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說故事

其實我可能知道,我不是一個說故事的人,我卻很喜歡一次又一次的說那些故事。
一本又一本的筆記本,剪剪貼貼的稿紙,那些殘缺不全的不完整故事,從十幾年前累積堆疊著。
並不是什麼厚重的鉅作,斷頭又斷頭的歷史重演,讓這些東西很好保存,不過就是幾本冊子。
打開來翻閱,真的多少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然而,這樣評價也太過苛刻了點。
當我還小的時候,世界就那麼大,情緒特別容易激動也就不為過了。

故事,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不知所謂的橋段,亂七八糟的情節。
在網路進入我的生活之中後,終於可以慢慢留下一點比較像樣的東西,卻還是找不到一套完整的故事。
幾年前,第一次寫完一個故事,一個不知道怎麼定義的故事。
然後,想了半天想寫的東西還是一樣卡在那裡,很難往下接續。
當初的想法,經過太多年的時間,沒有一個統整的心態,只會前後矛盾。
那或許放著斷頭不是壞事。

有很多的想法,寫了一些開頭存在電腦裡,卻也接不下去了。
從前說故事,是想寫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現在說故事,是要畫出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夢境。
那些過於寫實的開頭,就不再那麼重要了。

我欠了很多文字債,欠人的幾乎沒有,都是欠我自己的。
文章是我發洩情緒的窗口,當那些東西還沒有被轉化成文字之前,一切就還都暫時壓縮著,只是不說而已。
好的,壞的,藏著。

該上工了,不為別人,只為我自己。
Share:

火爐

老舊的房子四處都是縫隙,窗戶關不密,冷空氣只要稍微側身,就可以輕鬆地溜進屋內裡打轉,更別提那傳統設計的通氣孔,在接近天花板處一個又一個十平方公分左右的孔洞,雖然用木板釘住,也隔絕不了溫度的下降。

於是,找來一個大盆子,鋪滿灰燼,燒起無煙木炭,烘熱整間房子。

紅通通的木炭,散發出濃厚的熱情;包圍在外還一副黑臉的新木炭,隨著溫度的上升,偶爾會傳來些許的清脆聲響;小小的火焰在直立排列的木炭間跳動,努力推擠著熱空氣上升。架在木炭上的一大壺普洱茶,也被熱情感染,黝黑的茶水,在壺內翻騰,震動了壺身;呼呼的白色蒸汽則是從壺嘴拼命逃出,中和被碳火烤得略微乾燥的空氣。

窗外氣候變化多端,濃霧、細雨、大雨、暴雨,雨聲滴答地不停變化,唯一不變的是那同樣的濕冷無情。躲在屋子裡的我們,喝著普洱,啃著瓜子,電視上播著平時從不會停下來看的節目,家人圍在爐邊聊著節目內容,卻好像還是挺有意思的。

沒有特別安排行程的假期,身不由己的原因無法排除,可是真實的場景證明了,實際上的重點並不在於出門。爐火不僅燒紅木炭,也映紅每個人的臉,彼此言語間精彩的你來我往,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笑聲,火焰似乎更高了幾吋,房內的溫度,也彷彿升高了幾度。

夜漸漸深,隨著灰燼越堆越高,爐火的溫度則逐步下降,整壺普洱見底,只剩堆了滿桌的瓜子殼。假期在緩慢的步調中瞬間結束,又該回到平日的軌道上,炙熱的溫度,卻在身體裡越燒越燙。

Share: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新聞製造機

四天連假在家,難得看了很多電視新聞,感觸良多。
平常我是完全不看新聞台的,只是久了在這樣的轟炸之下,真的很不滿。
就想來吐一吐苦水,發洩一下。

打開新聞台,有九成的機會看到:
1.翻拍網路影片剪貼而成的新聞。可能是網路流傳半年到一年以上的舊消息,而且,可能一點都不重要。
2.翻拍行車記錄器的畫面。近年來行車記錄器已經成為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不但保障現場還原的可能性,還提供了記者主要素材。
3.中國相關新聞。通常是黑心工廠或者是奇人異事,尤其是某選秀節目的片段大概三不五時就會報一下。

國際新聞,把中國算在外國的話,很多,不算的話,近乎於零。
深入報導,把狗仔各新聞事件當事人的左右鄰居祖宗八代算在內的話,很多,不算的話,等於零。

某台某節目老是買一些西方老舊的新聞特輯翻譯後製,雖然立場偏頗,總比沒有好。
某台週末假日老是買一些過期新發明新現象特輯,尤其是多數買日本的新聞,雖然資訊落後又無關緊要,總比沒有好。

