正面消息,延續經濟正邁向復甦的樂觀情緒,但周四投資人的回應較為謹慎,因為連日上漲使得投資人擔憂股市漲勢快過於經濟復甦的腳步。
午盤後,投資人自過去幾週來領漲的股票中退出,包括金融類股、商品類股和大型工業類股,如:大型鋁廠Alcoa (AA-US)收低 2.9%;工業巨擘General Electric Co (GE-US;奇異) 下挫 1.42%;速食業巨擘 McDonald's Corp.(MCD-US;麥當勞) 微跌 0.02%;多元產品製造商 3M (MMM-US) 下滑 0.65%。
過去半年來,經濟消息不斷改善,加上財政和貨幣的刺激政策發揮效用,三大股指在 3 月份觸底後,一路狂升。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大漲 50%,S&P 500指數狂升 58%,Nasdaq則勁揚 68%。
然而,持續上漲的趨勢也可能是引發市場擔憂的因素。
Integrity Funds投資組合經理Robert Loest表示:「這是在經濟長期貧弱與熊市中,可以操作的市場。我不認為長期可持續的牛市已開始。」
由於本周五為「四巫聚首日」(Quadruple Witching;股票期權、指數期權、個股期貨合約、指數期貨同時到期)到來,近來交易預期將顯震盪。
--
大家都有戒心是好事情,短期對於股市都還算健康的。
當大家都抱持著樂觀想法,那就非要步步為營了。
==
4.費城Fed 9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14.1 創2007年7月以來新高
費城Fed分行周四公布,費城地區9月製造業持續改善。
費城Fed 9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14.1,創2007年7月以來最高水準,8月為4.2。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費城9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9.0。
該指數高於零,代表擴張。在8月轉正前,該指數連續十個月均為負值。
儘管費城製造業指數上升,但該地區9月就業指數仍為負值,下降至-14.3,8月為-12.9。
==
5.美國第二季家庭財富上升17%至53.1兆美元 二年來首度上升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四公布基金流動季報顯示,6月30日結束的一季,美國家庭財富較三個月前增加2兆美元,為二年來首度增加。
美國第二季家庭財富年率增加17%,或2兆美元,至53.1兆美元。第一季為減少13%。這是自2007年第二季以來,家庭財富首度增加。
家庭財富定義為資產減去負債。第二季資產增加2兆美元至67.2兆,負債減少340億美元至14.1兆。
華爾街上漲,為家庭財富增加的主要原因,房價上漲亦有所助益。
在第二季增加之前,美國家庭財富已連續九季減少。
第二季家庭負債年率下降1.7%至13.7兆美元,平了第四季創記錄的降幅。
家庭負債已連續第四季下降,自高點下降了5%。這波經濟衰退前,自1952年以來,家庭負債從未下降。
==
6.美國8月新屋開工率上升1.5%至59.8萬棟 創11月以來高點
美國商務部周四預估,美國8月新屋營建已見增加。
美國8月新屋開工率上升1.5%至年率59.8萬棟,創去年11月來最高水準,接近分析師平均預估的60萬棟。
8月獨棟式新屋開工率下降3.0%至47.9萬棟,為六個月來首度下降。
8月公寓式新屋開工上升25.3%至11.9萬棟。
8月新屋開工許可--新屋營建的領先指標--上升2.7%至年率57.9萬棟。亦創去年11月以來最高水準。
==
7.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1.2萬至54.5萬人 7月中以來低點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2萬人至54.5萬人,創7月中以來低點。
9月5日結束的一周,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增加12.9萬人至623萬人。
領取各類津貼總人數為953萬人。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9月12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初次領取失業金人數上升至56.3萬人。
==
8.經濟復甦的基本要件 -- 就業成長
費城地區製造業開始上升。美國家庭財富二年來首度成長,新屋開工率亦創下九個月高點。
此外,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仍接近過去九周的範圍之內。
這幅經濟景象,出了什麼問題?
就經濟層面而言,這幅景象的問題在於,仍將陰霾籠罩,直到申請失業金人數大幅滑落。
周四的經濟消息大致良好。費城Fed分行說,該地區製造業呈現了成長訊號。
美國第二季家庭財富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兆美元。
而且,新屋開工率還上升了1.5%。
此外,美國勞工部說,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2萬人,至54.5萬人,優於預估的56.3萬人。但持續領取失業金總人數則上升到了623萬人。
失業率通常是一項落後指標,但是在經濟衰退期間,繼其他的好消息之後,失業率是否會下降,則並不明朗。由於僱主對經濟成長展望與徵人的態度謹慎,這次的經濟復甦便有著一種欲言又止的特性。
儘管股市大漲了逾50%,但許多分析師仍擔憂該漲勢恐難以持續。某些拖累可能衝擊,將過去六個月的漲幅,一掃而空。
現在較以往更為明顯,就業情況將是經濟復甦的基石,目前尚未完全打下。
==
9.英國9月CBI指數上揚至-2 連續3個月呈現增長
英國工業聯合會 (Confederation of British Industry,CBI) 周四 (17 日) 聲稱,英國 9 月工業產值連續第 3 個月上揚,數據雖仍為負數,已是自 2008 年 6 月以來,負值最小的一回。
9 月工業產值成長至 –2,相較之下 8 月則為 –5。
CBI 首席經濟顧問 Ian McCafferty 指出:「今 (2009) 年上半年,企業大幅削減庫存的情形告一段落,也令製造業出產量保持穩定,不過訂單數量仍屬低迷,發展前景不甚明朗。」
9 月訂單數量上增,國內需求高於海外需求,總訂單數由 8 月的 –54 上揚達 –48。9 月出口訂單數為 –46,同樣優於前一個月的 –48。
該報告另顯示,企業仍普遍預期準備降價,不過此趨勢相較 8 月已有所減緩,價格預期平衡值由 –10 上升到 –4。
8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意外下滑,再次回落到萎縮的數值範圍。CBI 報告顯示出,因企業削減員工,以及新訂單數量縮減,PMI 指數被迫推回分水嶺 50 以下。
CBI 調查時間在 8 月 25 日至 9 月 9 日之間,採樣製造商數量共達 555 間。
==
10.大眾減少添購服飾 英國8月零售銷售意外停滯
英國8月份零售銷售意外停滯,主要是大眾減少添購服飾,為消費者因失業率揚升而縮減開銷的跡象。
國家統計局今天宣布,跟7月相比,零售銷售持平。今年7月為上升0.2%。經濟學家原估攀升0.1%。相較於去年同月,銷售攀高2.1%。
英國央行總裁Mervyn King本周表示,由於經濟展開「高度不確定性」的復甦之路,家庭將繼續感受到衰退所帶來的痛苦。
在失業率攀升至14年高峰下,消費者正在想辦法償付破歷史紀錄的1.5兆英鎊(2.5兆美元)債務。
BNP Paribas SA經濟學家Alan Clarke表示:「消費者支出向來很有韌性,但在失業率將持續攀高的情況下,將抑制消費者支出。」
「英國央行可能會擴大購買債券的計畫,並且在2011年之前,不會採取任何升息動作。」
統計局說,零售銷售在連兩個月出現增長之後,8月停頓下來。7月增幅由0.4%修正一半至0.2%。
==
11.歐元區7月貿易盈餘創7年新高 第3季經濟有望恢復成長
根據歐盟統計局周四 (17 日) 表示,由於出口大幅成長,歐元區 7 月對其他國家的貿易盈餘創下 7 年新高,很可能令此區經濟,在第 3 季開始呈現正向增長。
統計局指出,歐元區 16 國綜合計算的 7 月貿易盈餘為 126 億歐元,創自 2002 年 7 月以來新高,當時貿易盈餘為 135 億歐元。
此盈餘數字優於經濟學家預估,根據《Dow Jones Newswires》上月進行調查,原本預期貿易營餘額為 90 億歐元。
歐盟統計局另外也向上修正了 6 月貿易盈餘的估計值,由 46 億歐元上增到 54 億歐元。
貿易順差值成長,代表出口大幅增加,歐元區 7 月出口由 6 月的 1069 億歐元,上升到 1153 億歐元;進口值則由 1016 億歐元增加至 1027 億歐元。
經季節性調整後,7 月出口月增 4.1%,進口則較上個月減少 0.3%,貿易盈餘為 68 億歐元,高於 6 月的 23 億歐元,也是連續第 2 個月出口呈現增長。
隨著全球經濟開始走出衰退,出口值的上升代表著海外市場需求增加,且企業也開始重新囤積庫存,以因應預期銷售需要。
若 8-9 月出口情況持續走揚,對歐元區經濟的回春可謂是一大助力,此區經濟在第 2 季時萎縮程度放緩減小,而在此季有望恢復成長。
然而,各國政府必須警惕的是,歐元走強將對出口造成衝擊。
現今貿易流量仍遠低於 2008 年的高點紀錄,當時出口總額為 1428 億歐元,進口總額 1463 億歐元。今 (2009) 年前 6 個月間,歐元區製成品的貿易盈餘由去 (2008) 年同期的 1452 億歐元,減少至 965 億歐元;不過相較之下,能源產品的貿易赤字,則由去年的 1567 億歐元縮減至 976 億歐元。
==
12.ING Funds:經濟復甦 油價走揚 泰股上看1000點!
