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午夜的台電大樓捷運站

上禮拜的某個晚上,剛從捷運站走出來要回家的我,站在羅斯福路與辛亥路口,怒氣衝天。
因為時間已接近午夜,路上的人車都不多,遠遠地傳來一陣急促的警笛聲。
原本我正在斑馬線上行走,立刻停下腳步退回人行道上,決定放棄我的綠燈,觀察一下救護車要從哪裡來。
我看到了救護車的影子,卻還是有幾輛車擋在他面前沒讓開,另外一側的車子仗著還是綠燈,完全沒有減慢速度持續穿過路口。
跟我同方向的行人,也依舊自顧自地過馬路。

就這樣,救護車先繞過擋在前面的車,再閃過不願放棄綠燈的交錯車流,最後再躲過仍舊堅持要過馬路的行人,才上了高架橋離去。
我的腦海裡閃過大概數百個念頭。

在Lancaster唸書的時候,看到救護車的機會像是家常便飯,聽到警笛聲,道路上的車輛就有如遇到了摩西,直接分靠兩側,救護車便順利地揚長而去。
我在台灣,從來沒看到道路上的車輛為了救護車,自動自發淨空一條路線,多半是救護車已經緊逼在後頭了,才勉強地閃開一些空間。
然後,竟然還可笑地看到這樣的公告: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4125613/IssueID/20120330

"新北市消防局車輛保養中心前天po出公告,指板橋日前有救護車執勤時,因闖紅燈不慎撞傷機車騎士,因此規定救護車出勤時不得闖紅燈,違者將予以嚴懲。"

有人說,台灣太多假救護車,很多根本是假公濟私,讓路給他們太無理;有人說,台灣的路小車又多,大家能讓路的空間有限。
都給你們說就好。

Lancaster雖然是個小鎮,理應地廣人稀,實際上所有的馬路幾乎都只有雙線,還有一大堆單行道,假日塞車的時候也是動彈不得,怎麼救護車一來,人家就能讓出道路?台灣動輒四、六線的馬路,還要說沒空間?另外,就算路上跑了很多假救護車,我也會寧可相信它是真的,我絕不願意為了這樣耽擱任何一個救人的時間。

我一直都認為台灣比國外來說,要好得太多太多,可是對於公眾意識的冷漠,實在很驚人。當你一個一個去接洽時,每個台灣人都是熱情而體貼的,當你接觸到一個群體的時候,卻發現宛如疆屍一般,毫無反應。所以,生活相安無事的時候,覺得這塊土地實在美麗動人,生活遇到問題的時候,覺得這個國家實在冷血僵硬。

再提一提那個可笑的新聞公告給我的啟發。

最近政府很喜歡用一個招式,先放出風聲,可能要執行什麼樣的政策,藉由媒體渲染之後,看看大眾反應如何,如果遭受反彈,就抓個小公務員出來懲處,說這是個人行為。這樣的作法,非常令人作嘔。
我可以理解一個政策不可能討好全部人,提出政策,勢必要試圖說服反對方,或者至少要盡力爭取多一點的支持,這是一個政府該有的行為。
扭扭捏捏,有人反對就縮回去,老是靠著媒體放話,搞得像是父子騎驢一樣,我們還需要這些政務官來主政?
找幾顆西瓜擺在那裡不是一樣?反正事務官依舊能正常運作,國家仍然能相安無事。

西瓜官員,冷血群體,這就造成了共犯結構的組成。有空我再來說這共犯結構吧。

看完文章的人,能否至少在下次遇到救護車時,先讓個路呢?不要等別人行動,從自己開始,當作影響世界改變的那個驅動點。
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台救護車上面載的人,是不是我們所關心的人。
Share: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都更拆遷案有感

我家在山上,在台北租的房子也還算新,根本與所謂的都市更新沾不上邊,可是我很害怕。

很多人引述了法律、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就不再提了,畢竟再怎麼說,寫出來的東西,大家也只是選擇性的相信,我只想說出我的感覺,我很害怕。

不合情誼的法律,或許無法避免吧,不得不面對的判決,也該好好的尊重,我相信法律,我覺得只有遵守法律與執行完善,才能讓社會完整運作。

可是拆一棟房子需要動員這麼多警力,拉扯、破壞、叫囂、嗆聲,甚至有執法人員對於整個驅離抗議民眾的過程感到很過癮,我們姑且當作那是個人行為吧,我們姑且認為執法縱使粗糙,也是不得不執行的正確性。

代表政府的主官,在這時候竟然開始公開說謊。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11050105/112012032900095.html

“郝龍斌昨日下午又說,市府是為了保護大多數人權益,在最高行政法院作出裁定後,才依法執行公權力,整體而言,昨日執行公權力過程尚稱平和、順利。”

其他段落我就不想引述了,那些亂七八糟奇怪的立論,可以當作他個人用語不妥當,「過程尚稱平和、順利」,難道郝先生你認為沒死人沒流血就是平和順利嗎?

我對政府感到很害怕,不是他們依法行政,讓我感到反感,而是他可以選擇性執行法律,這邊想執法就執法,那邊想放寬就放寬。我對政府感到很害怕,不是他們動員鐵腕公權力,讓我害怕自己受到傷害,而是他可以在一片混亂之後,仍然說明過程平和、順利。

我沒有要無限上綱,我只是很害怕。

害怕哪天我的權益受到侵害時,害怕哪天我想要替自己爭取發聲權力時,害怕我想要去抗議不合情誼的制度與法規時,一棍子敲在腦門上,然後政府官員還在電視上告訴我:「抗議過程尚稱平和、順利」。

我沒有要立論說服誰,誰對誰錯也不是三言兩語判斷的出來的,只是這個政府,官員的嘴臉,讓我很害怕。
Share: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B2B Day 6

太過擁擠的行程,會讓人無法呼吸,今天的行程,就盡量簡單寬鬆一點,對Guildford來個local tour。NaiNai帶著我們去號稱全鎮上最好的咖啡嚐嚐,這不是店家的自傲,而是好品質的自豪,更用著回饋的方式,在十一點之前及三點之後,只需要1.25鎊就能享用一杯褐色咖啡與雪白的牛奶所演出的探戈。

也很有緣分的是,一到鎮上,天氣似乎就轉惡,到達咖啡店左右,竟已落下雨點,才躲進小小的咖啡店沒多久,外頭風雨交加,簡直像是颱風過境。我們窩在這個溫暖安全的空間閒聊,隨著時間過去,熱情綻放,太陽也驅趕走了那一片又一片不識相的雲朵。

再度提起探索小鎮的腳步,走到運河邊,陽光已經幾乎熱得讓人受不了,所幸仍有兩岸的垂柳樹蔭能遮蔽。一到運河,就見到有蒸氣船要從河道經過,而且要從閘門離開,熱心的NaiNai立即前往幫忙打開閘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才知道原來運河閘門的開關,要先調整連通管讓閘門內水位透過連通管平衡,才能推開閘門,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直接,或許是太直接的話,運河內的小船吃不消那種水的衝勁吧!

