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或許可喜可賀

無意間得知桃花源復活的消息,真的讓人十分振奮。
那裡有著十多年來的軌跡,那些好,那些不好,那些沒有好或不好。
那些年,一空團團長寫的那些文章。
(補充一下,一空團似乎是一個詐騙集團XD)
每一陣子變動的情緒,在那個毫無限制的自由空間裡,留下。
偶爾比較文學性的文章,也被好好的保存下來。

這是FB、blog做不到的,看看那些依照我自由意志收錄的精華區,分門別類下來,多麼輕鬆閱讀。
看到的不只是我,還有朋友來說個幾句,彼此互動的往來。
可喜可賀,這樣算是撿回了古早時光吧,也許。

在那些條理清晰的收錄文章裡,或許,我又看到一個個不想看到的故事。
原來,FB、blog設計的才像人生,當下嘴砲嘴砲,過去就一乾二淨。
就算回頭想再看看,也難以尋找到什麼,只剩下模糊不清的記憶。

從前總是有翻不完的回顧頁面,來來去去這麼多,到底在做些什麼其實我不知道。
生命就是這樣,一條路,往前走,轉身不必太多。
那麼,就珍惜,那些失而復得的「文章」。
至於所有的過去,以往的情緒,就別再拿回來咀嚼。

如果桃花源還能繼續存在,還能看到我個版的老友們,歡迎,來坐坐。
然後,知道的不知道的轉變,就暫時假裝不存在吧。
因為在那個空間裡,時間永遠靜止。
Share: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說那麼一點故事

蓬鬆雜亂的頭髮,有點炎熱的天氣,汗水化作熱氣,隨著髮流蒸發著。
沒有時間壓力的路程,變得好短暫,今天是悠閒時光的特賣會,就讓時針轉動吧,不用客氣。
下著雨的街頭,參差不齊的騎樓,一下子有遮蔽一下子又得和雨絲打交道。
開傘又收傘的節奏,按……開、舉,按……收、放,按、開、舉……按、收、放……。
五顏六色的傘面,隨著規律的節奏上下舞動旋轉,傍晚的閃耀霓虹燈中,一場現代意境的舞蹈正上演。

是否週一總帶著趕緊回家的憂鬱氣息,都市裡難得稀疏的人潮,讓我可以自在地浮沈於其中。
浮在水面的走馬看花,這麼多想要和不該要的雜物,逛街就是一門壓抑的藝術。
潛在水底的精打細算,推演著該買和不能買的理由,購物就是一門掙扎的哲學。
潮起潮退,我也聽到了返家的鐘響。

在鍵盤上留下剛剛抓住的一絲絲語句,而那該延展的故事繼續放著發霉。
會發霉實在是合理之至,陳年往事,破碎零落難以記得些許樣貌。
短短地說一點故事,沒有好壞是非情緒,給你一幅圖,看自己想要的景。
只要怡然自得,那這如同雨絲般的方塊積木,就有了意義。
Share:

Lancaster Graffiti 蘭卡塗鴉 夏

  天空揮灑著色筆,將大地舖上整片華麗的金黃地毯,在Lancaster University,本該如同奢侈品一般的草地,幸運地隨手可得,那青綠被烘烤地蓬鬆柔軟,無論是湖邊廣大的綠地,或者是足球場旁的邊坡,甚至是各建築物間的一小塊草皮,四處都是想要擷取陽光養分的人們徜徉於其上,享受太陽尖銳鋒芒的洗禮,將身上在灰暗冬日積累的陰鬱個個擊破。草地於是變成最富麗堂皇的宴會聽,帶著食物野餐,笑談那些生活中的趣事,準備一手啤酒,好天氣裡的一些酒精氣泡,讓人隨著溫度冉冉飄升。

