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好書推薦--「管教,要掌握鬆緊!」

各位親朋好友兄弟姊妹們,正所謂內舉不避親,好書就該要推薦。
退休校長出了一本好書,分享親職教育的專業經驗。
本人有幸早早拿到熱騰騰的新書,看完之後感覺真的是言之有物,鏗鏘有力。

封面.jpg
或許我的朋友目前需要的人並不多,不過這是多數人都將面對的人生課題。
大家都沒有當過父母,又很難拉下臉皮來向自己的父母求教。
也許心裡還默默覺得:我一定不要像我爸媽這樣教小孩。
有這樣一本書做為參考,將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書的內容廣泛,分類清晰,具有故事性。
論述閱讀起來流暢而不枯燥,並且可以依目錄標題迅速找到想要瞭解的部分。
若要當成一本工具書,也十分便利。
網路上的各大書城目前都有販售,只要打下書名關鍵字:「管教,要掌握鬆緊!」便可搜尋到相關資訊。

並附上作者的部落格連結:黃登漢的部落格

Share:

2010年的最後一個月

先對認真的讀者們道歉,這篇是流水帳不是認真文。

還有三十一天,就要發出每年慣例的一年反省文。
好快,我想我知道這一年可以寫些什麼,應該吧?
至於認真文我明天再來認真寫吧,今天想要抱怨抱怨。

如果要來個冷水排行榜,銅臭公主排第一,多拉A夢排第二,那第三就洋妞當之無愧啦。
做人比賽沒誠意,這三個真的很厲害,我無話可說。
玻璃排行榜,我就不用特別排了,聰明人都知道誰在前兩名。
我真的不能理解構造有差這麼多嗎?大概都長在膝蓋裡。

抱怨不要太多,點到就好。
(此時pixnet的廣告一直在管理後台閃,害我一邊打文章一邊想罵人。)

朦朧的結尾是我喜歡的作法。

我以前一直不懂台灣怪譚那一段在說什麼:
「一個人一直在懷念,也不是懷念過去,就是懷念他自己,也不是懷念他過去的自己,就是懷念他自己。」
然後我開始體會到,我也陷入這樣的狀態中了。
我懷念起自己的生活來了,也不是過去自己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
所有的景象實實在在地呈現於眼前,摸得到、嗅得到、聽得到,眨眼瞬間卻又消失。
就這樣吧……在這裡繼續於禪意之中打轉。
Share:

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搾一篇也好

扣掉新聞不算,在英國光是日記就兩百零一篇。
還不加上那些歸類在創作的幾篇文章。
在台灣卻好像乾癟癟的,什麼也沒有。
新鮮感才能注入一些什麼嗎?生命沒那麼空洞。
感覺像是肚子餓翻天的人,不停地喝著白開水想要止飢。
可是到頭來,靈魂卻日漸消瘦。
我並不是抱怨我的生活,而是在抱怨我自己。

捏出來的泥塑,如果最終要丟回土裡,就會懶得弄髒手。
要把靈感嘔吐出來的寫作過程好疲憊,結果更是虛無。

看了一些書,東野圭吾的,村上春樹的。
有的輕鬆,有的感覺卻在侵蝕靈魂。
不管怎樣,總是比喝白開水要來得好,好得太多。

該忘記去體會、瞭解、認知,我需要的是一套張三豐的太極拳。
忘掉所有的形式,通通丟棄才對。

不該併在一篇說明,可是要另外打一篇我又怕我怠惰了。
仔細想過,花朵枝葉所展現出的亮麗成就,源自於樹根汲汲的施予養分。
這久違的里程碑所代表的意義,十分重要。
這是你的榮耀,你長年累積的薪柴,依照你的想法排列好,並由你點下了那火焰。
火紅照亮了天空,會有人向這裡望,也是因為你過去披荊斬棘在此開了一條路。
恭喜。

我也以此為榮。

然而我也在試著尋找我的里程碑,我的路,我的光芒。
期待有一天那些也能讓你驕傲,就像你現在已經有的驕傲一般。
Share:

2010年11月22日 星期一

Home Alone

看家的日子就快結束了。

偶爾期待下雨,省去澆水的麻煩。
每天還是得去菜園巡一巡,看看什麼該採收什麼有點問題要處理。
拿報紙,快速瀏覽標題,早晚燒香,簡單默唸禱詞。
吃飯不該成問題,有著消耗食材的責任就感覺不同。
這堡壘堅固、溫暖、豐碩,卻不是我打造的,我只貢獻了那小小的角落。

之前好像飄飄茫然,現在事情卻頻頻冒出。
該來的就收,好壞皆然。
網誌不要計較長度、內容,不是一直都當作日記在寫嗎?那就當作日記吧。

電視重播著無聊的電視節目,看完兩本推理小說,還有一個系列的書在手上。
趣味或許不少,欠缺一點靈感跟啟發吧。
積累的題目還是貼在牆上,只有無窮的感想似乎又不是我想要的。