根據ING Funds (Thailand) Co. Ltd.的看法,泰國SET指數在接下來的12個月期間,可望漲升至1000點,主要是泰國經濟復甦與油價走揚嘉惠銀行業者及能源公司。
ING Funds總經理Maris Tarab今天在曼谷受訪時指出:「有鑑於金融體系健全,相較於上次衰退之後的反彈,泰國經濟這次的回春力道將更強勁。跟其他股市相比,泰股價格偏低,非常具吸引力。」
在去年重挫48%之後,泰國SET指數今年已彈升59%,邁向2003年以來最佳年度表現。
泰國政府在8月24日表示,這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明年最多可能會成長3%,從今年萎縮走勢中回升。
泰股上次高於1000點是在1996年,隔年因泰銖貶值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泰股本益比為12.9倍,亞洲第二低,僅高於巴基斯坦。
泰國央行總裁Tarisa Watanagase在9月15日說,經濟已「通過底部」。泰國最近三季每季經濟都負成長。
泰國商會大學(University of Thai Chamber of Commerce)上周公佈,8月消費者信心連續第3個月上升,政府振興方案減緩了經濟衰退的速度。
在預期油價上漲將推升獲利下,Maris推薦能源公司。他也看好銀行業者,因為經濟好轉將增加企業與消費者貸款的需求。不過,他不願點名任何公司。
--
喊進泰國……最近已經漲了非常多了。
所謂經濟復甦還有油價走揚,目前看來都是非常不穩定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是……炒作。
反正我本來就打算擇期賣出。
話說回來,我好像除了非洲之外,各地的基金都有ORZ。
真是全球分佈資產,但是海嘯一來一點都避不了險……哈哈。
==
13.短期新台幣上看32元 匯市爆逾20億美元大量 再升8.5分作收
今(17)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492元開出,受到外資匯入狂拋美元,以及預期新台幣升值力道強勁的影響,本日終場升值 8.5分,收 32.410元, 9月以來累計升值 4.5角,今日盤中最高價為 32.334元,最低為 32.429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14.9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5.79億美元,合計成交量突破 20億元,來到 20.69億美元。
昨(16)日新台幣匯率升破 32.500價位後,外資再度瘋狂匯入,外匯市場不論本國或外商銀行皆同步賣美元,外匯交易員指出,目前市場上最大的買方只剩下央行了,而央行應該是取「相對穩定」的態度,也就是說新台幣升值雖是必然的,但會讓匯率升幅比亞洲主要國來的小。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認為,短期新台幣匯率上看 32元的價位,主要原因在於出口商所持有的美元籌碼目前還未看到進行消化的動作,第 3季再 10個交易日就要結束了,在作帳行情的加持下,一旦出口商開始拋匯,加上外資持續匯入,那麼新台幣升值的力道將相當強大。
當然,近期弱勢美元也是新台幣升值的其中原因,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債券基金經理人 Michael Hasenstab表示,這波金融風暴導致美國聯準會必須透過印鈔票的方式救市,但卻造成全球對美元信心的流失,未來主要央行分散外匯準備貨幣的動作恐趨明顯,也將造成美元進一步走弱。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認為,短期美元走弱的其中一個原因為,目前 3個月期的美元 LIBOR利率低於日圓 3個月期的 LIBOR利率,讓過去借日圓的利差交易轉為借美元,造成美元指數持續下跌。
--
如果手上有現金的人,又可以長期放個好幾年的。
我會建議每一段時間觀察一下美元匯率,適時用台幣買美元。
未來幾年美元持續走貶的機會真的很高,放幾年之後匯差也許會有不錯的報酬。
要優於銀行利率應該是很簡單,就算是一種保守投資囉。
==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9/17
一萬、兩萬、三萬、十萬。
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五十萬。
七十萬、八十萬、九十萬、兩百五十萬。
借錢過日子真簡單。
以上歌曲與泰國人分享,請配上「Ten little indian boys」的曲調。
我在想我遲早會有胃痛的毛病出現的……
==
1.紐約匯市─高收益資產需求增加 美元兌歐元下跌至一年低點
美元兌歐元下跌至近一年低點。美國公布工業生產上升,促使投資人賣出美元,買進較高收益率資產。
紐元兌日元與兌美元漲幅較大,紐西蘭三個月期存款利率幾為美國的十倍,引進了投資人的買盤。
分析師說,目前的環境有利經濟成長,對高收益率貨幣屬利多。證據顯示現金正移出銀行。
英鎊兌歐元下跌至四個月低點。報告顯示英國失業率上升至1995年以來高點,英國央行可能維持利率於記錄低點0.5%,英鎊因而受到壓力。
英鎊下跌0.4%至89.25便士兌1歐元,盤中下跌至89.33便士,創5月15日以來低點。英鎊兌美元少有變動,1英鎊報1.6484美元。
--
小英貶值看似好事,但是我現在沒有現金非常的麻煩又麻煩。
煩惱阿……
==
2.能源盤後─上周庫存大減 原油收高1.58美元
原油期貨周三上漲。美元疲弱,美國經濟數據利多,原油庫存減少數量多於預期,為市場支撐。
紐約10月原油上漲1.58美元,或2.2%,收於每桶72.51美元。稍早上漲至72.56美元高點。
美國能源部今日公布,9月11日結束的一周,原油庫存減少470萬桶。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為減少300萬桶。
周二,原油收高3%,但盤後電子盤交易中,油價回檔,美國石油協會(API)公布上周原油庫存增加63.1萬桶,帶來利空。
美元今日受到壓力,尤其兌日元部份。日本財務大臣重申,日本不願干預匯市抑制日元漲勢。
轉弱的美元通常能支撐以美元計價商品,如原油,因為對持有外幣的投資人而言,商品變得較為便宜。衡量美元兌一籃貨幣的美元指數下跌至一年新低點76.187,最近價位報76.249。
天然氣持續近來的漲勢,10月合約上漲44美分,或13%,收於每百萬Btu 3.76美元。天然氣下跌一整年後,於9月開始上漲。
美國今日公布工業生產上升幅度高於預期,經常帳赤字緊縮,亦使得能源價格獲得支撐,美元則進一步受到壓力。
美國9月住宅建商信心指數改善,亦助漲了能源價格。
其他經濟消息方面,美國公布在汽油價格大漲9.1%的推升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0.4%。
扣除食品與能源後,8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0.1%。8月CPI與核心CPI均較分析師平均預估高出0.1個百分點。
==
3.房市回穩 美建築業信心指數9月份升至去年5月以來高點
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 (NAHB) 周三公佈,美國建築業信心指數 9 月份上升至去年 5 月以來的最高點,顯示曾受重創的房市已經逐漸回穩。
NAHB/Wells Fargo 房市指數 9 月份自前月的 18 點上升至 19 點,符合《路透社》查訪經濟學家的預測結果。
NAHB表示,政府實行許多策略,如降低美國房貸利率,與首次購屋者享有8000 美元稅金抵免的策略,這些都刺激了房市需求。
重建房市並維持其穩定度,對經濟成長來說是相單重要的一環。
1月份時信心指數驟降至 8 點,為史上低點,隨後則穩定回揚。然而,該指數以 50 點作為建商認為房市有利與否的分水嶺,低於 50 點表示認為房市無利的建商多於持相反觀點的建商。
NAHB首席經濟學家 David Crowe表示:「此報告指出,隨著銷售漸漸改善,越來越多建商開始看到房市露出一線曙光。」
9月份房市指數底下 2/3 個分項指數也都上升:目前銷售狀況數據上升 2 點至 18點、具購買潛力的客流量指數上升 1 點至 17 點。
然而,未來 6 個月的銷售預期指數 9 月份則下滑 1 點至 29 點,係因市場擔憂政府的救市計畫到期之後,可能會影響房市復甦的持續性。
