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把長年以來的照片全部雲端化已經很久了,大概十年前就有這個念頭,但是,一是不想買空間(對我很摳),二是以往的雲端硬碟我覺得使用上不直觀,真的只是變成網路上的檔案總管之類的。
終於隨著時間過去,google相簿變得越來越好用,無論是速度、操作等各種功能都很符合需求了,甚至能提供每張照片1600萬畫素最大值的無限容量,但是,我有一種原圖上傳的毛病,有壓縮我就全身不舒服,即便我的木眼根本分辨不出差別,原圖上傳的免費空間只有15GB,非常的不堪使用,所以……對我很摳還是沒打算用。
直到這個月,因為我沒事就會幫Google map上的地點、餐廳寫評論之類的,達到某個程度後,拿到小小的獎勵:6個月100GB的體驗活動,而且到期不刪檔只是不能再上傳。有這麼好的事,當然塞爆他!
上傳照片是一件機械化但是有趣的事情,不斷地重複同樣的動作,但是也不斷地回顧了以往的紀錄,有些開心,有些很開心,有些超級開心,蠻好蠻好,相機留下的,都是美好回憶,其他空間,就留給大腦記憶去補完。整理近20年的數位照片,打開隨身硬碟,有部分照片不見(這個好像幾年前我就發現了),意外的是,我竟然還記得某些遺失的照片場景。當然,也有很多是驚喜,沒想過在那時留下了這些瞬間。
照片最有趣的,還是人物了。縱使拍了許多美麗的風景,回味起來,也不過一瞬。有人物的照片就不同了,一下子想起那一天發生什麼事情,在那張照片前是怎麼怎麼,在那之後又怎麼怎麼,原本僅靜止的照片,串起的時空頓時就會立體重現。人物的串連也是人生的串連,因為A才接觸了B,因為B又導致了這樣的際遇,所以認識了C,又透過C的關係,遇見了D,照片,讓自己的人生也立體重現於腦海,一切是精密的安排,每一顆齒輪都緊緊咬合,配上影像,就是一部精采的生命電影了。
上傳雲端的過程也是有點困擾,有些上傳之後隨身硬碟的原檔就不見了(wtf),找幾張已經上傳雲端的照片,整個相簿消失了(wtf),雖然後來證實雲端應該沒有缺漏,只是我自己健忘,但總覺得不知道我是在備份照片還是在弄丟照片。上傳到一半就卡住、就當機,甚至是傳不上去,這種小狀況也是層出不窮,雲端化,成本也真的不容易。
目前大概進行至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途中,雲端化跟回憶過去的樂趣,就是三不五時可以抓一張舊照片,傳給老友還有家人虧一虧,考一考記憶力大賽,蠻不錯的。希望能夠在農曆年前把進度完成到近幾年,假期時,就能跟大家一起同樂了。
0 意見:
張貼留言