R0013453

R0013127 R0013471 20100822 015

  正因為這陽光的可貴,一年當中能夠讓太陽穩定露臉的日子,不過就是這麼短短的一、兩個月,所以眾人的眼神當中,總是會流露出一種幸福又興奮的氣息,從前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這麼喜愛陽光,經過將近一年的生活之後,終於可以體會到他們的心聲,在溫帶的英國裡,不是冗長的黑夜就是灰暗的陰雨,太陽的露臉,真的會讓人感覺到在微笑,只是亞熱帶的陽光跟溫帶的日照,還是不能拿來相比,曝曬在亞熱帶的太陽底下,絕對不是聰明之舉。

  既然是天氣良好的季節,做點運動是一件再適合不過的事情,在這裡會拍幾下籃球都能成為英國的喬丹,並非主流也算是一件好事,沒有人會爭搶的籃球場地,隨時都是流點汗的好時機。那麼,在現代足球的發源地,不下場踢個兩腳,怎麼能夠對得起自己,可惜,一旦起腳盤球,才驚覺自己的動作笨拙極了,足球可是一點都不聽話,老是往奇怪的方向飛去。

46710_1575752163112_1514843084_31454175_6354830_n 46710_1575752203113_1514843084_31454176_4197290_n
踢球啦,踢不好是另外一回事啦~~

20100822 001
假裝一下瀟灑帥氣。

20100822 002 20100822 006 R0013506 R0013511 R0013515 R0013518

  什麼運動都不擅長也無妨,大可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散步變成小小的遠足。地廣人稀的Lancaster,走過小山丘,走過大草原,走過運河,走過小溪,總是有走不完的風景,有時候,你會對那種開闊的自在感到萬分驚訝,有時候,你會對鎮上在夏季市場的擁擠感到瞠目結舌(這樣就叫做很多人?真是少得令人瞠目結舌)。無論走到哪裡,隨時歇腳,都能徜徉在濃厚的鄉野氣息中,四處的牛羊,替這夏天的氣味貢獻良多,隨著陽光而飄逸的農家風情,並不是壞事,”countryside”就應該要有”country賽”的特色存在。

R0012337

R0012340 R0012345 R0012346

R0012393
同樣的場景,季節過去了還是有差別。

  夏天不只是活動筋骨的好季節,更是欣賞球賽的最佳時刻。富有優雅紳士氣息的Wimbledon Open,當然是身在英國所不可錯過的,2010年的Wimbledon Open,留下了一場有史以來最長的比賽,比賽時間長達八小時,歷經三日才完成,在相同的土地見證歷史的一刻,感覺特別深刻。不僅如此,幸運的2010年伴隨著世界盃開打,一場又一場的比賽多麼令人熱血沸騰,小小的Gradbar裡,充斥著爲自己國家代表隊加油打氣的各個族群,爲了精采的傳球而吶喊,爲了些許偏差的射門而惋惜,眾人舉著手裡的一個個酒杯,一同享受這四年一次的偉大時刻。

R0012404 R0012406 R0012407
Gradbar沒照相,在房間用電腦同時看兩場轉播的照相倒是有留念。

20100712-13 dublin 047 20100712-13 dublin 048 20100712-13 dublin 049 20100712-13 dublin 050 20100712-13 dublin 084 20100712-13 dublin 096
在愛爾蘭的一副領隊樣子,挺令人懷念的。

  夏天也當然是旅遊的季節,從愛爾蘭到倫敦,從湖區到蘭卡小鎮,還有鄰鎮的卡拉OK與曼城訪友,溫暖的天氣,在外遊蕩更是分外舒適。Lancaster以外的地區不需贅述,太晚才認識Williamson Park則是心裡的一份惋惜,雖然只是丘陵上的一片草原,放眼望去的景色,卻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闊,隨著季節轉變的好天氣,更是彷彿能看透徹到地球另一端的面貌。草地上奔跑的小孩,轉角的冰淇淋攤,即便是非假日,這樣的景色依舊,孩子開心的笑鬧聲,總是讓人感覺到滿滿的幸福,忍不住想要跟著坐在那草地上,只是單純看著小蘿蔔頭跌倒又爬起來。

