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B2B Day 12

應該很疲憊的身心,好像感覺不到什麼勞累,就算依舊是同樣的地鋪,卻睡得香甜,精神飽滿,原本睡醒總是會感到不適的筋骨,已然舒展開來,活力無限。或者是知道這十二天的珍貴,要賴著不起床幾乎不是大腦所允許的,更不用說會自動提起精神去用力感受這十二天,那麼,在最終日的精神抖擻,經過這樣的推論似乎也就不難理解。

跟Nainai再次相約去鎮上享用the best coffee of Guildford,雖然錯過了Guinness,一次又一次的好咖啡,也是慰藉了我許久沒有品嘗咖啡的空虛心靈。喝咖啡該是這樣,在當下的環境去用心品嘗,放鬆自我去徜徉其中,縱使不可能每次都喝到理想的咖啡,也要多尋找其特殊之處和優點,而不是一杯咖啡端上桌,從擺放的位置到咖啡的溫度,從沖煮的方式到烘培的深淺,都要鑽研,都要挑剔地體無完膚,最後無奈地認為這杯咖啡充斥著缺點,悶悶不樂認為自己付出的錢換到這樣的失望。

講了這麼多,我終究還是喝到一杯好咖啡的,與Nainai坐在店外的小桌椅閒聊,享受陽光與悠哉,幻想如果每天來這裡喝一杯咖啡,會是怎樣的情景。神遊總有止境,除了歸途之外,今天還有個重要的任務,要幫宜芬搬裝箱好的行李到海運的集散點,於是在逐漸炎熱起來的氣溫中,趕緊走回Surrey Uni。

兩個普通尺寸的紙箱並不算是什麼,加上宜芬額外的一些行李,也不是大問題,用從Tesco借來的手推車,運送貨物穿過半個校園聽起來也還好,只是Surrey Uni顛簸起伏的地形,使得推手推車這件事情並不如想像中容易,更加巧合的是,要搬家的日子,卻遇上這十二天來氣溫最高的一天,或許這也是老天爺給的餞別禮吧!

翻山越嶺的形容有點誇張,但是的確花了一番功夫才把東西都運到Amy家前的集散地,堆積的箱子充斥著離別感,也沒什麼不對,我是要走了沒錯。跟每個人都好好的告別,然後準備踏上我的歸途。

簡單用過午餐,拖著經過十二天後變得更加紮實的行李,滾輪的聲音在柏油路上彷彿喧嘩著我要回家的宣言,在臨走之前,我的現金已所剩無幾,宜芬硬是塞了五鎊給我以備不時之需,而原本也很多事情要忙碌的Nainai也及時衝到了車站,與我簡單告別,我一個人來,也該一個人回去了。

回程總是少了點期待,多了點惆悵,對於看到的一切,有點難以好好繼續陳述,然而從火車轉coach,在機場裡的道路繞了超級長時間,看到了第四與第五航廈,英航專用的第五航廈,真的是驚為天人,然而接下來看到的PRT個人捷運系統,更是讓我瞠目結舌,只是情緒上依舊難以亢奮起來,畢竟這是歸途,映入眼簾的,過去就好。(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講什麼的人,可以點一下這個網誌有很基本的介紹:http://blog.ylib.com/jimyang/Archives/2008/04/10/5836)

冗長的隊伍等待check in,在航站裡花掉宜芬最後貼心給的五鎊隨意吃了點東西,還沒回到台灣,混亂的時空感似乎已經逐漸正常。踏回桃園機場的海關,一切十分清醒,因為無論是分不清楚的現實或是真假難辨的夢境,在那一刻,在每一刻,都好好的生活著,那麼無論是怎樣的時空混亂,也就不再重要。

我應該是個難相處的人,平常可能毫無異議,或者說了些什麼也不見得會去改變什麼,然而任性起來,還真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偶爾幾近衝動的行為,就促成這種毫無計畫的行動。任性的十二天,我的恣意妄為,或許造成不少人的困擾,也打擾了不少人,可是這真的是一趟很開心的旅程,旅行箱塞滿回憶而歸,我不是一個愛抱著過去不放的人,不過那些愉悅的情緒,會跟著日子一同行走,偶爾不自覺地發散出來。謝謝每一個不跟我計較的人,謝謝每一個幫忙的人,謝謝每一個照顧我的人,也謝謝那些有耐心把這冗長遊記看完的人。