9 月份,所有 4 大地區的房市信心指數皆上升。
拿下最大升幅的中西部上升 3 點至 19 點,為前年 7月以來最高數據;東北部上升 2 點至 24 點;南部增加 2 點至 19 點;西部則提高 1 點至 18 點。
==
4.巴菲特:經濟未見反彈 但住宅不動產已見改善
巴菲特接受 CNBC 電視台訪問時說,經濟未見惡化,但過去三個月,亦未見大幅好轉。他不預期會出現雙重衰退,認為住宅不動產已明顯改善。
巴菲特說他觀察幾項指標,包括BerkshireHathaway公刁的數據,發現經濟並未反彈,但已經停止下滑。
除非出現大幅意外,否則巴菲特認為,短期而言,整體經濟大幅下滑的機會已偏低。
他還認為房屋市場出現了重要的生機。「我認為我們已經度過了住宅不動產的最壞情況。理由在於房屋營建大幅減少,家庭卻持續成立,問題因而得以解決。」
==
5.美國8月工業生產+0.8% 產能使用率上升至69.6%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三公布,美國8月工廠,礦場與公用事業生產上升0.8%,7月生產則大幅往上修正。
接受MarketWatch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8月工業生產上升0.7%。
8月產能使用率上升0.6個百分點至69.6%,7月為69.0%。
8月製造業生產上升0.6%。扣除汽車與汽車零件,8月製造業生產上升0.4%。
==
6.美國7月份國外買超大幅下滑至153億美元
7月份外國對美國金融資產的需求下滑,惟中國提升對美持有的金融資產。
美國財政部表示,7月份國外買超達 153 億美元,較 6 月份的買超 907 億美元大幅下滑。
財政部現正競售債務,用以支付預算赤字,財政部估計今年預算赤字將達 1.58 兆美元。部分經濟學家擔心,倘若國外買家不收購美國債務,利率恐怕將攀升。
中國─持有最大量美國財政部證券的國外買家─6月份時將其持有的資產自 7764 億美元提升至 8005 億美元。
==
7.美國第二季經常帳赤字季減5.4%至988億美元 18年來最低
美國第二季經常帳赤字佔 GDP 比例來到 18 年來最低點,意味經濟衰退大幅削減美國對外國產品的消費程度。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佈,第二季 (4月至6月) 經常帳赤字季減 5.4%至 988 億美元,該數字代表 GDP 2.8%,為1991 年第一季以後赤字最低的一次。
第一季經常帳赤字修正後為 1045 億美元。
分析師曾預期第二季經常帳赤字為 920 億美元。
==
8.OECD:失業危機仍存 2010年可能上觸10% 籲政府投入補助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周三 (16 日) 提出警告表示,儘管經濟前景已然改善,但失業率的危機尚未結束。
OECD 秘書長 Angel Gurria 在發表年度《就業展望報告》的記者會上,公開指出:「金融和經濟所遭遇的危機,現已轉變成為就業危機。若經濟持續疲軟不振,OECD 成員國的失業率可能大幅上升,到了 2010 年或將接近 10%。」
OECD 成員國的平均失業率 7 月上達 8.5%,是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新高點。Gurria 表示,若經濟遲遲不見起色,在今 (2009) 年年底,失業率便可能上衝近 10%。
在 2007 年金融危機爆發之前,OECD 的 30 個會員國平均失業率僅為 5.6%,為自 1980 年以來的最低紀錄。
OECD 報告指出,美國的失業率從 1990 年以來,一直在 4-6% 之間震盪,不過到了 2010 年,有可能突破 10% 大關。
歐元區的勞工市場所受衝擊更大,在此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三國中,2010 年末失業率可能將分別上觸 11.8%、11.3% 和 10.5%。
Gurria 敦促各國政府採取措施,因應失業率的上升趨勢,並且支持補助就業,包括擴大社會安全網路等等舉措。
「經濟復甦不會令就業率自動改善。必須要搭配特殊的重點政策,拉抬勞工市場成長,經濟體系也才能更快速地回復。」
不過他補充到,對於勞工市場的介入補助必須是暫時性,且有目標性的,否則便可能成為經濟回春的阻礙,令擴張中的企業難以找到新雇員。
Gurria 認為,政府應針對青年人士補助支援,以避免年輕勞工陷入長期失業,造成與市場脫節。
==
9.汽油價格上漲推升 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0.4%
美國勞工部周三公布,在汽油價格上漲9.1%的推升下,美國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0.4%。
8月CPI較去年同期則下降1.5%,主要原因在於這段期間,能源價格大跌了23%。
扣除食品與能源,8月核心CPI為上升0.1%,
8月核心CPI較去年同期上升1.4%,創2004年2月以來最小上升年率。
8月CPI與核心CPI較分析師預估均高出0.1個百分點。
==
10.金融海嘯衝擊 台企減少大陸投資 H1淨流入台灣388億美元
金融海嘯衝擊台灣企業獲利,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台灣企業今年上半年營收年減9.3%,營業利益大幅衰退 81.3%,投資大陸金額跟著縮減,大陸子公司資金多由母公司挹注,獲利匯回比率甚低;央行統計資料則顯示,來台直接投資和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差距縮減,今年上半年金融帳更產生淨流入 388億美元,顯示資金正在回流。
證交所統計,金融海嘯衝擊下,台灣上市櫃公司今(2009)年上半年整體營收較去年同期衰退9.3%,本業部分營業利益更衰退達 81.3%,所幸投資大陸地區的收益衰退相對較小,僅46%。
由於企業上半年獲利不佳,投資大陸金額跟著減少。據各上市櫃公司申報「赴大陸投資資訊」顯示,2007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匯出至大陸地區的投資金額為新台幣 503億及 618億元,2008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分別為 495億及 744億元,今年上半年不增反減,降至 465億元。
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大陸地區融資更為不易。證交所指出,企業在大陸子公司如需資金,多由母公司或其他有閒置資金的兄弟公司挹注。此外,大陸對於股利匯出尚需加徵 10%稅負,使企業多選擇以盈餘轉增資方式,將資金保留在大陸地區運用,造成投資大陸地區獲利匯回比率甚低。
央行統計資料則顯示出資金回流跡象。
據統計,2005年以來,來台直接投資金額分別為16億、74億、78億及54億美元;而對外直接投資金額則分別為60億、74億、111億及103億美元相較,兩者差距已有縮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國人對外的證券投資減少 113億美元,外人對台證券投資則增加77億美元,整體金融帳產生淨流入達388億美元。
--
股市相當部分是受到大量資金湧入的行情。
台灣本土對海外投資減少,海外資金對台灣將來金融發展看好而匯入。
請小心翼翼……
==
11.外資9月以來買超突破1000億元 助攻今年高點7507點
台股今天開高震盪走高,在國際股市大漲、台指期拉高結算及國台辦表明對兩岸商談簽訂 ECFA、MOU 仍是一貫態度積極下,終場加權指數大漲 93 點作收,重回 7400 點之上,三大法買超台股動作積極,外資買超 115.14 億元, 投信買超 11.92 億元,自營商買超 5.69 億元,合計共買超 132.76 億元。
雷曼破產案滿周年,美國 Fed (聯邦儲備理事會) 主席伯南克喊出全球經濟衰退可能已經結束,激勵美股上漲,美元表現相對弱勢,今天新台幣大幅升值 1.45 角,突破 32.5 元大關,在新台幣持續升值的預期下,將可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在台灣停泊,並進而推升台股攻 過今年新高。