R0012923 R0012999 R0013050 R0013059 R0013072 R0013191 R0013207 R0013219 R0013324 R0013360 R0013407 R0013529 R0013533
其實旅遊的照片真的放不完,簡單帶過就好。

R0013576
Williamson Park真的很棒。

  在美好、悠閒、自在之中,暫時忘卻論文(因為正在等教授的feedback),只剩下飲酒作樂,出門旅遊,三五好友閒談漫步。接近留學生涯尾聲的時光,亮麗地令人睜不開眼,華麗地讓人難以鬆手,可是故事總是要繼續,季節總是要過去,迎接著唯一再次經歷的蘭卡秋天,準備收拾行囊也收拾心囊,劃下一個依依不捨的句點。


Share:

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難寫是有原因的

生活比故事好寫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時間在生活著,雞毛蒜皮的變化也成為不錯的調味料。
故事比生活好寫的時候,總是有大多時間在工作著,芝麻綠豆的變化只成為眨眼的過場戲。
我也很希望能夠實在地記錄,日子到底帶給我什麼,我又替日子畫上哪些色彩。
可是這邊一句主管,那邊一句同事,實在不是我想要寫下的東西。
工作嘛,大家的不都相去不遠,討論來討論去哪有什麼意義。

至於自己的生活,
那些高興的時候,我又不想放在這裡分享,只因為自己想要能夠保持些許的隱私。
那些煎熬的分秒,我更不願放在這裡分攤,生活中該面對的東西,是要去接受而不是丟在這裡逃避。

教訓的話我也懶得再多提,那些自我感覺良好過頭的人們,就讓他們過那樣的開心日子也沒有不妥。
會思考改進反省的人,早就去做了,不需要多我這一張嘴去當老師。
因為我終於理解到,時間有限,我該去關心那些我真正想關心的人,關心之後有意義的人。
我不是普渡眾生的神,我不是替眾人解除罪孽的神,我並不是全知全能。
把對牛彈琴的時間和精神,放在那些燦爛的微笑更重要。

扳著手指倒數,六月的復仇者聯盟,七月的出訪。
休養生息太久的Richo GX200,即將報到的Handpresso Domepod。
簡單的期待,精彩的期望,亮麗的期盼。
一切就是這樣難說難寫,但,都,很好。
Share:

2012年5月20日 星期日

閒談

看到部落格這個月截至目前為止只有一篇真的是最近寫的文章,不禁反省了一下。
是啊,五月是有點忙碌,但那再怎麼說也不該影響到我寫字的時間吧。
講到這裡才又想到我下禮拜還有兩件鳥事要處理,反正都是上班的事情,工作的事情都不是難事。
生活才是最困難的。

最近老是在同一個行為上被問到為什麼,其實,也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而已。
大家都想要知道答案,答案並不那麼重要,又或者那些答案也不見得是人們想聽的故事。
總之,在一推一拉之間,決定似乎就這樣容易做出來而已。
彷彿順水推舟的選擇,多數時候,都只是在感謝那些水流成為最棒的助力。
即使根本是我拉著擱淺的船在亂跑,還是要把責任放在水身上。
這大概就是我不想多提的原因,為什麼的背後,有著我自己所不喜歡的冠冕堂皇答案。

我越來越不想面對自己心裡的答案,因為那裡是一片虛無。
無論往左走、往右走,我都不大在乎,不管怎麼說,我所拒絕的事情也是眾人正在做的事情:
「追尋答案,想要知道怎樣才是對錯,卻永遠也不會知道結果。」
生命就是這樣,很抱歉,一次只能選一條路走,沒有辦法同時把腳踏在蹺蹺板的兩端。
所以不想去想,所以不想要知道答案,因為沒有答案。

這樣荒煙漫草的空間裡,是不是該重振旗鼓,還是那頹圮根本一直都是這樣子?
見到的世界那麼寬廣,難道非要把天空給關在窗戶裡,就覺得夠了嗎?
可能我只是想要,讓文字填飽靈魂,讓咖啡滋養心靈。
站在螞蟻洞裡我抬頭望,卻發現,我的聲音傳達不出去,只能,希冀不要被踩死罷了。