Share:

B2B Day 11

太陽就像是我最好的左右手,在我旅程的尾聲,依舊相伴著。Portsmouth是今天的目標,看看那裡的港口、船還有海,當然,那裡的outlet也是該好好經過一下,正所謂既然已出國,怎能不採購。

我跟宜芬和Nainai會合之後,就一同在火車站等待Bianca,礙於他要補考的緣故,不能從學校跟我們一起過來,雖然他已全力衝刺,我們依舊比原定計畫晚了一班車出發,這倒是無關緊要。因為這樣,我們在車上遇到了一個很帥很可愛的小男孩,可惜他實在是有點吵,在一旁不停玩他的小汽車,把在睡覺的阿伯吵醒,阿伯只好默默地換位置坐。

Portsmouth港口邊,有著許許多多的餐廳,在這樣好天氣的周五,自然是人滿為患,或者我該補充一下,其實只要天氣好,到處都人滿為患,英國人的正職應該是度假吧?無論如何,在這邊的餐廳用餐,應該是一大享受,不過我們還是選擇了漢堡王,一方面是沒看到什麼特別吸引人的餐廳,另一方面,吃漢堡王可是個省錢的選擇。為了感謝Nainai的照顧,還有Bianca出借他老公陪我到處走,我以請吃不算太貴的漢堡王,略為表達我粗淺的謝意,至於宜芬的部分,這個人情太大了,以後要繼續好好還。

吃飽喝足就是逛街的時間,每次逛廚具相關的店家,我就忍不住多駐足好一陣子,廚房裡如果備齊一些好的廚具跟用具,做起菜來真的會事半功倍。到處看,到處亂看,看來看去卻老是找不到什麼真的很喜歡的,便宜的東西很多,卻不見得是我需要的,行李空間有限,預算在最後兩天也是有限,要把錢花在刀口上,花在真正喜歡的東西上。

檢視戰力品,我買了一件休閒衫,宜芬買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Nainai買了一堆東西,Bianca竟然一件都沒下手,真是佛心來的啊。接近太陽下山的時間,就站在港口旁的餐廳看夕陽,黃澄澄的光線打在建築物上,灑在人的臉上,正巧餐廳有人舉辦婚禮,大概接近尾聲,看到新郎新娘四處走動聊天喝酒,放聲大笑,覺得外國人的婚禮也挺不賴的,可以讓主角跟來賓們多做點面對面的互動,不是巡迴敬酒而已,在這樣的天氣下舉辦的婚禮派對,形式簡單卻會是一輩子的回憶。

要返回學校的路上(寫到這裡才發現,怎麼這麼順口說得像是自己學校一樣),我們很簡單地買了三明治、麵包跟水,在車上又是另一場野餐的感覺。回到Guildford已經不早,卻約了眾人來宜芬房間聊天,就不一一點名,總之,聊天當然要配點酒,紅酒還有佳曄珍藏的香檳,感覺頗好,認識新朋友的感覺更好,聊天是多麼自在開心。只可惜我應該把握機會,去Bar喝一杯Guinness,那只有在歐洲才品嚐得到的鮮度,濃郁的泡沫,醇厚的口感,成熟的苦味,甜美的回甘,唉,這是又一個遺憾。就算如此,直到凌晨四點的閒聊,依舊是非常愉快。

求學階段的簡單日子,或許就是它精彩之處,沒有真正的經濟壓力,不需顧慮太多家庭負擔,目標清楚明確,各種報告、考試截止日緊緊追著,事情告一段落,就可以輕鬆解放。在University of Surrey, Guildford的這一群人,過著很單純明確的生活,讓人嚮往,讓眾人羨慕,甚至某種程度來說,得天獨厚的交通與地理環境,恐怕得讓在英國求學的人們都要嫉妒起來。當然我有我度過的日子與生活,珍惜所經歷的才是我的人生觀,只是也希望每個人都能這樣,因為Guildford跟Surrey Uni真的是一塊寶地。

Share:

B2B Day 10

完全沒有計畫的單純日,依舊,是好天氣的一個日子。平靜的寫完幾張明信片,寫下這趟旅程的感觸、引起的回憶、希冀的願望等等,把所有的情緒刻在薄薄的硬紙卡上,到郵局買好郵票,緩緩地讓幾張明信片滑入郵筒中,縱使知道明信片會比我慢好一陣子才回家,然而有些時候就該讓他們獨自遠度重洋,才不會忘記實際距離有多麼遙遠,這裡可不是家裡的後花園,說來就來呢。

今天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我想要幫自己雪恥,前一天晚上的白醬義大利麵,實在太過將就也太過莫名,非得要找到奶油買好牛奶,認真的炒一個真正的白醬才行。於是齊全了材料,午餐重新再來一次。耐心地拌炒奶油與麵粉,費時地攪和麵糊與牛奶,奶油與牛奶終於結合在一起散發出濃濃香氣,吃起來果真比較像是白醬了,顏面稍得留存,不錯。

由於宜芬的冰箱已經幾乎毫無存糧,今天勢必要再去Tesco一趟,採購之前,我去找了Michelle閒聊,也再逛逛Surrey Uni,看到他們的校徽代表:鹿,不過附近也並不是常看到鹿,到底有什麼典故也就不得而知,也去參觀了比較遠的Sports Park,的確是一個佔地遼闊,十分健康休閒的一個館,只是我並非來英國運動的,還是踩踩草皮照點相比較實際。

痞子逛大街,逛完之後就是在Tesco跟宜芬會合,很節制地在採買,因為也接近宜芬回台灣的時間了,囤積太多食物只會變成一種浪費。這一頓晚餐不是只有我表演,為了消耗我買的一大包麵粉,我又做了海鮮煎餅,這次比上次成功的多,麵糊軟硬適中,一起參與晚餐的Julia也稱讚說好吃。

宜芬展露了據說是招牌的兩道菜,南瓜地瓜豆漿湯,還有烤起司花椰菜。南瓜地瓜豆漿湯,基本上是不加任何調味,完全以南瓜本身的鮮甜取勝的一道湯,英國的地瓜有香氣卻沒甜度,變成增加香氣層次的配料,無糖豆漿則是增加濃稠感與豆香,比單純加水熬煮要來得更加清香。烤起司花椰菜一樣簡單調味,以食物的原始美味為主,花椰菜灑上蒜粉、黑胡椒跟鹽,鋪上起司之後進烤箱調理,等到花椰菜差不多軟了就能上桌,花椰菜本身的水分稍微被逼出後,青菜的甜味的確會讓人垂涎三尺,再加上起司的豐富氣味,吃進嘴起就讓人欲罷不能,一口接著一口。

Julia燉了一鍋甜湯,白木耳、杏仁、無花果還有陳皮等等,甜湯本身還算不錯,但是重點是整顆的無花果,放入嘴裡咬下,酸甜的好滋味真是太美妙動人,這可能是我第一次吃到真正的無花果呢。一邊吃晚餐,Julia還一邊做果凍,一種是甜湯的乾料版本,另外一種則是芝麻口味,兩者看來都很誘人,不過至少要等到隔天才能凝結成型,就只好再等等囉。

什麼行程都沒安排,什麼事情都沒有做的一天,只是煮菜聊天,給我一種回到蘭卡的感覺,這就是留學生活中那種單純美好,那種令人羨慕、讓人懷念的部分。雖然沒有旅遊導覽的計畫,重溫了一年前的感覺,依舊是值得萬分珍惜的。闔上眼休息,不想倒數面對即將返程的歸途,這裡,不管是Surrey Uni或是這些朋友,又或者是英國,已經讓我搞不清楚哪裡是國內哪裡是國外。

Share:

2012年6月16日 星期六

Avengers 遲來的復仇者聯盟

都上映這麼久了,而且劇情結果可知一二,我想洩漏點劇情也不為過。
等待了將近兩個月後,我想這一場電影是值得的。

整部戲中,當然鋼鐵人還是主要的核心,沒有鋼鐵人的成功,就不會有接下來的一系列電影。
這部戲要被稱作是鋼鐵人三都不為過。
美國隊長展現出了角色價值,他必須是整個聯盟的正義之聲與核心。
浩克則是表現出其無堅不催的特色即可,大家才知道人間最大兇器的浩克會有多厲害。
鷹眼跟黑寡婦表現非常搶眼,可是整部戲最重要的第二主角就是洛基。
劇本上來說這個壞人很鳥,靠著演技的彌補,讓人感覺到洛基的那種內心糾葛,多了一點層次感。
雷神索爾,恩,抱歉,他有來嗎?整部戲他出現的時間也不少,我卻怎麼都感覺不出其存在感。