黎胖子說的是真的,台灣的電視新聞像是廣播,主播一直講話講得鉅細靡遺,一刻也不停。
畫面往往是東拼西湊,可能是許久之前的歷史畫面來移花接木的,看了半天,沒有值得一看的地方。

新聞底下的跑馬燈大概有五十項以上的資訊在跑,閃過一條訊息沒看清楚,大概要再等將近十分鐘才看得到跑馬燈再次出現。

有時候會鄉愿地去想,我在這邊不爽,在這邊嘴砲又有什麼用呢?
反正認識我的人不多,我能影響的人也沒幾個,就算影響了,他們家中沒有收視率調查的機器,也撼動不了這種亂象。
對,我對社會很失望,可是我從來沒有對社會絕望。
你看到了,你贊同我,你不見得要分享出去,或者是傳達給他人。
就身體力行,別再看那些亂七八糟的新聞台。
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擁有一個在華人世界最優秀的新聞台,讓共產中國羨慕,讓極權新加坡嫉妒。
這才會是台灣身為唯一民主自由華人國家的價值。
--
好像有點沈重,偶爾,也該正經一下。
Share: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Linception

做了點圖跟數據統計,做了很多,做了半天發現有些現在放上來沒什麼意義,就暫時不用了。

我的陳述會很簡短,有兩個原因。
第一,我看不懂所謂的戰術等等,只會很淺顯地懂一點皮毛,用數據對我來說相對簡單,而數據總是比較客觀。
第二,Lin的比賽樣本還太少,只能當作一個參考,就目前而言任何一個極端值都很容易影響他的整體數據。

Lin現在的平均數據上NBA官網很容易就查到了,我還是簡單敘述一下:
23.2MINS 14.6PTS 2.7REB 5.7AST 1.4STL 3.4TO
如果他每場都上場三十六分鐘,數據大概如下:
36MINS 22.7PTS 3.4REB 8.9AST 2.2STL 5.2TO
這跟他過去十場從板凳對上籃網那場開始的平均數據相去不遠,我就不貼了。
原則上他只要維持現在的平均數據到季末,就肯定可以在NBA找到一份不錯的合約。
當然,Amare跟Melo回來之後,勢必會降低他的得分,但是他的助攻數字也會往上,等過一陣子我們再來看這個數據的變化。

整體數字在NBA的總體排名也很重要,畢竟要看這些數字的絕對性之外,也要參考相對性,看看其他人表現如何。
我把總體排名換算成百分比,數字越低表示表現越好,數字越高表示越差。
Rank
統計到前一場輸給籃網之後的排名。
我們可以看到,在整體排名和控球後衛排名的共通點為:真實投籃命中率很前端、失誤率很高、進攻參與率高、效率高。
單以控球後衛排名來看的部分則是:助攻率跟平均差不多,籃板能力則是優於一般後衛。
單看這種數字讓我感覺他像是個控球小前鋒一樣,進攻為主,助攻為輔,順便抓點籃板。

接著放Lin的命中率相關圖:
FG
藍色線代表對籃網大爆發的關鍵出場。
看得出來投籃命中率穩定、外線命中率提升、罰球命中率慢慢下滑。
或許體力上有影響他的罰球能力,但是的確不夠好。
罰球跟外線的部分還很難說會怎樣,因為目前他只罰了97球,三分線出手35次,樣本都太小。
投籃次數199次,算是可以做為參考了。

大家最關心的,後衛的助攻失誤比率。
一樣的,藍色線代表對籃網大爆發的關鍵出場。
ASTO
可以看到Lin的助攻率從穩定出賽之後也就很穩定,但是失誤率也在微幅上升。
這個數據有點偏頗的地方,是因為分母有包含計算到出手次數,所以進攻的頻率會影響很大,而不是單純計算助攻跟失誤。
如果之後Lin隨著Amare跟Melo回來而自然下降了出手數,助攻率或許會進步不少,而不是僅止於聯盟控球後衛的平均數。
然而,因為失誤率的分母也是相同基準,那麼失誤率也會同步上升。