Guildford的運河有著自己的特色與氣氛,或許也因為正巧是假日,除了前述的蒸氣船之外,搭乘遊覽船的旅客也不少,還有許多練習划小艇的選手,運河一旁的草地上,小朋友踢球、騎腳踏車追逐,整體呈現出一股朝氣蓬勃的感覺,與Lancaster的幽靜清閒,完全是兩種模樣。

離開運河往城堡的路上,又得到不少驚奇。整台包覆著人工草皮的小轎車,果然是最佳的廣告,路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去。另外,彷彿是墓穴的超大時空膠囊,在西元兩千年建立,預計將在西元三千年開啟,長達千年的封存,讓人理解到穿越時空並非不可能,不僅做得到,還常常實踐在生活中。因為人類的情感、文化、藝術、科學、哲學,不全部都是穿越了百年、千年時空,到達了現在嗎?無論如何,要等待千年才會打開的時空膠囊,依舊是令人覺得趣味十足。

城堡並不雄偉,因為他的名稱與概念其實有著根本上的落差,從結構與建築上看來,較高的地勢與佔地不廣的建築物,環繞的城牆雖已頹圮仍看得出當時的高聳,這裡應該比較接近於戰爭工事所需的堡壘。然而無論它要被定義於什麼名稱,週遭的美麗花園,精心照顧的草皮,都替它本質上成為居民休閒區的一環,寫下最好的證明。

擁有各種規模的公園並不稀奇,在地廣人稀的國家中,大筆一揮,在地圖上隨意一圈,就可以設立為公園,然而Guildford當地的公園,多數都還擁有相當不錯的花園,這可是要花上不少人力才能維持的。在NaiNai的帶領之下,我們找到了一個可愛的小公園,再那裡配合著路邊買的食物,簡單地野餐起來,我買到的路邊漢堡,是那樣令人魂牽夢縈,大口咬下,流出的肉汁與醬汁被麵包吸附,所有的美味在嘴裡隨著咀嚼的節奏跳動,真是太美好了。

悠閒的下午,為了滿足明天下午茶的服裝規定,宜芬、佳曄、AMY要去四處尋覓素材,我跟NaiNai就自己顧自己,順便找找我想要的東西。女人對於逛街的樂趣固然很高,對於衣服的挑剔程度也不在話下,幾經波折,才把東西都給採買完畢,在鎮上隨便找個漢堡王吃一吃,一日三餐漢堡的我,早餐也是吃麵包夾蛋,卻不感覺到膩,就這樣,做好萬全的準備,迎接下一個充滿計畫的倫敦行。

Share: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講東講西

上禮拜天在補習班附近遇到心機,大學畢業之後就沒見面了,看起來沒什麼改變,他一直在統一集團上班,多半時間在台南,難得出差上台北順便玩一下,竟然就遇到,真的是很巧。禮拜四晚上在南京東路站轉捷運,半途被拍肩,一看原來是沈宛怡,要不是兩週前在弘萍的婚禮有遇到,搞不好他也認不出我是誰來,呵呵。

更有趣的是,竟然遇到了豬頭。高一下學期曾經跟他同班一個學期,他對我的印象只剩下名字,對於我們從前上課瘋狂打橋牌的事情都忘記了。遇到他的原因,竟然還是他先在泰國遇到我哥,才又跟我聯絡上,更扯的是公司根本就在斜對面……搞不好中午買飲料都有擦肩而過也說不定。我的名字存在感一直都大於我本人吧,呵呵,不過對於豬頭教我們玩的「豬頭牌」可都是印象深刻,尤其是趙振也都記得一清二楚。

講東,講西,講這麼多,講古吧,大概。

我在幹嘛啊?我不知道。閒暇之餘,竟然在那邊算林書豪的數據,寫一些有的沒有的分析文,所謂該寫的東西都沒有進展,所謂有空的時間都懶得去動。

事情不在我的掌控之中,有好有壞,永遠都只看到壞的那一面,還是真的沒有多少好的那一面呢?太難了,我自己必須要判斷出來,這種事情沒辦法去問別人的。那不是最好的,只是,管他前進後退左右上下,管他我是不是阿宅,管他我是不是很慵懶地戴著耳機聽著老歌般的Welcome to the jungle,管他的。

關掉電視的平日,該是選擇正視自己的正事,翻幾本書也好,待在人滿為患的書店也好,弄兩個菜也好,漫步走走也好,想想也好。

肚子餓了的子時,現在傳來的是Sweet Child O'Mine,想起在Lancaster Market Hall的某一日,在金發的店鋪裡逛街採購,響起這令人熟悉的前奏。Where do we go now?並不是無所謂,生活的品質不建立於吃得多好、穿得多暖、用得多精緻、住得多高級,生活的品質在於我還有批判的能力,在於我還能獨立思考,在於我還能耿直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對不起,對這個世界我可以在行為上妥協,卻不能在思想裡苟且。

然後,原來,所謂,只是一種數量上的虛榮,我爭取的並不是一種普遍性的認同,而是,回頭看看,我能覺得那是一幅傑作,這麼苛刻的我都能回頭肯定的,就已經值得了。

我可能達不到某些境界,我還是很想要那些我想要的東西,縱使那些東西不存在。需要耐心等候,需要極力爭取,需要一點運氣,需要一點命運,無論怎樣,不管如何,日子還是要走,我還是要明天一早六點起來洗床單被套枕頭套。