至少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吧,縱使挑的是軟柿子,也比挑都不挑要好。
Share:

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B2B Day 9

第一次跟床鋪的重逢,理論上來說應該有個好眠,實際上還是有著不少行程安排,怎麼能隨意放棄寶貴的時光而在睡覺呢?整裝之後,在旅館用著簡單的早餐,食物很單純,其實一間旅館的早餐就算再怎麼豪華,某種觀點上來說,也只是玩弄外在變化的手法,實際上食物的內容相去不遠,有這間旅館的水準,我已經很滿足了。

在站牌等待小巴準備前往巨石陣Stonehenge,司機兼嚮導看起來非常的和藹,一路上邊開車邊用耳麥做沿途風景簡介,一人公司的效率看起來絕佳。沿著山路往上爬,可以望見Bath的建築多半沿著山坡而造,從高處向下俯瞰,別有一番滋味,若在University of Bath唸書,必能愉悅地徜徉在週遭美麗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之中。

搖搖晃晃的顛簸路途,爬過一個又一個的小土丘,所謂的山路往往不過如此而已,畢竟是個地形尚稱平坦的國家,約莫一個小時之後,空曠的土丘草原上,Stonehenge聳立於遠方,看似迷你,又十分巨大,只是濃厚的神秘感,已經吸引我的腳步往前。

沒有導覽機,這就是一堆綠地上的石頭,神秘有趣,僅止於此;有了導覽機的講解,從發掘的歷史、考證的過程、石頭可能的排列意義,到甚至是石頭上青苔的種類數量,巨細靡遺的講解,不僅對於Stonehenge多了更多瞭解,以這些現有的推論事實之中,又演化出更多神秘難解的習題。宜芬藉由Stonehenge打電話回他的星球,我藉著Stonehenge幫自己補充電力與能量,經過聖地的治癒,我又能出門去戰鬥了吧?

回到最單純的角度,不管Stonehenge是古代的天文紀錄器或者是天文預測機,甚至是外星人的傑作、女巫的魔法,你也能夠以不抱懷古之情的方式,瞧一瞧周遭的一望無際的簡單綠草景色,想像當時的人們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將這些石頭從遠方運來立於此,可能只是巨大的健身活動,如同陶侃搬磚嗎?無論目的為何,結果是讓人驚歎的。

這天也有著暖暖的陽光,在開闊的視野底下,天空為數不少的積雲,簡直像是笨拙的雙手揉了幾坨棉花,就往藍色的畫布上貼,真的天空看起來像是修圖過後的虛假。附近的牧場裡,草原上的綿羊與天空中的綿羊相對,就一同緩慢地在沒有邊界的場所做自己吧!

重返Bath市區,前往重點的Roman Bath,今天的旅程,走在歷史軌跡之中的意味非常濃厚,西元前數千年建立的巨石陣,羅馬時代建設的澡堂與神廟,一切是令人難以想像的,遙想數千年前,同樣的土地,相同的建材,人類活動透過這些尚未被時間風化的殘存遺跡,留給後世去研究、分析、緬懷。

Roman Bath源自於一個溫泉,在古羅馬人對於溫泉不了解的情況之下,會冒出氣泡的天然熱水,那是多麼神奇,因此建立了澡堂和神殿,這個神奇的浴水,也就成了羅馬帝國的人們希冀朝聖的地點。神殿隨著時間過去,留下來的遺跡已經不多,浴堂倒是保留下來不少,透過專業的導覽機,這才知道,浴堂當初的設備也是非常高級的,類似蒸氣室的設備,專人刮除身上髒污並抹上油膏,如同現在三溫暖的翻版,只是羅馬時代要能在Roman Bath享受這樣的生活,恐怕也得要家財萬貫才行。