富時 (FTSE) 集團將南韓納入開發亞太已開發國家指數,預定將於周五 (18日) 盤後正式生效,在台灣權重的遞補效應下,預估有 400 億元的國際資金轉進台灣,外資自 9 月以來,除 9/14 小幅賣超外,幾乎天天買超,累計 12 個交易日來,加碼金額達 1022 億元,逼近今年 4 月的買超 103.7 億元,可望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月買超。
瑞信證券今天起舉行為期 3 天的「亞洲科技論壇」,早盤帶動電子股表現,PC、手機等均呈現大漲,尤其是最近話題不斷的電子書概念股如元太、明曜飆上漲停;太陽能股中的昱晶、合晶也展開落後補漲行情,雙雙漲停作收,漲勢最為突出。
除了外資回流外,央行上修 M2 目標區,市場預期月底央行理監事會議不致會有採取緊縮貨幣的動作。內資近期追隨外資的腳步加碼台股,在法人買超加溫下,台股一路挺升,今天收盤再度攻克 7400 點,明天可望進一步挑戰近 1 年來的最高點 7507 點。
--
天天買,買上兩萬點。
居安思危。
==
12.美國財政部:7月受援銀行放貸額 較6月降低10%
美國財政部周二 (15日) 公布,今年 7 月受政府金援的銀行,降低對外放貸幅度約 10%。
美國財政部調查顯示,22 家獲得美國政府注資的銀行,從今年 6 月到 7 月,整體在外流通貸款額下降 1%。這是由於借款人需求減少,銀行沖銷呆帳所致。
美國財政部報告指出,「接受調查的 22 家美國銀行,7 月總計的新貸款額比 6 月下滑 10%。」還補充道,7 月所有銀行的新貸款約為 2.82 兆美元。
將納稅人的錢投入銀行的決策動機,主要在於立法者希望銀行維持放款,但經濟的不景氣和更加謹慎的消費者,似乎造成更謹慎使用信貸的情況。
美國財政部表示,銀行再次指出商業不動產,商業與企業貸款市場的需求遠低於正常水準。財政部並補充:「受訪銀行不認為在短期內,貸款需求情況將出現改變。」
銀行指出,房地產開發商都不願意開始發展新專案,「處於當前惡劣的經濟條件,當公司縮小規模且內部職位空缺增加,造成辦公空間的供給增加。」
此外,7 月在外流通信用卡貸款總額比 6 月下滑 1%,表示消費者支出保守,且將支出用於支付所欠貸款。
財政部指出,「工作機會減少,消費支出水準普遍較低,加上更高的儲蓄率,造成信用卡貸款額下滑。」
==
13.英國統計局:5-7月失業率上升至14年新高 符合市場預期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 (ONS) 周三 (16 日) 發布報告,根據國際勞工組織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標準計算,英國 5-7 月失業人口數上升 210,000 人,總數為 247 萬人,創下自 1995 年 5 月以來的新高點。
5-7 月失業率較前 3 個月揚升 0.7% 至 7.9%,並和《Dow Jones Newswires》經濟學家預期的升幅相同。
ONS 同時發布報告指出,8 月申請福利金的人數增加 24400 人,而 7 月調整上修後增加人數為 25200 人,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20450 人增幅。
7 月失業索賠率為 5.0%,創下 1997 年 8 月以來的新高點,失業索賠人數為 24900 人。
經濟學家表示,勞工市場持續疲軟不振,消費者支出隨之低迷,可能對英國的經濟成長產生負面衝擊。
就業數據顯示,5-7 月青年人士的失業率,以創紀錄的速度上升,在夏季月份結束時,畢業新鮮人將大批湧入勞工市場,對政策制定者而言又將是一大問題。
根據統計局資料,英國經濟正面臨 50 年來最嚴重的衰退,然而近期經濟指標顯示,經濟前景正顯改善,零售銷售、商業信心和房屋市場等等數據都有所增長。
==
14.穆迪:印尼中期經濟成長前景優秀 主權債信評等升至Ba2
信評機構穆迪周三 (16 日) 表示,鑒於印尼成功抵禦全球經濟衰退潮,且中期成長前景樂觀正向,決定調升其外匯和本地匯率的主權債信評等,由「Ba3」升至「Ba2」。
穆迪宣稱,印尼近期結束的總統大選,將權力歸還給支持改革的現任總統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預期他將保持現有政策延續不變,且可能更加深入執行,並進而改革經濟體結構。
印尼的主要股價指數,午間盤中交易上漲 0.7% 至 2436.58 點;匯率也由 9850 盧比,升至 9784 盧比兌 1 美元。
==
15.南韓8月失業率季調整後持平為3.8% 加深市場復甦信心
南韓統計局周三 (16 日) 表示,南韓 8 月經季調整後,失業率為 3.8%,和前一個月比率相同。
7 月時失業率睽違 9 個月首度下滑,加深市場信心,估計國內經濟復甦速度將優於預期。
統計局指出,未經調整前,8 月失業率較去 (2008) 年同期上升 0.6%,為 3.7%。
8 月就業人口數,較去年同期增加 3000 名至 2362 萬名,相較之下 7 月則為 2383 萬名。
==
16.外資持續匯入 新台幣升破32.5元關卡 升值1.45角 收32.492元
今(16)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637元開出,受到外資持續匯入的影響,本日終場升值 1.45角,收 32.492元,本月以來累計升值 3.65角,今日盤中最高價為32.465元,最低為 32.637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12.38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5.015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7.395億美元。
新台幣匯率升破 32.500價位,對此央行回應「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受到國際美元走弱的影響,若對比其他國家,例如日本、南韓、澳洲來說,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
但外匯交易員指出,今日受到外資匯入,外商銀行狂賣美元的影響,成交量大幅成長到 17.395億美元,而央行雖然進場阻升,但卻相當辛苦,倍感吃力,使新台幣匯率終場升值 1.45角,收 32.492元。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分析,時序將步入下半年出口旺季,因此央行的動態操控上勢必謹慎,並多次進場試圖讓新台幣升勢放緩,然因國際美元走弱趨勢在短期內難以扭轉,加上外資匯入積極也將推升新台幣續強,因此新台幣短線上測試向上的走勢恐難避免。
==
17.連動債最弱勢戶全賠?金管會陳沖:銀行應超越純法律思維
雷曼債風暴已滿週年,但連動債補償理賠糾紛仍未停歇,據傳金管會主張弱勢連動債採全賠,金管會主委陳沖今(16)表示,連動債的補償,金融機構應超越純法律思維,照顧弱勢,善盡社會責任,重建民眾的信賴。不過對此,銀行公會理事長張秀蓮則表示,有關金融機構連動債理賠成數及和解爭議,銀行公會尚未討論。
陳沖出席中華民國銀行公會會員代表大會,接受媒體訪問時,針對連動債理賠及補償,作以上表示。
據了解,金管會要求銀行連動債處理和解件數,9月底需達 5成以上,陳沖日前因此邀集銀行業者開會,初步達成共識,針對70歲以上、國中學歷以下、重症等三條件兼具者,給予全賠。另外,針對符合70歲以上、國中學歷以下且首次購買、重症等三條件之一者,補償 7成。
對此傳聞,陳沖今天雖未正面證實,但他表示,希望金融業者能超越純法律思維,照顧弱勢,贏回民眾的信賴。
張秀蓮則證實,金管會日前確實邀集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大眾銀行、台新銀行、第一銀行、台北富邦銀行等 5大連動債銷售銀行,商討連動債理賠成數及和解爭議,但銀行公會目前並未進一步討論此事。
倘若銀行業真的須對連動債的最弱勢客戶進行全賠,勢必衝擊銀行業的下半年營運,銀行業者坦言,若連動債理賠金額過大,銀行勢必增提準備金,增加經營壓力。
而中信金因為為連動債最大發行銀行,所以對此議題的態度備受矚目,中信金副董事長羅聯福今天出席三三會被媒體詢問此事,則不願回應,低調快閃走人。
--
個人精選一下此則新聞,因為看了就很不爽。
賠償七成,那買一般基金的人如果慘賠,要不要也賠償七成?
當然保護弱勢是政府應該要考慮的,但是是否該從正常的體制去加強?
你今天買基金慘賠了,就要補償七成,下次呢?下次是不是要比照辦理?