最後一項,上場時間的多寡,跟每分鐘失誤的相關性。
corr
看起來失誤的頻率跟上場時間的多寡相關性並不明顯。

其實我做了很多數字跟圖表,只是有些好像沒有什麼故事可以說,那就不勉強放上來了。
有些人覺得看球賽就是看比賽內容,看數字很無聊。
在職業運動裡面,看數據也是一種樂趣,不然大家怎麼會對某某成績破紀錄而感到如此興奮呢?
以上是客觀的敘述,交給大家作為看比賽以外的參考之一囉。

以下是主觀意見:
現在主力多半歸隊,磨合的時間還不確定要多久,可長可短。
對小牛靠著神準外線贏球,對籃網也被對方的神準外線給痛宰,出來混總要還的。
可是連著幾場比賽都看得出來防守的等級有點不對勁,尤其Amare的防守……
對小牛被Dirk打爆就算了,反正地球目前沒人守得住他,對黃蜂也被打假的實在很慘,尤其那場比賽Chandler犯規過多。
籃網的比賽,因為Shumpert不在,外圍防守出現缺陷,Chandler再次礙於犯規麻煩打沒多久。
總之就是,沒有Chandler這球隊的防守會掉一個很大的等級,Amare跟Melo的防守都不是挺好,如果沒有一套打爆對手的進攻,那就難玩了。

如果能順利磨合完畢,預期Lin的得分跟出手會下降,但是助攻會上升,失誤的部分應該也會減少一點,戰術應該會好打一點。
那剩下的就是罰球準一點,展現出外線的穩定性。
然後就是度過這一季,等著被各隊研究之後,迎接下一季被針對伺候的待遇。
明天早上有比賽,我還是一句老話,贏球最重要!
Go Knicks!!

Share:

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文章解析

我那天誇口說要寫篇藝青文章教學文,就隨便亂提一下好了。
反正這年頭學個一招半式,已經能打趴很多不學無術的人。

藝青寫文章要把具體變成抽象,抽象變成具體,加上轉品、比喻,最後有著憂鬱、香菸、酒、咖啡,就炒出一盤藝青文的基本菜色。
「抽煙」:
『他深呼吸一口寂寞,然後沈重地吐出一片無奈,那情緒冉冉而升,被風吹散地無影無蹤。』
「高興」:
『她擁抱著如粉紅棉花糖的世界,掛著彎彎的嘴角,沈浸在那香甜之中。』
以上範文明白示範了藝青文的基本型態。

這樣看來我好像很愛寫藝青文喔?
不過我會喜歡這樣寫文章:
『拿著十字鎬一次又一次挖掘著那墳墓不知道多少次,打開陵墓一看,依舊沒有改變的死寂,給了些許停止瘋狂作為的念頭,可是只要隨著時間過去,星月交替,又會不知不覺背負起那象徵罪的十字架,敲打起同樣的地點,抱著渺茫的希望,期許下一次推開墓門,能見到木乃伊的詛咒解除,甦醒過來。』:
「在網路上反覆查同樣的資訊」
看來我是拐彎界的藝青~~

講解一下之後,或許大家將來看我那個亂七八糟的轉彎文章,可以多理解一點。
簡單的說就是多一點想像力吧~~想是什麼就是什麼。
Share:

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Linicks

認真收看重播中,繼續講講廢話。

籃球這種節奏迅速的運動,可以看到他這樣的表現真的很爽。

團隊:
Amare還沒有進入狀況,看起來Pick and Roll高手也還是需要一點時間調整,畢竟Lin不是Nash。
不過Amare的防守很驚人,看一下對黃蜂的比賽就知道,禁區簡直像是奶油一樣,又軟又好切。
JR Smith的加入實在是強大的戰力,這個系統很需要射手,只有Novak實在不夠,Shumpert還不錯 ,但還是以切入為主。
JR能切能投準度又夠,在SG/SF這一點,很完美了。
Melo還沒回來……可是我覺得Melo或許看來會比Amare融入地更好。
Melo的中距離跟單打能力遠超過Amare,在目前的Lin system看起來,Melo會是更加選擇。

個人:
失誤還是一樣多,戰術體系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運球不夠好也是一個原因,
傳球的部分只要不要過渡強求,我認為失誤率沒有那麼嚴重,對黃蜂那場有太多刻意傳球了。
其他沒什麼好說的,只有上場時間太多,希望教練能幫他多爭取一點時間休息,保重保佑……