整部戲的角色戲分安排得宜,除了索爾之外,感覺不出誰特別搶眼或是特別沒有存在感。
劇情的進展流暢,文戲武戲分配的腳步剛好,每一場武戲後都有適當的文戲讓人喘息,稍微平靜情緒等待下一波高潮。
我不是一個漫畫迷,也不是一個超級英雄迷,但這真的是一部好電影。

無巧不巧今天下午看了李安拍的浩克,完全感受出忠於漫畫分鏡的感覺。
可惜文戲武戲極度不平衡,縱使男主角很有演技,也難撐起這樣一部超級英雄電影。
所以呢,有時候完全的忠於原著,不見得能是一部很好的翻拍。

回到復仇者聯盟,或者是說各式超級英雄電影,也只有近年的蜘蛛人跟蝙蝠俠能在戲劇落幕之後,給人持續的撼動。
以娛樂來說,兩個多小時的娛樂十分值得。
以電影來說,就是水準左右吧。

看復仇者聯盟的夜晚,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Share:

2012年6月12日 星期二

放假,有這麼難嗎?

其實我在FB罵了將近半天,罵到已經不想要講了。
有人說我是反社會,有人說我是泛政治化,什麼都好,什麼都很好。

媒體很爛,在這些爛到致極的媒體之中,提供了些許的資訊。
比如說,之前說的颱風照顧假根本還沒通過,如果今年夏天家中小孩真的因為學校停課,家長還是無法請這種假。
講了一年的假還沒通過,勞工大概都是笨蛋吧。
豪雨假、颱風假,因為天災的假期雇主可以不支薪呢,也就是說,雇主可以完全避免掉因為天災造成的人事支出成本。
這下可好了,不是等於地方政府宣布放天災假期的時候,勞工等同於被放無薪假嗎?
要逼著大家不辭風雨去上班,勞委會真的是把勞工都當作垃圾一樣在照顧。

要挺什麼,我不知道要挺什麼耶。
當我看到小市民千辛萬苦把孩子送去上學,又要千辛萬苦去接孩子,在滂沱暴雨中奔波,挺誰?
狂暴的雷雨裡頭,機車變成水上摩托車,公車變成了橡皮艇,拿性命安全去爭取這一天的薪水。
政府連宣布是否放假都要猶豫不決,反覆言詞,只為了依法行政,謝謝指教。
亂七八糟的規定,胡搞一通的多頭馬車,搞得大家無所適從。

說真的,我不差一天的假期。
我開玩笑地說,晚上守著電腦電視到兩點,六點多起床又繼續守著電腦電視,就為了等宣布放假。
實際上卻是,你怎麼會睡得著?
看到桃園、中壢水患的照片,一張又一張被上傳到網路上。
看著窗外雷雨交加,宛如白晝的樣子,雨聲毫不間斷,雨勢愈加猛烈。
我心裡只想到,家人、親戚、朋友的安危,想說這樣的雨量持續到清晨,會有怎樣的影響。

無頭政府繼續荒謬吧,腦殘大家看得見。
水患不是今天才有,只是今天才淹到了北部。
反應如此低能,還要說人民是頭家。
小市民默默地吞下了一股又一股的怨氣,因為要忙著過日子。
不要再吞了,不合理的事情就要反抗,忍無可忍,就無須再忍。
Share: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子夜已過了,地球。

我正一邊期待著台北市淹大水淹到明天只好宣布停班停課,一邊神遊著假裝自己不住在台北市。
外頭不間斷落下的雨,到底會打壞這禮拜多少的計畫呢?我也搞不太清楚。
我只得一邊替台灣祈福,一邊還是希望好賓賓趕快出來宣布停班停課。

週末,喜氣洋洋,這樣很好,我喜歡。
然後轉頭看看自己,不知道在幹嘛,那麼給自己一個機會到四年前作決定呢?或許我還是會做相同的選擇。
自始至終,並不是命運得安排,而是性格上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看著手機裡的照片,我實在覺得很開心。
看來看去也真是挺好,挺好。

