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阿蛇的日子

時鐘在倒數。


不是豪門,不是高級石材裝飾的建築,在市區,租房子還過得去。
沒有魚生,沒有魚翅,蔬菜從老家帶來,配上一些小菜,白米飯的香氣冉冉而升。
無視名車,搭乘捷運公車,多一分安心有何不可。

看著電視的球賽,不知道在貴賓席的香檳為何。
關心世界的脈動,不理解風雨之夜還能安享大餐的心態。
關心著明天的太陽是否依舊會升起。
黑夜是社會的一部分,但是下一代應該有選擇在白天裡看見世界的權利。

豔陽天卻是下雨天。
淚流滿面,無語問天。

傘下,這場雨終有下完的一天,但是在那之前,一切都將更緩慢。
在傘下彼此凝望,相信最後,會有蔚藍的晴天。

阿蛇,你的心之所向在哪。


Share: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深夜講堂 2

意想不到竟然真的有第二集了,三為眾,真的有三以後再成立新分類吧。
既然中秋假期剛過,就該著重於過去三天的慵懶了。

意氣風發的野人
老爸發訊息來,提醒我要去摘果園裡的芭樂。
不摘就落果,雖然沒有特別施肥照顧,多少還是有些可惜。
於是,輕裝前往果園好好地看看能有哪些收穫。
果實成熟不少,卻因為其中一棵芭樂樹太高,能採到的也有限。
可以踩到的卻是無限,等我發現的時候,已一腳在成堆的成熟芭樂裡做高維他命C的足部SPA。
儘管如此,還是帶著一些果實回家。
最終,整理好自己,拿著一把水果刀,一邊削著芭樂,一邊送入口中。
有點野外求生的感覺,自以為的意氣風發,在門前的小池塘享受不見得存在的酷。

三秒流星
爸媽、妹妹還有我,在晚餐後享受一個美好的漫步,前往慈湖旁的中正公園。
沿途沒有太多人家,卻仍有熱鬧的烤肉聚會,讓我第一次看到這裡的人氣。
在中正公園旁近乎漆黑的座椅區小歇,老爸驚呼一聲有流星。
反應超慢的我,過了將近一秒才往老爸所指的方向看去,竟然還是看得到流星的軌跡。
這是我有史以來看過最久的流星了,有點擔心那隕石的尺寸是否太大,甚至會對地球造成危害。
後來看到尼加拉瓜的隕石新聞,時間卻連不在一起,那麼或許我看到的只是個普通的小流星吧。
印象深刻。

食譜
最近很需要食譜這玩意兒,於是開始在家裡搜尋我買過的食譜。
找了半天,還是缺一本義大利麵專門食譜,我想終有一天會找到啦。
翻了翻那本當年帶去英國的食譜,看到某幾頁特別被折來看的料理,有點懷念。
原來這樣幾道菜,刺激了一些想法,亂做亂吃也過了一年。
也在亂做亂吃的一年裡,稍微訓練出一些些的技術。
要繼續當個謙卑的大廚吧?也許是這樣。
不禁佩服起搬家到大溪之後,常常在家裡開伙的媽媽,也是花了許多心思在料理上呢。

就這樣的簡述我的中秋假期,沒有烤肉,有幾塊月餅,跟一點柚子,還認真看了三天月亮,而且,都是跟我重視、在乎的人在一起。
中秋佳節,跟端午、春節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個家人團聚的日子。
或許節氣有點不同,食物有點不同,節慶的精神不變。
我對於烤肉並不反對,但是對於中秋節的烤肉風氣卻不敢恭維,更對於有些人藉由中秋烤肉辦朋友聚會而不太苟同。
中秋節,是回家的日子,月圓人團圓啊。
生活中哪有什麼非做不可的事情?春節非要放炮、中秋非要烤肉。
我只知道唯一非要做的事情,就是抽出時間來,陪陪那些一輩子都是真正最重要的人,而不是現在重要的人。

然後就該睡了,希望這系列別展開三集之後就迅速掛點。


Share:

2014年9月4日 星期四

深夜講堂

嗎呀我給自己又開了新系列,是不是要累死自己勒?
看著有頭無尾的各系列文,反正時候到了會適度放棄?
晨寫變得有點難,要煮咖啡要煮早餐要趕上班,就換個深夜廢話談吧。
反正第一篇,也沒編碼,沒後續也就當做沒這回事。

我以前很不喜歡獨處。
說真的,家裡人口多,家族聚會多,獨處並不是年紀小的時候的一種偏好。
大一點之後,朋友變成很重要的指標,獨處時間太多,似乎是一種朋友太少的隱晦暗示。
然而,念大學之後,自己一個人的時間多了,自然而然就找到一套模式出來。
又經過了許多時間,每天留些乾乾淨淨的時間去跟自己相處,變得十分重要。
無法「吾日三省吾身」,至少在獨處的時間裡,可以思考每天的行為言語是否洽當。

反省之一。
也不是對人苛求,人嘛,開口總是想抒發情緒。
倘若開口總是負面話題多數,抱怨、責難、不滿、哀傷、委屈、鬱悶,耳朵真的會炸裂。
Make it like a fun story.這就是說話技巧了。
朋友中,有人就能把一件不滿的小事情,講成天崩地裂的世界末日。
有人能把最劇烈的衝突與紛爭,用誇飾搞笑言語和輕鬆表情,描述成一件趣談。
但是強求又有什麼意義呢?人本不同。
我該學習的是轉化嚕,吸收負面情緒化為正面積極力量,成功了我也就真的能開課了。

思考之一。
人的轉變真的是很大,環境影響,變成習慣之後就一路帶著走。
我以前很喜歡日本的,國高中開始就看日劇、聽日文歌,大學的時候,一年看的日劇超過二十部。
甚至在working holiday這種東西還沒出現的時候,就想去日本打工了,當然後來無疾而終。
去了英國念研究所的時候,同學推薦看美國影集,看著看著,整個人重心好像就拉走了。
工作之後時間當然不像以往那麼多,可是看日劇跟看美劇的時間,完全變成1:10。
是我進步了還是日本退步了又或是美國的腳步邁開太快?不知道。
可以肯定台灣是進步太少,年紀再小一點的時候,冒著被爸媽責備的風險,也要看週日晚間的花劇場:太陽花。
其實我只是很認真在想,Lie to me在MOD是禮拜五晚上八點播很討厭,我很容易看不到。
看禮拜五晚上十一點的重播吧......

沒有結語,也沒有要開示,深夜講堂,閒聊而已。
明天(今天)還要打起精神做完很多該做的事情!


Share:

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堆砌

2014-07-07 17.58.53

我的人生是一棟沒有藍圖的建築。

這建築也有基本主軸,堆砌出跟大眾心中類似的期許,要求不高,野心不大。拿到的材料能做些什麼,有時候並不知道,也捨不得丟,堆砌在一旁,沒幾分樣。

有時候,學習到的能力,體會過的經驗,就放在那邊,成為了某塊基石。我健忘,對於經歷過的一切卻藏在血液,刻在骨裡,蛛絲馬跡轉化為密碼深埋,在需要的瞬間,重組成形,原本看不出有何用途的,就派上了用場。

只是偶爾的一點轉折,就讓建築的美感產生,色彩豐富起來,我的建築,我的特色。能短暫讓人眼神為之一亮,就足夠。

感謝成就我的人,無論他們是用正面或反面的方式,無論他們是持續寫下記憶,或者只留下過客的腳印。手中沾染無法輕易洗去的蒜頭與奶油味;那腰馬合一的划船技巧;養樂多溫暖大手指導善良;對咖啡的小小堅持與微微講究;Gun & Rose對靈魂的撼動。

這座建築之所以截至今日如此,是過去的一磚一瓦累積而成,無法敲掉重建,也無法抽取替換。不管曾經頹圮崩塌,或是漏水龜裂,又或者是破損落漆,一次又一次向上累積,終就當下之風景。

住在裡頭的我,怡然自得。


Share: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