沒人看得懂得流水文章,只是對我自己的交代,晚安。
Share: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The Lady 翁山蘇姬 以愛之名

看完了這部電影,看完之後終於體會為何副標題會這樣下。光是看到預告和簡介,總覺得這單純是一部傳記電影。傳記電影通常會安排一些情節,首先,稍微介紹主角在成名之前,比較不為人知的成長歷程等等,然後就要步入正題,將該名人所做過的關鍵事件,重新展現在鏡頭之前,讓我們體會現實生活中的戲劇性,現實生活中的不可置信。

這部戲讓人進入狀況的速度卻是非常之快,開始不到半小時,我們就看到了翁山蘇姬想要留在緬甸,爲他們國家民主奮鬥的契機。我們看到一個英國的家庭主婦,平時只是為了自己的父親寫傳記,一轉眼,卻變成挺身爲國爭取自由的民主女鬥士,這樣的轉變很戲劇性,很強烈,也很有電影效果。

隨著替緬甸爭取自由的過程中,翁山蘇姬幾乎是放棄了家庭生活,她的孩子等同是過著沒有母親的日子,她的老公也必須要忍受著宛如單親家庭的辛勞,這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情,因為那不是幾年的光景,而是十幾二十年的長期抗戰,最終,甚至見不到她老公的最後一面。

這部電影,從夫妻倆開始分離的日子說起,在夫妻倆天人永隔之後落幕,以愛之名,乃是陳述著翁山蘇姬與其丈夫之間,這樣子令人動容的愛情,然而也隱含著,始終使用不合作運動對抗緬甸軍政府的翁山蘇姬,想要以大愛去推動民主,此外,翁山蘇姬的家人,也爲了緬甸的自由,願意忍受家庭破碎的痛苦,這也是一份大愛。

這是一部好電影,簡單帶過起因,迅速進入主題,適度引起懸疑緊張,在劇烈的情緒結尾之後,再給人一段緩和心情的空間。楊紫瓊演得很好,感覺她把自己完全掏空,放入了截然不同的靈魂,自然而然,到電影的尾聲,我已經被說服了,她就是翁山蘇姬。

不過這還是讓我有許多美中不足的感覺,所以去查了一些資料。

首先,我對與翁山蘇姬與她母親用英文溝通非常不理解,查了資料才知道,她的母親也曾擔任緬甸駐印度和尼泊爾大使,這就可以解開我一大迷惑,難怪她們母女倆會用英文溝通,這一段並不是像某些外國電影那樣亂演地不合理(明明是泰國王室卻講英文,明明是日本藝妓卻也講英文之類的)。另外,也順便釐清了,為何她經常在讀甘地傳,並且實行甘地的和平抗爭主義,這與她在印度經過長時間的求學甚至工作,有相當的背景關係。

另外,她也曾經在聯合國工作三年,還有其他的政府相關機構,這也讓她的圈子始終沒有離開過政治,只是實行的場所離她的國家較為遙遠而已。畢竟按照電影的安排,她看起來似乎是直接從家庭走入政治,這樣的落差讓人一瞬間難以接受,如果對於她的背景多加些許描述,那麼就不會感到如此突兀了。

我也可以理解,一部電影的時間有限,導演只能選擇自己想要陳述的重點,必須要有所犧牲,只是若能夠多個十分鐘稍微帶過這樣的背景,在整體故事上,恐怕會更加流暢。最後,最美中不足的一點,從她老公過世之後,一切就被草草帶過,我相信電影院裡的人,多少還是想知道在那之後,她又怎樣地繼續奮鬥了十幾年。

電影的內容就討論到此,接下來又是我個人的亂七八糟聯想。

被殖民國家,是否幾乎一輩子都會受到文化殖民?台灣在日本殖民之後,前往日本留學取經,香港、緬甸、印度被英國殖民之後,也是以同樣的方向在走。而且對於這些從前的殖民國家,感覺似乎都特別高級,這是一種悲哀嗎?或者只是「師夷之長,以之制夷?」很難說,很微妙。

政治世家,是一種常態,然而有些人運用本身較為優異的條件,去試圖替大眾爭取更多的權利,有些人卻只會利用以往的政治光環,不斷拿來消費,甚至製造自己的權貴假象,有人在不斷的錯誤中越來越往上提升,有人在不停的更大的錯誤中向下沉淪,只能說,路是自己選擇的。
Share: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Lancaster Graffiti 蘭卡塗鴉 春

Lancaster University剛剛經歷過蕭瑟的秋天和冷冽的冬天,除了雪景之外,多數時間灰灰暗暗的戶外,會讓人養成一種疏忽於所有風景的習慣,依舊低迷的氣溫,逼著行人瑟縮在外套裡,這一切好像沒有多大改變。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青綠的草地上、樹林的泥土上、單調的灌木叢、乾枯的樹梢尾,各式各樣的顏色就像是被打翻了一樣,灑得這個世界整片的精采。

20100418 windermere 031 20100418 windermere 032 IMG_2449

IMG_2448

R0012001

R0012165
每天上課必經路線旁的草地,一朵朵鮮黃色的小花,是蒲公英的微笑,說不上是美麗動人,卻充滿著生氣蓬勃的活力;樹林裡原本覆蓋著一層又一層厚重的落葉,在枯黃之中,一棵棵喇叭水仙竄起,彷彿是有人連夜偷偷地種上這為數不少的雅致;灌木叢也滿是亮麗的色彩,原本單調的綠葉,被數一千計的碎花掩蓋,彷彿是一夜之間,換穿了新顏色的衣服。

R0012007 R0012022 R0012023 R0012084 R0012349 R0012350 R0012351 R0012415

於是把握著這從未見過的活力,三不五時就去散步走走。

R0012192

R0012326

校門口已換上整叢亮紅的鬱金香,與同是紅色的校徽互相輝映,這正是Lancaster University的代表色,附近的住家門前,也種著數百棵的紫色鬱金香,果然更多了一點憂鬱氣息,但是在陽光的洗禮之下,怎麼都只顯現出精力充沛的一面。

R0012203

R0012207

R0012209

往Booth走去的路上,有一條透露一股自然平淡氣息的櫻花道,行走過的路人,並不刻意駐足,也不抬頭仰望,顯現出拿著相機捕捉一切的角色,肯定是外地人,住在這裡的居民不需要特別關注淹沒道路與草坪的櫻花雨,因為從早到晚的每一個呼吸,都已沐浴在這粉紅與雪白交錯的空氣裡。