至於其他的曼妙之處和歷史典故,諸如所發現的羅馬戰士墳墓、對女神祈求詛咒小偷和仇人、朝聖的人是從何遠道而來等等,我再怎麼陳述恐怕也難抵專家資料的精采,只能說這簡短的觀光,真的是值回票價。

簡單在街上吃完pastry跟baguette,我們踏上歸途,Bath之旅暫告一段落。只是回到Guildford之時,既不想上街去,又得替晚餐找個著落,冰箱裡已經進入物資匱乏的狀況,宜芬仍說想吃看看白醬義大利麵,於是,沙拉油代替奶油炒麵粉,豆漿取代牛奶去烹煮白醬,成果看起來有幾分像,口味上卻似乎落差了點,那就勉強填飽肚子吧。

寫到這裡,或者說過到這第九天,旅程快結束了。無論是那時候的我,或是正在執筆隨意紀錄的我,都有點不知該如何是好。在混亂的時空之中好不容易找到安定感的那時候,又得要面對回歸可能被稱做現實的另外一種忙碌,而在新的一切漸漸發現平衡點的現在,又把思緒、邏輯、想法、感受全都拉回了英國,不是這趟旅遊的英國而已,還包括了那些唸書時光,所以想法上也正面臨一個新的渾沌。不管怎樣,這趟英國之行已經十分值得,第一次憑藉真實感受去體驗,第二次仰賴照片的圖像去回憶,第三次藉由文字去天馬行空,就算只剩三天,也希望能依舊精采。

Share:

BTB Day 8

歡樂的倫敦之旅,讓我一時之間記不得那是幾號,用清澈的思緒迎接前往Bath的兩天一夜行程。怎麼到處亂走也隨伺在側的太陽,終於擺脫剛來的前幾天,那種陰雨綿綿的傳統英國鳥天氣模樣。請給我陽光,因為我要拍很多照片。

我對Bath的認識,有很大一部分是NaiNai在我去之前就幫我上了課。從劍橋、倫敦以及Guildford鎮上散步逛街等等,NaiNai三不五時就訴說一些Bath相關的訊息,讓我不需要做功課,就得到很多資訊。另外一部分,就是專業導遊宜芬,這已經是他第三次去Bath,稱之為導遊,我想應該不為過,地圖不大需要看,隨便走隨便繞,該去的景點該吃的餐廳,有經驗的人帶路,絕不需要擔心。

坐車、換車、晃來晃去的車,帶著水果還有宜芬在倫敦的麵包店買的蛋糕,大快朵頤;早餐、野餐、總之就是一餐,那蛋糕跟水果的協奏曲,真是一日最好的開始。在Reeding換車時,擁擠的月台充斥著年輕人,不知道是要返校或者是有其他活動,每個人都大包小包,看似要去露營的樣子。無論從事什麼樣的活動,都比上街砸店放火搶劫要好,衷心祝福這些從事正當活動的年輕人們。

踏出Bath火車站,映入眼簾的是一整片米黃色的建築,這就是Bath最出名的特色之一,幾乎所有的建築,都用相同的石材打造,不加太多奇怪的裝飾,讓整個城市呈現出一體感。試想如果今天台北市的房子都只有水泥外表,不上油漆不貼瓷磚,那也會成為非常壯觀的一幅景象。然而這種石材也有缺陷,容易沾染髒污而發黑,所以路上偶爾也會看到整棟黑得發亮的建築,隱約露出微微的米黃本色,其實只要經過一番清潔,又能夠恢復固有的樸實。

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之下,看到Avon River河邊的公園開放著,當然也想進去裡頭的草地上曬曬太陽。非當地居民進入公園,要酌收每人一鎊的門票,這是個立意良好的策略,對於當地人來說,遊客雖然帶來了商機,卻也帶來了嘈雜、提高了物價,至少利用些微的管制,維持一小塊公園的寧靜優雅,才能有一個假日還能自在休閒的場所,不需跟太多遊客一同擁擠。

