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 星期二

存股票

存股這個概念,其實已經行之有年了,很多書籍跟網站都有相關資訊可參考,我自己也考慮過這件事情,只是一直都沒有去做。可能覺得自己是少年股神(事實上又不少年又不神),存股這種事情太無趣也太小看我。

但是前一陣子,一個朋友問起,是不是真的存一千五百萬的第一金,就可以輕鬆過日子了?如果這樣他寧願買股不要買房,一個生錢一個花錢,傻子都知道不該如此。

總之,他又啟發我去做存股這件事,在我已經有點年紀有點資產,又確定自己炒股報酬率也不穩的情況下,重新考慮存股是很重要的,所以,自己試算的同時,乾脆也寫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


試算
假定目前的定存股報酬率大概是年息6%,先不考慮所得稅跟健保補充費什麼的。目標存股達到一千萬,這樣一年等於就有六十萬被動收入,一個月五萬很夠花。
先解釋一下,因為存股會有股利分派,每一年收到的股利要再投入買股,才會有複利的效果。下面的圖表,紅色是總資產,藍色是實際投入的本金。

情況1.
每個月固定投入兩萬買定存股,大概21年可以滾到一千萬資產
其實這個還滿符合我需求的,21年後也接近退休,有一筆被動收入生活無拘束,但是有一點小問題,第一,我希望快點存到千萬,早點無拘束,第二,我目前不可能一個月存兩萬⋯⋯

情況2.
每個月固定投入四萬買定存股,大概14年可以滾到一千萬資產
這個達到千萬資產的速度就快很多了,提早七年達到千萬資產,不過每個月四萬根本是天方夜譚了,只是一種計算的參考。

情況3.
教育基金。每個月投入五千塊買股,25年後約有三百五十萬資產


為人父母之後,小孩教育基金也是一件非常需要規劃的事情。從出生開始存到他/她25歲,差不多也是大學畢業工作幾年,或是唸完國內碩士的年紀,無論是想出國念書或是要創業,都有資金可以贊助他/她。

情況4.
小資人。每個月投入五千塊買股,辛苦工作40年後,也有接近一千萬資產。
複利是很驚人的,如果從出社會就一路每月存股五千塊存40年,退休之際也能有千萬資產。所以,金額小不是問題,時間只要慢慢過去,你存的錢帶來的複利就是很可觀的。(看看這張表紅色跟藍色的差異,利滾利帶來的資產,幾乎是存入本金的四倍)。

好啦,試算的廢話說完了,總之就是要持之以恆的存股,而且越早開始越好。

甚麼股票適合存股
股價不要亂波動,每年賺錢穩定,而且公司看起來可以長久經營的。我自己考慮的標的,大致上就是電信股(2412中華電信/3045台灣大哥大)、金融股(2801彰銀/2892第一金/5880合庫金/2884玉山金),還有幾檔個人偏好標的(1712興農/1229聯華)。以一個月兩萬來看,這幾檔股票已經足夠了。

雖然挑了這幾檔股票,也還是要注意公司的營運走向,國外也不乏歷史悠久長期營運的好公司,默默倒閉下市的例子,存股輕鬆在於不用殺進殺出做交易,但是不代表不用關心買進標的,那都是自己辛苦存的錢啊!

買進/賣出
買進應該算是最簡單的部分,只要標的經營沒有大改變,就持續分批買進,可以存夠錢買一張再出手,也可以每個月買零股湊數,反正記得分次買進,價格的落差不要太在意,不可能永遠都買在最低點,穩定建立部位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讓長期平均成本落在合理區間。

賣出就分成兩種啦。第一種,非重大因素不賣。既然要"存股",沒事幹嘛還亂進出是吧?所以除非標的有問題(獲利嚴重衰退、爆發弊案、彗星撞地球......等等),基本就是不賣,一路存到目標為止。第二種,有大幅價差利益就賣。存股的期望報酬率,一年大概在6%左右,如果今天該檔標的大漲,光是價差利益就有超過18%,那就可以考慮賣出,因為這等同於三年的配息在短期內就達成,賣出之後換去其他標的,獲利的部分等於可以提前進行複利,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再加速存股的效益,何樂不為?

然而一般人可能賺了一次價差就會覺得自己是股神(我常常就覺得自己是股神,然後亂買賣......),所以第二種操作方式最大的問題在於紀律,就怕賺了一次價差後不願意繼續存股,打壞了原本的用意,被動收入就是不要用太多腦跟時間才叫做被動,要當股神炒股,那就另外開一個戶頭去炒股吧,炒個幾年失敗之後就會乖乖回來存股了(跟我一樣?)。

存股試算網站:http://invest.wessiorfinance.com/stock.html
這個網站非常方便,可以讓你試算個股過去的存股表現,是一個挑選標的很好的參考網站。但是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大家還是要步步為營喔。

最近的稅改對存股影響
直接講結論:有影響但是影響不大,還是要有紀律存股比較好。詳細討論可以參考這一篇稅改對存股族的影響
Share:

0 意見:

張貼留言

AD1

技術提供:Blogger.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