R0012204 R0012205 R0012211

櫻花持續的花期也是珍貴的一點。在氣候變化多端的Lancaster,偶爾降下幾場沒來由的大雨不令人驚訝,刮來幾陣強風只是例行公事,長時間的花期,可以經歷過許多不意外的風雨,仍舊是滿樹紅粉佳人、如詩如畫的場景,再來一點藍天白雲作為背景,就只能瞠目結舌,誤以為這一切全都是電腦動畫般的幻覺而已了。

R0012348

R0012387

R0012347 R0012389

運河的春日有了色彩的點綴之後,更令人陶醉,河岸邊綻放的櫻花,在船上灑下滿佈的花瓣,彷彿明信片一般的畫面,文字難以陳述,即使按下數位相機的快門,能紀錄下的感動也有限,唯有處在那個當下,方可體會。

R0011996 R0012172 R0012329

R0012232 R0012244

春天是新生的季節,新生命的來到,讓活力不僅呈現於風景的變化,也表現在動態的環境裡。毛茸茸的小鴨子,搖搖晃晃地跟著大鴨子划水,小巧笨拙的行動,纖細的短短羽毛,活像是櫥窗裡賣的填充玩偶一樣,幾十隻成群結隊的小鴨行列,他們要學習的還很多。剛出生的綿羊,是那樣嬌小惹人疼,跟成年綿羊相比,體型上較能夠讓人親近,小綿羊的精力旺盛,瘋狂的繞圈追逐、跳上跳下,彷彿一切都不會有個停止。

R0012240

R0012230 R0012255 R0012260

平靜的小池塘映照著盛開的櫻花,乍暖還寒的天氣裡,陣陣烤肉香,是美妙的春天活動之一。扛著食材走個老遠並不是吃飽太閒,烤肉該是一種社交活動而非單純的進食,能夠在水一側,夥同三五好友,欣賞落英繽紛,把酒言歡還配上香氣四溢的烤肉,這種氣氛才是所追求的享受。

R0012069 R0012070 R0012100 R0012109

跟著春天伸展筋骨,在Lancaster University,迎接的第二個季節,代表著留學生活已經度過一半,把映入眼簾的美景深深記下,提醒自己,在接下來的後半部曲,必須寫下更多值得記錄的回憶。

Share: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Linsanity 2.0

我覺得從屠殺POR這場比賽開始可能會是另外一個轉折點。

當然從消息面來看,D’Antoni辭職,戰術肯定或多或少會有異動,如果真的Phil Jackson或是Jerry Sloan來帶球隊,那一切又會是成謎的表現了。可能在三角戰術底下,Lin完全沒有發揮空間,因為三角戰術裡頭,控球後衛其實重要性沒有那麼高,也可能在Jerry Sloan的擋切設計之下,讓Lin能夠把能力更加地去發揮,一切都不知道,不用預測。

團隊數據我也先暫時將統計到跟POR比賽的前一場的部分拿出來分析,畢竟之後可能又要多一個分割點去分析,換總教練前後的差異。

先看一個表格:
rank

看得出來,在Lin被重用之前,這支球隊打不出進攻,還有點防守,整體而言是一支聯盟後段班的球隊,在Linsanity期間,攻擊提升到水準之上,防守更是可怕的前兩名,進攻效率與防守效率差異來到7.2,在聯盟可以排到第四,簡直是強隊的水準。自從兩位巨星歸隊之後,進攻大約還在水準左右,防守卻變成可怕的聯盟倒數,兩者的效率差異也是倒數。

再看一個表格:
win

藍色框代表從Lin被重用,一直到Amare、Melo兩個人都歸隊之前,紅色框代表從兩大球星都歸隊,到D’Antoni辭職之前。可以很明顯看出來,前一段的賽程不僅對手稍弱,主場的比賽也比較多,後一段的賽程就明顯硬很多,主場比賽也相對減少,那麼看起來兩段時期戰績的落差,也不是不能理解。

Lin在之前的比賽雖然球隊沒辦法贏球,數據上表現還是很不錯,很有效率。下半季也進行了一段時間了,再過一陣子等樣本多一點,再來看看上下半季對於Lin來說,表現上面有沒有什麼不同,也希望到時後來比較,換了教練之後,對他的影響有多少。

(總要留點東西之後講,哈哈。)

Share: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一縷輕煙

日子就像一縷輕煙,存在卻又不那麼重要。
在洗衣服、燙衣服、摺衣服、吃晚餐、煮咖啡……等等一次又一次該做的事情中,煙就散了。

我的蘭卡塗鴉都塗到牆上去了,寫得差不多卻收不了尾,至少還欠了兩篇呢。
那一年,走得不夠多的地方。

我的一堆系列文,以氣勢磅礡開場,以荒唐混亂中止,沒有終點,因為沒寫終點。
那些文字,不認真尋找填入格子的空檔。

也許我遇見了什麼,可是在這種情況,永遠就是劇場連開。
有挑剔的地方,又有喜愛的地方,有掙扎到不行的地方。
揭開布幕,只有一步,一直都只有,一步。
最笨的行為。

風吹過去,一縷輕煙散了,可是隨著第二天的太陽升起,又一縷輕煙升起。
很多事情並不無聊,只是你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觀察。
每一件事情都不該被過渡分析,是、否,都不重要。

就走直線吧。
Share:

2012年3月10日 星期六

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有一位美國電影人叫做Brian Herzlinger,他從小就很迷Drew Barrymore,終於在2004年,他把邀請Drew Barrymore約會的故事,拍成一部電影叫做My date with Drew。電影本身的製作過程也富有特色,他的預算只有1,100美元,這筆錢是他參加猜謎比賽得到的獎金,巧合的是,他贏得這筆獎金時謎題的答案正巧是Drew Barrymore,他沒有錢買攝影機,所以必須利用商家的三十天內可退貨條款,「免費借用」攝影機三十天,去完成他的電影。

這部電影最終的票房是美金262,770,Brian Herzlinger也得到了許多獎項,至今仍從事著電影工作,相關的網頁介紹如下:
Wiki:http://en.wikipedia.org/wiki/My_Date_With_Drew
IMDB:http://www.imdb.com/title/tt0378407/