我們在公園裡的咖啡店買了兩杯拿鐵,坐在草地的庭園椅,望著步調緩慢的一切,這其實就是放鬆的最好方式。談天說地之際,草地上搭起了露天電影的螢幕,據說晚上在公園裡將有一些活動,星空、公園、青草、電影,這麼西方文化的場景,我們非得抓個時間來瞧瞧。

離開公園繼續遊覽,首先見到的是帝國飯店,屋頂刻意用了三種造型來代表三種階級:貴族、中產階級、市井小民,我對於建築的美感並不專精,然而「極具特色」這四個字,應該能充足形容這棟飯店。走在Avon River旁的馬路邊,往下一看,河的攔砂壩以弧形階梯狀呈現,水花隨著攔砂壩的造型濺起,增添許多變化與美感。Pulteney Bridge就在前方,這座小小的橋樑,最有趣的在於橋的兩側蓋滿建築物與商店,當你走在橋樑之時,感覺像是走在一般的街道,完全感覺不出任何異狀,誰想得到腳下的竟然是河流呢!

沒有特定目的隨性走,往John Wood父子打造的建築前去,據說他們的設計對於後來Bath的建築風格影響很大。先到達了John Wood所蓋的The King’s Circus,圓弧型的建築圍繞著中間的廣場,高聳的樹木入雲,這完整的圓彷彿封閉成一個社區,帶有靜謐的高雅感,可惜就我個人而言,過度茂密與壯碩的樹木,似乎多了幾分深沉,再加上我看見有人在地下室的窗邊收藏了很多娃娃,感覺就更加陰森灰暗。

到了被稱做新月樓的Royal Crescent,John Wood the younger繼承他父親的建築風格,然而卻不再採取封閉式的圓形包圍綠意盎然的廣場,取而代之的是,用新月般的弧度,面向一整片的綠色草坡,緊鄰草坡的,還有宜人雅致的Victoria Park,在這種開闊的景色之下,也難怪這裡的旅館價格都是驚為天人了。

穿過公園,緩緩步行到鎮上,逛了幾間小店,拍了幾張照片,Bath Abbey的確有名,可是教堂看多了,真的很容易麻痺,興趣也就不那麼高。反倒是肚子餓了,五臟廟開始鳴金擊鼓的聲浪高漲,該是到Bath的重點之一Sally Lunns去享用美食,這間店可是宜芬的最愛,聲稱就算到Bath只吃這間店的麵包,沒有任何行程,也能心滿意足。

在如此強烈的行銷口號之下,我怎能不好好嘗試看看,百年老店的建築物有了年紀,我們在三樓的用餐區,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地板的傾斜,那有什麼關係,美味的麵包端上桌之後,熱呼呼的起司帶著微辣的口感,在麵包上流下,在脣齒間翻騰,我的心也跟著地板傾斜了,難怪宜芬會如此讚不絕口。偶然的小插曲,在隔壁桌遇到了兩個台灣來的中年婦女,相逢自是有緣,也陪著她們閒聊許久,雖然她們有著認不清自身定位的嚴重共識問題,那麼複雜的議題我就不在這邊多討論了。

天色還早,市區很小,於是在Avon River的另一側散步,看看別人駕著小船遊覽,同樣一條河,兩邊河岸的階差卻很高,因此有著很不同的視覺觀感,彷彿移動到另一個不同的城市一般。玩水的孩童,河邊如洞窟般的餐廳,空蕩無人的橄欖球場,遊客漸漸散去的Bath,似乎在偷偷展露它平時的面貌,偶然經過板球場,正在進行比賽或者是練習賽,球場四周的觀眾不少,還有許多球員在一邊正進行訓練,第一次近距離看板球這種運動,縱使對規則完全不了解,還是或多或少被現場比賽的活力給吸引。

晚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縱使我在英國的餐廳從沒踩到過地雷(也就是吃到難吃的店家),然而要下決心選定一間,卻好像難度不小,最終在KFC吃飯似乎有點莫名,可是回頭想想,吃飯不過就是吃飽,搞得太謹慎反而辛苦。吃完晚餐後,不管怎麼說,還是想買點水果解膩,路上行人為數不少提著橘色袋子,可是卻遍尋不著那超市,終於問了路人,才知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原來在小巷夾縫處,這就是我們找了半天Sainsbury的寫照,多數的店早已都打烊,還好有找到這間我最愛的英國超市。