雷曼連動債最大的問題,就是取了一個嘩眾取寵的名字,金融機構販賣時又花言巧語隨便騙人。
現在應該要抓緊的部分,是以後別再讓金融機構可以這樣任意虎爛銷售基金。
==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9/16
今天要烘咖啡豆,很重要的一次。
烘完之後,就要讓老媽喝一兩個月囉。
隨著出國時間的接近,我越來越緊張了。
btw前一陣子,包括昨天,似乎都是不夠心平靜氣的睡覺。
今天睡到八點才起來,果然是好多了。
==
1.紐約匯市─美國零售數據上升引進高收益需求 日元下跌
日元兌大多外幣下跌。美國8月零售銷售創三年來最大升幅,預期將促使投資人賣出日元,轉投資較具風險的高收益資產。
美元兌歐元清除稍早漲幅,下跌至2009年低點,全球股市上漲,投資人買進黃金,對通貨膨脹進行避險。
主要貨幣中,南非幣兌日元創下最大漲幅,南非利率優勢促使投資人借入低利率日元,轉投資南非幣。
分析師說,日元遭遇賣壓,美國經濟轉佳,促使投資人進行風險性交易。
台北時間03:27 日元下跌0.5%至133.58兌1歐元,昨日為132.94。日元報91.04兌1美元,少有變動。歐元上漲0.4%至1.4673美元。
日元下跌1.1%至12.33兌1南非幣,日元下跌0.6%至6.84兌1墨西哥批索。墨西哥三個月期利率為4.57%,南非為7.1%,日本僅0.33%。
美國公布8月零售銷售上升2.7%,分析師預估為上升1.9%。扣除汽車,8月零售銷售為上升1.1%。
S&P 500指數上漲0.5%,12月黃金上漲0.8%至每盎司1009.20美元。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伯南克今日說,美國自19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可能已結束,但亦警告經濟成長可能不夠強勁,不至很快降低失業率。
分析師說,市場相信Fed無法迅速抽出資金,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英鎊兌歐元下跌至5月以來最低水準。英國央行總裁King告訴國會議員說,他正考慮調降銀行存放於央行資金的利率。
英鎊下跌0.9%至88.92便士兌1歐元,稍早觸及88.97便士,創5月15日以來最低水準。英鎊下跌0.6%至1.6499美元。
分析師說,短期內,英鎊可能下跌至1.6354美元,該水準為本月稍早由1.6114上漲至1.6742的回檔61.8%水準。
英國央行上周說,將維持1750億英鎊的資產買進計劃,維持基準利率於0.5%。
--
小英果然要準備不行了。
雖然跌幅也會有限,不會像之前一樣跌破1,6。
不過這幾天真的要準備換現鈔跟旅支了。
==
2.能源盤後─經濟衰退可能已結束 原油收高2.07美元
原油期貨周二上漲3%,收盤突破每桶70美元。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伯南克說經濟衰退可能已結束,該談話有助支撐原油上漲。投資人等待周三的原油庫存報告。
伯南克與其他Fed官員亦重申失業率仍將偏高,經濟仍將疲弱,直至明年,引發投資人預期央行將持續提供充裕資金。
紐約10月原油收高2.07美元,或3%,至每桶70.93美元。稍早一度下跌至68.48美元低點,亦上漲至71.19美元高點。
天然氣期貨周一大漲11.5%,今日走勢震盪,小幅收高。10月合約上漲0.7%,收於每百萬Btu 3.32美元。
美國今日公布8月零售銷售上升2.7%,高於預估,投資人因而預期經濟正走出衰退,油價早場因而上漲。
紐約地區9月製造業數據改善,美國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上升1.7%。
報導指出,一奈及利亞叛軍團體說,周二將結束停火,該消息亦促使油價上漲。叛軍常攻擊奈國產油區油管。
原油價格今早受到部份壓力,投資人反應原油庫存仍接近20年高點。
分析師說,市場仍有不確定性,投資人等待美國石油協會(API)的原油庫存報告。
周三,美國能源資訊局(EIA)將公布上周能源庫存報告。
上周數據顯示原油庫存大幅減少,預期本周數據將再度顯示庫存下降。但由於供給仍接近20年高點,只有庫存再度大幅下降,才有助支撐油價。
接受Platts公司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9月11日結束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減少300萬桶。
今日稍早,OPEC在9月報告中說,仍預期2009年世界能源需求每日減少160萬桶,2010年則每日增加50萬桶。
該組織仍預期其原油生產每日為2850萬桶,與上個月預估持平。
OPEC說:「股市上漲似乎過度反應了經濟成長,所以最好情況下,原油市場可能介於目前交易範圍一段時間。」
--
油價又開始發作,但是還是要看75塊美元過不過得去。
==
3.美國8月零售銷售月升2.7%高於預期
美國商務部15日表示,美國8月零售銷售月升2.7%,經濟學家預期中值為月升1.9%。
美國商務部9月15日消息,美國商務部15日表示,美國8月零售銷售激增。
8月零售銷售月升2.7%,經濟學家預期中值為月升1.9%。
雖然零售銷售的上升主要來自於汽車和汽油,但其他銷售月升0.6%。
除去汽車,其他所有零售銷售月升1.1%,預期為月升0.4%。
8月汽油銷售月升5.1%,反映出汽油價格的上升。除去汽油銷售,其他零售銷售月升2.4%。
8月傢俱銷售月降1.6%,建築材料和園藝供應品銷售下降1.2%。食品和飲料銷售月升0.5%,電子和設備銷售月升1.1%。
日用品銷售月升1.6%,運動品和書籍、音樂銷售月升2.3%。健康和個人護理品銷售月升0.4%,餐飲銷售月升0.3%,郵寄和互聯網銷售月升0.1%。
==
4.伯南克:經濟衰退可能已經結束 國會將進行全國金融規則改革
美國聯準會 (Fed) 主席 Ben Bernanke (伯南克) 周二表示,自 1930 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可能已經結束了。
伯南克指出,現在經濟可能正在成長,但恐不足以遏止失業率繼續攀升,目前失業率已經站在 26 年高點,達 9.7%。
伯南克表示,他相信國會將動手改革全國金融規則,以避免未來再次發生這樣的經濟危機。
伯南克表示:「我相當有信心,(國會)將進行全面改革。」他補述,由於國會未能採取應對措施,過去一年是個「太大的災難」,幾乎摧毀了美國金融系統。
歐巴馬總統周一催促國會於今年進行立法。
經濟學家的預期呼應了伯南克的說法。他們預期第三季 (9月底止) 經濟正以年率 3%至 4%的速度成長,有別於第二季經濟以 1%速度衰退的情形。
==
5.美銀執行長Lewis:美經濟回春力道可望比預期更強勁
美國銀行(BAC-US;Bank of America Corp.)執行長Kenneth Lewis在日本告訴投資人,「他樂觀的一面回來了」,且美國經濟反彈的速度可望比預期更快。
在針對東京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會議而準備的講稿中,Lewis表示:「經濟反彈的動能可能會擊敗預估。」
Lewis說,庫存稀少、個人儲蓄增加、家庭債務支付下滑,以及待售房屋減少,這些因素匯聚起來,可能會產生一個強勁的反彈。深度衰退經常會誘發「強勁的景氣復甦,並且復甦的頭一年會有強勁的就業成長」。
Lewis的展望跟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Janet Yellen、大和總研(Daiwa Institute of Research Ltd.)策略師Yuji Kameoka的「失業型景氣復甦」(jobless recovery)觀點大異其趣。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昨天發表的報告也指出,美國的房價會再跌10.5%,並於明年第2季觸底。
Lewis強調,金融業的困頓歲月尚未結束,信貸虧損將在未來幾季攀抵高峰,「銀行業者向來在經濟回春已經上路之後,才遭遇最慘重的損失」。
==
6.復甦力道凝聚 德國9月投資人信心揚升3年高峰
德國9月投資人信心揚升至3年多來最高峰,主要是經濟復甦力道凝聚、股市上漲。