***

在日本買車很麻煩,有很多稅金要支付以外,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在東京買車必須要提出停車位證明,這一點也是很多人所推崇的,每一台車都對應到相對的停車位,停車亂象自然不會那麼嚴重。

只是很多人對於在日本東京自備停車位的規定不甚瞭解,大致上還有一些規定避免人們走漏洞。比如說,停車位的地點與居住場所不得超過兩公里的距離(避免市區居民買郊區車位蒙混),車位大小必須能夠停放所擁有的車輛並且其周遭道路要能安全通行(防止有人買便宜的小車位充數,或者該車位根本在開不進去的巷子裡),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可作為停車位使用(讓人無法用隨意的土地開闢成停車位),這些規定的審核將會由當地的警察親自到該停車位檢驗。通過檢驗之後,還必須將停車位的地點與平面圖貼於擋風玻璃上,以供日後備查。

打完上面那一段文字之後,我都覺得煩了,雖然說車商都會幫忙代辦,但又是一筆支出,果然要解決停車亂象,就要有明確有效的法律規定,當然還要嚴格取締違規停車啦。

相關的買車規定如下列網頁所陳述:
http://blog.udn.com/gtsk/2336383
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8/11697/1054529.html

***

上面屬於有依有據的陳述,接下來的部分屬於我個人經驗與聽說的故事。

Ireland的首都Dublin市中心,有著輕軌電車。站體沒有閘門、上下車不用刷票、車上也沒有人查票,當初在機場買了公車跟電車一日票的我,到了市區要撘電車,卻因為遲遲找不到地方刷我的票而感到困惑,後來才知道原來買不買票屬於自由心證,觀察了半天終於看到的售票機,旅遊在Dublin待了三天卻沒看過任何人去買票。

在英國坐火車真的不便宜,一張車票有時候都等於我半個月的吃飯錢了,還好學生身分可以辦理一張16-25 Railcard,雖然要付大約一千兩百塊台幣的手續費,買票都能打七折左右,有效期限一年,坐個兩趟車手續費就回本了。畢業之後,一個還留在英國找工作的歐洲朋友,拿著我們學校的學生証又去申請了一張新的Railcard,因為學生證是兼用借書證,上面又沒有就讀的期間,所以火車站的工作人員無法查證,讓順利他申請成功。

另一個留在英國找工作的台灣同學,住在倫敦的Langdon Park附近,Langdon Park隸屬於倫敦地鐵的DLR線,沿線很多站都沒有閘門。他說剛開始他去搭車,都會乖乖去找機器刷票,然後乖乖被扣錢,後來有幾次只搭DLR線沒有轉車,赫然發現同車不刷票就離開的人超多,一堆人逃票,但是他膽子小,不敢這樣做,畢竟被抓到的話依法最高可以罰相當於五萬台幣的罰金的。

我去Surrey探訪朋友的時候,發現那邊的火車站很特別,前後站沒有建造天橋或地下道,大家都直接走火車站裡頭的天橋,因此,只要跟車站工作人員說一聲,他就會給你一張月臺票,等到你穿過火車站之後,再還給另一頭的工作人員。可是應該是簡簡單單的塑膠月臺票,竟然有很多種格式,問了住在當地的朋友才知道,有些人藉此偷用月臺票通勤上下班,火車站爲了防範,早上跟下午可能會用不同的月臺票,隨機變換來避免逃票。

還有好多事件可以說,比如說,以前在台灣唸書的法國朋友,帶人去逛博物館假裝成學生,來換取低一點的門票錢,甚至是免費。也還有聽說有人裝病領津貼,或者是假裝想找工作領失業津貼,實際上根本只想擺爛。太多太多東西可以討論,根本講不完。

***

我想要說的是什麼?

好幾年前的某報紙文章,講得一副外國人都多麼互相信任守法,所以他們能建立起一套多麼讓人稱羨的體系與制度,而台灣人只會去鑽漏洞、佔便宜,所以台灣這麼亂七八糟,價值觀混亂。我不能說他的立論完全錯誤,可是他的論點都建立在一些聽說、十年前、有一個朋友說……等等,拿這種聽來的東西而且又未經考證,寫成文章來批評時事現象,那就實在是貽笑大方。如同我文章開頭的前兩部分,外國人也是會去店裡買東西來使用,趁退貨期限之前拿回去換全額現金;日本人在東京很多不買車,並不是不鑽漏洞,而是你看看那條文有多麼嚴謹,多麼難鑽漏洞,根本不是那篇文章寫的狀況。

再看看我寫的第三段,我們應該可以中和一下現實的狀況: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不該拿一堆沒有證據的「故事」寫成一篇批評的文章,寫得一副外國很好,台灣很爛的樣子。台灣問題很多,需要解決,但是那不代表國外一切都很美好,外國鑽漏洞的人也是一堆,貪小便宜的傢伙也是一堆。先進國家看起來互信制度比較高的原因在於,他們有很多避免鑽漏洞的法律和規則,他們也是靠著這些東西才能運作出一個看起來相對不錯的社會制度,我們缺乏這樣設計,該做的事情是學習,而不是把自己搞得一副自卑該死的樣子,問題並不應該全部歸咎於台灣人的價值觀,應當討論我們需要哪些制度上的改進。

我想要建議大家去看一部很老舊的港片,叫做「搶錢夫妻」,前面的劇情跟橋段很搞笑逗趣,偏好喜劇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但是我要推薦的重點在於接近影片的尾聲之時,許冠文在電視台那一篇不顧一切發自內心的演說(土豆網有這部電影,最後的演說大概是在第87分鐘開始),他用了很多例子告訴我們,是不是該多花一點時間去思考,而不是人家餵給我們什麼資訊,我們就當作是真相,這部1993年的片子,這一段十九年前的片段,在2012年的今天,依舊一針見血地陳述出了這個毫無改變的社會狀況。

