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地隨意紀錄一下,有助於還沒打的人參考,不過每個人體質不同,真的看看就好。
![]() |
如果打這瓶有效那就厲害了 |
基本體況:40歲以下,毫無運動習慣,但活動量算高於平均,BMI標準,基本上戒菸(一年低於一包吧),一週大概喝2-4瓶啤酒。每日平均睡眠時間5-6小時。
7/30下午三點到亞東醫院,原本聽說的動線有點複雜,當天志工與現場人員指引明確,雖然要施打的民眾超級多,但是很快就完成報到以及填表,接著醫師簡單問診就施打,從下計程車到施打完畢過程少於五分鐘,流水線產能超級高!靜坐15分鐘期間還一邊開電話會議,之後沒特別不適反應,就離開了。傍晚還能順利開車回桃園。
在家吃晚餐一切安好,持續充足喝水,直到晚上約莫十點聊天開始有些微無力感,甚至講話有點大舌頭,但仍沒有特別不適,乖乖提早上床,十一點睡著。睡得不是很安穩,以為是喝太多水,半夜三點多醒來如廁,但開始隱約感覺到左手臂施打處有點腫脹痠痛。
7/31早上起床左手臂已經明顯痠痛,有一種楊過的感覺,整個人微發燒在37度左右,沒特別食慾仍吃完早餐,之後就躺在沙發上休息,沒什麼力氣。期間持續喝水,也煮咖啡給大家喝,還能做事。持續用額溫槍量測體溫,女兒對於額溫槍感到超有興趣,到處幫人量體溫(開槍?)。午餐食慾很差,仍然吃了各種菜色,只是味覺遲鈍,整體狀況跟輕微感冒很像,下午繼續沈睡。
傍晚體力有恢復些許,開始可以跟女兒玩兩下,但是體溫變高約略38度左右,晚餐吃的算正常,之後開始看奧運。女兒不知道為何流鼻血,我負責處理沾到血跡的衣服,腦袋果然不太清楚,竟然拿熱水沖,整個凝結在衣服上悲劇了,因為看到紫色的上衣,就以為是沾到紫色蔬果汁,用錯處理方式(正確小知識:沾到紫色果汁用熱水洗,沾到血跡立刻用大量清水洗)。
約略八九點,體力精神都好很多,被老婆逼迫吞一顆普拿疼,半小時內解熱,活蹦亂跳看完羽球雙打金牌,再看一下籃球美國對捷克,乖乖睡覺去。
8/1起床感覺已經完全康復,除了左手臂用按壓的時候會疼痛外,所有症狀解除,從施打疫苗至副作用出現約12小時,副作用幾乎消失歷時約30小時,但後續有發現喉嚨略為腫脹,吃刺激性食物會疼痛(奇異果),應該是發炎症狀有移轉到扁桃腺之類的。
總括,副作用的發燒、無力、痠痛、頭疼全數都有,但症狀約略跟我以往感冒差不多,情況甚至比感冒輕微一點,其實不服用普拿疼應該也可以。
後記補充:
8/2下午,距離注射已經72小時,臉上冒出大量過敏疹子,非常癢,原本認為是蚊子叮,或者是青春痘,但是後來仔細看都不是,蚊子藥、青春痘藥都擦,也擦了保濕,約莫半天後緩和。可能是飲食或睡眠影響火氣大(但是飲食無特別,睡眠也尚稱正常),也可能是換了密合度非常高的KF94口罩,在辦公室戴整天太悶影響(但是上禮拜戴了五天卻沒有),心裡還是懷疑跟疫苗有點關係,或許是尋麻疹。
另外,寫到這裡,在查詢副作用相關的過程中,又看到很多其他的資料,有些體況差的人,會覺得身體本來就普普,不要打疫苗增加副作用風險。沒錯,如果你住在2021年4月以前的台灣,而且這輩子不會出國,那我覺得不打疫苗是一種選項。但是那個平行時空不存在了(不然去問一下TVA好了,如果能夠到那個平行時空,記得五月初台股大跌all in海運,七月初高歌離席)。體況不好,面對疫苗副作用當然風險略高,但是面對肺炎的風險,更是數以百倍的高。對疫苗擔憂是很正常的,把東西打到身體裡不會是完全零風險。但是面對這個未來數年內恐都無法根絕的肺炎,自己到底是否適合打疫苗,還是建議諮詢信賴的醫師,而不要只是自己做決定。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