好不容易幫老爸做了點事情,搬搬花盆,清理乾淨之後做為水池的擺設之一。
勞動總是歡愉的一件事情,出力並不會多麼讓人疲憊。
在大太陽底下消耗一點水分,汗水濕透身上的每一塊布料,才感受到生命活著的喜悅。

(我順便看著網友回報的下大雨淹水狀況,媽壓桃園快要淹沒了……希望大溪沒事。)

然後,遞延的五月鬼打牆果然在最近要生效的感覺。
這幾天的日子真的是可怕啊可怕,也或多或少有著我的怨念,才導致降下這麼大的雨量嗎?
不無可能。
只是在一轉眼又轉眼再轉眼就快要把2012過去了一半的當下,那麼,這段期間到底能不能如我所期待的那樣呢?
過著很簡單很簡單的日子,可以什麼都不要想。

不知道,這太難猜測了,未來要怎樣說個準呢?
我只能轉告地球一聲,我正盯著看,別再給我隨便亂公轉了,乖乖自轉你的就好了!!
Share:

2012年6月7日 星期四

6.8 小小的太陽

  這城市不大寒冷。人們總是抱怨著在高濕度的環境底下,氣溫略微下降就會多麼刺骨,幾近熱帶的國家,穿著棉被一般的大外套,戴上愛斯基摩人一樣的帽子,用極為嚴謹的方式面對零度以上的氣溫,各式交通工具的廢氣不斷排放,擁擠的人潮持續釋出二氧化碳,連呼吸的空間都難以爭取,怎麼會有讓寒冷趁隙而入的可能。不管怎樣,北風拍打著我的臉頰,直至紅腫,卻怎麼也凍不住我原本就已失去的熱血。

  這城市不大溫暖。跌倒在人行道上的傢伙有點無奈、有點驚嚇地呆坐在那裡,路上的行人無聲地走過,擠滿人影的繁華都市,總有一個有閒有能的人會停下來幫助他,每個人的心裡都這樣想著,也都如此快步離去。直到十五分鐘之後,他一跛一跛的離開,城市又恢復固有的運作步調,所有的突發狀況都像發現程式錯誤而後修正,棋盤上的只是棋子,大手一揮,就該儘速離去執行命令。即便熱島效應在水泥叢林裡燃起會焚化眼珠的溼熱高溫,被面無表情的人偶環繞,還是忍不住打幾個哆嗦。

  陳舊的大樓樓梯,照射光線不足使得視線陰暗,磨損缺角的階梯,讓人每一個腳步都走不安穩,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原來只是如此陳腐。彷彿無時無刻都有一陣低氣壓籠罩著大樓的天空,所謂風水好壞之說,或許就是從這些能夠實際感受出來的不適所堆疊而成。

  就算如此,在這裡有一顆小小的太陽,同一條大街,來來往往的人潮太多,我不知道她懸掛在哪,可是我看得見太陽升起的痕跡。巷口的早餐店,老闆笑得特別開懷,呼喊著帥哥美女,逗得客人也開心;附近的警衛,一臉合不攏嘴的笑容,對著每個經過的人說早安;一頭汗水的清潔隊員,即使正忙碌地用掃把清潔人行道周圍,仍舊不忘抬頭打招呼。那是太陽的軌跡,就像欣賞完日出之後,總能精神抖擻地過著接下來的時間。

  小太陽總是掛著笑容,跟每一個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點頭打招呼,微笑的眼睛彎得像橋,跨越了人與人之間冷漠的鴻溝;淺淺的酒窩醇得香甜,讓那些看到的人總是一臉微醺。老舊大樓的低氣壓,就硬是被推到九霄雲外去,樓梯間亮了點,感覺不再那麼地陰沈;孤寂都市的冷漠雪人,被融去那些冰冷的外表,水泥叢林暖了些,從此不會那樣地令人畏寒。

  太陽的光芒溫暖,卻不知道靠得太近太久,會不會將人融化殆盡,太陽的熱情無私,也似乎不該屬於任何私人的擁有。就這樣在擁擠之中,我看著小小的太陽穿梭著,照耀著我小小的平淡人生,而我一邊想著每一個自私的念頭,又一邊制止著每一個衝動的行為。我早已經瘸了,在拖著一條腿行走的道路上,即便拿出一點勇氣,也顯得那樣可笑不堪。