最後,當你看到一篇文章時,是不是先思考一下內容的正確性與邏輯性?是不是先花一點時間查證?按下分享的按鍵只要一秒,不需要思考,可是這個三人成虎的世界,隨著網路的發展,只會變得越來越混亂,真理越來越不明,而這些狀況,真的是我們造成的,什麼Makiyo打人跟我們一點都沒關系。打開電視看綜藝節目是被動的,按下分享文章卻是主動的,如果只是毫不在乎地隨意分享錯誤訊息出去,我們,就真的是對這個世界的加害者了。
Share:

沖銷式QE (sterilized QE)

好久沒寫財經相關的文章了,最近有空不但可以寫寫林書豪,也來順便寫寫可能發生的大事。

最近有消息號稱,FED可能又要啟動新的QE,然而就像上次推出的operation twist,FED並不願意直接如同QE1、QE2一樣直接以印鈔票來調整貨幣政策促進經濟復甦,容易造成通膨問題,又讓大家追著罵。上次的OT效果不錯,並且對於FED來說,只是出售手上的短期債券換成長期債券,資產並沒有實質增加,達到降低長期利率,促進風險趨避(長期利率低,大家比較願意去借錢投資,借了之後在未來的利息負擔並不大),卻又不會讓貨幣供給上升的結果,雖然上次在實施之前大家都心存疑惑,事實證明效果是有的。

既然如此,FED如果還想要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怎麼不乾脆沿用之前的OT呢?問題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FED手上的短期債券存量畢竟不是無限的,短債換長債的操作空間有限。好比你有一百顆蘋果,拿了八十顆去換水梨,感覺效果不錯還想要繼續換,問題是你只剩下二十顆蘋果了,再換也是有限。

所以如果FED要再執行QE,那麼除了印鈔票、使用OT之外,現在提出的另一個策略,也就是沖銷式QE(sterilized QE)。沖銷式QE過程如下:FED印鈔票去市場上買回長期債券,再用到期日為28天的反向回購(reverse repo),將資金收回,如此一來印出來的鈔票,就不會在市場流動造成通膨,又可以達到OT購買長期債券降低長期利率的效果。

等等,別鬧了,天底下有這種沒有後遺症的貨幣政策?找到的話恐怕已經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了(然後人類社會也因為無止境的經濟成長而征服宇宙了)。實際上的看似美妙的政策,關鍵就在反向回購。

反向回購看似很複雜其實很簡單,先從簡單的回購(repo)說起。回購就是我將手上的債券出售,並附有一個買回協議,讓我在將來的到期日,可以按照協議中的定價加上利率購回原本的債券。舉例來說,我有一顆會穩定結果的蘋果樹,最近需要現金想要變賣,我覺得長期來看,持有蘋果樹是一件好事情,如果單純只是現在賣出將來買回,可能這顆蘋果樹會漲價,我會有價格變動的風險,那麼我就在買賣合約上加註,將來我會用一個優惠的價格去把這顆蘋果樹買回。所謂的反向回購就只是買賣方的角色對調而已。

那麼反向回購的問題在哪裡呢?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了。雖然在最初利用反向回購將資金收回,28天到期日一到,合約執行之後,資金還是流回市場裡了,長期來看,這樣的方式依舊會造成通膨。而且,一般央行在發行反向回購的時候,多半是為了收回市場短期流動資金,這樣的緊縮政策會讓短期利率上升。FED如果真的執行沖銷式QE,首先,反向回購可能會讓市場困惑,認為這是在緊縮,進而推高短期利率,不利短期投資;其次,等到28天的反向回購到期,資金又流回市場,那一樣會造成通膨。FED雖然達到了降低長期利率的目標,卻可能推升短期利率,且一定會造成長期通膨,效果或許會比QE1、QE2還來得差。所以網路上有文章標題就說了:根本沒有沖銷式QE。”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sterilized QE”(http://gainspainscapital.com/?p=1471)。

好啦,落落長的名詞解釋終於告一段落,美國會不會推出沖銷式QE呢?選舉在即,直接印鈔票會落人口實,被罵製造通膨,執行OT的話短期債券又有限,沖銷式QE不直接印鈔票,又能刺激經濟,還比之前的OT更讓人覺得訊號錯綜,或許不失為一步好棋。話又說回來,美國經濟看起來真的在復甦,歐債問題又看似解決,油價又高居不下,現在推出沖銷式QE,可能不會是一個好手段。然而世界的龍頭老大美國說了算,不管事情要怎麼走,我們就只能觀望了。

Share:

2012年3月7日 星期三

Linderella

最近一定很多人對於尼克隊的比賽,還有林書豪的表現吵翻天。
贏球什麼都不像是問題,輸球表現再好也都是問題。
也一定很多人認為林書豪是原本像是被施了魔法的灰姑娘,現在打回原形只是剛好而已。
我只能說……與其聽別人講一堆,不如自己做功課好嗎?
就讓我這個數據派鍵盤球評來屁一下,畢竟我每場數據都去簡單算一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數據:
在林來瘋期間,也就是從板凳出發面對籃網那一場開始(2/4),做為基準點。
尼克隊平均失分:
2/4直到Amare歸隊之前:90.50。
2/4直到Melo 歸隊之前:90.44。
從Amare 歸隊2/15至今:97.80。
從Melo 歸隊2/20至今:101.00。
數據只是一個參考,不能妄下定論,可是尼克隊的確在兩大巨星歸隊之後,防守有變差。
然而Amare歸隊之後的失分數據好像看不出來是Amare的防守問題,應該是Melo防守不好而已囉?

從基本的陣容來看,Amare歸隊之後,鋒線上來說,防守不錯的Jeferies還是有一定的上場時間去頂,因此尼克隊的破綻不會太明顯。
Melo也歸隊之後,導致Jeferies上場時間被壓縮,尼克隊的防守漏洞就更加明顯。
再加上今天這場比賽,不只是Jeferies受傷不能上,Chandler也不能上,防守問題整個被放到無限大。
兩個防守很差的大小前鋒,再加上防守本來就普通的林書豪,一隻球隊五個位置三個洞,你要Chandler一個人當四個人用嗎?
基本上防守問題幾近無解,你要紐約人忍受不放兩個千萬球星當主力,把比較能防守的陣容放上場?
別鬧了……一般人都沒辦法接受的,不然怎麼會有「魔球」這個真實故事呢?都拍成了電影。