什麼事情不都需要靈感嗎?還需要循規蹈矩的理性。
比如午餐的醬燒蝦仁跟炒韮菜花,比如晚餐的螺旋麵煎餅。
花時間處理蝦膏,剝去蝦殼,為自己可能是最好的選擇,就是不愛走險棋的寫照。
犯了錯,自己吞下自己反省,不用冒險,一丁點都不用。
非得要到十拿九穩才肯端出,一直都是這樣,以往的錯誤歷歷在目。

早上一杯拿鐵,下午一杯冰滴咖啡,我很好奇你知不知道我老是在做準備。
昏頭也好,誤會也好,有時候也喜歡自己的這種傻勁。
那樣會讓我對人類有多一點的信心,就算,一次又一次,失望早就超過期望。

What should I do?
沒有惡人的覬覦,沒有需要防備的敵人。
我在堡壘裡,我不寫詩,因為我不是詩人。
只有偶爾的散文,散落的文章,該好好一篇篇寫,不要再怠惰不堪。
Share: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忙著錯過

有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寫過類似的文章,要回去翻那數百篇文章似乎又沒那個力氣。
不管怎樣,或許同樣的標題隨著時間過去有著不同心境,也就會產生新的火花吧。

人一直在忙著錯過,然後懷念那些錯過的事情。
雨勢不斷的週末,我看著家門口的山嵐,一邊醉心於那彷彿裊裊炊煙的雲霧,一邊思考著。
有個藝術家曾經跟我分享著美景,他卻很感嘆這一切美好無法跟身旁的人共同體會。
或許吧。
在倫敦的旅程,有些部分我覺得很虛幻,簡直像電影一般。
單獨的身影走在街道上,大概也有另外一番在夏天傍晚品嚐不落的陽光的享受。
轉身一想,錯過了很多美好,有些事情不是只想要自己收藏著。
是啊,我能體會到很多不同的東西,可是,在分享的時候那感覺是截然不同的。
就像那一片沙灘,就像那一大叢繡球花。

忙著錯過一切,螢火蟲自顧自地飛舞,油桐花沈默地一朵一朵飄落。
懷念的時間那樣冗長,沒有柵欄的想像力,用「如果」二字,帶來一堆不存在的泡沫。
結果那第四維用瘋狂的速度奔走,風景迅速往後飛逝消失。
每一個當下,變成永遠在錯過。
腳步是停不下來的,只能把視野放在眼前,看看身邊所擁有的。
抓住了現在,才能停止錯過。

有人的地方才有故事,有故事我才記得住那些景物。
自己踏步走過的,充滿著靈感,卻是瑣瑣碎碎的天馬行空。
一起經歷的,即便平凡庸俗,只有八卦閒談,則能夠串起每一顆精彩的回憶。
眷村被拆了,我無法帶著未來,指著狹小的巷子,訴說我在這裡騎三輪車的景象。
舊家出售後改建了,我不能帶著明天,走過老舊的樓梯,笑談從樓上摔下來多少次。
可是有著共同回憶的人,一起分享那些把握住的時光,一切就能鮮明亮麗起來。

不要再錯過了,這世界上只有真正感受過的,才是打動人心的美好。
如果的泡泡不必一吹再吹,因為風一來就帶走,手一指就戳破。
終於我又能珍惜那些微小的美麗……
Share: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6.1 沙灘

十二月十四日,典型的冬日氣候,機場周遭被濕冷的空氣籠罩著,滴滴答答不停落下的雨水,洗刷不去天空的灰暗。我穿著同樣灰濛卻十分保暖的長大衣,在登機門的椅子上看著人潮眾多的走道,想像著當年的笑聲,還有那一身陽光的打扮。

幾個小時的飛行,已經像是家常便飯,遠比那繞過半個地球的旅程,來得輕鬆寫意。下飛機前,試著把長大衣塞進隨身行李,行李變得厚重,我只能這麼選擇,否則就得在這南洋國度的小島,熱昏於機場排隊過海關的人潮裡。

老友在接機處看到我,立即迎上前來,熱情的擁抱,禮貌性的噓寒問暖當然無法少,坐在他的轎車前座,不想在任何地方浪費時間,很輕聲的提醒,我不是來觀光的,就往目的地開吧!