ZEW歐洲經濟研究中心宣布,旨在預測未來6個月的發展的投資人與分析師預期指數,從8月的56.1上升至57.7。經濟學家原估攀升至60。
德國第2季意外走出二次大戰以來最嚴峻的衰退之後,工廠訂單、出口和企業信心的情況改善,顯示經濟成長逐步加速。
德國DAX指數從今年3月低點算起,已經反彈52%,並於上周攀抵近一年來最高水準,因為企業獲利擊敗預期。
Societe Generale首席歐洲經濟學家Klaus Baader強調,ZEW的增幅可能不如預期,但仍是個好消息,「不過,數據顯示回升速度撐不下去,失業率揚升與政府振興措施逐漸停止,明年處境會更困頓」。
ZEW當前經濟形勢指數從8月的負77.2攀高至負74,不如經濟學家推估。
報告發表之後,法蘭克福時間15日上午11點半,歐元回貶,報1.4590美元。
--
請小心翼翼,眾人認為漲多該要回跌的趨勢漸漸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深怕跟不上復甦牛市的賺頭。
越危險的時候越要大膽,越安逸的時候越要小心。
這是金融市場不二法則,要注意全球市場的回檔。
過於高價的油價會傷害復甦力道,等到油價漲幅不如預期,金價也會崩解。
原物料過高的價格,會打消所有的經濟成長。
==
7.銀行間拋匯 新台幣升值3.1分 收32.637元 9月以來升值2.2角
今(15)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668元開出,受到銀行間相互拋匯的影響,本日終場升值 3.1分,收 32.637元,累計 9月以來升值 2.2角,今日盤中最高價為32.601元,最低為 32.668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7.94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1.6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9.54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今日早盤受到銀行間相互拋匯的影響,使得新台幣匯率早盤暫升 2.8分,午盤過後,追價意願不足,市場觀望氣份濃厚,新台幣匯率區間狹幅整理,終場升值 3.1分,收 32.637元。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分析,近期外資匯進的金額已經逐漸在遞減中,但受到美元指數走弱,新台幣匯率走升趨勢比較明顯,預估央行則在等待時機,想「順勢」拉低匯率。
==
8.金融風暴殷鑑 英國小學生提前學理財 孩子都要會算帳
金融危機爆發讓人們看到缺乏正確理財意識的惡果。為避免重蹈覆轍,英國一些小學未雨綢繆,開設理財課程,從娃娃抓起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建銀行、開商店、賺利息……這些本該由成年人操心的事情已成為英國一些小學生的必修課。
新華網報導,為使理財意識深入人心,英國「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機會」信托基金與英國巴克萊銀行和德意志銀行聯手推出「每個孩子都『算賬』」項目,讓理財課程提前走入小學課堂,使下一代免受金融危機之苦。
參與項目的學校將模擬現實場景設立銀行等商業機構,來自商界或金融界的專職人員將提供理財輔導,指導學生如何花錢、省錢、賺錢。
以英國西米德蘭茲縣達德利鎮一所小學為例,學校銀行「落成」後,學生們每存入 1 英鎊 (約合 1.67美元) ,將實實在在獲得 10 便士( 16.7 美分) 利息。來自巴克萊銀行當地支行的志願者還將傳授學生購物與省錢訣竅,使孩子們對理財有直觀了解和真切感受。
「眼下金融工具復雜多樣,經濟形勢變幻莫測,因此對小學生開展理財教育頗具現實意義,」英國《泰晤士報》 14 日援引巴克萊銀行高級職員邁克‧阿馬托的話說:「這樣他們日後就不會肆意揮霍公款。」
數學是許多英國小學生頭疼的科目,而數學不好也成為精明理財的一大障礙。因此除教授學生如何理財,「每個孩子都『算賬』」項目還將重點幫助那些數學不好的學生。
信托基金負責人讓‧格羅斯指出,許多英國小學生毫無數字觀念,一些孩子到 7 歲還只能進行兩位數計算,「些孩子讀了 2 年書,還對數學一無所知」。
為此,「每個孩子都『算賬』」項目將為數學「特困生」提供一對一輔導,由銀行經理或職員親自指導,使他們提高數學能力,學會理財。
另外,項目還為孩子們提供蛇梯棋、多米諾骨牌、拋接子遊戲等兒童早期數學工具,發動全家寓教于樂,使幫「困」效果達到最佳。
「我們還希望讓孩子們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用處巨大,」格羅斯說:「巴克萊銀行的志願者還會鼓勵孩子樹立信心,使他們相信『有朝一日他們也會進入銀行工作』。」
「每個孩子都『算賬』」項目開展一年來,已取得理想效果。 6 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參與項目的小學生進步神速,遠超過預期。
項目獲得巴克萊銀行大力支持。除貢獻大量人力,巴克萊銀行已出資 140 萬英鎊 (233.8 萬美元) ,資助購買數學工具及聘任家教。目前,項目已惠及米德蘭茲的 1440 名學生。
然而,項目並未止步於此,它將於 2010 年至2011 年在全英國推廣。屆時,這一項目預計每年可使約 3 萬名學生受益。
--
這篇文章是我個人挑選的,讀了商學院才對於這些事情感覺越來越深刻。
尤其是金融海嘯之後,更為明顯。
台灣的教育總把數學就當成是算帳、做生意,其實數學更主要應該是一種科學。
建立對數字的概念,對數學的概念,不見得建立的是對於金錢的概念。
創造金錢價值的概念,瞭解基本的金融市場、投資。
我相信這對一個國家的國力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錢嘛,怎麼會影響不到國力。
==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9/15
今天心情很糟,糟透了。
等我想說的時候再說吧……
==
1.紐約匯市─美元跌回貿易緊張升高帶來的漲幅
美元兌歐元周一下跌,但美元兌其他外幣則小幅上揚。交易員焦點轉移至本周將公布的數據,歐元與日元觸及技術性水準,引進部份買盤。
由於美國與中國貿易緊張升高,今日稍早,美元上漲。但美元的低殖利率,促使投資人賣出美元,轉而買進高殖利率資產。
分析師說,美元小幅超賣,但由於利率接近零水平,使得美元難以上漲。
最近交易中,歐元報1.4614美元,一反稍早的跌勢,上周五為1.4587美元。上升的風險胃口,助使歐元上漲至今年高點1.4647美元。
衡量美元兌一籃貨幣的美元指數報76.727,上周五為76.662。上周,該指數觸及2008年9月以來低點76.457。
中國周日說,將對美國銷售的雞肉與汽車零件進行反傾銷調查,此舉明顯係回應華盛頓上周決議對進口的中國輪胎徵收徵罰性闗稅。
分析師說,貿易戰的威脅嫌誇張了些。儘管報復循環有延長的風險,但此時此刻卻不太可能。且即將召開的雙邊會議與20國會議,將提供機會,由高層化解問題。
==
2.能源盤後─中美貿易爭端 支撐美元走堅 原油下跌
原油期貨周一收盤跌破每桶69美元,中國與美國貿易爭端,引發了全球經濟擔憂,使得原油受到壓力。
10月原油下跌43美分,或0.7%,收於每桶68.86美元。上周五,原油期貨大跌近4%,但上周原油仍收高1.9%。
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秋季將至,預期天然氣一年之久的跌勢即將結束。10月天然氣上漲11.5%,收於每百萬Btu 3.35美元。上周,天然氣走勢震盪,上周三大漲15%,上周五則大跌9%。
分析師說,相信是避險基金的交易,引發了市場動盪。
美國天然氣基金股價上漲2.6%,該ETF上周五說,計劃於9月28日恢復發行新股。
8月底,因擔憂供給過多,天然氣價格下跌至七年低點。
中國與美國的貿易戰展望,使得其他能源市場亦受到壓力。周末,華盛頓對中國製造輪胎課徵關稅,中國則說將對美國銷售的雞肉與汽車零牛,進行反傾銷調查。
分析師說,中國與美國的貿易爭議,對市場氣氛構成壓力。保護主義升高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復甦。CME交易所宣布採用倉位限制,抑制部份交易的投機,市場亦因而受到壓力。