Linicks:
我只想說,這已經不是當初大家說Amare是紐約救世主的球隊,也不是Melo讓大家對於二巨頭亢奮的球隊。
這是D'Antoni的球隊,Lin非常適合他的體系,因此整個大爆發開來。
鎂光燈下,只剩下Linicks,這一支屬於Lin的球隊,實際上,是D'Antoni體系正在完美呈現中。

我還是一樣的期望,期望他數據穩定,球隊戰績穩定。
瘋狂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延燒結束,穩定會是一件好事情。
下次要貼這種廢話文的時候我會附上一些數據的~~~
(職業病……)
Share: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街友

路旁的街友孤寂地坐在公園椅上,穿著西裝襯衫的打扮,卻又看不出來有多麼落魄,等到發現他對於被丟棄在一旁的食物,竟然如此積極地去搶食,實在讓人感到鼻酸。通常那餐盒裡裝的只是吃剩的食物,有時還裝著咀嚼過後被吐出的殘渣,偶爾更會遇到放了幾天才丟棄的餐盒,發酸腐臭的食物,一打開蓋子,所有令人作嘔的味道便撲鼻而來。

他並不是不知道那裡頭的食物有多麼驚人,看看他的衣著打扮,任何人都能猜測到他有一定的學歷知識,可是很多時候顧不得清高,顧不得邏輯跟理性,生存這兩個字看似簡單,包含著太多意義,沈重不堪的世界,是他轉了不知道幾個念頭都無法看開的一片虛無。

曾經他有過什麼,他不記得了,因為記得所有的東西實在太痛苦,所以他不願再去記得,在今天以前的時間,那些光陰都像是一場夢,幻化成夢的不真實,痛苦地彷彿像是不間斷的巴掌,一次又一次打醒他回到當下的日子。

眼睛睜開,只有今天。過去已經變成一婁輕煙,明天只是下一個今天,活不下來的話,所謂的將來都是看不到的謊言,咀嚼著酸臭的漢堡,帶有一點發酵的酒精味,再加上些許煙蒂殘渣的氣息,他竟然也能自得其樂地吞下肚,不能用墮落這個詞來形容,被擠壓在這個階層社會裡,不完全是他的選擇,也不完全是他的責任,再怎麼盡力,也不可能一瞬間扭轉乾坤,需要時間,他需要過渡期。

或許他的潛意識還沒有放棄,撿拾食物殘渣的同時,西裝、襯衫、領帶,表現出對外表仍有那麼一絲在乎,那是他最後的防線,讓他在爬不起來的生活中,仍然能給自己一點肯定,去辨別自己與其他無家可歸的街友,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同,可惜,那只是最微薄且不值一文的假虛榮,當他撿起那些垃圾一般的食物,就等同於跟現代社會失去連結。

周遭的人賦予這些街友一分同情,對於看起來特別突兀的他,想像其中必定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更是多了一分惋惜。然而沒有人猜想地到,連他自己也沒有注意到,他已經自詡為街友中的上流階層,享受著那多一分的同情跟惋惜,挑掉蠕動的蛆之後,嘴角竟能輕鬆地露出一抹微笑。他心想這只是個過渡期,而那些過渡期之後的未來,變成一種毒品,讓他被幻覺與幻想包覆,過去不再是夢魘,因為現在他已經沈淪在地獄裡,一個放棄長進、不再掙扎的自我安慰象牙塔中。
Share:

B2B Day 3

離開一個城市,前往下一個,還來不及熟悉,就要告別。這是好事,當還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就得要前進時,不安的感覺會給自己生存的力量,這股力量又會令人深刻體驗自己的存在感。轉車到Guildford其實一切順利,唯一惋惜的就是真的沒有排行程的這天,天氣卻是如此陽光燦爛,然而我有我的處理方式,晚點就能補償。

在車站跟宜芬碰頭之時,搞錯前後站,稍微耽擱了一下。找到人之後,走去Surrey University竟然是如此的方便,僅僅十分鐘左右的路程,安頓下來之後簡單吃了些東西,要前往Tesco採買,坐上公車不過幾分鐘,很快又到站了,也因為距離近,車票價錢很便宜,這樣相較之下,蘭卡還真的是一個偏僻的大學啊……甚至連去鎮上都是相對較遠呢。