再講講林書豪自己的表現部分,這也是大多數人關心的部分。
平均得分下降是肯定的事情,畢竟兩大球星歸隊,勢必會瓜分出手次數,這沒有什麼好討論的,還是多看控球後衛相關的數據。
林書豪進攻參與次數/助攻率/失誤率:
2/4直到Amare歸隊之前:37.1/22.9/13.9。
2/4直到Melo 歸隊之前:36.5/25.3/16.1。
從Amare 歸隊2/15至今:29.5/27.8/15.9。
從Melo 歸隊2/20至今: 26.9/26.5/13.3。
很明顯的三件事情,兩個巨星回來之後,他要參與進攻的次數減少了,助攻的效率提高,失誤的機率也下降。
看起來真是一副很好的樣子,可是怎麼會一路輸球呢……

有看比賽的人就知道,因為林書豪現在不再是啟動攻勢的引擎。
既然如此,安穩地傳傳球,助攻效率當然增加,失誤次數當然下降,不像之前一樣自行發動進攻再傳球,很容易因此產生失誤。
對林書豪個人而言,刷漂亮的數字出來不是問題,當然要繼續林來瘋期間,20分8助攻這種頂級數據有點難。
可是盡量維持一個15分6助攻3失誤的數據到季末,對他而言也算是成功的一季了。
畢竟尼克隊的問題,絕對不是把球交給林書豪,照之前的林來瘋期間打法就會扭轉乾坤的。

鍵盤球評觀點:
不要再說林書豪被看破手腳了,那當初尼克隊連勝是連勝假的嗎?林書豪刷頂尖數據是刷假的嗎?
NBA又不是SBL,忙著跑夜店跟抓頭髮,NBA球隊的工作人員,多的跟什麼一樣,更不要說教練團了。
再加上今年是縮水球季,只有六十六場比賽更是場場重要,誰會不研究對手,讓他隨便殺進殺出?
林書豪在連勝期間的第二場就已經是先發控球後衛,你一個教練會完全不去研究對方的控球後衛?
就算他是昨天才冒出頭的小伙子,你也會去看錄影帶的。

林書豪的缺點很多,但是他依舊能刷出數據,帶來貢獻。
只是整個球隊的打法正在不停改變,不僅僅是Amare還有Melo歸隊,BD跟JR兩個人的加入,也讓球隊打法有了更多變因。
林書豪會繼續被研究,因為他現在是頭號目標,沒有一隊想被他壓過去。
他會遇到很多麻煩,可是貢獻依舊在那裡,NBA不是吃素的好嗎?不會讓你這麼容易有表現的。

另外一點……
別鬧了!三連敗很正常好嗎!
連三場客場打BOS、DAL、SAS,這三支在近五年拿過冠軍的隊伍。
雖然各隊陣容跟奪冠時期都有變動,可是核心還在,戰術還在,教練還在。
你一個尼克隊兩季前弄來新教練跟Amare,去年弄來Melo,今年弄來Chandler還撿到一個Lin。
這樣子就想把人家給殺翻掉?也太異想天開了。

理性而言,林書豪只要穩定表現,站穩先發,今年球季我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如果是感性的身為球迷那一面……





Amare跟Melo你們兩個不防守的傢伙,應該要去溫板凳當板凳暴徒才對……

PS.我本來最近很懶,啥都不想寫,連有整理數據也不想貼,反正比賽本來就有輸有贏,贏了很爽,輸了很鳥。
只是聽到身邊的人都喜歡高談闊論,我想我就乾脆貼點最明確的數據,給大家參考一下。
Share:

B2B Day 5

雨,大雨,看似不會中斷的雨,不停落下來。約定好要在倫敦見面,久違的Nasir也很夠意思地從Manchester南下,我飛過半個地球,他繞過半個英國,對他來說應該挺划算的。先與Michelle碰頭,從Guildford往倫敦去,到Camden Town的市集逛一逛,一邊等待會慣性遲到的Nasir。

細雨紛飛,市集剛開張,配合著不是很好的天氣,對我這怕擁擠的人來說,卻是再好不過了,遊客少一點,逛起來才會輕鬆寫意。有人說這些市集就像是士林夜市,或許吧,很多攤販賣的東西,重複性都很高,比如說紀念品、海報、明信片等等,幾乎是同一個工廠叫的貨吧。還有些東西也並不特別代表倫敦,像是衣服、鞋子、裝飾品,彷彿全球各地都找得到。然而,一些二手商店,以及賣畫跟藝術品的小店,就很有自己的特色:有許多畫家在販賣自己製作的卡片,或者是自行做首飾的手工藝家。綜合了各種文化,不僅是世界各地,也有普羅和小眾的需求,就讓這些倫敦的市集變得豐富有趣。

一邊逛街一邊亂買紀念品,慢慢地,卻開始肚子餓起來,時間已是中午,卻還連絡不上Nasir,好不容易找到人,又要改約在Leicester square。到中國城一帶,再等了一陣子,Nasir終於出現了,相同的開朗笑容,我不停地懷疑到底時間經過了多久,這不是昨天一般的感覺,這像是又在街口轉角和剛才分開逛街的朋友碰頭一樣。

選了一間Michelle介紹的西班牙料理,食物很美味,兩位友人都很會點菜,吃完仍讓我齒頰留香。鹽烤小章魚,最簡單的烹調讓海洋的味道從迸裂的彈力口感中溢出;麵包配上新鮮番茄淋上橄欖油,橄欖油的香氣,因為被麵包吸收而從鼻腔中冉冉而升,新鮮番茄不酸且略帶甜味,鋪在麵包上,清爽的滋味中和了橄欖油的膩;酪梨鮮蝦,酪梨像水果的口感,卻又濃郁的滋味,包覆著鮮蝦的簡單,藉由美乃滋調和,兩種食物便有了一體感;西班牙海鮮烤飯,海鮮的甜味完全被米粒吸收,具有口感與燒焦香氣的鍋巴,更是提升了食物的層次;Sangria則是我第二次喝,比之前在Lancaster University 的Gradbar喝得要濃一些,水果風味淡一點,酒味濃一些,卻依然順暢好喝。

雨勢暫歇,已經歇息夠久的我們,當然想要趁著沒下雨的空檔走走,往附近的The National Gallery前進,原來沒下雨只是一種錯覺,Trafalgar Square上觀光客早已被趕到各處的屋簷躲雨處,雨勢越來越大,甚至還伴隨著間歇性的雷聲,這種天氣也算是難得一見,只得再躲進咖啡店。喝點咖啡,聊點不著邊際的話題,終於,總是多變的英國天氣賞臉,釋放很多很多的太陽出來,回到廣場上,讓我捕捉到一點光線,留下了一些不會太色調平板的影像。不過,只要相片裡有好友,又怎麼可能平板呢?