返回旅館的路途中,公園內的露天電影早已開始,原來不只是電影,還有小型演奏會,可惜入夜後的氣溫偏低,衣服穿著不夠,還是別傻傻吹風的好,更何況旅館就離公園不遠,回到房間打開窗戶,悠揚的樂聲依舊能在溫暖的燈光下繚繞,而我,在與那許久不見的床鋪重逢之後,立即昏睡過去。

Share: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五月 聰明人都知道

如果,這個網誌寫了這麼多年,如果,這麼巧年年都有人在看一下。
聰明的忠實觀眾就知道,五月是我的魔咒之月,鬼打牆之月。
無奈抱怨又來一下,我的桃花源個版,我的那些文章……裡面才有當年的鬼打牆實錄啊!
雖然最近幾年似乎已經沒啥症狀了,依舊會想起,那些個每到五月就低潮的時光。
五月才過三分之一,我現在會不會話講太早太囂張?

其實總的來說,我還是在最近大腦打結一片混亂。
持續思考生活的目的跟生命的意義,這種狀況不是要變成蔣中正就是要變成神經病,不過兩者似乎差別不大。
當然,沒有答案的問題就是困惑,只能原地打轉,喪失動力。

年紀大了老是什麼都記不住,好像在前一陣子看到過一篇新聞,某個作家說這年頭智慧型手機,讓人們錯過太多東西。
真的是如此吧,從我在公車站牌等車的那一刻,直到我進公司打開早餐要吃,幾乎都在關注著手機。
近來呢,稍微改變了模式,反正看那些無聊的新聞要幹嘛呢?我不如就單純地聽音樂看路人。
於是在公車上多了很多樂趣,尤其是上班時間。

上班的時間會遇到的人很固定,久而久之,熟悉的乘客面孔跟司機,一句都沒有攀談過卻像是熟人。
同站等車的老伯,即使雨再大也不撐傘,只是帶著不變的鴨舌帽,靜靜聽著隨身聽。
前一陣子他消失了很久,最近出現卻出現一臉長長的鬍渣,我想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
過兩站後可能會上車一個身材修長的大眼正妹,總是背著水餃包穿著平底鞋帶著麵包上班。
最近稍微把頭髮給弄捲了,打扮也從偏休閒變得略微正式。
還有一個很威的歐巴桑,總是一手拖著小行李箱,一手拎著一堆袋子,一上車就硬要擠到安全門的位置,完全無視那原本有沒有人站著。
接著很剛好地把小行李箱放進安全門位置的階梯小洞,再拿出一個十元商店的掛勾掛在旁邊的把手,把所有袋子掛上去。

就這樣,把視線拉開小小的螢幕之後,世界又回到我的懷抱裡。
看著一成不變的風景不斷變化,看著熟悉致極的臉孔百般表情,在觀察之中,平凡顯現了不凡。

回到現實裡,今天跟久違不見的盈心學妹碰面了一下,十分鐘的進度更新,似乎又被攪動了一些情緒。
就當作我耳朵蓋著什麼都沒聽到好了……縱使有點難……
不過回家躺在床上閉目養神的十分鐘裡,卻無故冒出了寫東西的靈感,這可是好事一件。
只希望不要又是超讚起頭卡在中間沒有結尾,這種文章我電腦裡超過十篇了吧,還是少點好。
至於昨天就打算寫的東西,其實前天已經開頭了,看來又有很大的斷頭風險……
那些東西比較嚴肅生硬,就當作是一些漂亮的句子,或許哪天的哪篇文章可以派上用場吧。

廢話說了好多,我還是先去把靈感架構好,希望找一天花兩個小時好好衝刺一下。
那麼,原本被攪動的不快情緒,彷彿也就一掃而空了~~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