CME集團上周五說,將在CME,CBOT,Nymex與Comex交易所採行部位限制,周一生效。若違反部位限制,制裁包括罰款。
今日稍早,美元走強,投資人再度接受風險,重返股市,對原油構成壓力。追蹤美元兌一籃貨幣表現的美元指數報76.727,上周五為76.662。
==
3.調研機構Item Club:房貸依舊緊縮 英國房市明年持續下滑
永安會計師事務所 (Ernst & Young) 旗下英國獨立經濟預測機構 ITEM Club公佈,由於房貸緊縮的情形仍存在,英國房市明年會持續下滑。
與英國財政部使用同樣經濟模型的該機構今日表示,繼明年上半年「下滑」之後,房價會轉為停滯長達 2 年。該機構指出,由於經濟逐漸脫離衰退,銀行重建資產負債結構,因此房貸融資可能「仍然稀少且昂貴」。
英國國家建築協會(Nationwide Building Society)上個月表示,由於供應短缺,英國8月份房價大漲,為2006年以來最大升幅。但房價一路爬升10年之久,後於 2007年的高點暴跌 15%之多,這使得許多房貸者的房產價值低於房貸金額。
Item Club資深經濟學顧問Hetal Mehta表示:「目前房市穩定的情形僅是海市蜃樓。房價上升大部分是立即反映可售物件短缺的情形,因為許多屋主可能受困於負資產的窘境,或不願意因為擔憂未來兩年的房市情形,就貿然賤價出售,導致可售物件減少。」
英國抵押貸款機構協會今日公佈,7 月份英國房貸數月升 24%至 56000 份。然而,英國央行的房貸數據顯示,通過審核的房貸數卻少於兩年前同期的一半。
英國央行 9 月 10 日表示,為了讓經濟穩定脫離衰退,將會持續收購債券 1750 億英鎊 ( 2920 億美元) 的計畫,同時維持關鍵利率在史上低點 0.5%。
Item Club表示,在未來 5 年內,房價都不可能返回2007 年的高點,但隨著經濟復甦以及供給持續短缺的情形之下,房價會開始緩慢回升。
雖然英國政府計畫在 2016 年結束之前建造 24 萬棟房屋,但今日的報告顯示此計畫在營造業衰退之後,進度已經大幅落後。該機構預估,今年完成的新建物數目將會低於 175000 棟。
Item Club指出,南英格蘭的復甦短期內將顯遲滯,因為該區的初次購屋者最難以負擔購買新屋。
該機構資深經濟顧問 Andrew Goodwin表示:「為了讓房市能發揮正常功能,初次購屋者返回市場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否則,目前由投機購屋者主導的低交易量趨勢就可能會持續下去。」
==
4.穆迪:不良貸款持續拖累 英國金融機構將再虧損2150億美元
根據信評機構穆迪投資人服務公司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Inc.) 表示,英國金融機構將面對 2400 億英鎊 (3980 億美元) 的貸款和證券損失,反映出國家經濟疲軟,壓力沉重。
穆迪在報告中提到,英國銀行在 2007 年信貸危機起始,損失 1100 億英鎊至今,可能將再虧損至少 1300 億英鎊 (2150 億美元)。
此公司預估,不良貸款對獲利能力,以及銀行資本健全度持續造成壓力,英國宏觀經濟環境將持續疲軟不振。
英國納稅人已投入約 1.4 兆英鎊拯救金融機構,同時也成為國內規模第 2 大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 (Royal Bank of Scotland Plc;RBS-UK),以及英國抵押貸款機構龍頭勞埃德銀行 (Lloyds Banking Group;LLOY-UK) 的最大股東。
穆迪指出,英國金融機構在信貸危機起始,到 2009 年中為止,總共已募集約 1200 億英鎊的資本金。
銀行面臨資本壓力,同時營收和獲利情況皆顯低落,穆迪對英國金融機構的評等展望,維持在「負面」。
報告指出,在「基礎情況」下,公司預期英國住宅房價將萎縮 40%,商業建築價格將縮減 60%。穆迪表示,銀行機構最大的損失,將來自於商業房地產貸款,過去 12 個月來已下滑 26%。尤其蘇格蘭皇家和勞埃德銀行,受房地產貸款影響將最為嚴重。
--
英鎊看來又有機會走低,準備換點現鈔起來。
==
5.EBRD:盧布貶值解決不了俄羅斯的經濟問題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首席經濟學家Erik Berglof表示,盧布貶值解決不了俄羅斯的經濟問題,這個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國「未來幾年處境非常艱難」。
Berglof 9月10日在倫敦受訪時強調:「思索俄羅斯的復甦,這是個錯誤的方向。」
經濟學家認為,俄羅斯無法逐步降低對商品的依賴,造成這個國家的經濟復甦動能不足。
Berglof指出,只要俄羅斯的命運取決於原物料的行情,央行想要在2011年之前實現盧布匯率自由浮動的目標難度頗高。
Berglof說:「若你想要有個充滿彈性的匯率,就必須擺脫對商品的仰賴。」
「近10年來,俄羅斯變得越來越依靠商品,這是一大隱憂。不幸的是,進展有限!」
俄羅斯地區銀行協會呼籲讓盧布貶值30%。該協會有450名成員,包括Barclays Plc、花旗(Citigroup Inc.)的俄羅斯單位在內。
傳媒巨擘Vladimir Potanin受訪時稱,中期而言,「經濟利益」將驅使盧布貶值,令出口商壓低成本與生產現代化成為可能。
==
6.提振經濟 俄央行第6度降息 再融資利率砍至10.5%
俄羅斯央行調低關鍵利率0.25個百分點,主要是這個世界最大能源出口國遭遇打破歷史紀錄的經濟緊縮,而復甦也溫吞緩慢。
俄羅斯央行將再融資利率從10.75%調降至10.5%,而附買回利率從9.75%調降至9.5%,明日生效。自4月24日算起,這已經是該行第6度降息。上次降息是在8月10日。
央行在聲明中表示:「總體經濟趨勢可以解釋這個決議,形勢允許俄羅斯央行維持住降息步調。」
全球貿易降溫,市場對俄羅斯的鋼鐵、石油等出口產品的需求下降,造成俄羅斯上季國內生產毛額(GDP)破紀錄重摔10.9%。
到目前為止,降息並沒有提振信貸流動。
盧布回貶0.6%至44.9193兌1歐元。兌美元部份,盧布貶值0.7%。莫斯科時間14日下午2:13,Micex指數下跌1.3%報1160.36點。
Goldman Sachs Inc.經濟學家Rory MacFarquhar在9月9日的報告中稱,俄羅斯央行將分別於10月、11月降息,再融資利率最後會砍到史上低點10%,上次達到這種水準是在2007年6月。
--
手上俄羅斯最近翻漲不少,雖然還是賠很多,考慮該出場了。
==
7.外資上周持續流入亞股 台股買最多!須留意高檔震盪風險
匯豐聚富積極平衡基金經理人賴安庭分析,上周受到中國官方發布20條鼓勵民間投資措施,宏觀調控疑慮大減,加上美國褐皮書報告優於市場預期等消息激勵下,上周亞洲股市全面上揚,其中泰國、印尼與越南 3個東南亞國家漲幅分別達5.9%、4%與3.7%,是相對強勢的市場。
東北亞股市也表現不弱,台股受惠內閣大幅改組,外資大舉加碼下,也推升股市上揚2.6%。南韓股市則受惠英國富時集團將自 9月18日收盤後,將南韓從新興國家晉身為已開發國家股市的利多激勵,上漲2.7%。
在資金動向方面,賴安庭表示,外資上周買超台股達 20.59億美元,且短短 3周累計流入35.9億美元,成為近期外資布局的重點市場;而南韓、印度、泰國在資金短暫流出後,也大舉回流,單周買超金額分別為10.52 美元、6.26美元及3.68億美元,使得這 4國股市漲幅均超過2.6%以上。
其中,賴安庭指出,在連續 4年賣超後,南韓股市今年以來,外資回補金額最高,累計已達160.03億美元,其次為台灣的100.31億美元,是推升股市主要動力來源。
從近期趨勢來看,外資錢進亞洲的趨勢未見停歇跡象,賴安庭分析,主要理由有三。首先,受惠中國經濟崛起,亞洲經濟體比歐美其他市場,復甦腳步更為快速;其次,外貿改善速度加快,企業獲利屢屢調升,且調升幅度大;第三,前兩年外資流出金額大,目前持股水位遠低於長期平均。
以南韓股市為例,賴安庭表示,目前外資占南韓股市市值權重僅 30%左右,仍低於2000年以來平均的 36%,加上富時將南韓納入已開發國家之列,預期仍將吸引國際資金湧入。