  不敢想像我的渺小,灰暗髒污的城市裡,我只配在地面的泥濘不堪裡掙扎。小太陽的世界不在這裡,太陽是屬於天空的,適合在天上遨翔,我不能奢求時間停滯在這裡,只得抓著一絲的光芒,嘗試著照亮我漆黑的人生道路,縱使還是什麼都看不到,好好珍惜那手中暫時的溫暖,刻畫在腦海裡。

  然後,這個城市開始忽冷忽熱,所有的正常運行都亂了套。道路上的車子開始循規蹈矩、溫良恭儉讓,救護車一出現,壅塞的交通就有如被摩西施法的紅海,自動分出一條道路讓救護車能通行無阻;人們不再匆匆忙忙,每一個隊伍都變得井然有序,乖乖排隊成了國民運動,公開場所裡聽不見大呼小叫的嗓門,陌生人之間親切的點頭打招呼是那樣自然而然。我的瘸腿甚至都感覺到了血液的溫度,開始能夠活動起來。

  等我睜開眼才發現,小太陽已經把我給融化,焚燒完的靈魂落入了這個完美的世界,只有白天,沒有夜晚,這看來是另外一個無暇程式運行著的星球,我害怕了起來,無論好或者是壞,沒有變化的城市就會吞噬靈魂。仔細想想,並不需要太緊張,反正我的靈魂早已經焚化殞落,這城市只能吞噬剩下的殘渣,而我那跑起來拖泥帶水的腳步,更不可能完成夸夫都辦不到的理想,一跛一跛的跌跌撞撞,不過就是個死瘸子的悲哀表現。然後,小太陽繼續發出無法直視的光芒,覆蓋著小太陽的腳上,那些不知道存在與否的沙包,在這個鏡面空間裡,繼續創造著屬於太陽自己的平行宇宙。

Share: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方便麵的方便

調味包裡藏著的並不是美味,而只是一種令人懷念的味道。
對我而言,泡麵就是Lancaster University留給我的回憶之一。

「料理非難事」,這是電影料理鼠王的經典台詞,實際上也是如此。
我的廚房啟蒙教育,大概是從小學的煎蛋開始,漸漸學會炒飯、煮麵、煮水餃等基本技能。
隨著時間過去,隨著搬到大溪,自己煮點東西吃,變成很有趣的事情。
那時候從來沒想過,將來會出國唸書,而碰瓦斯爐的好習慣,也成為之後的一大幫助。

初到英國,開始要料理自己的三餐,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在家裡偶爾做菜是種樂趣,在國外每天要煮是種頭痛的事情。
吃的好、吃的健康又不想吃的重複要花的心思可不少。
於是,在一堆創意料理的磨練之下,有時候吃得開心,有時候吃得愁容滿面。
不管如何,總是越來越上手,越來越習慣於廚房裡的一切。

然而,泡麵的便利性還是讓人太過於愛不釋手。
不需要思考菜色,丟入青菜、蟹肉棒、蝦仁,再打個蛋花,營養也是滿點。
跟平日煮麵比起來,更是省了做湯頭的麻煩。
烹調時間又十分快速,怎麼能叫人不對這泡麵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呢?

Photo 12-5-8 19 14 49

出前一町、Mama、Dudu,這三檔牌子,留下了許許多多味覺的回憶。
回到台灣之後,這些東西似乎都離我非常非常遙遠。
因為有著媽媽的親手料理,台灣到處又都有便宜方便的料理,泡麵為何物根本難以理解。
直到再次過著一個人的日子,逛一逛附近的超市,忍不住對著這些充滿回憶的泡麵再次下手。
我不再是為了方便而吃泡麵,只是為了懷念某種程度的英國的時光。

Photo 12-5-28 21 57 19

或許過一陣子,我又會開始糅義大利麵的麵團,或許過一陣子,我又會試著調配海鮮煎餅的麵糊。
做料理是愉悅的嗜好與興趣,並不是指為了滿足口腹之慾,還能滿足心理的需求。
只是那樣一包的泡麵,總能溫暖胃和心的溫度。
從前的故事,從前的調味料,不拘泥於其中,我只是偶一為之的複習而已。

IMG_0339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