從沒逛過Tesco,然而氣氛並不是只有店家的擺飾和裝潢去營造的,習慣的食物,走動的人們,才是主體。看著充滿選擇的貨架,除了感動,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更何況那特價的商品,更是令人瞠目結舌,自在的購物,提著食物等公車的感覺是那樣美好,尤其在陽光之下,暖暖的氣溫使得一切緩緩飄揚起來,真的食物,不真實的感受。

說過會討回來,當然下午就拿著相機在Surrey Uni的校園照相,乾淨的天空,美好的午後,灑落一地的陽光,用緩慢的腳步踏在土地上,感覺很好,不過我並不屬於這裡,無法感受到像在蘭卡那樣,把每一塊草皮都當成是後院的感覺。縱使如此,相機還是抓到許多不錯的景色,平靜的湖水、高聳莊嚴的教堂、寧靜的十字架、鮮綠色的草地。相機吃的飽飽的,也讓我不再為了好天氣卻沒安排行程感到扼腕。

晚餐時間接近,幾經吹噓的海鮮煎餅,又要在英國重新演出。一股氣打了十顆蛋,卻只有一支跟原子筆差不多大小的攪拌器,所有的崎嶇、困擾、阻礙,都在這鍋麵糊中精彩呈現人一生的轉折。完成的結果,對我而言或許並不是太過於滿意,可是意外地發現煎煎餅的過程,很有娛樂的效果,並且理解到,原來這煎餅有點像是大阪燒之類的風格,日韓綜合,都不對,這就是拙園始英國式的我流煎餅。感謝眾人的大力支持,無論是NaiNai、Bianca、Amy、Julia、宜芬跟佳曄,大家都很賞臉也很給面子,即使麵糊的比例不是最佳狀態,依舊吃得乾乾淨淨。

很快地我又沈入了夢鄉,可能是時差始終調整不上,又或者旅行的疲憊讓我自動昏沈,最可能就是天生的睡覺功力驚人。無論怎樣都好,看見懷念的海鮮煎餅又在英國呈現,浮上我心頭的東西也可不是三言兩語能道盡。
Share:

B2B Day 2

沒有計畫就是最好的計畫。獨自搭車到Waterloo跟宜芬還有他的同學們碰頭,即便British Museum在眾人的口中評價兩極,我或多或少還是想參觀看看。倫敦,雨,下雨本來就不是新鮮事,只戴了鴨舌帽就想應付雨勢的我,看來偶爾也是過於天真了點,淋雨,到了博物館,那人山人海的場景,讓人從內心懷疑,是否都被這天氣趕來躲雨的?

走馬,看花,驚嘆文物的眾多,與人們的親近,這收藏的價值高得難以想像。另一方面,無奈搖頭嘆息,多少侵略搜刮,東搶西奪,敲敲打打,什麼都搬,什麼都拆,到底這種方式算不算珍惜文化?

欣賞完古文物,餓著肚子去找到傳說中有名的Fish and Chips,那魚肉果然十分鮮美,並不會如同一般吃到的單調,可惜薯條就不大合我胃口,怎麼吃都有一種生澀感,無所謂,我愛吃海鮮。

古典之後當然該去逛逛街,走走跳跳在街上遊蕩,Zara、Muji,族繁不及備載,因為我對名牌可不熟,但Liberty依舊是那麼樣的美艷動人,難以想像會有這麼有趣的一間店在此,之後甚至深度旅遊逛了黑膠唱片店,該說感謝佳曄的長輩嗎?要不是有他想要買唱片,我可能完全沒有機會踏進這樣的店瞧瞧吧。

肚子餓了,目標卻是韓式料理,時間太早還沒有開,就在星巴克休息聊天。是他們的大方,或者是我也漸漸改變,不再需要時間慢熱,聊起天來真的是非常自在,這麼快就交到要好的新朋友,簡直如同奇蹟一般。

晚餐的韓式料理開店後,宜芬展示了一下用韓文點菜的技巧,甚至還點出一道菜單上沒有的菜:泡麵炒年糕,味道真的是令人垂涎三尺,即使現在想起,我都忍不住餓了起來。

告別,返往A的宿舍,沒有迷路,沒有誤點,只有寒冷的氣溫,陪著我回到校園之中。聊了聊朋友,聊了聊還是小朋友的時候,就別再把時間卡住,查詢過火車路線,為沒有計畫的隔日,做基本的規劃。深夜,入眠,請原諒我震耳欲聾的呼聲,那不是疲倦的聲響,而是我對生命壓力宣洩的出口。
Share:

B2B Day 1

很早的清晨,在機場處理完所有出發的相關事情,帶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出門。臨時換的英鎊,只有中文版的保險證明,一個人的長途飛機,就怕到了別人門前還被活生生趕回來,一路上,就這樣胡思亂想著。

國泰的班機有幾點很令人滿意。首先,可以隨時充電的插座,若是有筆電或是智慧手機,能打發的時間超乎想像的多。其次,完整的影集,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結舌,要怎麼無聊還真難。還有食物的品質十分不錯,想不到在飛機上可以吃到讓人滿意的東西。最後一點,整體飛行時間不算很長,我的班機時間又沒有跨太多用餐時間,吃個兩頓,就從香港到倫敦。回想起第一次坐荷航去英國的路途,只記得一直吃一直吃一直在吃,吃到都怕了,那種飛行過程真的是最恐怖的。

於是時間過去,不長不短,也並不是多疲倦,踩上空橋的那一刻對於生命感到慶幸,但是下一關的海關,又是另一番考驗。免費的無線網路,卻是什麼都連接不上,冗長的排隊人潮,還有害怕自己被拒於門外的思緒,都讓我更加焦慮。聯絡不上要來接機的朋友A,等等該怎麼碰頭,想著想著,終於輪到我過海關。所幸,有著以前的學生簽證,似乎一切沒有受到什麼刁難,財力證明跟旅遊保險根本連看都沒看,只被問到要來英國做什麼,在台灣是什麼職業在哪間公司上班而已。

由於過海關的人潮異常龐大,縱使班機提早將近半小時抵達,最後還是沒省到什麼時間,行李早就被工作人員從輸送帶移至一邊,還好,行李也沒掉,擔心的部分全都不用擔心了,那遇不上A也似乎不是大問題,我自己也能應變,畢竟,I’m back!

話雖如此,很順利就在大廳見到了A,沒有看見寫著我名字的超大招牌,也沒有歡迎的花圈跟雞尾酒,只有兩個老友看到對方的一股傻笑,明明一年多沒見,好像昨天一樣,然而昨天還在地球另一端的我,現在又在他眼前出現。時間空間似乎都錯亂了,搞不清楚從前未來或是東南西北,那又什麼好所謂,只會記得仇恨或者是抱著過去的回憶沾沾自喜,那是可悲至極,活在當下之中就夠了。而兩個人熟悉的笑容,就是最好的迎接儀式。

走在航廈間冗長的連接通道,陳舊的建築並不殘破,回憶隨著聲音在管道間迴盪,只是來過幾次卻這麼樣的印象深刻。到了公車站,搭上公車之後,有一種回家了的感覺,就是這樣的公車,就是這樣的路線,就是這樣的景色,或許多少和我印象中的有些不同,返鄉的感覺卻完全湧上,到底,我是哪裡人呢?

坐下來飽餐一頓義大利菜,簡單的麵包烤得有點像披薩,十分美味,可樂倒在杯子裡竟然沒有氣泡,感覺得出來庫存有多久了,燉飯口味優秀,可惜就是鹹了點。沒關系,跟A聊著天,充滿不真實感的生命,這旅程第一天的所有不確定,隨著話題延伸,更加不踏實了,那更好,因為許多時候,生命就該是這樣飄盪的,而在飄盪之中的不肯定,才又能體會到生命的曼妙。
Share:

好久不見

今天的聚會對於特別到不行,因為主角是那個好久好久沒見到的,阿蕊~~
十幾年沒見到面,這樣子的再次相聚,真的是很嗨阿,我幾乎都要認不出人來了。

依照時間到達KTV的我,其實預期大家都會遲到所以我也慢了五分鐘,卻一如以往太早到而無奈地開始一個一個撥電話。
大廳裡一個低頭看歌本的女子有點眼熟又不大認識,直到我被叫出名字才知道,主角阿蕊原來是第一名抵達!
她更無奈地以為被耍了,準時抵達卻不見一個人影,還問了櫃臺今天到底是不是2/18,是不是有一位王先生訂位十一點。
只能說,我們聚會的性質往往如此,遲到的總是多數,偏偏以往會準時的不是搞錯時間、就是沒來、或是剛好有點事情耽擱。
沒關係,久違重逢至少讓她知道沒有被耍,朋友們的真性情才是重點。