賴安庭認為,由於內需消費成長,加上銀行資產惡化問題不如歐美等地嚴重,亞洲經濟復甦力道預期將比其他區域市場強勁;但由於短線漲多,加上明年全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下半年的股市漲勢可能趨緩,投資人應該留意市場高檔震盪的風險。他建議,投資人可適當搭配固定收益部位,以降低股市的波動風險。
==
8.MOU題材熱 里昂力挺金融股 加碼趁早 別等利多實現了才買進
儘管今天金融股帶頭下殺,但港商里昂證券仍不改其志,重申加碼加碼金融股,而且今天市場傳出,金融MOU可望在10月可能簽署,里昂證券個股首選標的分別為國泰金 (2882-TW)、中信金(2891-TW),並將永豐金(2890-TW)的評等從表現優於大盤調升至買進,而新光金控(2887-TW)從「賣出」調升至「買進」,並預期金融股波段行情將持續至今年下半年。
里昂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王北利(Bruce Warden)指出,雖然金融股短期還是存在著投資價值疑慮,像是信貸週期(credit cycle)、以及資本連結(CapitalLinks)題材;但是產業基本面轉好和政治內閣改組,但是兩岸關係仍然樂觀。
王北利認為,經歷過去一周來的起伏,金融股將出現短期震盪,認為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充滿了不確定性。
王北利指出,投資人應趁勢買進金融股,因為金融股將隨著MOU題材拉出漲勢,別等到MOU簽署後才入場。
里昂證券表示,2006年起,國泰金(2882-TW)即是投資首選,位於金控龍頭國泰金控則是國內金融機構布局大陸速度最快者,明年將可望成與中國合作的第一家銀行,又是人壽保險業者,將受惠於資產與不動產的通貨膨脹,獲利隨之提升。
消金龍頭中信金(2891-TW)是中國銀行最具吸引力的策略合資夥伴,因為中信金控在中國設 有投資分行,是台灣第一家在中國設有辦事處的銀行,中信金可望將在中國設下第 1家分行,成為區域銀行。
此外,永豐金(2890-TW)體質不如國泰金與中信金,但是股價很便宜,又是金融MOU簽定後的受惠銀行之一,有可能獲得來自中國資金的挹注,故維持買進評等。
王北利的推薦個股中,新光金(2887-TW)因為其主力業務來自於人壽保險,而且新光金的股價便宜,操作資產和不動產的高槓桿效果的機會較大。
==
9.外資轉賣24億元 三大法人合賣近40億元 外資壓寶金融股
外資今天單邊買進金額為 151.27億元,單邊賣出金額為 175.22億元,加碼標的有台新金 1.39萬張,中信金 8000張,永豐金 6000多張,加碼鴻海、第一金超過 4000張,外資認為兩岸金融MOU簽定在即,建議投資人全面加碼金融股,看好金融股波段行情將持續至今年底。
外資今天再度加碼鴻海,雖然鴻海 8月營收低於預期,但摩根士丹利預估股價下修幅度為 5-10%區間,建議 115 元以下進場低接,高盛指出鴻海 8月營收不如預期,主要是因為 PC組裝以及遊戲機等產品的下滑,網通設備與 PC零組件並無太大問題。
外資今天調節標的則有友達 2.85萬張,聯電 1.51萬張, 華映 1.5萬張,中鋼 1.33萬張,台積電 1.19萬張,奇美電 7000多張,電子股為外資調節重心,其中又以面板族群砍殺力道最慘烈,外資認為面板廠在下游客戶提前拉貨效應下,第 4季價格將會緩步下滑。
台股漲高後外資紛紛提出示警,麥格理認為台股漲多後,追高風險增加,台股仍有拉回的壓力,認為原物料族群短線較有表現空間,目前風險最大的族群為科技類股,因科技股短期內有資金動能風險、成本增加以及庫存去化等疑慮。
--
金融、金融、金融,喊成這樣,敢進嗎?
不知道。
==
10.兩岸10月啟動ECFA協商?施顏祥:10月上旬可能性"大概沒有"
市場傳出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兩岸ECFA將在10月協商,新任經濟部長施顏祥今(14)日澄清,院長並沒有這項指示,而就他這幾天對實務上的了解,目前在10月上旬協商的可能性「大概沒有」,機會不大,但非正式諮商一直有在進行。
施顏祥強調,兩岸 ECFA 協商將如吳敦義院長所指示,基本上一定持續推動,和社會各界好好溝通,不會為求快而快,依循「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原則,本著「國家需要」、「民眾支持」及「國會監督」的條件,推動簽署各項協議。
不過,當記者問到 ECFA 是否在10月啟動協商,施顏祥表示,目前10月上旬可能性大概沒有,機會不大,至於10月下旬是否有可能,他則不予回應。
==
11.歐盟執委會:歐元區經濟Q3可望擴張0.2% Q4成長0.1%
歐盟表示,在各國政府投入數以億計的銀彈協助歐洲走出60多年來最嚴重的衰退下,歐洲經濟可能在本季恢復成長。
歐盟執委會今天在最新經濟情勢預估中指出,在4-6月負成長0.1%以後,歐元區的經濟第3季可望擴張0.2%,而第4季增長0.1%。
執委會說,經濟2009年恐怕會萎縮4%,維持今年5月的看法不變。
從德國的ThyssenKrupp AG(TKA-DE)到法國的L’Oreal SA(OR-FR),很多歐洲企業的獲利均擊敗分析師的評估,顯示政府在鼓勵支出上所做的努力對經濟產生正面影響。
歐洲央行總裁Jean-Claude Trichet在9月3日提到經濟走穩的「跡象越來越多」。
投資人本月更為樂觀,而經濟信心更處於10個月高峰。Citigroup首席歐元區經濟學家Juergen Michels認為:「形勢在過去數月間大幅改善,下半年會更好,但我們不該預測會突然好轉,復甦走勢將持續到2010年。」
德法兩國的經濟第2季意外恢復成長。執委會今天稱,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第3季成長0.7%、第4季0.1%有望。法國本季或將擴張0.4%。
==
12.經濟復甦緩慢 歐元區7月工業產值月減0.3% 年萎15.9%
歐盟統計局周一 (14 日) 表示,歐元區 7 月工業產值萎縮,而就業率在第 2 季中,也再度面臨下滑,由此可見儘管此區或已走出衰退,但經濟復甦情況仍相當疲軟乏力。
歐元區 16 國的工業產值,7 月較上個月縮減 0.3%,和去 (2008) 年同期相比則減少 15.9%。
《Reuters》經濟學家先前預期,7 月產值應月減 0.2%,年度萎幅達 16.6%。
由去年同期數據比較,產值的縮減幅度已經放緩,6 月產值較去年同期少掉 16.7%,而 5 月則為年減 17.6%,回推 4 月年減幅度高達 21.3%。
歐盟統計局另指出,歐元區第 2 季的就業率較前一季下滑 0.5%,較去年同期縮減 1.8%。
由於市場需求低迷,公司企業持續減少生產規模,進而造成勞工市場雇員情況不甚理想。
經濟學家表示,經濟復甦過程中,就業率是最慢反應經濟起色的數據,儘管如此,更多人們失業意味著消費需求隨之減少,因此經濟復甦速度也將相當緩慢。
歐盟統計局估計,在 2009 年第 2 季裡,歐元區勞工人數約達 1.46 億人,較前一季少去 702,000 人。
統計局表示,各行業皆普遍裁員的情況下,公共管理、健康衛生和教育管理部門出現例外,就業人數分別上增 0.5%。
主要裁員範圍落在製造、建築、金融服務、商業活動、農業、貿易、運輸和通訊服務等行業。
==
13.外資轉為買匯 新台幣終結連7升 貶值4分 收32.668元
今(14)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 32.678元開出,受到外資於新台幣外匯市場轉賣為買的影響,終結連續 7個交易日升值,本日終場貶值 4分,收 32.668元,盤中最高價為 32.566元,最低為 32.685元;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 6.95億美元,元太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為 4.17億美元,合計成交量 11.12億美元。
外匯交易員指出,今日新台幣匯率出現漲多拉回的情況,而且外資轉賣為買,使新台幣匯率終場貶值 4分,收 32.668元。
外匯交易員進一步分析,新台幣匯率目前呈現多空分歧,主要是受到市場傳出央行可能放手讓新台幣升值,採取「匯價先行」的方式,逐步微調貨幣政策,而未來匯率走勢除了央行態度外,也必須要注意外資動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