經過車廂的檢驗,才開得進這飯店區,要走進飯店裡check in之前,還得過金屬感應門跟安檢,看著建築物上大大的W,不知為什麼,真的,無論怎樣都可以沒關系,反正,已經就到了這最後的幾百公尺,最後一程的終點站就在這裡了。跟老友揮手告別,他願意載我一程已經做得足夠,接下來是該我自己慢慢完成的事情。

在房間裡打開行囊,換上一身輕便。我還記得那件畫上蠟染的T恤,什麼圖案都早已消失殆盡,卻還是留戀著直到破了十四個洞,才不得不跟它告別。那一對戒指,在被退還之後,我一直謹慎收藏著,可是在頻頻搬家之中,還是無故少了一只,被遺留下的孤單,丟進那異鄉小鎮的運河,當作我們是一起在那留下足跡,而不是我一人。

只剩下幾張舊照片,還有這雙拖鞋。你受不了太過熱情的沙灘,在那蹦蹦跳跳的時候,把這雙拖鞋借給了你,我還記得。在同樣的地點,飯店的擺設早已不同,沙灘旁新增的吧台,終於能夠輕易地點杯飲料,而不必從泳池旁捧個老遠走過來。我叫了一杯芒果汁,看著杯緣擺著的那支小雨傘,真的過於小巧玲瓏,完全遮掩不住你的微笑,回憶就像這海灣一樣廣大,你的臉龐,隨著波光粼粼的海面,不停閃耀於眼前。

照片、拖鞋和芒果汁,陳列在躺椅前的沙灘上,一旁的服務生跑來問我有沒有什麼問題,我試著用英文跟他解釋,然而這故事的迂迴,並不是我的英文能力可以完整表達的,講了兩句我就放棄,乾脆問他能不能幫我買一包煙。看著最熟悉的陌生煙盒,一拿出香菸服務生立刻幫忙點上,我只吸了一口,就覺得嗆地受不了,戒煙好幾年,抽煙真的不好,你是對的。當時你刻意搶過我的煙去抽,只為了逼我戒煙,你成功了。想要用記憶中的方法去尋你,可是在吐出的煙霧中,你不再出現。

圖片留下的是瞬間,影像紀錄的是片段,只有文字,能夠永久保存那回憶,並確定它永遠不會褪色。六十個日子裡,我天天紀錄著那些煙花燦爛的時光,每完成一個部分,就敲下發送鍵,如此才能甘心入眠,直到第六十一天,所有信件被一次退回,我才知道,原來電子郵件也會查無此人。

將你最愛的芒果汁一飲而盡,留給我的,是蔚藍的廣大天空,還是群青色的鬱鬱海灣,不重要,因為你早已經放棄我。這不是電影,我不可能燃一起把火,將回憶焚燒殆盡,也不可能奮力一甩,請求浪花將一切帶走。收拾眼前的東西,這殘存的記憶,陪著疲憊的我,回到飯店的房間度過最後一夜,這一次,我將依照約定,在黎明時分,與你正式告別。
--
感謝陶喆的「沙灘」、一些舊照片、別人的舊照片。
還有感謝長年贊助商Lucky Strike,從寫作必備補給品,轉化為只有意象。
感謝漫漫長夜以及東北季風,給我乾淨的創作環境,黑暗裡卻讓我不寂寞。
最後感謝夾雜在腦海裡的一堆景象,很片面,卻讓我串出這一篇文章。
寫的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

Share: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燒掉的不只是過去還有未來

停格太久的畫面,用力拍打,是不是就能夠恢復正常呢?

那一天,燃起的火焰,在庭園裡是那樣的旺盛。
看著蒐集的煙盒,從一個大箱子裡頭倒出。
這麼多年來,留下的好像很多,其實也沒有什麼。
該為自己不是個煙槍而慶幸嗎?

高溫慢慢吞噬著煙盒,也咀嚼著那些點煙的日子。
在政大的校園裡,宿舍凌亂的門口、商院嘈雜的中庭與氣氛詭譎的樓梯間、環山道的翠綠沿途、綜院前的舒適公園椅。
打工的休息時光,在湖水岸昏暗的停車場、歐托邁五光十色的吧台裡、歐亞基金會空氣糟透的茶水間。
異國風情的自在,巴里島慵懶的躺椅上、福岡深夜空蕩的街頭、英國的悠哉人潮中。
過去隨著煙盒,化為灰燼,被風捲去遠方。

保存煙盒的原因,是為了將來能夠有個地方展示這些收藏。
從前,總認為具有設計感的外殼,也是一種雅痞的裝飾。
所以每一個長方形,都蘊藏著對夢想微不足道的寄託,保存下來。
有朝一日,是否自己的店能夠收留這些回憶,一邊思考著,一邊排列安置空盒。
未來伴著高溫,變作焰舌,讓火覆蓋眼前。

燃燒完繼續抽煙的習慣,那樣的未來,恐怕我不再需要。
關上回憶大門,無論怎樣愉快、痛苦、完美、殘破的過去,該剔除掉的,一項不留。
彷彿可以看見咖啡館用煙盒裝飾的牆壁,緩緩崩落、頹圮。
似乎能夠聽到打火機以火焰喚醒的煙草,吱吱作響、嘆息。

只剩下一片灰燼,我沒有留戀太久,就回到屋子裡。
我燒掉的不只是過去還有未來,但其實,消失的只是曾經。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