在包廂裡長舌地一直聊天,唱歌只是背景音樂,十幾年沒見面,話題要停下來都很難。
講了又講,講東講西,沒有特定主題的閒談才是最重要的,所有認真而有意義的交談反倒是最無聊的。
交情不深才會認真聊起來,鬼扯是情誼堅深的表現。
像兄弟姊妹,不大像是同學,很多很多東西,不是那麼好陳述的。
要怎麼跟同樣這個年紀的人訴說,認識朋友十八年的感覺呢?尤其是認識一大群朋友十八年。
一切就像是地心引力一樣,我們一次又一次因為引力回到這個熟悉地表上,這牽引的力量自然且強大到超乎想像。

時間不長的聚會,四小時的唱歌就解散,並不像以往冗長。
大概是沒有打牌這個行程,讓一切看起來簡短許多吧!
可是偶爾的早早聚會,早早回家,也似乎是不錯的選擇。
又考慮到大家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有的要加班、有的要顧家,年紀越大,能這麼多人聚首已經不容易了。

很喜歡這種開口一呼,就能招來十個人的聚會。
隨和也很隨性,自由加上自在。
一個個難得的聚會,一次次普通的聚會。
都是這麼的珍貴(珍貴到冷得要死又這麼晚了我還願意在這邊打網誌……)。
(我還是想補充一下,真的很珍貴,我最近一堆想法跟點子跟發生的事情都因為各種藉口而不想寫網誌,今天卻寫了。)

回家的路上,想一想,這些國中同學們,幾乎都沒變。
不僅僅是外貌上變化不大(說真的大家都還沒三十歲,外貌變化太大也是會嚇到人的。),個性內涵,似乎也跟以往相去不遠。
有的看起來好像不一樣了,實際上觀察一下,發現只是表面略有不同,骨子裡還是那一套。
真的有變的就幾個吧?
不知道在他們的眼中,我有沒有什麼不同了?說自己很難說得准的。
很幸運我當年讀了這一班,很高興我們證明了這一份友誼不被時間沖淡,反倒是越陳越香。

謝謝忙碌處理一切的阿麟,一手辦起今天的簡單聚會。
謝謝排除萬難抽空參加的阿蕊,有很多阻力但為了老朋友還是現身了。
還有與會的嘉瑋、阿懷、阿昇、如君、葉亭、郁迪、阿光。
可喜可賀地邁入認識二十年吧!(見鬼了真是,我才幾歲啊= =)
Share: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Linsanity

傳奇一般的崛起新聞報導太多了我就懶得提了,明天還有比賽務必要加油。

幾件事情很明顯(不枉我看了幾乎最近每一場比賽):

先講團隊。
等到Anthony回來取代目前Walker的角色和位置,比賽會變得更輕鬆容易,Walker的攻擊能力實在太不穩定了,等於對方可以很放心的去包夾林書豪。
Amare今天前半段不大進入狀況,只要回到以往水準,加上跟Chandler的兩支檔拆,會更好打。
要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分擔控球工作,讓林書豪下去休息,如果只靠Bibby跟期待Davis回來實在有點不切實際。
整體板凳在這一波連勝表現真的不錯,Jeffries、Novak,一個攻擊組一個防守組。
Shumpert更不用說了,體力充沛,能切能投能拼防守。
目前有個看來還沒有什麼辦法解決的籃板搶很爛的問題,難道就只能靠大家拼一點搶球嗎?

個人部分。
外線好像真的比想像中要好,投籃可以藉由練習增強,外線跟罰球應該不怕不能進步。
失誤太多,體力負擔有點重、主力不在所以必須長時間控球、對手的針對防守戰術。
灰狼隊教練Rick Adelman已經示範,讓林書豪往左切,一切入就大肆包夾放掉對小前鋒(通常是Walker......)的防守沒關係。
有Amare跟chandler的搭配,能不能解決一部份問題。

感想。
其實他個人數據上的紀錄雖然威猛,我卻覺得不太重要,能幫球隊贏球,安穩勝利才是王道。
可是他真的太強啦!!!!
在我不怎麼期待的狀況之下,不斷打破成績。
更扯的是還可以大逆轉、投進世界致命的分數。
超威的,威到翻過去了啊!!!!!!