接下來的長征之途,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早先行走的距離不算,光是從Leicester Square開始算,一路走到了Queensway,中間還穿越了Hyde Park,這一段距離就有7.5公里以上,大約九個地鐵站,完全沒有停歇的腳步,在一陣又一陣的雨之中,配合著三不五時響起的雷聲節奏前進。Nasir的活力充沛,不僅僅表現在體力上,精神上也是萬夫莫敵,從碰面開始,他滔滔不絕,完全沒有停歇的樣子,即便是這麼長途的步行,他也能天南地北介紹著,從建築物的外觀歷史,到L'OCCITANE的發音方式,當然也包括他這個老倫敦,對於往事的種種回憶。令人佩服的還有Michelle,跟著兩個男人這樣長距離步行,速度從未脫隊,也不曾抱怨說要休息。

Queensway是Nasir最多回憶的一條街,青少年時代的暑假,都在這街上度過,從街頭到街尾,依舊存在的店家,不再營業的店家,一一如數家珍。最讓人感動的是,當我們走進百貨時,偶然聽見電影The Thomas Crown Affair(台灣譯做:天羅地網)的插曲,那是電影接近尾聲時,整部戲最精采的一段,Nasir嚷嚷著1968年版本的有多好看,然而我年紀太小只看過1999年由皮爾斯布洛斯南演的版本。雖然兩個版本年代差距超過30年,卻用了同樣一首經典的配樂,也因此年代久遠,不是我想找來聽就能找到的,Nasir立即說要幫我找光碟,到時候寄到台灣給我,縱使寫遊記的當下還沒收到,我心中仍是對這份誠意深表感動。

倫敦的”Gang of 2009 Lancaster Graduate College House 28” small reunion告一個段落,返回Guildford的火車上,疲憊就漸漸釋放出來,久違的重逢,彷彿今日的昨日,貌似年少時代的今日,蘭卡隔壁的倫敦,倫敦附近的台灣,對我而言時空錯亂的感覺逐漸加深,我不知道我在什麼時間的什麼地點,可是我知道,我在這一秒的這一地,失去的時空感,反倒強化了活在當下的感受,這是珍貴至極且難以得到的美好。

Share:

2012年3月5日 星期一

B2B Day 4

陰暗灰濛的天空,讓人不禁多少擔心起這一天出遊的天氣,英國的氣候變換,如同那隨時變臉的女人心,還是逆來順受的好,或許是被女王統治太久,氣候也不知不覺感染了女性色彩,總之,多想無益,乖乖跳上火車就是。

NaiNai貼心地準備兩份三明治,讓我跟宜芬吃得十分感動,只是當他拿出那一整大盒充滿生菜、魚排跟義大利麵的早餐給Bianca時,剛剛的感動頓時消失,這早餐的內容也差別太大了點!果然老公對老婆特別照顧有加。

倫敦換車,在King’s Cross自然想起了哈利波特,這裡的確是有古老大火車站的那種神秘感,換做是在Manchester Piccadilly,所幻想的恐怕就會是一部科幻電影了。隨著火車漸漸往Cambridge逼近,太陽露出得意的笑容,彷彿對於玩弄人心的陰晴不定感到自豪。

前往運河邊行走,古老的學院門口,百年陳舊的木門門板,難以想像在這樣的環境唸書,會是怎麼樣的情景。到了運河,在河邊的餐廳享受愜意的一頓午餐,看著河面上來往的小船,往返的遊客,似乎都成為了流動的風景一般。

酒足飯飽之後,當然也想在那撐篙的小船上,一覽運河週遭的美景,溫暖的陽光灑在輕輕晃蕩的小船上,不時經過垂柳的樹影下,徐徐的微風一拂,飄起的不僅是柳葉,也吹起了一船的慵懶。座落於運河兩側的學院,各自有著迥異的建築特色,不同年份的設立時間,設想如果有幸在這裡頭唸書,簡直如電影場景一般的校園,必定會天天奮發向上,唸書唸到鞠躬盡瘁為止。

NaiNai是個認真做好準備的個性,沿途上他的介紹並不少於年輕金髮船夫的內容,當然,導覽的船夫總是試著想要說幾句笑話,逗逗船上的人開心。河中也有不少自行撐篙的遊客,不良的技術難免四處衝撞,可是,一些刻意飲酒作樂的年輕人,刻意在河中橫行,甚至在不能停靠的岸邊坐成一排,一眼就能看出,為何這國家前一陣子暴動的因子。

下船之後,在城鎮附近遊蕩,多數的學院因為時間不早,已超過參觀時間,然而陽光與古老的建築卻沒有觀賞的有效期限,光影遊戲之間的捉迷藏,依舊留下了許多餵飽相機的素材。即便沒有覓著刻著徐志摩詩句那顆石頭,我已徜徉過詩句裡的那條河流,看見長長的水草在河底搖曳,這趟旅程早已值得。

歸途的旅程總是漫長,沒有新鮮的期待,當然會把搖晃的車廂變成兒時的搖籃,不過,Kebab的出現就是另一個驚奇。預定吃Kebab當晚餐,不知怎麼地,精神似乎就都振奮起來,佳曄跟AMY也都到齊,一群人吵吵鬧鬧地吃著,當我入口Kebab的羊排之時,果然有飛龍從身後竄出,直達天際,口味真的是太好了,難怪這些會是宜芬的最愛。

入夜卻入不了夜店,證件管制嚴格是英國的特色之一,若不是能直接明瞭看出你年紀頗長,絕不會輕易讓你進夜店喝酒,更何況對於西方人來說,辨別東方人的年紀,更是難上加難,沒有必要為了多賺一點錢而冒險被罰,這是西方人的心態,或許太過愚蠢膽小,也有可取之處。被擋在外頭的一群人,那不如就回家休息,因為隔天我還有下一場約呢。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