繼續贏下去吧!
Share:

閒談電影

在最近不僅淡而無味且毫無動力的生活中,看了幾部片,電影有時候給人一些新的想法與動力,有時候卻只是讓人更加無聊無奈,想講三部電影,也正好每一部各有特色,都算是老片,洩漏劇情也就無所謂了吧。

「愛在心裡怎知道」,看到這樣的片名,只要是對台灣片商取名邏輯有基本了解的戲迷來說,立刻就能猜到或許跟傑克尼克遜有關。整部戲的演員名單列出來有多麼驚人,可是編導摧殘整部片的能力也十分驚人,這種穩穩拍就可以回收不少票房的戲,卻搞得不上不下,既不商業化也不小品文藝。

陷入人生低潮的男女主角,有著對彼此不好的第一印象,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這麼簡單的一個劇情,卻拍得如此不合理,在原本男朋友與男主角之間猶疑的女主角,在三角關係裡的抉擇一直缺乏說服力,背負官司要選擇看著父親坐牢,或者是替父親坐牢的男主角,選擇用對女主角的告白去決定這個難題,可是卻毫無高潮的營造,整部戲就像是去高級餐廳吃大餐,沙拉、湯、開胃菜都來了,然而始終看不到主菜就結束,鋪陳鋪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戲中唯一的亮點是男主角的秘書,把善良真誠演譯地非常好,秘書剛生完小孩之後,她的男朋友在床邊求婚的橋段,不過幾分鐘,就可以逼出令人感動的眼淚,可惜這亮麗的支線情緒,接下來又會被鋪陳來鋪陳去的冗長路程給消磨殆盡。也難怪這部戲當年的票房會這麼糟糕。

同一天我接著看「星塵傳奇」,就形成強烈的對比。星塵傳奇當年聲勢與票房普普,卻是我鍾愛的好戲一部,整齣戲的安排與情節毫無累贅,劇情進展順遂合理,簡單的正邪對決還有愛情故事,往如童話一樣的結局,看完只會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滿意這讓人享受的兩小時。

幾近午夜的時候,開始看了「刺激1995」,越看越好看,越看越難錯過任何細節,隨著時間流逝,隨著個人成長,這部電影的內涵變得越來越豐富,變得越來越精采,然後,到了某一個境界之後,那些內涵就不再重要,不需要體驗,看著Andy在監獄裡的故事,感想從自己的腦海而升,不再隨著電影而起伏,反倒是被電影啟發出新的世界。

壞電影我批評的多,要說出缺點總是輕鬆容易,好電影我稱讚的少,因為好的電影連尋找一個適當的用語去形容都十分困難。我只是閒聊而已,聊聊那些影、劇,那個我人生中重要的框框裡帶來的娛樂。

Share:

2012年2月5日 星期日

裝傻

有時候這種事情真的會發生,不由得你不信。

我記憶非常深刻,高中推甄的數學計算題,考完試之後大家熱烈地討論計算方式,我發現我算錯了。
考試已經結束,算錯也無可奈何,就只能對自己裝傻,祈禱我寫變成正確答案。
這有可能嗎?當然是不可能,我寫的答案還是跟原來一樣,不需要改變,因為根本就是正確答案。
公布成績的時候,赫然發現其實大家都搞錯了,甚至是連之後跟著一起討論的我也搞錯了。

那我現在這樣的作法對嗎?

我知道答案,四處徵詢意見的結果,也指向唯一的結局。
然後還要裝傻,去祈禱微乎其微的可能性發生嗎?
那我根本就是假裝自己在裝傻,實際上我就是個傻蛋,不是演出來的,只是不願意承認,所以要擺酷。
明明白白地欺騙自己,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刻意地的一樣,才不會洩漏出我是傻蛋的秘密。

傻蛋行動這禮拜應該還會做出最後一次,最後殺手鐗的那一次。
管我知不知道,知道當作不知道,不知道也就去尋找知道,因為沒有終點,無法說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樣的哲理。
人生的答案會不停轉變著,我下不了定義,可是面對事情該怎麼留空間的方式我還懂。
就最後一次的傻瓜行為,此後替自己留一片天空呼吸吧。

==
過完年後的第二週,就又有這麼令人討厭的課題在跟我的大腦搏鬥。
該做的事情永遠數不完,寫點文章也算是給自己交代。
另外,本月網誌封面是去曼城隨手亂照的,只是覺得候車月台很可愛而已~~
我最近實在寫不太出對生活的感觸,感觸太平淡乏味了,唯一能說的那一部份感覺,我又保留去寫文章用了。
日記就只得更加索然無味。

沒關系吧,無味的日記也算是一種特色,不過就是打發時間的素材,就別太計較了。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